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655

  并不知道秘书之间的小心思,韦泽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新式军舰的机械故障。解决方法很简单,把三联火炮改回双联火炮就行。改装完之后,吨位和火力大概相当于历史上的维多利亚级战列舰。区别只是维多利亚级战列舰有五座双联炮塔,中国的重庆号只有四座双联炮塔。恢复了本该有的设计,重庆号能跑的更快,防护更强。
  让韦泽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他本人其实是个RPG党,对发展战列舰兴趣有限。造出二战级别的战列舰并非韦泽的愿望,所以他看到三联炮塔的战列舰横行大洋的猎奇理想破灭了。在这些事情上,韦泽也没办法真正摆脱“有钱!任性!”的人类特色。
  冻结了三联炮塔的开发,韦泽开始考虑日本的问题。日本几千年来都没有真正向中国臣服过,它会以中国为师,会承认中国是上国。但是从来没有成为过中国的属国。对于处理日本的未来,韦泽也没有打算强行让日本屈服的打算。扶植虾夷共和国只是中国不愿意看到日本变成英国进攻中国的跳板,支持北海道则是这个政策的自然延续而已。中国的底线在于北海道不能被明治政府吞并。
  这件事情处理起来很简单,甚至不用外交部动手,军队给北海道什么样的支持,北海道就能打出什么样的仗。问题就在于,韦泽根本不想给军委任何闹出事端的机会。能让这帮孙猴子们老老实实的接受退役的命令,老老实实的回家养老,韦泽就觉得阿弥陀佛。
  韦泽也考虑过是不是安排年轻同志来负责,他很快也放弃了。以老兄弟们无所不在的特色,对年轻同志指手画脚在所难免。最麻烦的事情莫过于这帮老兄弟以年轻人办事不靠谱为理由,把年轻同志扔到一边后亲自上阵。即便退休的时候到了,他们以“让我把某某事情干完”为理由死缠硬打,其他老兄弟们肯定是要帮腔的。韦泽不愿意闹到最后动用很伤和气的手段出来。当然,日本问题也远没有重要到如此地步。
  所以韦泽的决定是,给北海道补充武器弹药,剩下几艘五千吨的军舰打包“租借”给北海道。反正未来几年中国前往北美的船只会更多,这些钱不算白花。
  韦泽是没有时间沉浸在过去的,全新的事情扑面而来,专注于现在已经耗尽他的所有精力。可这是韦泽要面对的问题,并非其他人都有这样的状态。
  孙玥下班之后回到家,坐在饭桌旁边的时候突然悲从中来。被周新华批了一通之后,孙玥的心情就很糟糕。为了陛下考虑,居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弄到事情如同孙玥做错了一样。而且更令孙玥不满的是,她有些本能的感觉到,这件事就算是到韦泽陛下那里评理,韦泽陛下大概也会支持周新华的看法吧。大道理谁不会讲呢?
  孙玥的丈夫徐坚志本来准备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饭,看到妻子居然哭起来。他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拿来一条毛巾递给妻子。等妻子情绪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柔声问道:“遇到什么事情了?”
  知道秘书的纪律,可孙玥觉得胸口如同压了大石一般。不管那么多,孙玥就把自己遇到的委屈向着丈夫倾诉了。徐坚志认真的听着,除了轻拍妻子的肩头,他也什么都么说。
第179章
内外转换(二)
  “爹!娘!周新华欺负人!”孙玥对父母只说了一句,眼泪就涌了出来。
  孙玥的父亲孙永平是开国少将,她母亲范秀莲是开国少校。即便不是第一流的军人,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周新华虽然也是少将,和开国老前辈一比,他还真不算啥。
  听女儿哭诉,老两口连忙问起宝贝女儿到底怎么回事。他们当然知道周新华是韦泽的大秘书,平素里也没听说这人是个仗势欺人的家伙。
  “我不过是想帮着都督全一下面子,那周新华就说我思想有问题……”孙玥几乎是抽泣着把发生的事情向爹妈说了一遍。这等时候她能依靠的就不是一个副处级干部的丈夫,而是自己的父母了。上次那件事过去之后的第二天,周新华就在秘书们的会议上把孙玥训了一顿。孙玥并不觉得自己真的犯下什么错误,韦泽都督有资格豪气干云,可作为手下却不能没有基本眼色。该为都督考虑的事情自然得先考虑好才行。
  周新华对孙玥的想法完全不支持,除了讲了一通大道理之外,还情绪激动的吆喝,“你要是思想上还这么想,那就别干了!”
  好心被当做驴肝肺,好心还为自己惹来祸端,孙玥完全没想到事情居然发展到如此地步。委屈是自然的,更大的情绪则是恐惧。被选为韦泽都督的秘书,那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的挑选。孙玥完全想不到万一被撵走,她该如何面对那些对她的成功无比嫉妒的同龄人。更不知道该怎么向父母交代。
  孙少将最初的时候还真以为女儿受了天大的委屈,听完了女儿的哭诉之后,他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指着女儿,孙少将骂道:“连都督都敢糊弄,你好大胆啊!”
  孙玥从小就娇生惯养,哪里被老爹这样骂过。她愣住了。范秀莲见老头子就要大发雷霆,她好歹也是开国功臣,虽然官阶比丈夫低,可两人之间却没有天差地别的等级差距。老太太连忙劝道:“这孩子也是好意。”
  孙少将可一点都不这么觉得,他只是心疼女儿。或者说因为女儿从小到大的表现一直很优秀,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对女儿发火。老伴一劝,他怒气勃发的对老伴嚷道:“好意个屁!就她这样的放到军队里头,谁也不会觉得她是什么好意。居然糊弄到都督头上去了,她以为都督是好糊弄的?她以为下面的人都是傻子不成?”
  孙少将的老伴范少校也是从广西一路走到广州去的,女人家意气风发的走过万里征程,同样获得了开国功臣的荣耀和身份,她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受气的小媳妇。见丈夫居然对自己发起火来,老太太毫不迟疑的对着老伴怒道:“你在家耍什么横!你真横就去找周新华横去。你是个少将,那小毛孩子也是个少将。少将对少将,这才算是公平吧?冲我们发火,很有面子么?”
  被老伴这么一通抢白,孙少将暂时停顿了一下。不是因为他理屈词穷,而是他没办法立刻在家事与公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范老太太抢白了丈夫一番,然后转头对露出撒娇表情的女儿严厉的呵斥道:“你逞的是什么能?都督的事情你也敢管?”
  也许是从小就被母亲训斥惯了,孙玥立刻就显得顺从起来。她问道:“娘,那现在怎么办?”
  老太太没有立刻回答。这件事牵扯的人不多,可牵扯到的人地位太高。她也不敢立刻就自己拿出一个什么方案出来。
  孙少将只觉得有些糊涂了。这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女儿本来就做的不对。军中对责任看的非常重,谁的挖的坑,谁就得来填。都督挖了一个坑,都督自己跳下去把坑填了。这本来就是应该的。怎么到了女儿这里就成了都督挖坑别人来填坑?韦泽都督挖的坑,他自然填的了。让别人来填,就算是把命填进去也填不满。要是在战争时期,这么做的人即便侥幸成功,只怕也被人背后打黑枪了。
  现在孙少将最不理解的是,为啥他闺女居然就能想出这等烂办法,而且自以为计的去瞎折腾。若不是牵扯到闺女的前程,孙少将其实心里面还是想为周新华的处置叫声好呢。
  就在此时,老太太定下了主意。“过几天我们的读书会就要开会,我和祁家妹妹说说。看看她能不能从中给说说话。”
  一提起那个打着读书会幌子的“饮酒会”,孙少将就觉得很无语。这个纯女性组成的团体看着没啥,真的折腾起来还颇有能量。在找人抵话,拉近乎上,饮酒会甚至有些手眼通天的意思。孙少将却也没就此发表什么言论,毕竟是自家女儿的前程,他一点都不想让女儿丢了工作。
  想了办法之后,老太太再次转向了女儿孙玥,她语气变得极为严厉,“你现在立刻开始写检讨。不许狡辩,不许给自己一句解释。就是写清楚,你错了,绝不再犯。一会儿给我念念。写完之后,一个字一个字的给我念。别想骗我。”
  孙玥只觉得头大如斗,居然要写检讨。写检讨就是认罪了,认罪了之后岂不是给了周新华开除她的理由了么?只是心里面再抵触,孙玥也不敢杵逆了母亲的意思。在父亲这里,孙玥是任何要求都没有被拒绝过的小公主。在母亲这里,她的身份一直是必须服从的女儿。积威之下,孙玥乖乖的去写检讨了。
  检讨可也不是那么好写的,既然心里面并不服气,写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些情绪流露出来。即便被母亲一字一字的逼着改动。孙玥心里面的痛苦只是越来越甚。好不容易拿出了一份完全违心的检讨,孙玥已经心如刀绞。
  等孙玥离开之后,范少校突然长叹口气,“这孩子根本不知道官场的艰难啊。”
  “有什么难的。咱们紧跟着都督过了多少大风大浪,怎么到他们这里就难了。”孙少将不赞成自己老伴的观点。
  范少校眉头紧皱,无奈地说道:“那是你我,咱们这些人都知道要紧跟着都督。可这帮孩子们哪里知道这些。你就看咱们孙玥,她居然把手段耍到都督头上去了。在下面玩这等把戏也许能过,到都督这里玩这把戏,不是找死么?”
  听老伴这么讲,孙永平少将有些意外,“那你还让她写检查,还说要保住她的位置。”
  “我若是不这么做,她能听话么?你平时就知道惯着她,看看都把她惯成什么样子!”范少校怒道。“我让她写检查,那时候虽然已经想给她调个工作,却还想着是不是给她个机会。就看她写检查的时候那种样子,我已经死了这条心。她检查交上去,咱们就给她调工作。不能让她再干下去,继续干下去迟早出事。”
  孙少将面对范少校睿智的发言,暂时不吭声了。他自然心疼女儿,最初的想法和老伴其实一样。不过孙少将是想直接要女儿听话,实际执行中远没有他老伴手法柔和。见到了这做法之后,孙少将很认同他老伴的步骤。这个检讨是必须写,而且一定要写的让周新华认同才行。这就如同在一个部队里惹了祸,再去另外一个部队之前,无论如何都得把这事情给摆平吧。
  如果是自己选择离开,而且与周新华达成了妥协,周新华自然不会乱说什么。不然的话,周新华随便的一句话就能让新单位的领导知道真相。孙玥不是从韦泽都督秘书的职务上求进步,求发展,而是混不下去不得不离开。那时候毁掉的可就是孙玥的所有前程啦。这个检讨必须得有,即便有了也只是其中一步。孙家还得和周新华达成妥协,认了周新华天大的一个人情才行。
  “这些孩子们都怎么想的?”孙永平完全不能理解自己女儿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不是因为她耍这么一个手段,而是因为她耍手段的时候居然完全不看对象。
  “你以为现在下头都是什么好人?”范玉莲叹道,“我们造反的时候就知道当官的孩子都不是好东西,现在看,这和爹妈是不是好人关系还真不大。这些孩子啊,他们见下面的人都是这么办事的,自然觉得这么办合情合理。他们哪里知道都督是什么人物。他们还觉得都督和下面那些人都是一号货色呢。”
  “哎……”这话引发了孙少将的共鸣,天下终于太平了,大家都能吃饱了。可有些事情却与孙少将他们当初的理想完全不同。光复军老兄弟们最初造反大多是混不下去,或者是跟着太平军起义。太平军所说的“有田同种,有钱同花”,这理想的确让他们这些老兄弟们觉得认同。
  后来跟着韦泽都督脱离大杀自家兄弟的太平军,开始了打天下的历程。都督搞土改,发展工业。某种意义上只是让“有田同种,有钱同花”的理想被真正实现了。可这种原本被认为是天堂一样的理想终于出现降临的趋势之时,老兄弟看到的事实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这个美好的现状所滋生的只是更多的丑恶,更多的混乱。
  小人们都敢去尝试蒙蔽韦泽都督这样的大英雄大豪杰。即便为了自己女儿的死都不怕,可孙永平不得不承认,他的女儿的确不是好人。
  失望和无力的感觉充斥着开国少将的胸膛,他叹口气,“我们退休吧。反正年纪也差不多了,咱们的上一笔退休金也没花多少。退休之后还会再给这么多钱。咱们到各地逛逛,到处都有老兄弟。我也想着趁着死前再和大家都见一面。都这个年纪了,见一次少一次啊。再说,他们把他们所在的地方吹的跟花一样,我也早就想去看看!”
  范玉莲握住丈夫的手,孙永平觉得妻子的手掌很凉,然后他听到妻子语气幽幽地说道:“我倒不是不想退休。只是这些孩子,我操心啊。”
第180章
内外转换(三)
  孙玥工作调动的比较顺利。她母亲范玉莲根本没在酒会上提有关孙玥耍小聪明的事情,而是说孙玥想要孩子,再给韦泽当秘书只会耽误韦泽的事情。所以想赶紧换个职务。
  韦泽的秘书自然被人高看一眼,更何况提起生孩子这个受累的事情,酒会里面的女性们当然愿意帮忙。这些各路豪杰的夫人,或者本身就豪杰的女性们即便不可能凌驾组织部之上,但是消息的灵通程度大大超过相当一部分人。她们很快就确定宣传部缺人。调动到宣传部的几率很大,宣传部里面坐办公室的人那么多,只要孙玥怀孕,宣传部的领导也会进行岗位调动。
  把路数安排好,这帮女士们就叹息现在的孩子们和以前完全不同,这些参加过革命的女同志们生孩子晚完全是因为战争。现在的孩子们心太野,见到父母的显赫,他们不管男女都满心想着要干大事。结婚生子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累赘。
  当爹娘的又面临着一个极大的困境,这帮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之后就会来求父母,可他们有了自己的工作之后只要不打算攒钱,当个月光族的话还真不靠父母吃饭。这些父母早就把结婚的房子给他们备下,导致他们对结婚反倒有恃无恐,让这些做父母的伤透了脑筋。
  “你们家孙玥还是听话,我们家的孩子上次还和我们嚷嚷,说一辈子当个老姑娘也没什么不好。结果我家老头子还说,家里不缺她这口饭。平日里老头子倒是埋怨我说,我不操心张罗。这都是什么事啊!”
  “是啊,我家儿子也是这样。在学校好的不学,开口闭口都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年我们跟着都督走那万里征程,难道是我们想走这么远不成?若能不走,大家有几个真的想走这一趟?你看他想在出门就要坐车,我只怕让他自己走路,连南京城都走不出去吧。”
  母亲们谈起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片唉声叹气,但是唉声叹气用处同样有限。这年头成亲早就不是父母安排,把两人按到一起拜个天地就算是结婚。得领完结婚证才算是真正结婚。这可让娃们有了充分的反抗空间。只要他们是真的不想结婚,没有掉到父母脚篓里,父母真的拿他们毫无办法。
  有人接收,找周新华就容易的多。请周新华的老上司出面做东,请周新华和孙永平和范玉莲一起吃个饭。大家都是熟人,话自然能说的明白。不用点的太明,只是大大的感谢周新华在工作上对孙玥的帮助和提携。直说孙玥要生孩子,这份工作只能辞掉。
  周新华不是傻瓜,他已经拿到了那份还能算是让人满意的检讨,事前也有人告诉他孙玥准备走人。这次宴请的内容就是孙少将家来低个头,给足了周新华面子。周新华就把检讨给了孙家。拿着这份检讨对周新华没什么好处,如果他归档,那就等于是和孙家结了仇。只要孙玥肯滚蛋,周新华再也不用看到这个令他不快的同志。事情就没必要做绝。
  身为大秘书,守口如瓶的基本规矩他很清楚。如果孙玥还是自作聪明的在这里混,周新华为了自己也不能无视孙玥的存在。既然孙玥要走,周新华就把孙玥的工作做了一个挺高的评价。这话不牵扯违心不违心,周新华要表明的是一个态度,他不会在其他部门领导那里说孙玥的坏话。
  孙家做事自然很通透,在他们的安排下,宣传部的领导和孙玥在他们达成一致之后赶来参加酒会。方才大家都没上菜,此时菜肴流水价的端上来,就如他们几个只是提前到了没多久一样。
  周新华又把方才的话对宣传部的领导讲了一遍,宣传部领导听了之后拍着胸脯向孙少将和周新华的上司杨中将说,“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用说那么多啦。只要调令到了,该怎么安排怎么安排。给都督当过秘书,我们都放心。”
  孙玥心里面是极不乐意离开现在岗位的,但是她母亲压着,她不同意也得同意。孙玥心里面把对父母的怨怼完全转移到了周新华身上。她脸上带笑,心里面发狠,只要有机会,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周新华这个“伪君子”。孙玥坚信,就是周新华这个伪君子装大瓣蒜,才逼的孙玥不得不走。才逼的孙玥享有极高地位的父母不得不低头。
  因为父母没和孙玥说明,孙玥还以为是周新华逼着孙玥的父母同意孙玥离开韦泽的秘书岗位。宣传部虽然也不错,可宣传部和韦泽的秘书一比,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上档次。一个是权力中枢,一个是普通的办事单位。感觉上是天差地别呢。
  事情总算是解决了,除了孙玥之外的所有人都松口气。几杯下肚,宣传部长说道:“我们宣传部现在缺人。三会马上就要召开,工作太重。小孙这样的同志来的越早越好。好些老兄弟都要退休,这些宣传一定要到位。都督交代了,得让老兄弟们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退休。都督还说了,还要按时组织老兄弟们回到以前工作的部门去看看,大家要用最隆重的仪式来欢迎老领导们视察工作。毕竟是大家打下来的天下,绝不能忘记了咱们这些革命功臣。到时候就得靠小孙的笔杆子来写出好文章啦!”
  老兄弟们退休是此次三会的重要项目,韦泽绝不肯让这事情弄到让老兄弟们觉得被忽视。这些宣传上的安排早早就定下,就等着具体执行呢。老兄弟们离开权力圈,自然要让他们得到荣誉和奖赏。不管韦泽本人对此的认同度有多高,但是这本身就是公认的办法。
  韦泽造出来的钱顶多叫“韦氏币”,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才是“人民币”。从每一个角度来看,“人民币”的流通性都无限超过“韦氏币”。
第181章
内外转换(四)
  周新华拿到最新的日本报告之后没有立刻派其他秘书送给韦泽,仔细想想之后他决定自己亲自给韦泽送去。
  报告内容是一个评估,北海道军在东京的局势越来越糟糕。韦泽看完了报告之后,让周新华在他对面坐下。已经有心理准备的前虾夷共和国派遣军司令在韦泽面前坐下,就听到韦泽的问题,“新华,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果断撤退?”
  “三成可能会选择撤退,日本好像不太能理解大步撤退的精髓。”周新华立刻答道。
  “哼哼!”韦泽只是笑了笑。大踏步前进,大踏步撤退,这本身是太祖这等大战略家能够做出的指示。这句话说着简单,执行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要前进,得有出发点。要撤退,得有撤退的目的地。北海道军杀到东京,已经是大踏步进步的最大的表现。如果后退,北海道军准备推倒哪里?
  周新华并没对韦泽的冷笑有所反应,他继续说道:“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如果选择撤退,也很大可能撤退到原本计划的会津藩一带,牢牢守住东北。他们最初的计划就是在这里守住,利用地利与人和与明治军对抗。”
  “现在他们能守住么?”韦泽问。
  周新华立刻答道:“我并不知道北海道军在北方经营的如何,要是能有足够经营,那就要面对激战吧。明治军不会轻易放过北海道军。就情报来说,明治政府砸锅卖铁的组织此次反攻。若是让北海道军在东北站住脚跟,明治军还是亏大了。”
  韦泽暂时沉默了,就周新华对日本的关注程度,足以证明他很希望能够回到日本去,至少能够回到军队那边负责执行对日本的行动。大秘书是领导的心腹,除了能力足够之外,还得能稳稳和韦泽站在一起。韦泽看过《纸牌屋》,对于里面的大秘人选使用方法很有感触。这种人物需要的是能干,倒是没必要长期使用。对于周新华的人品和能力,韦泽很认同。想到这里,韦泽笑道:“新华,你是不是想去日本?”
  没想到周新华倒是摇摇头,“都督,我觉得北海道需要积累经验,他们的制度上有太多的缺陷。我并不想到前线指挥打仗,他们那个水平并没有指挥的必要。相差太多,我还担心指挥太多,把咱们的核心技术不小心泄漏给他们。当然,如果咱们准备亲自介入,我愿意领兵。”
  没想到周新华并没有主动要求领兵,也没有主动提出离开的打算,这还真的让韦泽感觉有些意外。把日本的问题与大秘书的问题做了一个衡量,韦泽还是觉得自己的大秘书更重要。日本人内战中死的人再多,死的也只是日本人。而中国的局面任何动荡,那就轮到中国人民受到冲击。韦泽不认为日本人的生死比中国人民更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