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1436

  而就在无数人探寻不着的时候,韩孔雀一行人来到了起辇谷,而起辇谷这个名字十分出名,但是真正知道这个名字所在地的人,却根本没有多少。
  所以,韩孔雀他们来到的这座起辇谷,现在只是一座无名山谷,或者都不能称之为山谷,因为这片山谷有点大,如果不是远远的有两座山脉包夹起来,这里都不能被称为山谷。
  世人都知道成吉思汗陵被葬在了起辇谷,但是,哪里是起辇谷,却很值得研究。
  比如现在地图上标记的起辇谷,就绝对不是八百年前的起辇谷,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成吉思汗陵早就被日本人找到了。
  1990年,80岁高龄的日本考古学家江上波夫,与蒙古国科学院合作,斥资上亿美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遥感、卫星照片分析、航测飞机、地球物理学的地下勘探、田野考古研究。
  他们在外面国内克鲁伦河畔的“起辇谷”,像篦头发一样寻找成吉思汗及其他蒙古皇陵。
  他们寻找的起辇谷位于哈拉和林附近,这里是蒙古迁都到北京前的旧都,1368年,这里被大火烧成灰烬。
  拉网式的考察进行了3年,1993年,又作了一次补充性调查,结果,江上波夫找到了3500座十三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并且发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古城遗址,但成陵,却始终没有踪影。
  是技术不可靠吗?
  遥感考古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探查方式,考古学家们使用它发现了阿曼沙漠中的古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危地马拉北部原始密林中的玛雅文明遗址,以及地中海水下的亚历山大城。
  所以,排除技术的原因,只有一个解释:江上波夫所勘察的地区,根本不是成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
  最后,这位被称为研究“骑马民族”之父的考古学家,留着终生的遗憾离开了蒙古草原,打道回府。
  其实,这不管技术先进不先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地方,如果说有人真的找对了地方,或者说是靠近了成吉思汗陵,那么肯定就是美国人克拉维兹。
  站在一座石墙跟前,韩孔雀看着一片长达三四公里的石墙,心里有了积分欣喜,也有了一丝庆幸,幸亏这里距离真正的陵墓还有一定的距离,要不然,就被克拉维兹发现了。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花明柳暗
  看到这里的石墙,韩孔雀就知道他找到了地方,当然,这个地方距离真正的陵墓肯定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看到这条全部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墙之后,韩孔雀就知道,他没有找错地方。
  先前韩孔雀就有猜测,成吉思汗陵的大体位置,应该在曲邻居山起辇谷三十里范围内的大禁地。
  不过,这个范围就太大了,而且还不能确定起辇谷的位置,确定了位置,还要寻找大禁地,找到了带禁地,才能在这片地方锁定三十公里范围。
  韩孔雀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曲邻居山和宾德尔山脉的中间地带,所以说,这里是一条山谷也不算错,只不过这片山谷太过宽阔了一些。
  而这条石墙,更加靠近宾德尔山,所以谁也没有想到,大禁地居然会在这里,当然,也更加没有人想到,这里居然就是起辇谷的一部分。
  “这么明显的地标,怎么会没有人发现?”看着虽然不算雄伟,但在草原上也算奇迹的石墙,木灵百思不得其解。
  草原上缺乏石料,而能够修建这么长一道石墙的人,肯定不简单,要知道,这可不是城墙,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做这样的事情更加困难。
  “你怎么知道没有人知道这里?”黄山笑呵呵的道。
  金妖道:“如果有人知道,怎么可能还找不到成吉思汗墓?”
  “你现在知道了,这一片之中肯定有成吉思汗墓,但是,让你找,你怎么着?”黄山道。
  韩孔雀此时道:“黄山说的对,就算知道了这里是禁地,也不容易找到成陵,这一点看看克拉维兹就知道了,你们知道这个人吧?他虽然不是最先找到这里的人,但他却是最先确定这里是成吉思汗陵的人。”
  “他知道这里的成吉思汗陵?那怎么成吉思汗陵还没有出土?”金妖问道。
  黄山笑着道:“这一片那么大,他肯定是找不到了。”
  “肯定有原因,但是我们不清楚,当年小日本用卫星遥感技术之后,这个克拉维兹也用过,但他却没有发现,真不知道是为什么。”说到这个,韩孔雀还是有点担心的,他不知道为什么克拉维兹锁定了这里,怎么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成吉思汗陵。
  当年日本人的失败,丝毫没有削减人们对成陵之谜的兴趣,2000年,另一支航空遥感考古勘察队重新进入蒙古草原,利用美国制造的精确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清晰度更大的卫星遥感影像,大有不找到成陵绝不收兵的雄心壮志。
  这批人的领头者,就是克拉维兹,穆里.克拉维兹是一位律师,也是一位亿万富翁,当年,他的私人财产估计有5000万至1亿美元,都是在成为律师前靠黄金挣的。
  20岁时,克拉维兹在驻德美军服役,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哈罗德.兰姆所写的《成吉思汗,全人类的帝王》,从此,他便迷上了成吉思汗。
  兰姆的传记体小说让他热血沸腾,他感觉成吉思汗的一生实在太神奇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克拉维兹开始收集并认真阅读与他有关的书籍,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有人说他上瘾了,但那时事实,他甚至非常自信地向全世界声明,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人,能比他更了解成吉思汗!
  2000年初,69岁的克拉维兹宣布了自己的探险计划――在3年的时间里找到成吉思汗陵!
  他组建的探险小组由15人组成,包括芝加哥大学野外博物馆亚洲人类学馆长贝尼特.布朗森、芝加哥大学中东历史系教授约翰.伍兹博士和蒙古国科学院院士沙格达伦.比拉,基本都是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
  尽管雄心勃勃,克拉维兹的这次探险却走得极为艰难。
  蒙古人对成吉思汗非常尊重,当克拉维兹首次把探险计划,向外蒙国政府提出来时,外蒙国政府不置可否。
  为了赢得同意,克拉维兹几乎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到外蒙国生活了6年,想尽办法取悦外蒙国人。
  为了去除外蒙国百姓对自己是“淘金者”的猜测,他一有机会就与外蒙国学者和官员举行面对面会谈。
  顺利度过第一关后,克拉维兹的考古探险队进入第二阶段:确认蒙古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和寻找残存的文物。
  他们将在《蒙古秘史》中出现的200多处地名和道路名称标在地图上,并将该地区发生的所有事件加以整合,以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方法绘制了《成吉思汗历史地理图集》,按图索骥。
  2000年末,探险队将考察范围缩小到三个地点。
  第一个地点,是一座传说中埋葬成吉思汗的山。
  但爬到半山腰时,探险队的马就再也不往上走了。
  最后,探险队成员坐上直升飞机登上山顶,但并没有任何值得欣喜的发现。
  第二个地点,被克拉维兹命名为“穆里”,因为这是他自己研究的结果。
  探险队在这里发现了150座不同时期的古墓,但无一是成陵。
  第三个地点,是最为神秘和曲折的一个地点,也是令克拉维兹和美国媒体欣喜若狂的一个地点。
  2001年7月,探险队在途中偶然结识了一位76岁的牧羊人,他说自己接受父命,几十年来一直在看护一堵石墙,而石墙的背后,埋着一位重要人物。
  牧羊人一族已经在这个地点守护了40代,但为什么守在这里,也不是很清楚。
  这个地点,就是宾得尔山北面的乌格利格其贺里木,据《蒙古秘史》载,宾得尔山曾是成吉思汗祭祀、朝拜的地方,山上除了有蒙古400多个氏族的牌位外,还有用各种文字写成的碑文。
  所以,有传说认为,成吉思汗父亲的遗体就安葬在那里。
  探险队认为,这个墓穴群,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成陵!
  在牧羊人的指引下,探险队终于来到了这段石墙。
  它长达三四公里,全是由石头垒起来的。
  在石墙内的山脚下,他们找到了60座尚未被发掘的坟墓。
  通过对地面找到的瓷片进行年代分析,探险队发现,它们都与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相吻合。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克拉维兹向全世界宣布,他找到成吉思汗陵了!
  但是,克拉维兹他们却虎头蛇尾了,很快他们就撤退了,走的莫名其妙。
  有人说是被当地人赶跑了,也有人说是因为毒蛇出没,到底是什么原因,外人却说不清楚。
  不过,有一个事实却一直存在,那就是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出土,如果这里真的是成陵,那么为什么会没有人光顾?
  就算外蒙国怎么保护,也肯定挡不住盗墓贼的光顾,所以,这里没有人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所以,克拉维兹走了,但更多的人仍在试图找到解开成陵秘密的“钥匙”。
  其实,各国的考古界在寻找成陵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蒙古国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的优势在于史料,而日本和美国的优势在于资金充裕。
  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
  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从20多个王国搜刮而来的无价珍宝,这些都是吸引私人考古队前赴后继的原因。
  所以,乌拉巴托附近上百公里范围之内,从来不缺少寻宝者,而且还有很多人带着高科技仪器。
  比如韩孔雀他们就遇到了一群人,这一群人动用了一大堆仪器,有的像是地雷探测器,有些是挂在脖子上不知名的黑盒子。
  这些人聚精会神地盯着仪表指数看,要不就倾听耳机里传来的声音,拨弄几个转钮或是开关。
  他们动用卫星摄像技术,照遍了一些可疑地区的每个角落,空照图密得跟马赛克一样,然后用经纬仪和距离测定仪进行田野调查。
  这些人调查的理论依据是,如果某地葬有成吉思汗,地表数据一定会有异常。
  但也有人认为,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河流可能改道,直接流过陵墓,于是一些专家也精确绘制了湖泊与河流的地图,寻找不正常的排水孔道。
  但是,这些人一直到现在仍没能迎来“见证奇迹的时刻”,他们发掘了两三百座古墓,但无一是成陵。
  韩孔雀也借助了一些现代技术,但是他却没有用到太多的仪器,所以他们一行人并不引人注目。
  所以,就算他们找到了克拉维兹他们当年挖掘的地方,也没有被人关注。
  韩孔雀就领着木灵、金妖和黄山,随意在走在山间草地上,有时候坐车,有时候下车行走。
  看他们的样子,谁也不会把他们跟寻宝者联系在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