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6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864

  老者轻抚及胸的长须,沉声道:“一早天子要临朝视事,公主此时入宫,未免有咄咄逼人之势,以老朽之见,公主不该如此急躁,遇事莫慌,否则必自乱阵脚!”
  自得到武则天的默许,太平公主行同建衙开府,可以收纳门下,自成一方势力以后,她的势力迅速扩张,每日里需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纵以太平的精明强干也大感吃不消。
  她府上管事李译之流只能听命跑腿,做不了这种事,投效太平门下的大臣各有公务,也不可能时时过府议事,所以太平急需得力的幕僚,这位老者就是太平公主目前最为倚重的一位幕僚先生。
  老先生姓莫,莫雨涵。福州人氏,原为吴王李恪之子李千里的幕僚,李千里奉调回京时把他带了来。李千里在地方上原为一州刺史,军政一把抓,虽说他为了避免引起武则天的猜忌,政务一概不理,但是总些事总需要他审阅用印的,这些事就俱由莫先生负责。
  如今李千里回京,做了禁军将领,身边本就不再需要这么一位幕僚,有一次赴太平公主家宴时又听说太平公主正在用人之际,便把这位老先生引荐给了太平。莫先生学识渊博,智虑深远,甚得太平器重,如今已成为太平身边第一幕僚。
  太平公主听了莫先生的话,有些不悦地乜了他一眼,道:“莫先生意思,本宫不该理会此事?”
  莫雨涵沉声道:“不该!至少不该做这急先锋!若说该出面的,太子和相王无论如何也该比公主先出面,公主一早便闯宫见驾,岂非有恃宠而骄之嫌?天子一早要临朝视事,公主如此迫不及待,不显得太过咄咄逼人了么?
  公主请不要忘了,那是公主的母亲,也是当今天子!再者,皇帝只因些许言语冒犯,便杖毙一位皇太孙和一位郡王,凤子龙孙命如草芥,此事势必震动朝野,今日朝会,百官必会有所动作,如果公主一早先去见皇帝,皇帝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这些官员全是得了公主殿下授意?公主,小心弄巧成拙啊!”
  太平公主悚然一惊,车行辘辘,太平头上的步摇微微颤动着,忽然,太平公主扬声道:“掉头,回府!”莫先生见太平从善如流,肯接纳自己的谏议,微笑着捋须点了点头。
  马车已到天津桥头,应声停住,折向尚善坊,车仗进了尚善坊行不多久,闭目养神的莫先生倏然睁开双目,朗声道:“停车!”
  太平公主讶然看向莫雨涵,莫先生道:“前方就是梁王府,公主殿下不想去探访一下吗?”
  太平公主的双眼慢慢锐利起来,道:“先生是说……”
  莫先生一字一句地道:“二张之害,渐已不可控制!李武两家,至少在这件事上,是可以走在一起的!”
第九百八十四章
泼油救火
  洛阳西北角,隔着一条洛河与宫城右掖门面面相对的洛滨坊,曾经遭过水灾满地泥污的庭院早已收拾得干干净净。如今正是春暖花开日,满院芬芳,蝶飞蜂舞,一派闹春气象。
  沈沐徘徊于草木葱绿、鲜花盛开的庭院之间,幕僚蓝金海陪伴于侧,面前就是洛河,水面上来往的舟船稀稀落落,只有少量的商船、货船和客船,大型漕船一艘不见,与往年热闹无比的漕运场面比起来冷清了许多。
  “二郎的伤势怎么样了?”
  “长安刚刚送来消息,说他已脱离危险,现在正着手促使灞上漕运恢复正常。”
  沈沐松了口气,微笑:“那就好,这个小子还真是福大命大。不过呢,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是真不该亲身涉险的,要不说专淹会水的呢,他自恃武功,就难免大意了,你看我,从不轻蹈险地,每每出入,明里暗里必侍卫如云。呵呵,我可怕死得很。”
  沈沐说笑几句,神色复转严肃,道:“二郎中箭垂危,几乎导致我们的计划全盘失败,幸好他性命垂危时还能设下一计,再造一场‘刺杀’,化不利为有利,这一来我们原先的诸多安排都可以弃之不用了,可以快刀斩乱麻!”
  蓝金海颔首道:“宗主说得是,只是不知宗主打算何时启程赴长安?”
  沈沐笑了笑道:“有二郎在长安,又有阿卜杜拉暗中辅助,官面上的形势现在对我们也非常有利,我便不去又何妨。”
  蓝金海道:“可是宗主想不去怕也不成了。杨帆巧化逆势,虽然使得朝廷整治长安的力度加大,却也打草惊蛇了,各大世家现在已经有了警觉,察觉到任由长安局势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利益,必会要宗主您平息此事。”
  沈沐冷笑道:“这是朝廷的事,我能有什么办法?朝廷派去接替武懿宗的人是张昌宗?”
  “不错!”
  “哈!那就更妙了!此人好大喜功,又无城府心计,很容易就会被二郎摆布于股掌之上。当初延州之行成全了他一段功劳,此人尝到了甜头,此去长安必然会故伎重施,背后又有二郎推波助澜,嘿嘿……”
  蓝金海轻轻叹了口气,道:“因为此人,杀了一个皇孙、一个郡王,还有一位身怀有孕的公主,朝中已是人人自危,正义之士愤慨莫言,他们不好直接攻讦天子,便纷纷弹劾张昌宗,谁料张昌宗明为避祸,却被委以如此重任,真是出人意料。”
  沈沐的目光投向河对面的重重宫阙,阳光下,那斗拱飞檐金光闪闪,宫殿前的天枢巨柱,明堂顶上的丈二金凤清晰可辨。
  沈沐沉沉地道:“进言诉屈的人是张昌宗,可杀人的却是那位女皇帝!如此毒妇,世所罕见,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是似她这般狠辣,仅因一番言语冒犯就施如此辣手的,实是前所未有。”
  沈沐沉默有顷,嘴角轻轻一翘,道:“皇太子和相王都没有弹劾张昌宗?”
  蓝金海脸上也露出轻蔑讥诮的神色,道:“没有,倒是一向与武承嗣不合的武三思,纠结多人上表弹劾张昌宗,力请严惩奸佞。”
  沈沐道:“武家人自己斗得再怎么凶,也是自家的事。他们不想看见武家的人被人像狗一样杀掉。武三思这是兔死狐悲了。皇太子和相王如此表现,想必太平公主一定失望得很了。”
  蓝金海冷笑道:“太平公主早该对她这两个无能的兄长感到失望了。”
  沈沐叹了口气道:“也不能这么说,女皇四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弘李贤皆聪明睿智、机敏敢言,有帝王风范的,结果如何?李旦和李显早被两位胞兄的惨死吓破了胆,如此情势下,他们明哲保身,也不算错。”
  蓝金海道:“不过,这一次太平公主的反应倒是出人意料,她也只是学着武三思上表弹劾了一下,并未亲自入宫面君哭诉,换作以往,太平公主断然不会如此,这不似太平公主一贯的为人。”
  沈沐轻轻点了点头,道:“嗯!我已得到消息,说服太平不要入宫,并劝她和武三思联手对付二张的,是她的一个心腹幕僚,此人姓莫,叫莫雨涵。这个人,你注意一下!”
  蓝金海应了声“是”,这时一个侍卫急急走来,欠身道:“公子,清河崔林求见!”
  沈沐回首,笑对蓝金海道:“你看,催我去长安救火的人,来了!”
  ……
  长安坊,长安老店。
  斑驳的招牌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这是一家真正的老店。掌柜的百无聊赖地坐在柜台旁,看见熟人便打声招呼,账房坐着高脚凳,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地拨着算盘,虽然这个时辰并没有几个客人。
  罗嘉昊到了店前,先机警地四下看看,把竹笠压到眉梢,这才快步走进老店。他一口气要了二十张胡饼,三斤卤驴肉、三斤酱狗肉。生意上门,后厨里立即叮叮当当地忙碌起来。
  掌柜的用一双老眼轻轻瞟了他一眼,马上就移开了,但是他的心里已经起了疑窦。
  罗嘉昊这是第二次来这家店里买东西,他每次都尽可能多买一些,避免频繁到店里去,而且每次都去坊里不同的饭馆,避免总在同一家饭馆买东西,如此举止不可谓不小心了,但是这个坊比较偏僻,陌生客人并不多,所以他虽隔了多日才来第二回,还是引起了老掌柜的注意。
  老掌柜的凭着他丰富的阅历和过人的眼力,马上就分析出了很多东西:这位客人买了很多吃食,说明不是一两个人吃用的;他事隔多日再度来买东西,说明这一群人在这坊里已经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是某户人家的客人,因为如果他是客人,主人不会让客人自己来买吃食,也不会不陪他来……
  老掌柜的打个哈欠,悠然踱进后厨,当罗嘉昊打包食物匆匆离开后,长安老店的一个小伙计已换了衣服,悄然跟在他的后面。
  坊里有裁缝店、小食店、杂货铺子,也有书画、碑帖、花木、头面铺子,来来往往的很是热闹,那小伙计看起来就像个半大孩子,穿行在人群中,根本不引人注意。
  罗嘉昊到了第二曲巷口飞快地闪了进去,那个小伙计追到巷口马上蹲下,那儿有几个半大孩子正蹲在地上玩游戏,在几个半大孩子看来,这个小伙计是在看他们玩游戏,在回头看来的罗嘉昊眼中,那小伙计就是玩游戏的孩子。
  罗嘉昊放心地叩开院门钻了进去,很快,那个小伙计也离开了。
  车船店脚牙,一向是联系最为密切的几个行业,灞上漕帮发了狠要找到那几个刺客,这些城狐社鼠、鱼虾鳖蟹发挥起他们的能量来也是非常惊人的,官府做得了的事他们做不了,官府做不了的事他们却能做到。
  很快,消息就送到了灞上,五行会马上派出了一批好手,急赴长安城!
  ……
  隆庆坊位于长安城东,这个坊本来与其他坊一样,也有许多人家,齐齐整整的街道巷曲、规划整齐的房舍建筑。但是前些年,隆庆坊里一户人家打水井,结果触及地泉,泉水喷涌,地面下陷,几年之后,竟形成一个十顷地大小的水池。
  被水淹及的百姓人家纷纷搬离,世家豪门对城中出现这样一处水景却是欣喜不已,纷纷在湖水周围建设住宅。水中有一片凸出水面的地方,形成湖中一个小岛,只有一条道路与陆地相连。
  这个湖心岛更成了寸土寸金的所在,如今这岛上只有长安府令柳徇天和一位侯爷建了别墅,余此再无其他住家,岛上遍植林木,翠色葱郁、绿草如茵,百花似锦,又伴以湖中碧波荡漾,成了一方风景宜人的胜地。
  杨帆伤情稳定之后,屡屡前往探视的柳徇天便盛情邀请他到自己的别墅居住调养,隆庆池风景宜人、环境幽雅,而且地处长安城中,出入方便,适合调养。
  再者,如果杨帆一直居住在军营里面,显然是对长安官方心存戒备,这对急于撇清自己的柳徇天甚为不利。柳徇天急于表明态度,更需要杨帆有所回应。
  杨帆知其所想,又知道这隆庆池湖心岛确实环境幽雅,兼又三面环水,岛上清静,不管是调养身体还是安全防务都很方便,便慨然应允了,是以如今杨帆就住在隆庆池湖心岛上。
  当一群暗揣利刃、杀气腾腾的漕帮高手奔赴长安坊的时候,一行快马也到了隆庆坊。后方八匹马,八位黑衣骑士猿臂蜂腰极是矫健,中间四匹马,马上四位青衣女骑士,容颜清秀、一身劲装。最前面却只有一人,一身红衣如血。
  一共十三骑,俱都肩负长剑,剑长如太阿,佩在肩头,血红的剑穗迎风飘撒,八面威风。红衣劲装女挺胸直背、倍显精神,一马当先地走在前头,十三骑气势所慑,似乎充塞了整条长路。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公孙府大小姐,公孙兰芷!
第九百八十五章
调停?挑衅
  灞上起风云的时候,各大世家全然不觉;刑部和御史台与长安各方势力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他们还认为这是武李两家势力抢夺地盘。等到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就成了倒霉的池鱼。
  长安官场的恶斗已然失控,再这么下去势必损及他们的利益,他们这才着起忙来,催促沈沐收拾残局。崔林造访沈府之后,沈沐很痛快地答应下来,因为此去长安还需一路跋涉,唯恐在此期间再出什么变故,他还写下一封急信,让他的红颜知己公孙姑娘替他先去拜访杨帆。
  公孙姑娘是他的红颜知己,与杨帆的正室夫人谢小蛮是同门,这样的身份,再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做调停人的了。各大世家对沈沐的反应很是欣慰,但是对于公孙姑娘的性情,这些世家大佬们却一点也不了解。
  长安蓝田县有个李田,他想到在爆竿里填塞硝石,从此爆竹一点就着,声响惊人。
  长安公孙府有位公孙姑娘,她的脾气就像蓝田的爆竹,也是一点就着!
  隆庆池的湖心岛并不是禁地,但是自从一位侯爷和长安府令柳徇天先后在此建了别墅,达官贵人相继以此作为饮宴踏春之地后,它就变成了禁地,公孙兰芷一路过来,并未看见一个行人。
  到了岛上更觉静寂,一入林中,唯闻鸟语松涛,不见半点人踪。可是杨帆已经遭遇过一次行刺,柳徇天既把他请至此处疗养,岂会不加强戒备?只是在杨帆的要求下,岛上只保留了杨帆的人。
  官府的警戒设在外面,岛屿周围几艘看似悠闲的轻舟,上边除了操舟人,也尽是六扇门里的高手。公孙姑娘一行人上岛的时候无人拦阻,是因为踏上那条通向湖心岛的唯一通道前,就已被人确认了身份。
  古竹婷推着轮椅,载着杨帆在一片茵茵绿草地上漫步。杨帆如今搬来隆庆坊调养,距灞上更近了,一有时间她就会过来。古氏兄弟和任威等人散布四处,看似非常随意。
  杨帆似乎已经提前得到了岛外送来的消息,知道有人要来,而且知道是谁要来,看到公孙兰芷的时候,他脸上没有一点意外和惊讶,公孙兰芷从林中出来,阳光重新照在她的红衣白马上时,她就看到了微笑的杨帆。
  公孙兰芷下意识地勒住缰绳,随即觉得这样有些示弱,便把修长紧致的双腿一夹马腹,向杨帆踏步而去。她本蜂腰长腿,身材甚是健美,再配上这一身火红的衣裳以及肩后一柄奇长的长剑,跨马而行确是英姿飒爽。
  “大师姐好!”
  杨帆掩着口轻咳两声,道:“大师姐可是听闻小弟受伤,特来探望?”
  杨帆比公孙兰芷年长,可要从小蛮那儿论起来,的确得叫她一声师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