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730

  有刺客!
  片刻之后,红楼内一声爆响,一个人影撞破窗棂飞了出去,落地后接连滚了几圈,滚到芭蕉叶下才止住身子,他刚刚爬起,就见又是一道人影手舞足蹈地从楼上飞出来,这人显然是挨了一下狠的,结结实实地撤在地上,哇地吐出一口鲜血,身子一挺,便僵硬地躺在那儿不动了。
  那个勉强爬起的刺客刚刚是肩头触地,只觉肩骨痛楚欲裂,他咬了咬牙,正要仗刀再冲进楼去,就见一条人影大鸟般飞来,此时圆月当空,大地一片清亮,那人眼见来人只是单足在假山石顶一踩,就像大鸟般飞上楼去,不由心中大骇,有这等轻功,这人功夫岂能差了。
  只见那人跃落楼栏之内,双足刚刚沾地,陡然又一侧身,第三个刺客又从破窗中飞了出来,看他软绵绵似一团破布似的身影,人在半空就已气绝,这个刺客见状哪敢再去枉送性命,立即悄悄向后潜去,移到远处,拔腿飞奔。
  楼头那人闪过飞出去的尸体,往破窗口一闪,一道雪亮的刀光便劈面飞来,这一刀迅捷无比,隐带风雷之声,窗外之人也是大骇,单足在地板上滴溜溜一转,险之又险地让过了这一刀,一条衣袖已轻飘飘地飞下楼去。
  “住手!是我!”
  楼外的人大喝一声,里边的人第二刀凝而不发了。灯光之下,这人正是夏浔,本该喝得酩酊大醉的夏浔此刻双眼一片清明,已经看不到一丝醉意,而站在窗外那人自然就是郑和。
  夏浔侧身让开,郑和飞身纵入,只见桌上一盏灯,映亮了整个房间,地上伏着一具尸体,身下已是一滩血洼。
  郑和眉头微微一皱,问道:“辅国公,这是怎么回事?”
  夏浔轻轻一笑,说道:“有人行刺而已,公公来得好快!”
  郑和道:“傍晚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奇怪。那引路的下人,呼吸悠长,脚下也极稳健,一个下人,有高明的身手,本就有些古怪,而且他的举止……颇有……颇有……”
  夏浔一笑接口道:“颇有行伍之风!”
  郑和默然,行刺钦差大臣,本就是惊世骇俗的大事,如果刺客还有军中背景,这案子之复杂恐怕更加难以想象了。
  这时,小楼内的动静已经引起了外园巡弋的军兵注意,一群将校手持火把,举着刀枪,向小楼蜂拥而来,夏浔睨了窗外一眼,说道:“公公且请回避一下,由杨某来答对他们好了,明日一早,咱们还要启程还京,最好不要搅得咱们彻夜难眠。”
  郑和点点头,转身又蹿出了窗外,当他在假山石顶借力一跃,返回自己所住的小楼时,忽地想起一件事来,方才辅国公杨旭神态清醒,毫无醉意,而傍晚时分来到梅园的时候,他已经醉的路都走不动了,他的酒醒得这么快?还是说……他早就知道会有人行刺?
  这一夜,他们果然没法子睡好了,夏浔把受人行刺的事情一说,负责警卫的兵士紧张万分,立即以小楼为中心,对整个孤山地毯式的搜索了一遍,喧喧嚷嚷的好不容易清静下来,得知消息的陈暄、司汉超等浙江文武官员又像火烧屁股似的赶来了,夏浔和郑和又得打起精神应付。
  陈暄得知事情经过,不禁又惊又怒,一番彻查之下,已经发现府中下人少了四个,其中三个做夜行人打扮,就横尸在窗外,而另一个已经逃得不知去向,这四个人都是嫌梅园接待的仆役不足,临时被管事从其他地方调来的。
  杭州知府立即命人索拿梅院管事,刀头捕快们奉了知府大人令谕急匆匆赶到梅园管事家里,却发现管事夫妇二人已被人杀死在睡梦当中。
  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第二天一早夏浔和郑和还是如期上路了,陈暄愧疚不已,连连向两位钦差保证一定严厉缉拿凶手,陈暄是夏浔保举的人,已经被夏浔视同自己人,再说治安之事是杭州知府的责任,无论如何怪不到他的头上,夏浔当然不会苛责他,反而对他大加抚慰。
  陈暄一众官员直把两位钦差送出杭州十里,这才返回杭州,咬牙切齿地开始了全城大搜捕,一时闹得整个杭州鸡飞狗跳。
  钦差车上,夏浔睡眼朦胧地打个呵欠,把毯子往腰间搭了搭,刚要打个盹儿,何天阳从外面钻了进来,向他嘿嘿一笑,禀报道:“大人,潜龙的人已经跟上去了!”
  夏浔嗯了一声,没张眼睛,身子随着车子颠簸了两下,他突又吩咐道:“你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去定国公府,找一位巧云姑娘。”
  “是,卑职说甚么?”
  “你就说:我回来了!”
  “就这样?”
  “就这样!”
  “……是!”
  何天阳钻出车厢,悄悄吐了吐舌头:“我家国公当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定国公府的丫头都被他搞上了!”
  车厢里,夏浔不知想到了甚么,嘴角逸出一丝好看的笑容,他把薄毯拉到腰间,倚着车壁沉沉睡去。
  ※※※※※※※
  谨身殿里,永乐皇帝刚刚坐定,就看见一叠奏章最上边一封,赫然摆着一封系着两条黄丝绦的奏章,朱棣扯去黄丝绦打开一看,却是郑和呈上的一封秘奏。
  外面的情形,当然不能等到钦差优哉游哉地回到京城,再让皇帝知道一切,有关出使日本的一切详情,郑和在离开京都之前就已使了亲信星夜送回大明都城金陵了。
  朱棣仔细地看着,里边不但详细讲述了如何智歼日本沿海海盗的经过,而且还把夏浔巧妙部署,离间三管领,栽赃剑神宫,成功促成敌视大明的执事管领斯波义将垮台,并把象山惨案的幕后元凶织田氏彻底铲除的经过都叙述了一遍。
  这是密奏,只有皇帝一人才可以看到的东西,内书房负责分门别类拣选奏章的太监们也无权阅览,这是绕过通政司、内书房直达御前的机密,当杨旭和郑和回京以后,在朝堂上公开复旨奏对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些内容的。
  天朝上国,恩夷抚远,只能以道义服众,阴谋诡计,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朱棣看罢会心地一笑,将秘奏放入一个信封封好,加了火漆,木恩立即双手接过,秘奏就此归档,除非某一代皇帝有兴趣要看看以前的秘奏,下了圣旨,这奏章的内容才会解密。否则,人们知道的只有大明使节出使日本,日本国王源道义心存王室,爱君赤诚,思恭思顺,竭力剿匪,并逾越波涛,遣使来贡、经商。其他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
  “杨旭忠心耿耿,此番使日,居功至伟,浙东之事,朕……也该给他一个最后的交待了!”
  朱棣想了想,抓起了御笔……
  第541章
勇敢的女孩
  夏浔回京了,对他此番赴日,圆满解决倭寇问题,朱棣用盛大的欢迎仪式进行了表彰。以解缙为首的七位大学士,率六部七卿,奉旨亲迎,声势极为浩大。
  与此同时,丘福收拾行装,黯然离开了五军都督府,悄然自另一道城门离开京师,渡江北上,送他的只有朱高煦等几个极亲近的人。
  皇帝一道圣旨,调丘福赴北京,任北京行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了。或许,这是对这位立下赫赫功勋的靖难老臣最好的安排,北方才是适合他大展身手的地方,而这,也是对他的惩罚。毫无疑问的,他将远离权力中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无法对朝政施加足够的影响了。
  对朱高煦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支持者主要来自军队,而丘福是大明军队中硕果仅存的两位元帅级人物之一,他的离去,无疑折了朱高煦一臂,更要命的是,这可以解读为父皇对他的失望,按照法理,他的皇兄、皇侄都在,帝位距他本就遥不可及,如果失去了父皇的宠爱,他还有什么机会成为皇储呢?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丘福走了,
  夏浔来了。
  金銮殿上,夏浔和郑和复旨,并由同来的日本使节向大明天子复旨。
  他复的什么旨呢?因为朱棣曾让郑和宣旨,直接命令日本国王源道义铲除海盗,而现在足利义满完成了这一任务,向大明天子复旨,这才是真正的大明藩属,而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归顺。朱棣做到了父亲在世时也没有做到的事,那份荣耀和光彩自不待言。
  朱元璋称帝之初,曾经遣使到日本,诏谕日本归顺,结果呢?日本人处死了大明使节,并且措辞强硬地回复“三王立极,五帝禅宗;唯中华而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做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闻陛下有兴战之策,小邦自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竭力之兵,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来土掩,将至兵迎,岂肯跪涂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
  这其中的“臣”是大明翻译日本国书时加上的,实际上当时日本是不肯归顺的,完全站在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对大明立国只表示祝贺,并无称臣之意。大明收到日本回复的国书,却也无可奈何,真的发兵征讨?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国家大事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来。
  权衡一番利弊得失,朱元璋也只好捏着鼻子咽了这口恶气,而今日本不但诚惶诚恐,再三请乞称臣,并且对大明天子的旨意奉行不渝,对心虚于得位不正的朱棣来说,这无疑于一道强心剂。听着足利义满复旨国书中“诚惶诚恐,顿首顿首”的言辞,朱棣开怀大笑。
  ※※※※※※※
  朝会之后,朱棣又把夏浔留下了,带着他和郑和回到谨身殿,兴致仍然颇高。
  虽然一些在朝堂上不便说的事情郑和已经通过秘奏对他汇报了一番,朱棣仍旧兴趣颇高地问起来,由夏浔和郑和详细讲来,比那简单的文字更加有趣,朱棣听得哈哈大笑。
  随后,朱棣支走了郑和,瞟一眼夏浔,脸色突然凝重下来:“杭州遇刺,怎么回事?”
  夏浔道:“臣也在奇怪,不知此事是受何人指使,臣已嘱咐陈暄和杭州知府,以入梅园行窃的罪名搜捕罪犯,以免传扬出去,造出诸多不必要的猜疑。”
  朱棣赞许地点点头:“朝廷多事,刺杀钦差大臣,还是不要搞得举国皆知的好。不过,事情还是要查的!”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朕已把此事知会纪纲,叫他严厉缉拿了!你这边,要更加小心,还有……锦衣卫的力量主要集中于京城一隅,朕要尽天下事,却有些难,飞龙只用来搜寻建文,未免大材小用了。他们的行踪遍布天下,正好可以搜集各方情报为朕所用。”
  夏浔听了心中暗喜,朱棣扩大了飞龙的权力,他做事就更方便了,夏浔连忙答应下来。
  朱棣又睨他一眼,眼神有些古怪:“朕打算,对赤忠、李逸风、任聚鹰、郑和等人官升一级,你想要些什么奖赏啊?不如……朕赐你一道免死金牌,如何?”
  夏浔可没注意朱棣的眼神,做臣子的没有两只眼睛一直紧盯着皇帝表情的,他正垂手而立,一听这话,心中便是一跳,终于到了邀功请赏的时候了。
  事到临头,夏浔竟有些情怯,他硬着头皮躬下身去,说道:“臣,想请皇上换一个赏赐。”
  “换一个?”
  朱棣脸上的神气更加古怪:“我大明开国,纵是徐达大将军那般功绩,也是死后封王。而今,你已是国公,升无可升,朕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赏赐,比一道免死金牌更加珍贵呢?”
  夏浔期期地道:“臣……请求陛下下旨,为臣赐婚,这……这就是对臣最大的恩赐了!”
  “赐婚?你想娶甚么人呐?”
  夏浔脸颊有些发热,心中忐忑不安,定了定心神,才道:“臣,欲娶中山王府,徐氏妙锦郡主!请皇上成全!”
  “好!朕准了,明日就下中旨,你在府中候旨便是!”
  “啊?”
  夏浔霍地抬起头,惊愕地看着朱棣,好像他脸上突然长出了一朵花。
  朱棣哼了一声道:“你看什么?”
  夏浔赶紧又低下头,偷偷瞟了他一眼,说道:“臣没……没看甚么,皇上说,准了?”
  “嗯,准了!”
  夏浔犹豫了一下,又提醒道:“皇上,臣说的是中山王府小郡主,徐妙锦徐姑娘。”
  朱棣眼中掠过一丝好笑的意味,说道:“是啊!中山王府如今就只这么一位待嫁闺中的姑娘,还有第二个人么?”
  “呃……”夏浔脸上的神情有些茫然,他偷偷伸出手,在自己大腿上狠狠掐了一把,哇!好痛,看来不是做梦。“可是……准了?这就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