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864

  杨帆想了想,吩咐道:“原地停下歇歇,派几个人过去帮忙,小心别暴露身份。”
  斥候答应一声,整个车队便停下来,十几个人跃下驼背,向那毡帐前赶去。
  杨帆看看那半埋在积雪中的毡帐,摇摇头道:“他们的生活还真是艰苦,这样的冬天……”
  杨帆没有再说下去,他们生活艰苦不假,或许这也是他们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不管是狄、戎、匈奴、突厥还是什么其他民族当家,整个游牧民族都始终把中原当成他们的补给站和侵略目标的重要原因。
  但,侵略者就是侵略者,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天与地、风与雪,中原农耕最大的敌人或许就是他们,侵略与反侵略,循环着天地的法则,为了生存。作为中原人的一分子,杨帆无法表示对敌人的同情。
  斥候幸灾乐祸地笑道:“帐前的雪要比咱们站脚的地方厚几倍的,草原上都是这样,风雪一起,刮得铺天盖地,遇到阻碍就会形成旋风,雪在那儿就会越积越厚,毡帐和山窝子一样,也是最容易积雪的地方。
  暴风雪中,他们只能在帐篷里边靠肉干和牛粪撑着,有时候,风雪时间太长,会把帐篷整个儿埋住甚至压塌,那他们就得活活冻死了。所以,只要风雪一停,他们马上就得清理帐顶和四周的积雪,以防下一场风雪的到来。”
  古竹婷忽然凑过来笑道:“不过这儿的羊肉可是真不错,你有口福了。清水煮羊肉,稍放一点盐,不需要任何调料,那羊肉又鲜又香,没有半点膻味儿,这里的草原上生长着大片沙葱,这儿的羊从小就吃那个,身上自然去了膻味儿。”
  杨帆睨了她一眼,笑道:“想不到你对草原还挺了解。”
  古竹婷得意地一笑:“那是!”
  考虑到这个地区的牧民与汉人关系过于紧张,如果碰到散落在草原上独自过冬的牧人还好,如果碰到大群的牧人聚而过冬,很可能会对他们有所不利,所以杨帆等人扮成了契丹人。
  契丹人虽与突厥人有仇恨,但是大部分时候,契丹人是作为被欺负的一方。所以这仇恨主要集中在契丹人一边,如今他们作为契丹使节的话,就不太容易受到突厥部落的伤害。
  杨帆一见到古竹婷就摸脸,是因为他现在的脸完全就是另一个人。
  当李多祚、马桥等人都认为只有他才是最适合的使者人选时,杨帆真的吓了一跳,连连推辞。因为他知道自己那张脸见谁都行,就是不适合去见突厥人,他担心在突厥汗帐会遇到那个与他一模一样的沐丝。
  可是他不去,真的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执行这个重要任务了,李多祚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于是杨帆只得勉为其难,用上了古竹婷的易容术。
  这易容术最长两天时间就得重新修补一下,否则外面的寒冷和风雪,帐内的温暖和蒸气,很容易就会破坏了它,叫人看出破绽,所以杨帆只能把古竹婷带来。阿奴则被他强制留在了千金冶,他不想让阿奴身涉险境,人总有一份私心的。
  古竹婷见他又去摸脸,眸中忍不住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放心,看不出破绽的。”
  杨帆还是不放心:“你确定?我现在的样子,真的和原来不同是吧?一点都看不出来么?”
  古竹婷眸中的笑意更浓了:“咳!你……昔日在突厥冒充沐丝的时候,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呀,怕债主找上门来么?”
  杨帆心头一跳,连忙掩饰道:“哪有,我是担心……担心大事出了差池!”
  杨帆不敢再跟她说下去,转身望向雪止了的原野。原野上,静止下来的雪就像是一道道凝止的波浪,形成各种各样的花纹,非常美丽。望着那一道道大自然的杰作,杨帆忽然想起了那个蜂腰长腿、“热情如火”的草原女子——穆赫月。
  那一幕香艳,当真是……
  想起当初情形,杨帆的心倏尔一荡,就如那雪原上风雪形成的涟漪。
  这是个对谁都不能说的秘密,不过偶尔想起来,倒真是别有一番刺激与诱惑的滋味。
  这时,穿着一身契丹皮袍,头戴狗皮掩耳帽的马桥跑过来,打断了杨帆旖旎的回味:“帆哥儿,你说我到时该怎么说话才好,我是给你帮腔呢,还是一言不发?”
  马桥主动要求做副使,陪他一起上路,这一路马桥总是在琢磨自己到时该怎么说、怎么做,生怕哪里做得不对,又拖了杨帆的后腿。杨帆对此很是欢喜,自己这位兄弟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浑浑噩噩的坊间少年了,他已经懂得认真做事。
  杨帆一脸笑容,灿烂得仿佛大雪之后突然出现的阳光:“你不用担心,随心所欲就好,比平时再张扬些也没关系!”
  马桥担心地道:“我怕会出岔子,拖了你的后腿。”
  杨帆拍拍他的肩膀,轻松地笑道:“不用担心!你越随意,他们越相信!默啜就是个贱皮子!”
  ……
  武懿宗看罢李多祚的来信,大喜过望,立即兴冲冲地下令:“击点将鼓,本帅升帐!”
  须臾工夫,点将鼓响,武懿宗聚将升帐,威风凛凛地下令:“全军即刻西迁,驻扎于石州、岚州、朔州一线。”
  将令一下,众将皆是一怔,他们已经习惯了武懿宗天马行空的打法,通常是敌从东面来,我往西面去,敌从北面来,我往南面去。莫非武大元帅又听到什么风声,打算到西面避祸去了?
  张元一忍不住问道:“请问武大将军,我们为何要迁防于石州、岚州、朔州一线?”
  武懿宗整天躲着契丹人,躲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手下的兵将是怎么看他的,他心里很清楚,可他也没有办法,曹仁师、王孝节都比他的兵多,结果如何?让他壮起胆子与契丹人一战,他不敢!
  娄师德比他兵少,现在打得有声有色,李多祚的兵更少,却打了大胜仗,但他认为其中幸运占了很大的成分,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运气。
  这一回好啦,李多祚作为北路军统帅,请他配合作战。为了避免契丹人西窜,请他驻防西线,以阻止契丹人西行。
  西边是突厥人的地盘,女皇陛下已经答应把河曲六州降户归还突厥,作为交换条件,由突厥出兵配合周军作战。他认为这种情况下契丹人不可能往西逃,因此驻防西线是最安全的,迄今为止也没见契丹人西窜过嘛。
  于是武懿宗马上决定“配合”李多祚,这一来可以名正言顺地避战,谁还能讥笑他畏战怯敌?
  张元一一问,武懿宗马上拿出李多祚的来信,理直气壮地解释一番,表示他作为南路军统帅,要坚决配合北路军的作战意图,全军换防,移驻西线。
  众将就无话可说了,现在娄师德和李多祚在北线打得有声有色,李多祚既然作此要求,或许真是北方战局有了变化,有此必要吧。
  武懿宗见众将已无异议,马上兴冲冲地安排他们即日启程,移师岚州,几乎与此同时,河北各州府县开始传扬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朝廷大军已经对契丹人形成合围,消灭契丹叛军指日可待!
  这场特殊的外交战,徐徐拉开了帷幕……
第七百五十章
轻衣入虎穴
  帐外大雪纷飞,帐中却是热闹非凡。几个奴隶坐在帐角吹笛拨琴,乐曲欢快。几个少女穿着鲜艳的突厥衣服,在帐中跳着轻快的舞蹈,脚上的铜铃随着她们轻灵的舞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风不大,帐帘儿一掀,洁白的雪花儿轻盈地飘入,紧跟着浓香扑鼻,两个大汉肩扛着一一只金黄色的烤全羊走进来。
  帐中众人一边大声谈笑着,一边用木碗畅饮着美酒,伸出油乎乎的大手抓着糌粑,或者用刀切割着盘中肥美的大块牛羊肉,放入口中大嚼。
  默啜坐在主位上,喝着美酒,随意地应和着众人,笑望着各部首领的眼睛,微微有一抹神光在闪烁。
  前番他兵侵河陇,迫使武则天答应和亲,赠送了大笔金银、农具、铁器和种子、医药,再接下来兵出河北,掳来无数米粮和布匹、钱财,然后迫使武则天再度让步,将河曲六州的降户归还了突厥。
  这一连串的大胜,让追随他的各部落尝到了真真切切的甜头,使他的拥戴者越来越多、威望日益隆重,而突厥各部也因此而更加团结。此时的默啜已经渐渐超过了他的兄长当年的威望。
  本来默啜以为,中原朝廷远不是凭他的胃口就能吃得下的。这个帝国的底子太厚了,不败个百十来年的家,家底子就耗不尽,所以他一向是占了便宜就走。可是武则天的一再让步,让默啜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他就像一头狡猾的狼,不断地向他的猎物做出试探,猎物越是让步,他越认定猎物并不强大,因之贪心也越来越重。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契丹人派来了使节。契丹人要跟他合作,一起瓜分河北,这正合默啜的心意。
  对于契丹人的提议,他认真地考虑了很久,他觉得,中原帝国依旧不是凭他现在的实力就能吃得下的,但是如果只吃掉河北呢?当然,这样一来,契丹也会壮大,他不希望在卧榻之旁出现另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中原帝国虽然强大,但无数年来,草原始终是游牧民族的,即便中原帝国再强大,封狼居胥也好,撵得他们兔子似的在草原上流窜也好,但是中原帝国是无法在草原大漠上扎根的,一时的辉煌之后,这儿的主人还是他们。
  真正的威胁来自内部,来自于同为游牧的其他民族,他们突厥人曾经也是这块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最终取代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焉知来日不会有一个新的民族再取代他们?遏制契丹的壮大是必须的。
  不过……,暂时的合作应该没有问题,他自信凭他的实力和智慧,在这场合盟中,可以借武周的兵削弱契丹,借契丹的兵削弱武周,而他则以最小的代价从中渔利,今日召集各部首领聚会,就是想宣布他的这一决定。
  突厥的集权程度远不及中原帝国,虽然他现在是可汗,而且拥有最大的部落和领地,各部落唯他马首是瞻,不过如果他的计划不符合大部分部落的利益,多数部落首领表示反对,他是无法一意孤行的。
  所以,他耐着性子,先与众人谈笑饮酒,眼看着众人酒兴渐高,而他也斟酌好了说辞,这才抓起毛巾擦了擦油乎乎的大手,起身微笑道:“各位,静一静,我有话说!”
  默啜这一开口,正在说笑的各部首领都静下来,纷纷向他这里看来,帐角的奴隶乐师也急忙止了音乐,几个跳得脸蛋红润、香汗津津的少女一甩长袖,施礼退了下去。
  默啜笑吟吟地道:“前番,咱们攻凉州、占灵州、夺胜州,各部落都大发其财。哈!塞尔柱,打灵州的时候,你别的都不要,专门掳夺那些精于农耕的人,足足抓回来两千多个农奴,旁人还笑你傻,我看呐,你最精明。”
  默啜指着爱将塞尔柱笑道:“这一次,咱们向武周索要了大批的谷种,来年春天你让那些农奴开荒播种,等到来年冬天,你们的部落将更加强盛,再也不愁部民的生计了,有眼光、有眼光啊!”
  塞尔柱捧起酒碗,笑道:“一箭之地的草原,只能养一匹马。可一箭之地的庄稼,却能养几十户人家,我当时就觉着,与其抢些金银,不如抢些能种庄稼的奴隶,恰好我的领地内有一块地方适合种植嘛。
  不过,我虽抢了不少农奴,可惜的是粮种不足,农具也不足。正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是可汗关照,给咱们要回来那么多的农具、粮种,还有农书,我这是托了可汗的福啊,我们整个部落都会铭记可汗的恩情!”
  默啜微笑着摆了摆手,道:“我是可汗,各部信任我、拥戴我,让我们的族人过上好日子,就是我默啜应尽的责任,没什么好谢的。”
  默啜说完,又转向契比克力,微笑着道:“我听说你在赵州虏了一对双胞胎美人儿,年方十四,艳比花娇,艳福不浅啊!好好干,让她们给你多生几个小崽子,将来长大成人,咱们大草原上就多了几个你这样的英雄好汉!”
  契比克力是个三十出头的壮汉,此人作战勇猛,但拙于言辞,听了默啜的话,他只是嘿嘿地笑了起来,挠着后脑勺,一脸憨态,他的这种神色自然引得其他部落首领一阵哄笑,不少人开起了他的玩笑。
  默啜回到自己的案几后面坐下,朗声又道:“今儿请大家来,除了一块儿喝喝酒,高兴高兴,还有一件事情要跟你们商量!”
  众人都向他望过来,默啜道:“契丹人派了使节来,邀请我们出兵与他们瓜分河北,事成之后,檀、渊、幽、漠、冀诸州,都归咱们所有,他们只要营州和平州两地,你们觉得怎么样?”
  众将领听了都是一怔,他们交头接耳地讨论一番,大箭头萧牧木拱手道:“可汗,咱们趁其不备,咬它一口,他们虽然愤恨,也难下决心出兵大漠,毕竟……出兵大漠,哪怕只是一次,他们的各种消耗就将千百倍于被我们掳走的,他们耗不起,可我们想占有他们的国土,恐怕他们就不会善罢甘休了。”
  朱图叶护附和道:“是啊,可汗,咱们的长处在于驰骋大漠草原,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皆非我草原健儿所长,侵占河北,恐难敌朝廷兵马反扑。而且河北刚刚被我们掳掠了一番,暂时又没了油水,大雪寒冬的,何必劳师远征呢。”
  两个人领头这一发话,帐中就像捅了马蜂窝,嗡的一声,众部落首领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塞尔柱、契比克力等吃得甜头比较多的首领是拥护默啜的,萧牧木、朱图等稳健派则表示反对。
  而穆恩因为和默啜做了亲家,轻易就不愿反驳他的意见,但穆恩本人又不认为凭突厥现在的实力,有能力夺取中原帝国的领土,所以他采取了折中之策,他赞同再度出兵,但不赞成占领,他认为不妨攻打一下那些还没有被他们攻克的坚城,再多掳夺些物资和人口回来。
  他希望突厥部落劫掠一番后马上退回大漠,丢下契丹人去独自应对被激怒了的武周朝廷,他们正好坐山观虎斗,看中原帝国和契丹人斗个两败俱伤。在这一点上,卢不古同他意见一致。
  默啜一直微笑不语,不管是赞同的、反对的、又或者是和稀泥的,他都只是认真的倾听着,他想经由众首领的辩论,弄清楚他们的真正想法,知道他们的顾虑所在。直到他弄清了所有人的想法,这才拍了拍手。
  帐中又安静下来,默啜微笑道:“你们的顾虑,我明白。你们是担心,我们即便占了那些城池也守不住,是不可能统治那里的子民、成为那里的统治者的。我们早晚还是要退回大漠,与其徒劳无功,不如虏了人口米粮就走,是么?”
  见萧牧木、朱图等人纷纷点头,默啜呵呵一笑,道:“其实,我本来的想法跟你们是一样的,那么……我为什么改变了这个想法呢?”
  默啜的目光徐徐扫过众人,见众人都屏息静听,才道:“因为我觉得,今日之武周,已非昔日之大唐了,它真的还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吗?”
  默啜提高了嗓门:“我们连克凉州、灵州、胜州,攻城略地,虏其子民,结果呢?我们说和亲,他们就答应了,还依约送来了缯帛、农具、种子、钢铁、药材、农书、医书和许多财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