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358

  刹那间,整个夜空,落英缤纷。
  陆地和海面,瞬间被照得亮若白昼。
  六百多名搭乘小船登岸的第五军将士,迅速从身后解下油纸包裹着的火枪,冲着元军杀过来的方向,排出了一个小小的方阵。
  近卫团的弟兄们,则在徐洪三的带领下,将身后的包裹丢在地上,一个接一个,迅速点燃。
  跳跃的火焰,取代了夜空中渐渐黯淡下去的落樱,照亮整个舰队登陆的海滩。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战鼓声从所有战舰上响起,宛若在海面上滚过的惊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震耳欲聋的雷声中,巨大的战舰再度加速,像一头愤怒的鲲鱼般,朝被火堆照亮的沙滩冲了过去。
  义无反顾!
  注1:五色炮,即烟花,最晚出现不晚于宋代。史书上多次有记载,大宋朝廷燃放烟花,与民同乐的事情。
第343章
生意(上)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连绵的战鼓声扫过海滩,与涛声一道,涌入沉睡中的胶州城。
  “该死!”正在挥毫作画的蒙元胶州达鲁花赤耳由恨恨地将笔掷在桌案上,低声怒骂。
  不用问,肯定又是佥枢密院事脱欢的人在跟海盗“激战”了。类似的“激战”,胶州水师每年都会打上四、五场,场场都大获全胜。只是,每次阵斩的海盗都非常少,并且从没抓到过任何俘虏。毕竟,从高丽那边购买死囚也是一笔开销,能省下来的钱,脱欢大人绝不会滥花。
  不过,每次水师凯旋而归,缴获的“贼脏”却是非常丰厚。佥枢密院事脱欢又特别会做人,从山东道、到益都路、再到胶州城,各级官员,都能按照相应的官职等级,从“贼赃”中拿到应得一份。所以吵闹归吵闹了些,胶州的官员们,也不好意思站出来拆穿脱欢和走私商人们所演的折子戏。
  当然了,收了分润之后,对于驶进驶出胶州湾的走私货船,大伙也默契地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反正这种走私贸易,管了也是白管。敢不理睬色目人所把持的市舶司,直接从胶州湾往高丽、倭国发船的,哪个背后站得不是个王爷以上级别的大佛?你前脚带兵把人家的船扣了,后脚就得上门给人家去赔礼道歉!弄不好,连官位和性命都得丢掉。还不如装聋做哑,好歹每季度还能从“贼赃”中分一份红利,远比刮地三尺来得痛快。
  也不是所有官员都肯沆瀣一气。前些年,就有个从大都调任过来的水师万户,不听下属的劝阻,坚持要替朝廷堵住胶州湾这个巨大的走私窟窿。结果在带队追杀走私船时,他居然脚下打了滑,一头栽进了大海当中。待被手下人捞上来,肚子已经灌得如同碾子般大,任神仙出手,都无力回天了。
  自那以后,胶州城的文武官员,就再也没主动惹过讨人嫌。甚至最近发现有商贩偷偷地从海路向淮安城贩运粮食和硝石,也听之任之。反正从淮安城内用粮食和硝石换回来的镜子、冰翠和擦在身上能香小半个月的百花玉露,从没留在胶州城里公开销售过。几乎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专门的马车将这些价格奇高无比的奢侈物品,直接运往济南装船。然后再沿着大清河逆流而上,进入运河,迤逦送往大都、上都、冀宁等王公贵胄喜欢的居住的地方。甚至还能远赴伊利汗国,送到那些一掷万金的贵人手里。
  可清晰地照见人脸上汗毛孔的玻璃镜子;由冰翠雕琢而成,夜里能发光各色器物;采百花精华所酿制的玉露。哪一样拿出来,售价不在千贯以上?即便以胶州达鲁花赤耳由的从四品官身,想每样都买一份尝个新鲜,都得皱着眉头犹豫好几天。他就不信,这些货物到了大都城之后,会流入什么普通商贾之家。而当朝的宰相、平章、御史大夫们,明知道此物会导致大笔的钱粮流向淮安,流入红巾巨寇朱重九之手,最后变成一门门火炮和一杆杆长枪、大刀,却依旧无动于衷。这种古怪情况,就有些令人深思了。
  “莫非朝廷当中,有人不希望朱贼被尽快剿灭?”命侍女关紧门窗,将战鼓声隔绝在外,州达鲁花赤耳由再度拿起笔,于书案旁来回走动。
  脱脱和哈麻两个,势同水火。这一点,凡是激灵点儿的官员都清清楚楚。而如果脱脱顺利将朱重九、刘福通等贼斩尽杀绝,凭着耀眼的战功和手中三十万得胜之师,绝对能将哈麻彻底踩于脚下。但如果万一脱脱打了败仗呢?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哈麻再混蛋也不敢拿大元朝的万里江山开玩笑!
  死死抓住沾满了浓墨的毛笔,胶州达鲁花赤耳由,被自己脑海里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得冷汗直冒。如果朱重九打败了脱脱,那后果就太可怕了。大元朝肯定会一蹶不振,甚至转眼亡国。同为当朝重臣的哈麻,肯定不会蠢到跟朱贼勾结的地步。不过,如果想方设法,让脱脱跟朱贼打个平手,或者将战事拖上四五个月,那情况就又柳暗花明了。
  哈麻可以联合月阔察儿等人,以“劳师无功,养贼自重”等理由,弹劾脱脱。然后找一员上将取而代之。刚好脱脱也将朱贼给耗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替换脱脱的人一到,立刻就可以跟红巾贼决战。整个“平叛”之功,就顺势落到了哈麻等人之手。脱脱和帖木儿不花兄弟,则彻底失去了皇上的信任……
  沿海城市的天气向来凉爽,但胶州达鲁花赤耳由的脊背,却在不知不觉间,就湿了一大片。不是因为窗外连绵不断的战鼓声,而是为了远在千里之外,大都城内变幻莫测的政局。
  当年权相伯颜失势,脱脱取而代之。大元朝从上到下,不知砍掉了多少颗官员的脑袋。而一旦哈麻取代了脱脱,那些站错队的家伙,还能落下个善终么?
  可万一脱脱笑到了最后,为了以儆效尤,他也不会再放过哈麻和雪雪两兄弟。届时,大都城内那么多镜子和花露是从哪里来的,恐怕就要有个交代了。作为其中一个主要走私通道,胶州肯定在劫难逃。城内的文武官员,恐怕也有吃不完的挂落……
  “大人,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正痛苦不堪地想着,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恼人的喧哗。紧跟着,胶州同知韩清就一头栽了进来,双手扶住门堪,气急败坏,“大人,大人您赶紧去看看吧。出事了,真的出大事了。海盗,海盗把在东门外黄沙滩登岸,把水师,把水师给全歼了!”
  “什么?你说什么,不是糊弄人的么?怎么会真的打起来?”胶州达鲁花赤耳由迅速扯下耳罩,一不小心,手中的毛笔将墨汁涂得满脸都是。
  “哎呀我的大老爷哎!我什么时候敢骗您?!”胶州同知韩清向前爬了数步,双手抱住耳由的大腿,“哪里是商贩啊!是海盗,真真正正的海盗。咱们胶州万户所那个水师您也不是不知道,空饷早就吃到了七成。剩下那两三千弟兄,上去一波败回来一波,已经一路败到城门口了。您再不赶紧派人去支援,贼人就直接杀进城里头来了!”
第344章
生意(中)
  “派人,立刻派人!”胶州达鲁花赤耳由越听心里头越紧张,挥舞着手臂答应。根本顾不上再考虑毛笔的事情。黑漆漆的墨汁,被他甩得到处都是。“脱欢呢,你跟我一起去找他!”
  “脱欢,脱欢大人去诸城了。半个月前就走了,大人,您莫非忘记了么?”胶州同知韩清在脸上胡乱抹了几把,气急败坏地补充。“还有府尹,通判,都跟着他一起去捞军功了。如今胶州城里,就咱们俩撑着!”
  “啊?”耳由的身体又是一僵,手中的毛笔缓缓掉在了地上。
  由于涉及到的利益过于庞大的缘故,朝廷专门派了一位名叫脱欢的二品枢密院敛院常驻胶州。城内外的水路军队、屯垦以及走私贸易的管理和分红,也完全由后者越俎代庖。耳由这个从四品达鲁花赤,一年里头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个摆设。连日常政务都插不上手,更甭说指挥兵马作战了。
  此刻大难临头,同知韩清却请他调动军队守城,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况且眼下胶州城内,哪还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凡是能提得动刀枪的,早就被脱欢带去围堵淮安贼的王宣了。留守在军营内的,只有几百老弱病残。带着他们去作战,与插标卖首没什么两样!
  “大人,大人!”见耳由只是愣愣地呆立不动,胶州同知韩清心里更是着急,双手扯住前者的大腿,不停的摇晃,“大人,您怎么了?您赶紧说句话啊!眼下城里就数您官儿最大,万一让海盗打进来,抢光了货栈里的货物。即便他们不杀您,朝廷中那些大人们,也饶不了您啊!”
  “我,我最大,最大!”被最后一句话吓得打了个冷战,胶州达鲁花赤耳由张了张嘴巴,有气无力地重复。“我,我,我这,这就去调,调,调兵。来,快来人啊。把,把我的印信拿出来!”
  “这个时候了,还拿什么印信!”耳由的长子多图倒是个精干人,一把推开韩清,冲着自己的父亲大声提醒,“您派几个亲信去就行了。这胶州城总计才巴掌大小,谁还不认识谁?”
  “派,派人!”耳由又愣了愣,魂不守舍地重复,“派人,我这就派人。派谁啊?人呢,都死哪里去了?”
  “派阿察去万户所叫人,有多少叫多少,只要是活着的全叫上,去城墙上杀敌!”多图实在拿自己的糊涂父亲没办法,只好振作精神,替他发号施令,“派咬柱去衙门击鼓,把衙役,弓手,还有他们手底下的帮闲全召集起来,沿街巡视,以免有贼人混进来杀人放火。派您的管家捌刺去找胶州商行的大管事张昭,请他出伙计帮忙守城。如果海贼杀进来,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
  “派,派,就按你说得派!”胶州达鲁花赤耳由六神无主,顺着多图的话头喃喃重复。“派阿察去……”
  “你们都听见了,还不快去!再磨蹭一会儿,海贼入了城,咱们大伙谁都活不了!”多图回过头来,冲着拥挤在门口的家奴和亲兵们,恶狠狠地咆哮。
  这种时候,谁也顾不上计较他越不越权。纷纷答应一声“是”,撒腿跑去召集人手。不等众人的身影去远,多图又咬着牙,冲着门外的奴仆们咆哮道:“还赶紧给大人顶盔掼甲?等着一会被海贼杀么?掼甲,然后搀着大人上城。大人是咱们胶州的主心骨,有他在,贼人没那么容易打进来!”
  “是!”门口的奴仆们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听多图说得似模似样,齐声答应。随即七手八脚,开始服饰耳由更衣。
  “还有你!”多图狠狠朝胶州同知韩清身上踹了一脚,将后者直接踹出了门外,“别他娘的只会哭,给我去州尹、判官和各级官吏家,无论他们本人在不在,都让各家出奴仆上城据守。谁要是敢拖拖拉拉,不用海贼来杀,老子先带人抄了他的家!”
  “是,大公子说得是,下官,下官这就去,这就去!”说来也怪,刚才还吓得如同烂泥般的韩清,挨了一脚之后,反而抖擞起了精神。大声答应着,快步朝门外冲了出去。
  “贱骨头!”多图低低的骂了一声,叹了口气,继续代替自己的父亲发号施令。虽然从没领兵打过仗,但此时此刻,即便是错误的决定,也远比没决定强。因此倒也极大地鼓舞了摇摇欲坠的军心。很快,接到号令的军民纷纷响应,拎着各色兵器登上了胶州城的东侧城墙。
  达鲁花赤耳由,也被自家的儿子多图和一众亲信们簇拥着,来到了东门敌楼之上。放眼向外望去,只见数不清的火把迤逦而来,宛若天上的银河倒泻。挡在这条银河前面的黑影,无论是人还是物,统统被一扫而过,转眼就踪迹不见。
  “这,这……”见了此景,胶州达鲁花赤耳由不禁又打起了哆嗦,结结巴巴地喊道,“赶紧,赶紧向益都,不,向益王殿下求救。海盗,海盗太多了。咱们,咱们已经,已经尽了力。”
  说罢,将扶着自己的亲兵推开,转身就要弃城逃命。他的儿子多图见状,赶紧冲过去,揪住他的手臂,“阿爷,大人,您可不能走。此刻益王殿下就在诸城,您要是丢了胶州,他那边肯定军心大乱。过后,咱们全家都落不到好下场。”
  “松,松开!兵,兵都被他们抽走了!罪,最不在我!”耳由用力甩开儿子的手掌,惨白着脸叫嚷。“皇上,皇上圣明,不会,不会乱杀无辜。”
  “黑灯瞎火的,您怎么知道路上没有伏兵?!”多图又羞又气,再度扯住自家父亲的绊甲丝绦。“与其半路上被人捉了去,不如现在就死在城墙上!”
  “你懂个屁!”耳由根本不肯听自家儿子的劝,回过头,破口大骂,“老子要是活着,好歹还能在皇上面前为大伙分辩几句。老子要是死了,所有责任都得自己来扛。老子,老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官,什么不比你个毛孩子清楚?松开,赶紧松开,咱们爷俩儿接上你娘,一起出城!”
  敌楼当中的兵丁和民壮们原本就两股战战,听达鲁花赤大人如此一说,愈发没有士气。纷纷丢下手中兵刃,蜂拥而逃。
  “给我杀!”多图见状大怒,顾不上再管自家父亲,冲着马道两旁的阴影断喝。
  “噗!噗!噗!”立刻,有十几杆长矛从马道两侧探了过来,将带头逃走的兵丁和民壮,全都戳翻在地。
  “谁敢再逃,杀无赦!”毕竟是个官二代,多图平素受自家父亲耳濡目染,将一身官威学了个十足十。“海盗要是入了城,大伙谁都活不了。还不如战死在城墙上,好歹也图个痛快!”
  “再逃,杀无赦!”平素被多图供养的二十几名心腹死士,纷纷从马道两侧露出身影,举着血淋淋的长枪响应。
  这下,众兵丁和民壮全都不敢再跑了,一个个哆哆嗦嗦蹲在城墙上,不知所措。多图见状,再度张开双臂,挡住正准备离开的自家父亲,哭泣着求肯,“阿爷,父亲大人,您好歹也是个达鲁花赤啊。咱们,咱们蒙古人的脸,不能就这么丢了啊!”
  “蒙古人的脸,哪轮到你我父子来丢!”胶州达鲁花赤耳由绕了几次没绕过去,气急败坏地叫嚷,“纵容商人走私的又不是我?养匪为患,也不是我的主意!还有,还有吃空饷,买官位、从高丽买人头冒功,哪一件是你我父子俩能插得上手的?蒙古人早就不是当年的蒙古人了,皇上都没办法,你一个小兔崽子瞎逞什么能?!”
  骂罢,用力推开儿子的胳膊,继续带头往城墙下走。多图却固执不肯让开,死拦着不放。父子两人正纠缠不清的时候,胶州商行的大掌柜,一众走私商人的头目张昭,忽然走上前,大声劝解,“少将军请稍安勿躁。耳由大人,也别急着走。外边,外边来得,不像是海盗。”
  “不是海盗,那是什么东西?”耳由父子愣了愣,本能地询问。
  “不清楚,但肯定不是海盗。海盗的队形,不可能如此齐整!”商行大掌柜张昭摇摇头,回答得非常肯定。
  城墙外的灯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速度快得惊人。然而,整条灯河的形状,却始终没太大的变化。这说明来人不光训练有素,而且纪律严明,远非寻常的贼寇所能相比!
  “是,是红巾贼,红巾贼来抄益王殿下的后路了!”没等张昭回应,胶州同知韩清已经哭叫了起来,如丧考妣。“除了朱贼,谁也想不出如此狠毒的主意。”
  一句话,吓得众人亡魂大冒,立刻又蜂涌朝敌楼外边逃。不是海盗,当然是水师。而眼下有能力从海上发兵的,除了已经被招安的方谷子之外,就只剩下了一个朱屠户。偏偏朱屠户地盘距离胶州又近,顺风的话,大船朝发夕至!
  “别逃,不准逃,谁敢逃走老子杀了谁!”多图抽出宝刀,用力挥舞。阻止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众人离开敌楼。但是,这回再也没有人肯听他的,包括事先安排在马道附近的死士,也丢下长枪,抢先一步逃入城内的黑暗当中。
  “不准走,谁也不准走,谁走我杀了谁!”多图举着宝刀,四下乱砍,却不能阻挡任何人的脚步。有名家丁打扮的人,狠狠从背后推了他一把,将其推得贴在了栏杆上,差点栽出敌楼外。另外一名伙计打扮的人趁机从他手中抢过宝刀,“当啷”一声,丢得不知所踪。其他官吏、家丁、兵士、民壮则从他身边快速挤过,一个个争先恐后,谁也不肯多回一下头。
第345章
生意(下)
  来得是朱屠户,一天破一城的朱屠户!连淮安、高邮和扬州这种雄城,都挡不住他倾力一击。胶州城的土墙才一丈七尺多高,在他老人家前面,还不就是个小土包?让大伙谁都没有九条命,怎么可能听一个毛孩子的几句忽悠,就去捋他老人家的虎须?!
  转眼之间,敌楼和城墙上的官吏、士兵就跑了个七七八八。谁也没能留住的多图无法接受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蹲在地上,双手捂着脸,放声嚎啕,“呜,呜呜,呜呜。蒙古人,你们把蒙古人的脸,你们怎么能……”
  从小到大,他所听到的,都是自己的祖先如何勇敢善战,如何如何以一部之力整合草原,进而向西灭国无数,向南灭金吞宋,所向披靡。却万万没有想到,真正在需要表现勇气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叔叔和同胞们,居然跑得一个比一个快。
  认知和现实之间的巨大的落差,令他不敢再睁开眼睛,宁愿就这样蹲在城墙上,直到被杀进来红巾军砍成碎块。
  “行了,不要哭了。赶紧擦擦眼睛站起来!还有事情必须由你来做呢!”正哭得天昏地暗间,耳畔却又传来了胶州商行大管事张昭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你……?”多图诧异地抬起头,看到后者将一块面巾递到了自己眼前。是淮扬那边产的棉布提花面巾,远比市面上常见的棉布柔软,双面还用某种很特别技巧,提出了厚厚两层棉花绒,用来擦脸再舒服不过。只可惜价钱稍稍贵了一些,寻常人家根本没勇气问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