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2/1757

  这一道题,难处不在题上,却在题外。
  一时难以拿定主意,宗泽最后放下了笔,用力地搓了搓脸。深呼吸了几下,放下手时,他的神色终于安定了下来。
  宗泽性格谦退,常常曲己从人,但若是事涉正道、本心,那便不同了。
  开头若是扭曲了本心,日后做了官,也会是个逢迎上司的庸官。
  与其曲己以媚主考,还不如将自己的心志和见解,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就算考不中,至少不会感到憋屈。
  提起笔,蘸上墨。
  下笔时尚有些忐忑,但笔落纸上,宗泽的笔锋便不再停滞。
  一名下来巡察的考官走过宗泽面前,看到他运笔如飞,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差不多到了后半段,考生们都完成了。面对这一回的策问,还能笔走龙蛇,的确不简单。
  方才将这一片一圈走下来,也就这一位考生落笔最是畅快。
  他看了一眼贴在一边的姓名……
  宗泽。
  ……
  放衙的时候,韩冈正在回家的路上。
  不用当值,该处理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韩冈自不会在皇城久留。
  但回去后,前来求见的官员能够塞满家门前巷道,今天晚上至少再接待十几人,点十几次汤水。
  当初韩冈在枢密副使任上时,由于时间太短,期间朝中又颇多风浪,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多少宰辅级的待遇,而如今就大不一样了。
  想到回去还要看一群官员游移在矜持和谄媚之间的笑容,韩冈就想能不能偃旗息鼓,换身装束从后门回家算了。
  不过再想到这是扩张声势的机会,韩冈还是耐下性子。核心与根基要好生培养,而外围摇旗鼓舞的人也不可或缺。
  而且,这也算是公务的一部分。
  政事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人事,不设法多加了解各方官员,难道要抽签决定堂除的人选?
  一群士子从前面走过,听到喝道,避让道路边,然后又冲着韩冈指指点点,低声说些什么。
  这些士子看神态很放松,但又有着几分紧张,一看就是刚刚获得解放的贡生。只因还有一道殿试等着他们,不能完全放松。
  到底能通过礼部试的考生有多少,韩冈根本都不会去在意。
  考题已经拿到了手上,看似浅显的题目,但却因为各种试卷外的因素,会让贡生们大感头疼。
  等到最后的结果出来,了解到评判标准,事后怕是有不少会撞墙。
  穿过拥堵在门前的官员车马,韩冈终于回到家中。
  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外面官员、士人送来的拜帖,还有一堆的书信等待韩冈拆阅。
  将拜帖先放在一边,韩冈拿起那一摞书信,翻了几下,突然发现一封信的发信人姓名很是眼熟。不是认识已久的眼熟,而是刚刚听闻、突然又见到的那种熟悉。
  尤其是在收到那份密信后,崇文院成员的姓名,就分外让韩冈敏感。
  将信打开来一看,韩冈便摇了摇头——果然如此!
  跟他之前毁去的那条密信是同样的内容,只是稍稍有些差别。
  韩冈轻轻弹了下信纸,是不是可以从这里面得出新党江河之下的判断?至少愿意投机的人多了起来。
  不过韩冈的态度依然故我,却连信封也一并装好,打开灯盏的外罩,拿着信封的一角放进去点着了。
  火光闪动,一缕青烟之后,不该存在世上的这封信,连同写信人的私心,彻底化为乌有。
  但韩冈还是将两人记下来了。
  天生万物,自有其理。当物尽其用,不能浪费。
  张嘉问……李嘉问……
  “啊,记错了。”
  韩冈拍拍脑袋,不是偷了叔祖私信的那一位,要更恶劣,恶劣得多。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
  考生们正心怀忐忑地等待着礼部试的结果。
  而此时,一张字纸,正在韩绛、张璪、韩冈手中传阅。
  韩绛近乎全白的双眉紧紧皱着,手指捻着胡须,眼看着就是一根根地揪下来。
  最后他指着其中的一条,有些没把握地问道:“是《多方》中的一句吧?”
  “相公好眼力。”韩冈道,“‘民不克永,多方之义’,虽然是掐头去尾,前后颠倒,连句读都改了,正是出自《尚书·多方》。”
  韩绛顿时松了一口气,除了一开始就看出来的出自《唐书》中的一题,这是他辨认出来的第二道题,道:“可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
  “正是。”
  六道题,韩绛只认出了其中两道的出处,不过他已经很满足了,至少没丢人。以阁试的难度,以他的年纪,能辨认出两题的出处,当真算是多了。
  韩绛呵呵笑道:“年纪大了,记性也不济了,就认出了这么一题。实在是惭愧。”
  韩冈道:“相公说哪里的话,阁试中的哪道题不是为了为难人才出的?”
  张璪也道,“这题张璪可是想了半天,实在是弄不清出处,原来是暗数。”
  “民不克永,多方之义”原文应该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义民是一个词。
  这是暗数中的一题,将断句的位置变了,又故意前后颠倒。以三代文章的艰涩,这样颠倒改换,其实照样能附会解释一番,想说通还是可以的。
  但也正是因为出自于《尚书》经文之中,如果认不出来,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儒门弟子。经典的原文都做不到倒背如流,十年寒窗又到底耗费在哪里?
  之前辨认出来的第一题,找出出处很容易,要做出来却难。而这道题,连一卷的标题都在题目中,可以说,这是六道题中最简单的一题,算是送分。
  张璪说他想不出来,韩冈半点不信。
  其他五题难度都要比这一题要高。这毕竟是为了刷落滥竽充数之辈才设立的考试,六题之中能有一道出自于诸经的本文中,说实话,是给考生留一份情面,免得颗粒无收太过丢人。
  张璪盯着字条看了一阵,指着第一条:“‘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这是晋书中的一段吧,《列传·忠义》一卷。”
  韩冈点头:“开篇明义,乃《忠义》之序。”
  韩绛向后招了招手,一名堂吏立刻回头在书架上翻找起来。不过每一部史书都是卷帙浩繁,找起来一时并不容易。
  “第五十九卷。”
  见那堂吏翻找得麻烦,韩绛提示道。有了张璪、韩冈的提示,到底是哪一卷,他还是记得的。
  拿起这《晋书·忠义》一卷,韩绛翻开了封皮,抬眼就对张璪、韩冈道:“还是邃明、玉昆眼力好,一言中的。”
  “运气而已。”张璪摇头。
  韩冈也谦虚地笑了笑。
  这是明数中的一题,出自诸史中的题目。由于是一卷的序文,只要有心准备了,一般都会记住的。再看其文字内容——“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其实也等于是提醒了出处。
  这一题也算是简单的。
  不过自史记后,至本朝总共十九部史书,排除掉欧阳修私修的《五代史记》【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新五代史》,此时被收入禁中,不算是官定史书之列】,以及被排除在官定史书之外的后晋刘昫所编著的《唐书》【此时尚无新旧唐书的说法,官定《唐书》就是宋祁、欧阳修所主编的《新唐书》】,也有十七部,数百万字,在里面随机抽取一句,终究是比出自经典原文的题目要难一些。
  “这就已经三题了。邃明,玉昆,还能看出几题的出处?”韩绛问道。
  这六道题目,韩冈都很眼熟,不过他可不方便说自己知道所有题目的出处,他屈起手指:“《唐书·宰相世系》《书·多方》、《晋书·忠义》……这一题。”他先指了指纸条上的最下方,接着屈起第四根手指,“是出自《墨子·明鬼》的上篇。”
  张璪漫不经意地扫了韩冈一眼,“想不到玉昆对诸子也有研究。”
  韩冈笑道:“先师明诚先生说‘民胞物与’,墨家说兼爱。有不少人都说本门要义与墨家相近,为了辩驳此番谬论,韩冈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在《墨子》上。”
  “原来如此。”韩绛点头。
  有关气学与墨家之间的纠葛,还有其他学派对气学的抨击,这些事,他多多少少也有些耳闻。寻常士人能钻研一下道、法、兵和纵横四家的著作,已经很难得了,不过韩冈能够了解墨家传世的文章,却也不值得惊讶。
  “剩下的两道题呢?”张璪问着,看起来兴趣盎然。
  韩冈再看了看纸条,其余两题全是诸经注疏的内容,而且还都是暗数,改变过句读和顺序的。以难度来说,这两题算是很高了。如果一个不好,黄裳就有可能两道题都做不出来。
  “剩下的两道,恕韩冈眼拙,实在看不出出处。”韩冈摇头。他的确知道,但他理应不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2/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