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5

  下水仪式前,要在船头砸碎两瓶酒。一位普通女性海军军官和一位船厂普通女工承担起这个工作。韦泽不想搞出什么明星人物的噱头,劳动者最光荣的理念必须得到贯彻。因为激动和紧张脸色发红,两位女孩子从韦泽都督手中接过酒瓶,两人先对了对口号,“三……二……一!”两瓶酒以还算可以曲线划在空中划过,在船头上撞得粉碎。
  在参加者震天的“岁岁平安”的祝福声中,船舷与码头相连接的一条条红布被剪断,红布飘落的同时,震天的锣鼓声响了起来。
  在拖船帮助下驶离港口的重庆号很快就会和海上的其他军舰汇合,第一次航行的目的地是日本。民朝海军并不准备去打仗,此次航行的目的只是要彰显自己的存在。
  这种彰显某种意义上有些明珠投暗的味道。对日本人来说,29000吨的战列舰与24000吨的战列舰并无区别,日本海军对上之后的结果都是个死。对于中国来说,此次航行是要完全驱逐英美在东北亚存在的第一步动作。力量对比的天平在军事力量的优势作用下越来越倾向中国的时候,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停步不前。就如老祖宗所说的,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北上舰队由两艘战列舰和两艘重型巡洋舰组成。刚接近日本太平洋一侧,舰队就收到了一通电报。在东京湾外海,明治政府的海军与北海道海军在激战。有了围观的机会,中国舰队加足马力,直奔交战场所而去。
  此时的日本内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战争不仅仅在海上打,在陆地上,明治政府军的反攻也开始了。因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诸多师团损失惨重,明治政府军不得不退到京都。局面看似北海道军一片大好。然而翻盘的时候总是发生气球吹到最大程度的时候。
  北海道军做了一个很正常的决定,把重兵放到琵琶湖两岸实施防御。北海道军坚信自己的海军力量胜过明治政府军,只要卡住海上运输,北海道军就可以从容的先消化东部日本。等局面平息之后,再解决日本西部的明治政府军。
  然而两件事超出了北海道军的想象,第一件事无疑是英美的干涉。英国出武器,美国出舰队。明治政府军在西南战争时期完成了军队从士族武装向国民军的转化。京都之后,战线缩短,中央人员密度增加。加上外国援助,明治政府军很快就组建了一支20万人的部队。而北海道军不愿意杀俘虏,就把被俘的明治军给放了。毕竟几万俘虏要吃要喝,也是不小的压力。放了他们之后,其中不少人再次跑到京都,重新加入了明治政府军。
  有武器,有装备,组织体系没有溃散,还有这帮经历过战火的基层士兵。出乎北海道军意料之外,明治政府军很快就实施了反攻。明治天皇早就忘记了东乡平八郎曾经触怒他的事情,现在能够指挥日本海军的军官本就没剩下几个,他不可能再去处置剩余的军官。
  东乡平八郎也没有让明治天皇失望,他制订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计划。新的日本海军一分为二,一起做出北上的动作。在日本海方向的海军兵力看着较弱。北海道军原本就没有制定拿下京都的打算,所以只能靠指挥官随机应变,先撑过这段时间再说。面对看似弱小的日本海上的舰队,北海道军选择了突袭。
  突袭在最初看似成功,击沉和俘虏了几艘日本小船之后,两艘像样的军舰落荒而逃。北海道军就追了下去。就在濑户内海的入口处,眼看着就要追上并且击沉那两艘军舰。然而剧烈的爆炸在水线之下发生。
  东乡平八郎够狠,他布置了一个水雷阵,自己冒着被炸沉的危险对北海道军实施了诱敌战术。知道水雷的布置,加上运气好,东乡平八郎的坐舰并没有触发水雷。反倒是想抄近路拦住明治海军的北海道军的军舰触雷。几十公斤的烈性炸药在吃水线以下贴着船体爆炸,中国的退役军舰也顶不住。两艘追击的北海道军军舰先后沉没。日本海方向再无能够抵抗明治海军的力量。
  在军舰护航下,明治军在日本海一侧登陆,对北海道军发动猛攻。北海道军不得不后撤,明治军趁势突破琵琶湖一带,直奔东京而去。
  除了外国的干涉之外,北海道军没想到的另外一件事发生了。在整个日本流传起了一个消息,“北海道军的目的是重建德川幕府!”
第177章
危机扩散(十九)
  “土方总长,我们难道真的有重建幕府的打算么?”梅川师长带着谨慎的表情提出了一个问题。
  土方岁三对这个问题只感到了疲惫,最近半个月来有太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北海道上层早就决定抛开过去的一切包袱轻装前进,德川幕府只是昨日黄花,并非今日的问题。不过明治政府杀了他们最痛恨的会津藩藩主松平容保之后,却在撤出东京的时候把德川家与一众幕府老臣扔在东京。这帮人欢天喜地的迎接了北海道军的来临。有关重建幕府的流言不知不觉就开始在北海道军控制的地区流行起来。
  “我们说过太多次,德川幕府依然已经覆灭,再重建就毫无意义。”陆军总长土方岁三带着严肃的表情告诉梅川师长。送走了梅川师长,土方岁三觉得事情大大不对头,他下令军中政委们前来开会。
  “诸位,有关德川幕府复辟的事情,你们遇到了多少?”土方提出了这个问题。
  政委们互相看了看,他们负责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上这种问题是归政委们管理。可北海道军的体制是从光复军移植过来的,光复军是党领军,北海道军把政治工作当成一个门类。北海道军的政委是隶属于军部的一个下属单位,而不是光复军里面那种政委是军队一把手的局面。比较起来讲,光复党是光复军的核心,带头人。北海道的政委是被雇佣来靠做政治工作混饭吃的。既然是来混饭的,那就得来揣摩一下上意,政委们并不清楚陆军总长土方岁三到底是什么态度。
  可土方不说话,下面的这帮政委等了一阵之后,不得不出来说话了。“土方总长,最近士兵们情绪不太稳定。很多人觉得我们辛辛苦苦卖命,最后只是让德川家再次复兴,这不是大家原本的想法。”
  “军中有些人好像私下在和德川家以及德川幕府的幕臣私下联络。最近不少德川那边的人想加入我们的军队。”
  “我们还听说因为总长你一直没去拜访德川家,好像德川家不太高兴的样子。”
  ……
  日本人还有这个好处,干事比较较真。例如一句比较流行的日本话就说道,“当老鼠也要当最好的那一只”。虽然制度上有问题,这种较真的劲头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带来的缺陷。
  土方岁三的脸色越来越冷峻,因为战争的问题,土方岁三并没有精力放到最近的思想工作上。实际上对于思想工作,土方觉得很麻烦。他也参加过中国军队的思想工作会议,被会议上进行的繁琐内容给骇住了。在土方岁三看来,中国军队既然如此强大,想来纪律要比日本军队强太多。没想到作为重头戏的思想工作上,中国政委们要面对太多太多的意见。很多意见在土方看来根本就不是作为士兵应该提出的。
  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到日本来打仗?土方认为长官命令下达之后,那就必须来!
  例如,日本的民风好怪。好吧,土方认为觉得怪不怪是自己的个人问题,拿出来在最高长官这里讲,这才是无比怪异的选择。
  还有关于生活的问题,甚至有告状的问题。军事一把手,理论上是全军的执掌者,是一个无比严厉的父亲形象。而中国的政委反倒充当起类似母亲的角色啦。
  有了这种经历,土方对中国的政委制度就没了全盘引进的意思。当然,日本人在抄袭的时候态度很端正,政委不是军队的统领,可中国政委们的做事方法,日本政委也得全部学会。
  现在看,土方觉得这个决定太英明了。如果日本政委还是用那种日本的传统专制做事风格,士兵们是不会和政委说说实话的。为了能够保证政委的这个权限,土方自己可是顶着极大压力呢。
  “你们回去之后立刻召开会议,告诉士兵们,我们绝无重建德川幕府的打算。我也会通告全军,谁也不要有这样的错误想法。”土方果断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很快,北海道军全军上下就得知了他们的土方总长的意思。也就是那时候之后,北海道军的局面就开始恶化起来。
  明治军的部队以兵力优势重夺战场攻势,明治海军在击沉了两艘北海道军主力军舰之后,很快就控制住了日本海的海上优势。10月份的时候,对北海道军控制的新泻发动了猛攻。
  10月22日,又海陆并进,对东京发动了进攻。土方不得不命令舰队应战,力求重创明治军的海军力量,重夺战场优势。也就是在这一天,土方得知激烈交战的海域边缘出现了中国舰队的身影。中国人来帮忙啦!土方岁三心中一喜。没想到傍晚时分,看了几个小时海战的中国海军居然撤退了。
  北海道军士气受到很大打击,明治海军则是士气大振。
  中国海军撤退的理由很简单,新式军舰的炮塔出了问题。强行把三联装炮塔装到军舰上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中国造船人员发挥了智慧,硬是实现了嘟嘟的嘱托。不过实现之后几个月,炮塔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总爆发了。这次舰队炮台并没有开炮的打算,而是准备移动炮口进行瞄准,结果四座炮塔里面三座都出了问题。自家炮塔出了问题,大家只能先回国内解决。对中国来说,本来就没有参战的意思。如果北海道军感到挫折,只能说北海道军想的太多。
  第二天,双反更没有再战。东乡平八郎接到了一份情报。在22日的战斗中,北海道海军中有三艘军舰遭到比较重的损伤。所以北海道海军的三艘军舰暂时在东京湾内休整,没有受伤的军舰则在外海。
  “请问这个消息准确么?”东乡平八郎将信将疑的问道。以这么快的时间得到了如此准确的消息,这不符合东乡所知的明治政府军的效率。
  “消息千真万确。”传递情报的是东乡的老上司,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
  “阁下,这事关战争的胜负。如果这消息不准确,海军就不能根据这个情报进行调动。”东乡不得不再次强调。
  看到年轻的东乡如此重视,山本也没有忽悠的意思。他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旧幕府那边传来的消息。北海道军已经声明,他们不会让幕府复辟。觉得走投无路的旧幕府里面有人想让北海道军跟着他们一起下地狱。”
  身为日本人,东乡立刻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所在。在心中生出的是对这种旧时代残渣的极大不屑的同时,东乡也对这次撤出东京的行动指挥者很是佩服。很多人对明治政府仓皇撤出东京并不认同,海军出身的东乡则认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如果精锐部队在东京被消耗殆尽,以后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本钱啦。
  现在看,撤出东京不仅是战略上的上佳选择,从政治上还给北海道军埋下了一个大陷阱。北海道军虽然强悍,整体实力还是不如明治军。北海道军拉拢盟友几乎是必然,此时日本会被认为是北海道军的盟友,大概只有德川幕府的那群人。北海道军果断的宣布与德川幕府脱离关系,这做法挺好。只是太晚了。如果他们在出兵之前就做出这样的宣告,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可再返回头来看,北海道军出兵之前根本没有打下东京的意思呢。战术发展超出战略预期之后,出现混乱是必然的。
  “既然如此,我就会按照这个消息来办。”东乡果断地答道。
  “你……”山本权兵卫对自己的部下很欣赏,所以他本想对这个消息再稍微质疑一下,可山本权兵卫还是忍住了。东乡平八郎不是一个轻信的人,即便是有这样的局面,他也会选择应有的防备。若是此时山本权兵卫再来句,“这消息的可信度也得怀疑”,那就是准备推脱责任的做法。山本权兵卫要做的就是扛起责任,让这些年轻的优势将士们去尽情施展吧。
  23日清早,东京湾外海上驶来了几乎是全军集结的明治军海军。负责警戒的北海道军的小船立刻去传递消息。明治军海军并没有试图深入,而是在军舰掩护下在东京湾内开始布雷。东乡平八郎也是豁出去了,水雷固然昂贵,可是分割敌人兵力的机会稍纵即逝。
  北海道军的军舰数量居于劣势,却能靠坚实的装甲与先进的火炮与明治海军对抗。双方的交战中明治海军占不到丝毫上风。能把北海道海军一分为二的话,明治军的海军就可以用绝对优势的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不足。海战才真的有胜利的可能。与这种胜利相比,这点水雷的费用倒是微不足道。
  布雷行动进行了四个多小时,中午时分,除了东京湾内部出现了军舰的身影之外,外海上的警戒圈内也传来了敌人从外海前来的消息。
  下令把最后的水雷尽快扔进海里。东乡平八郎对舰长下令,“升起Z字旗!”
  舰长愣了愣,却没有去质疑。他只是问道:“旗语用什么?”
  东乡微微吁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同奋励努力。”
  不用多讲,所有明治海军都知道这是决战的命令。心脏的跳动顿时激烈起来,平稳的呼吸也转为粗重。舰长并没有完全沉浸在决死一战的兴奋中,他转过头对着通讯官大声喊道:“升Z字旗!旗语,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同奋励努力!”
  很快,明治海军的旗舰上桅杆上的信号旗飘扬起来,十艘军舰调转方向,烟囱中喷涂着浓浓的黑烟,迎着来自外海方向的三艘北海道军军舰而去。
第178章
内外转换(一)
  纸张翻动的时候发出唰唰的声音,除此之外书房里面没有别的声音。年轻的秘书孙玥屏气凝神的看着韦泽翻阅有关新式军舰故障问题报告,不敢发出一点生硬。行动上没有动静不等于内心也毫无想法,新式军舰是韦泽拿出的方案,现在出事情了,影响的是韦泽的声望。
  一会儿该怎么处理呢?孙玥心里面盘算着如何让此事能够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就在她考虑的时候,韦泽已经拿起笔刷刷点点的在报告最后写上了批示。
  “发给江南造船厂。”韦泽写完之后把报告递给孙玥。
  孙玥看了一眼批示,整个人都僵住了。只见上面写道:“此次问题的原因在于提出的设计要求超出了军舰的上限,责任在提出要求的韦泽。解决办法,将三联装炮塔换回双联380炮塔。三联装炮塔开发暂时冻结。”
  完全不敢相信的再看了一次,孙玥没敢立刻把这个批示发出去。她迟疑着问道:“陛下,这个批示要不要再修改一下。”
  “责任在我,这没什么好修改的。”韦泽平静地答道。
  “换个词汇?”孙玥忍不住冒出了这句话。皇帝承认自己的错,那等于是下罪己诏。韦泽这么轻描淡写的就承认了错误,这种冲击其实远大于事情本身。
  “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国家营运变成了一种需要遮掩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从政治上讲,没有什么比文过饰非和转移焦点更大的罪了。”韦泽简单的讲了两句,就让孙玥赶紧把报告批示发出去。
  孙玥依旧不敢完全服从韦泽的命令,身为女性,她自然而然的追求着柔和的处理手段。即便是实事求是,孙玥也无法认同韦泽这样率直的硬干。她拿着报告到了大秘周新华少将这里,把报告递给了他。
  “你担心追责么?”周新华看完了批示之后问孙玥。
  “是的。”孙玥觉得可是能找到一个说得通道理的人,声音不由自主的透出了些坚定。
  “追责的会,都督会去的。”周新华答道。
  孙玥觉得这帮男人们简直是不可理喻,韦泽陛下站在追责会议上的被追责一方位置上,面对大量的诘难……这画面太美不敢看。即便没人敢动韦泽陛下一根汗毛,可这面子上的损失根本不是钱的损失。如果当事人韦泽不在乎,至少韦泽身边的这些人总得考虑一下吧。
  看着孙玥没有退让的意思,周新华靠在椅子上说道:“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件事发生,既然发生了,那就以都督起,以都督终。不管过程怎么样,这件事就结束了。如果说本该都督承担的责任由下面的同志担起来,这件事看似结束了,实际上只是毫无意义的继续引发其他好多事情。你觉得都督是这种人么?最糟糕的局面是,这种不合理的设计要求被强行当成必须实现的要求。那种浪费就不是这种实验性军舰实验失败的那点损失。实验性军舰的损失其实早就在预计之内。而文过饰非带来的浪费,将是十倍百倍。”
  “如果实际上停止项目,但是又全了都督的面子。这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么?”孙玥试探着说道。有担当是一码事,可这种近乎不讲人情的做法的确不能让孙玥服气。如果世上所有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那地位的意义何在?若是韦泽陛下的超然地位也不能让他免于被指责的命运,权力岂非变得一文不值了么?这是孙玥最不能接受的问题。
  周新华的眉头皱了起来。韦泽的坦荡是周新华最佩服的事情,如果韦泽不承担起责任,那就势必要更多人承担责任。此次的事情不是小事,那牵扯到上千万资金的运动。身为少将,身为当时帮助虾夷共和国站稳脚跟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周新华很清楚这笔钱能办到多大的事。上千万资金投进去,就能决定一个小国的生存或者灭亡。
  实验军舰本身就意味着风险,韦泽的做法就终结了风险。周新华有亲戚就在军舰技术团队里面,以他们的地位来承担起本来就不该是他们的责任,除了前途彻底破灭之外,他们大概也没有别的途径可走。面对这样的局面,若是连这个责任都不敢承担,韦泽这皇帝岂不是白当了么?
  处于对不同的思路和立场的不爽,周新华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孙玥同志,你的工作就是干好都督交给你的任务,而不是在这里自作聪明的替都督操心!都督既然有这样的决定,服从就好了!”说到这里之后,周新华冷冷地说道:“难道你觉得你比都督还能干,能命令都督不成?”
  地位的高低带来的强大压力让孙玥不敢再说什么,可心中的抵触感却更加强烈。孙玥只觉得超级委屈,她哪里有命令韦泽陛下的意思,这样的建议完全是出于对韦泽陛下的爱护之心。身为韦泽身边的直属部下,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韦泽遭受指责不成?
  委屈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鼻子一酸,孙玥的眼泪就涌了出来。看到女性工作人员哭了,周新华也有点不知所措。其实孙玥的建议也不是多不能理解,周新华也不是傻瓜蛋,这点最起码的心思他还能判断清楚。但是跟了韦泽都督这么久,周新华实在是想不出来韦泽都督居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情。率直、有担当、不推诿、不矫情,韦泽都督可不是那种会把别人的错误也没原则承担起来的“仁君”。或许是这种较真,他也不会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
  摆摆手,周新华有些无奈地说道:“别哭了。你去吧这份文件发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