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君他权倾朝野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237

  “尸山血海我不怕,”席向晚却轻声道,“暗箭伤人才最难防。”
  樊承洲偏头想了想,从袖子里摸了半晌抽出两根刚从园子里摘来的鲜花,安慰道,“别想这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空闲的时候不如编个花环玩玩。”
  席向晚接过这两朵不知道经受过什么□□的花朵,失笑起来,她用手指轻轻抚平褶皱起来的花瓣,嘴角噙着微笑,“你倒是提醒我了。这么久以来,我还没给宁端编过花环。”
  樊承洲一拍大腿,“这我可在他面前有得炫耀了!”
  眼看着席向晚眉宇之间的冷肃和凝重刚刚散开,樊承洲正要绞尽脑汁地让她再笑一笑,却见到翠羽从外头匆匆进来,面色比前一天更加沉重。
  她进了院子便直接开口道,“前几日在街上闹事的人都是用了□□的。据其中有人招供,他们不是自己出钱购买,而是有人在各处分发时食用,却只给两三次就消失不见。”
  有了易启岳的提醒,席向晚自然也早就猜到前几日的动乱也是樊家的手笔。
  她眉毛也没扬一下,颔首示意翠羽接着说下去。
  “樊家的大军又经过了一个州。”翠羽紧紧皱着眉,“他们沿途进行补给,尽管有王老将军带着队伍骚扰交战,但军队数量太大,即便有消耗也是微乎其微。”
  “但速度确实是慢了。”席向晚淡淡道,“原本这几日的时间,足够他们过三个州的地界。”
  “可这再慢,也总共是能到汴京的!”翠羽急道,“镇守边关的军队又不能撤走,尤其是漠北,一不小心便会叫东蜀趁虚而入,汴京城可不是打仗的地方!”
  “或许,陛下所需要的本来就只是时间。”席向晚说完,将刚才易启岳所说的事情告诉了翠羽,“你今日辛苦再跑一趟,将这个消息送到都察院去。”
  虽说都察院可能早就察觉高氏或其他家族的手脚,但知会一声总是无伤大雅。
  平崇王府已经被人暗中控制,汴京城却一点风声也没有流传出来,这便已经能说明许多问题了。
  翠羽没想到樊家居然仍有余力在汴京城兴风作雨,又惊又怒,“他们哪来这么多的人力财力?高氏疯了便也罢了,难道其他的大门大户也跟着疯了?”
  “造反的机会一辈子只有一次,自然要倾尽全力了。”席向晚嘲讽地勾起嘴角,“——启帝留下的宝藏呢,找到了没有?”
  翠羽立刻点头,“今日宫中送来了信,说是有了眉目,夫人请过目。”
  席向晚接过信函,在背面又见到了熟悉的宣武帝私印火漆。她手指轻轻用力便将信封拆开,将其中的内容扫过一遍后将信纸重新折在一起,颔首道,“陛下说已经找到了,令我明日便出门去开启那处密室。”
  翠羽精神一震,又有些忧愁,“夫人非得亲自去吗?若是夫人信得过,不如我带着玉印去一趟看看,您留在府中安全一些。”
  “不行。”席向晚态度坚决地摇头拒绝,“宝藏是否存在,其中又藏了什么叫樊家魂牵梦萦的东西,我都得亲眼见到才能放心。再者,玉印握在我手中,我做这个决定的权力总是有的。”
  翠羽劝说无解,只好抓抓头发决定明日就紧紧跟在席向晚的身旁一步也不远离,以防樊家的内线上前便直接抢印伤人。
  为了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行宫,这一晚席向晚就寝得格外早。
  夜半三更之时,整个汴京城都是一片静悄悄,谁也看不出底下的暗潮涌动。
  席向晚屋子的门,就在这月黑风高夜深人静的时候,被人悄悄地从外面推开了。
第240章
  这个人显然对席向晚的屋子十分熟悉,
不用点灯,
稍稍摸索着便一路走到了席向晚的床头边上。
  席向晚这些日子都将宝令私印装在荷包里随身携带,
哪怕睡觉的时候也就近放在枕边,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
  来人停在席向晚的床边上,蹑手蹑脚地将荷包中的玉印抽了出去,
将荷包原样放回,
而后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去,
进出不过几个呼吸间的事情,
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等到第二日的早上,
席向晚醒来时伸手一探床边荷包,才发现其中已经空空如也。
  “丢了?”翠羽瞠目结舌,“昨晚上是碧兰守的夜,
又有樊承洲在外头,
怎么可能丢得了东西?”
  碧兰也急得要哭,“我一晚上都没听见什么声音啊!”
  樊承洲倒是面色有些凝重,他道,
“我夜间曾经听见外头有声响便出去查探了一趟,离开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
  “一炷香的时间够进出夫人的屋子好几个来回了!”翠羽火冒三丈,“你怎么这么靠不住!还好对方只是偷走了玉印,
要是那人打算好了对夫人不利怎么办?”
  “别吵了。”席向晚出声阻止他们的争端,揉了揉额角道,“虽然玉印丢失,但今日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车备好了吗?”
  “夫人先用了早饭吧。”翠羽叹气道,“去行宫也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席向晚将扁塌塌的荷包放到一旁,
蹙眉点了头,等早饭传上来后和几人一道随意用了些,便带着翠羽樊承洲出了府。
  碧兰因为不会武功,便被留在了宁府之中,免得发生什么意外的时候,翠羽等人还得分神来保护她。
  不过这对于碧兰来说,也正好是正中下怀。
  将席向晚等人送走之后,她转身回了席向晚的院子里,跑回自己居住的地方倒腾一阵,在藏在了身上的细长玉印掏了出来,长出一口气,将其塞到一个自己经常用的荷包上,而后才再度离开。
  碧兰走到宁府正门的时候,正好碰见钱管家。
  后者朝她点点头,道,“外头风大,别出去的好。”
  碧兰勉强地笑了笑,她道,“夫人丢了东西,今日心情不好,趁她出门的功夫,我走一趟武晋侯府,问武晋侯夫人要一份她亲手做的小食过来,夫人从前最爱吃了。”
  听她这么说,钱管家沉吟片刻也就放行了,他朝碧兰点点头,“快去快回,要我派个护院随行么?”
  碧兰连连摆手,“我这样的小人物,怎么会有人注意呢?”
  谢绝钱管家的好意之后,碧兰匆匆离开宁府,腰上貌不惊人的荷包随着她的步伐轻轻上下抛动着,仿佛一颗狂躁跳动的心脏一般。
  碧兰虽然是朝着武晋侯府的方向去的,但她路上却稍稍绕了个弯儿,走进一片阴影笼罩的地方,那里有个乞丐模样的人蹲在地上,面前还放着一个碗。
  碧兰不太肯定地朝那人走了几步,又停下脚步。
  她刚刚踌躇片刻,那乞丐便抬头朝她看了过来,冷冷道,“东西呢?”
  碧兰咬牙握住腰间荷包,道,“只要我这么做了,你们就会放过我家夫人和她所有的亲人吗?”
  乞丐落在她脸上的眼神冰冷得仿佛在看一具尸体,“当然。”
  “好。”碧兰深吸口气,将从席向晚床头偷来的宝令私印交给了乞丐,而后捂住荷包快步转身离去。
  乞丐低头检查一番手中玉印,而后迅速起身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开。
  汴京城这几日的守城军人手根本不足,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来用,哪来的功夫管街上来来往往衣衫褴褛的乞丐们,见到有个伛偻的乞丐经过,他们也只是皱眉扫过一眼便当作没看见。
  叛军攻城的关头,谁管一个要饭的是不是在街上走来走去?
  于是这乞丐光明正大地走过几波守城军的面前,并且最终将玉印交给了一个看起来锦衣玉食的中年人手里。
  中年人哼笑两声,握紧玉印,眼中亮起了别样的神色,“宝藏里究竟藏着什么,还是先让我来看一看好了。”
  *
  席向晚带人到了行宫,宣武帝早在外派了宫人在外等待迎接,见了他们便上前行礼,“宁夫人。”
  席向晚点点头,见眼前只有这一个女官,便知道宣武帝是不准备太过张扬的意思,“带我过去看看。”
  “是。”女官颔首,转身在前方带路,脚步又稳又快。
  翠羽多看了她的腿脚几眼,和樊承洲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都认出这女官定然是有功夫在身的,更是双双提起了警戒。
  席向晚倒是没想这么多,她跟着女官到了一处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偏殿里,而后女官便停在了偏殿的一堵墙边,介绍道,“便是此处了。”
  樊承洲当仁不让地上前两步,用最简单的方法敲敲墙壁,传回来的声音却十分沉闷,听起来并不像是空心的密室。
  女官解释道,“只这般是听不出来的,是测量时发现这处内壁比外壁收进整整两丈时,才猜测墙后是个密室的。”她说着,上前两步,将墙前面的一堵置物架往旁边挪了挪。
  她挪动置物架的方式十分巧妙,不是挪开,而是一端不动,另一端画了个圈往外转去,高大沉重的架子和上头的物件在她手中好似没有重量似的。
  将架子几乎翻了个面之后,女官指着置物架背面道,“宁夫人,这大约就是开启就密道的方法了。”
  席向晚的视线迅速上下扫过架子的背面。
  这置物架是木雕的,上头有许多精美的镂空和浮雕,因此凸起凹进的地方都不少,也难怪樊家就算早知道有个宝库,也猜不到开启此处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钥匙”。
  而早就知道玉印是什么模样的席向晚只扫视了一会儿便发现了一个符合的位置。那位置就在夹子的偏下方,要蹲下身才能看得清楚,方方正正,大约正好容纳宝令私印放进去的大小。
  可席向晚手头却没有宝令私印来打开这道门,看看后头藏的究竟是什么了。
  她皱了皱眉直起身子,对女官点头致谢,“请将这架子推回去吧。”
  女官有些疑惑,“夫人不直接将其打开吗?我这便出去回避。”
  “钥匙丢了。”席向晚皱着眉道,“具体我会转告陛下,今日看过此处便好,我会再想办法的。”
  女官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她点点头将置物架推回原处,仍旧同先前一样规规矩矩地领着席向晚等人出了这处叫太行的行宫。
  上了回宁府的马车,翠羽才低声提议道,“夫人,现在该怎么办?”
  席向晚眼神沉静,即使没有了先前的荷包,她的手也习惯性地停留在腰侧的装饰物上,“我们等。”
  翠羽却没有她这么沉得住气,忍不住追问,“还要等多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