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655

  在韦泽看到的历史中,布尔战争不仅大量消耗了英国的财力,更让英国腐败的陆军实力展现在欧洲列强眼前。面对布尔人的游击战,英国佬修炮楼,拉铁丝网,修铁路调动部队,最后还是打的非常糟糕。
  韦泽当年只是对战争的过程非常感兴趣。到了现在的年纪,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韦泽关注的却是另外一件事。英国不管如何都夺取了兰德金矿,从此成了世界黄金市场上的霸主。欧洲各国一方面看到了英国陆军实力的衰弱,另一方面又担心英国通过对世界黄金的控制,得到了更大的发言权。蔑视与恐惧同时存在的时候,挑战英国的地位,要把英国从世界霸主的宝座上掀下来的想法自然就变得顺理成章。
  布尔战争宣告英国的全面衰落,而这种衰落本身也是很有层次。现在中国插手进了兰德金矿,英国的命运就会完全不同。而一直呈现出生气勃勃的中国,在世界眼中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韦泽心里面很是没底。
  “未必是英国,想在这里头捞一把的国家必然很多。德兰士瓦共和国也不可能让我们中国在他们的金矿上独占全部资源。哪怕是为了自保,他们也要拉很多国家进来,用来互相平衡,互相较劲。”韦泽按照道理,做了一个判断。
  就在大家消化韦泽所说的国内政治内容的时候,韦泽露出了笑容,那是自信的笑容。“不过现在世界上能够在这块大蛋糕上唱对台戏的,也只有我们中国和英国两家。其他国家虽然也会想露脸,不过他们的实力并不足以支持他们在这里有什么表现的机会。”
  “到底和谁打?”雷虎率直的问道。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远超这些老兄弟的想象之外,他们也没兴趣管那么多。韦泽都督每次都对大家说实话,分析的时候也很有道理。正因为如此,大家反倒对这些复杂的玩意没太大兴趣。只要韦泽都督说一句话,大家按照命令干下去就好了。
  就在此时,阮希浩跟了一句,“都督,这些黄金怎么分?”
  “呃?”雷虎愣住了,他倒是没想到阮希浩居然能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都督,这些黄金不会都落入部委掌握了吧?既然我们能弄到这些黄金,虽然不能说是大秤分银,小秤分金。可各省总得有份才好!”阮希浩旗帜鲜明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第144章
更正确的选择(十五)
  “阮希浩这是准备做什么?”雷虎在政治局的午餐会结束之后找到了韦昌荣。
  “阮希浩肯说实话,这有什么不好的?”韦昌荣可不是会受到挑唆的人,如果代表省里的旗手是雷虎,韦昌荣可就不会这么轻松了。韦泽再威压一切,韦昌荣也得出来承担他要承担的责任。办法就是等着老家伙们都退休。老家伙们在台上,韦昌荣也不好动手。等老家伙们退休,新上来的那群领导在韦昌荣面前只有服服帖帖的份。因为韦昌荣就是老家伙,还是有着极大背景和极深资历的老家伙。
  “他这么闹总不是个事。”雷虎还是想试探一下韦昌荣的真正态度。
  韦昌荣摸了摸下巴,用轻松的语气说道:“我这么觉得,国家弄到这么大一笔钱,总不能让兄弟们没有好处。我倒是觉得,现在用钱的地方这么多,当年定下的功臣退休金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使。我觉得把功臣退休金增加一倍,老虎你觉得怎么样?”
  雷虎对这个建议有些瞠目结舌,过了半晌,他才答道:“你这是要闹哪样啊?”
  韦昌荣坦率地答道:“老虎,当了兄弟一辈子就是兄弟,当了同志就得有春天般的温暖。你要是非得说兄弟们都是臭狗屎,那咱们又算是什么?有些事情咱们没办法遂了兄弟们的意思,有些事情咱们就得出面为兄弟们谋好处。辛辛苦苦一辈子,国家又有金矿的进项,哪里会缺这点钱。”
  盯着韦昌荣看了好一阵,雷虎只觉得韦昌荣在某些方面上越来越像韦泽。的确,功臣退休金从可以提前支取开始,很多人的退休金已经在买房、买车,还有其他的花费上用的已经差不多了。有些人甚至还向组织上借了钱。若是把这个功臣退休金增加一倍,这些人等于凭白再拿以笔功臣退休金。对于老兄弟们来说,这笔钱是真的能让他们非常体面的退休。
  不过就是因为如此,雷虎很怀疑这种公开的收买是不是太过份了。用这种赤裸裸的收买来堵住这些老兄弟的嘴,怎么看都不对路。
  雷虎很怀疑韦昌荣的想法是不是受了韦泽的指使,不过他也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韦泽不太像是会采取这等做法的人。不过雷虎毕竟是雷虎,他很敏锐的感觉到一种隐隐的恶意。如果在这份糖衣里面裹着的是雷霆之怒,也就是说谁再对抗中央就要面对解职的惩罚,那这笔钱就意义重大了。
  对于省里干部来说,退休金翻番,怨气再大也不能说韦泽不仗义。除非是被权力晃瞎了眼,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否则谁都不肯在这个时候不名誉的退休。更不用说即便是不名誉的退休,也还是能拿到这笔钱。人都是要点脸的。
  “都督会答应么?”雷虎最终问道。
  “这件事都督是不是答应不重要,我们作为中央委员,就直接在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来这个看法好了。”韦昌荣的态度直率的很。
  到了下午,韦昌荣就堂而皇之的在中央委员会上提出这个要求。得知自己已经所剩无几的功臣退休金再次回来了,平素大手大脚的委员们都笑开了花,连那些花钱比较有节制的委员也都露出了笑容。
  钱的来源也随之在委员会上得以公布,确定在非洲找到大金矿,所有委员都为之欢喜。剑拔弩张的委员会变得气氛轻松,人人把那些不爽抛到了九霄云外。连王明山这位央行行长对这笔数以亿计的支出感到职业上心痛的同时,也觉得眼前一亮。并非所有的功臣都能拿到上百万,平均下来那几万老兄弟人均几十万。总共下来也就是百十亿。这笔钱在建国初期或许是天文数字,现在也并非是多离谱的事情。
  王明山的目光落到了韦泽身上,他并不想反对这个提案。但是韦泽一旦反对,或者要下修数字,大家再不乐意,也只能听韦泽的命令。
  “我说过,当了兄弟,一辈子就是兄弟。不过咱们要把事情分两块讲,既然这次是额外的支出,那就必须在退休之后才能拿到这笔钱。若是提前支付,财政上受不了。”韦泽讲的很爽快,这本来就是他授意韦昌荣拿出的建议。对于当下的斗争,韦泽也有些厌烦了。有人说过,时代想法的改变不是靠对现在这一代的人进行改造,而是要靠这一代人死绝了,受着不同教育的下一代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他们的新念头。对于委员会也是如此,等这一波老家伙们乖乖退休,下一波上来的就是新人。让老家伙们体面的退休,比什么都重要。人一走,茶就凉。
  “这是对咱们老兄弟们才会有的待遇,开国的就这么一批人。往后可就没这等好事。”韦泽还是把底线给撂出来,“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意见,那就表决吧。”
  表决结果是全票通过,此时的委员会中可没有那种矫情的家伙,没人沽名钓誉的提出反对意见。随着这次表决快速通过,整个委员会中的斗争气氛顷刻化为乌有。能混到委员会的没有傻瓜,拿了这笔钱,大家知道这笔钱的意义所在。韦泽都督不想看着兄弟们再闹的不可开交。大家暂时消停一段。这个决议有个附带条款,对外不能宣传,只通过财政部来执行。对于那些已经退休和亡故的老兄弟,这笔钱的补发在三年后开始。无疑,这是和三年后开始出现的大规模退休潮进行呼应。
  一阵风平浪静之下,委员们私下讨论的内容就成了退休问题。不是什么特别的高官到了六十岁就要退休。本届委员里面超过三分之一最多干三年就要退休,剩下的三分之二大部分也干不过七年,韦泽都督这是铁了心要让执行退休制度。退休制度到现在虽然一直在执行,大规模的退休现在才要进入高峰期。
  大笔的钱眼看要到手,相当一部分委员对与退休的感觉是伤感。不过退休之后立刻暴富,这种前景的吸引力自然颇为巨大。如果愿意退休的话,根据七上八下的规定,五十八岁就可以申请退休。不少省级的委员眼看晋升无望,甚至忍不住提出是不是干脆现在就退休的观点。“现在就是过一天少两晌,也该享受一下了!”
  王明山原本是很想推行金本位的,现在他倒是有些不认同金本位制度了。金本位制度下支付如此巨大的黄金财富,对于国家财政的压力可想而知。纸币时代给了钱,通过一个小小的增发手段就能解决。从经济循环的角度来说,这笔钱不可能直接给钞票,而是给存折。这些钱其实还是放在银行,可以供国家使用。即便是取出来,也会进入流通市场,增加商品和货币流通速度。整体上看,也不是坏事。
  “都督,您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哪个?”沈心出身政治部主任,他私下问了韦泽这么做的想法。
  老兄弟是不是愿意享受,韦泽一点都不在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糟糕。宋朝的冗官甚多,萌官也是大问题。可没见到后面的人也提出自己要和开国前辈享受同样待遇的要求。早点让老家伙们从斗争的一线上退下去,对韦泽完全是好事。
  “国内问题,国外解决。我们有时候也得讲些做事方法。”韦泽在回答沈心问题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种帝国主义的传统把戏的确很有效率,想维持国内统治阶级的平衡,要么就制服他们,要么就给他们好处以平息矛盾。不管怎么讲,韦泽都不愿意对老兄弟们痛下杀手,这不仅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更是建立传统的问题。
  当年想脱离党,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手续,公开发表脱党声明就可以退出。正是这种在当年那个时代很另类的做法,反倒让不情愿者有退出机制,这可是省了太大的力气。
  “怎么?你觉得不合适么?”韦泽问沈心。
  “我觉得这个时机还挺好的。理由充分,而且大家也需要些东西来降降火气。”沈心严肃地说道。
  “那你具体想说什么?”韦泽也问的直白。
  “我想说,这些老兄弟们会不会趁着最后几年,大力安排自己的人。就我知道的,这些同志的子女们可是大量进入公务员体系了。”沈心说着他的担心。
  “你要是担心这个,那倒是不必。如果那些人很能干,我们为何不欢迎。要是那些人不能干,没有人在他们上头撑腰,这帮人犯了事,也自有制度来管他们。当下的问题在于我不想看到这帮人有人在上头撑腰,老兄弟退了,即便是出来说清,年轻同志们卖个面子是有的,不过听老同志安排,我不觉得他们会这么做。”韦泽对沈心很放心,说的也是实话。
  沈心微微点头,他原本是担心韦泽这么做是一时心软。看到韦泽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他也没什么好说了。其实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在靠着韦泽对他的绝对信任,换个人,还未必真的敢问这样的问题。
第145章
更正确的选择(十六)
  民朝人大召开的时候,有一小批比较另类的“旁听者”。他们并非民朝的公民,能到这样的会议上靠的不是民朝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上奉韦泽为皇帝。高丽、暹罗、越南、缅甸、尼泊尔,迎接这几个小国代表的不是外交部,而是民政部。
  到了中国,恢弘的城市与建筑,发达的交通,强大的工业,众多的人口,都让这些向皇帝韦泽陛下朝贡的小国心生极大敬畏。在他们参观了以南京为核心的一众城市群之后,这种敬畏开始渗入这帮人的内心深处。
  南京、上海、苏州、杭州、芜湖、安庆、武汉,沿着长江的几大城市居住人口就超过了任何一个小国的人口总和。当然,自来水供应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电力供应也不是特别稳定。交通面临人多,空气污染、城市垃圾处理,这些问题都不能无视。这些城市太新,建筑的时候过度追求效率。城市内绿地很多,却没有太多的艺术类点缀。人人忙忙碌碌,在生活压力下火气还不小。
  民朝的现状距离韦泽心目中的强大中国还有些差距,对于中国的藩属国来说,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没有城市垃圾处理理念的国家根本理解不了垃圾处理对城市的重要性。工业化城市的壮丽在农业国眼中本身就是一种新奇的美。
  缅甸已经上百年没有老老实实的按时朝贡,其他三国的朝贡已经固定化,习惯化。即便如此,几年下来,缅甸使者也习惯了火车与轮船。现在还穿了中国方面提供的冬装。呢子外套里头才用缎面缝好的可拆卸獭兔毛里衬,这等面料与设计让缅甸使者团大为赞赏。
  民朝人大会议讨论的内容对于这帮外国人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国家向人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人大代表好像并不是太领情。民朝内部讨论在这帮外国人听来云山雾罩,理解不能。总是,他们感觉中国好厉害的样子。
  会议散了,这些人相约去逛街。街上人来人往,男女都有。缅甸使者突然眼有些发直,却见迎面来了三个妹子,内里是深蓝色厚棉布长裙,外面是小立领呢子风衣,头上带了呢子八角帽,长裙下露出的是藏蓝色的小皮靴。洒脱中不乏柔美,新潮中不乏古典。容貌娇美。这种与缅甸完全不同的风情让使者眼都有些发直。
  三个逛街的妹子经过几名外国使者身边,身上的香水味道令几个人感觉心头一荡。扭头看过去,却见妹子是长发及腰,细滑柔顺。只是简单的用丝绸发带扎一下束在脑后,也自有一种风情。
  使者自然有收集情报的责任,小国的使者也一样。以前中国对这些人的限制比较多,现在也没人在乎这些人正常的在中国逛游。小国使者也曾经致力收集情报,他们很快就发现,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啥是重点。
  就如方才经过的三个妹子若是在其他国家自然是非富即贵,放在中国只是寻常中等人家。有些使者是常驻的办事处人员,他们陪着自家老婆去参加了南京秋冬季时装会,这种搭配是去年时装会上推出的款式,在南京街头曾经大大流行过一番,现在其他新款已经取而代之。
  “这等衣服我国却也不适合。”缅甸使者若有所思的用蹩脚普通话说道。
  高丽代表只是轻笑一声,缅甸、暹罗、越南都不冷,这种冬季服装在他们那里自然不合适。高丽虽然能够穿这等衣服,不过以高丽的保守与风气,若是有女子穿着如此服饰在街上旁若无人的行走,那就只能用耸人听闻来形容。普通人家可能会好些,只是高丽的普通人家如何穿的起这样价位的衣服呢?
  在中国,这身衣服下来得九百多块。按照现在三块钱一克白银的市价,就是大概300克,十进制新“两”就是6两。6两足是高丽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花费,被一个妹子随随便便穿在身上,对高丽普通人家来说未免太奢侈了。
  逛了一阵街,感受了民朝京城的气派,几个使者就赶回去吃人大提供的工作餐。高丽使者在自助餐位上拿了一大堆肉类食物开始猛吃,越南、暹罗、缅甸都没有这种大块吃肉的习惯。高丽使者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忍不住笑道:“能随意大块吃肉,方是天朝风范。我每次到天朝来,自然是要大大体会一下天朝风范。”
  吃完了饭,几个人又去了餐厅附带的茶室,要了个隔间开始谈起来。高丽一直是中国的属国,从未中断。暹罗、越南、缅甸,这等经历就不算太久,而且这三国曾经连接壤。后来中国打法国的时候除了吞下法国割取的越南南部,还顺带吃下了老挝语柬埔寨。越南与暹罗中间就隔着中国的领土。
  中国攻打英国的时候除了拿下藏南大片土地,大部分缅甸也落入中国手中。缅甸与暹罗再也不是邻邦。除了缅甸与尼泊尔之外,高丽已经建成了中国兴建的铁路网,越南与暹罗不得不接受中国在他们国土上修建铁路的要求,中国从南宁到新加坡的铁路建设的很顺利。中国在这几个国家介入之深,比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入侵更加深入。
  未来会变成怎么样,这几个国家的使者即便是参与讨论,也讨论不出个结果来。就如他们在本国的时候和土地是如此亲密,即便是在王都中也有大量裸露的泥土。在南京,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由设计。大量细碎石与沥青混合物构成的平整路面,水泥硬化的人行道。草坪、花坛、树木构成的绿化带,河道两侧的石质河堤。想理解中国太难了,就如这几个小国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中国为何要建立这样一座伟大的都市,更无法理解中国是如何去设计建造这座伟大都市的。
  讨论来讨论去也讨论不出个结果,几个属国在研究宗主国中国方面固然有一致性,轮到他们本国各自打算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合作基础。在中国人大有关社会保障的讨论不得不终止的时候,高丽代表就拿出了自己的提议。站在发言台上的时候,看得出高丽代表心情非常激动,他的声音透露出代表的不安。带着颤抖的声音,高丽代表说道:“鉴于高丽与中国的关系,我们高丽请求中国中央政府帮助高丽建设新城市。”
  一众代表对高丽代表颤抖的声音只觉得好玩,那些有过发言的代表也深有同感。面对几千号人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真的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人会不由自主的亢奋、激动,乃至颤抖起来。
  除了对于这种大家都有的表现感到好玩之外,中国的代表对于高丽代表的提议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至于帮助高丽建设新的城市,这完全超出了人大代表的想象。人大代表都认为这是那些高官们考虑的问题,怎么会拿到人大这里来谈呢?
  中国人的想法如何,那是中国人的问题。其他一些“旁听”人大会议的小国使者们惊呆了,对这些小国使者来说,他们认为向中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应该对中国官方直接提出,怎么会跑到人大这种议事场所来讲呢?尽管韦泽陛下也是人大代表之一,可根据他们了解的情况,人大从来就不是决定中国政策的场所。
  这件事看似简单的结束,至少官方与人大都没发言。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插曲而已。李鸿章并非是人大代表,他根本不知道此事。可他接到了命令,要他去见韦泽。
  亲自被韦泽接见,李鸿章心情激动。如果是要撸他的官,无论如何都不会由韦泽当面下令。既然轮到韦泽出面,定然是有绝大机会。一见到韦泽,李鸿章再也没有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旧时代作风,而是在沙发上坐的从容,专心致志的听着韦泽的话。
  “老李,你对高丽的经济问题有什么看法?”韦泽问了个很泛泛的问题。
  李鸿章先喝口水润了润喉咙,从容不迫的把他对高丽的心得挑重点讲述起来。“高丽经过动荡之后,上下看似想恢复旧规,其实是人思变。只要我国能够在这方面推动一把,甚至不用陛下下令出兵。只要陛下允许我更深入的介入高丽国内局势,以我们之前在高丽的积累,掌握高丽实权对我们来说并非难事……”
  前一段时间与退休的左宗棠交谈过一次之后,李鸿章沉下心来把几年来的工作反思了一番,他完全承认左宗棠就是比他李鸿章更能看清形势。韦泽要的是手下够专业,而不是传统皇帝那种要用人同时又要防人的“玩人”手腕。民朝法度严谨,制度明确。只要是专业人士,自然要归于制度之下。那种自以为是的封建心态很容易就会被人认清。李鸿章要表现出来的是能力与专业,以及对制度的服从和尊重。从前朝养成的“我是XX的人”,这种心态是阻止李鸿章飞黄腾达的最大阻力。
  左宗棠能够从如此显赫的地位上退休,难道是左宗棠精通跪舔韦泽不成?韦泽看重的是左宗棠的能力和建树,左宗棠本人最自傲的恰恰是他的能力,最期待的莫过于得到发挥能力的空间。所以左宗棠忠于更强大的韦泽,韦泽给了左宗棠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无疑是读书人最期待的“君臣相知”的典范。
  李鸿章发现自己的问题就在于,他对“君臣相知”的理解未免太低级趣味。以为确定了“君臣”关系,就能相知,这无疑是对韦泽的曲解。韦泽把李鸿章撂在高丽,其实真的是看透了李鸿章的强项。
  这次李鸿章不再犯傻,高丽的特点,如何利用高丽现状,李鸿章讲的深入浅出。用不太长的篇幅讲完之后,李鸿章总结道:“陛下,高丽之事虽然道理上如此,不过做起来会有什么结果,我也未必能预测的准。不过按照这样的方法干下去,我国对高丽的经济、金融、政治、军队的控制都能更上一层。而且袁慰亭、王士珍等年轻同志们都很能干,也都是实事求是之辈。我认为可以相信他们。”
  以李鸿章的聪明,他的话一讲完,就看得出韦泽非常满意。这不是那种城府浅的人会被看透的感觉,而是那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人面对同样做事态度的人,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的认同感。
  李鸿章心里面忍不住后悔,若是早点明白这种事情,他可就不会仅仅成为一个小局长。
  “有件事我要你去办。和高丽代表谈谈。”韦泽简单的给了李鸿章一个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