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881

  他微微一停顿,随即急促地说道:“当年我受公孙疆所惑,做出了背誓叛赵之事,幸亏子泰念着旧谊,将我庇护在朝歌,锦衣玉食从未断绝,一有闲暇也约我去狩猎。但冀州虽好,却不是先君坟墓所在之地,吾心东悲,无日不思。还望子泰放我回到陶丘,规复曹国社稷,从此之后唯赵氏马首是瞻,对晋国的职贡加倍!”
  满堂宾客都为曹伯的大胆而惊讶,同时也好奇赵上卿会作何反应。
  赵无恤微微沉吟,随即笑了起来,说道:“我虽然是晋国上卿,为国君主盟诸夏,但也没到一句话就决定一国命运的程度。此事当禀报君上,再召集曹国的大夫来从长计议,今日喜宴,莫谈国政,乐师,奏乐,二三子再饮!”
  众人见赵无恤不想提及此事,心里便有了计较,也换上笑脸端起酒樽,然而曹伯阳在异国他乡憋了四年,乘着酒劲,今日却也豁出去了。
  他踉踉跄跄地走到殿堂中央,竟然不顾自己尚未被剥夺的诸侯身份,一头拜倒在地,带着哭腔恳求道:“子泰,念在你我多年老友的份上,就算不让我归去,也可以让吾子回到陶丘罢,曹振叔的社稷不可无人祭祀,曹国,也不可一日无君啊!”
  这就是给脸不要脸了,赵无恤大喜日子被搅,顿时心情全无,脸色阴沉下去,吓得堂下众人战战兢兢。赵卿一怒,还不知会有几家绝灭,亦或是伏尸十万,流血百里呢……
  “曹君言过了,自从公孙疆死,曹君去国之后,这几年间陶丘蒸蒸日上,照我看来,曹国并非不可无君!”
  一言惊起千层浪,众人目光转向殿堂后部,一位锦服短须的大夫端坐案后,外表文质彬彬,一张口却是唇枪舌剑,正是如今操持曹国政务,号称“陶朱”的端木赐!
  ……
  子贡见赵无恤面沉如水,明白他不喜曹伯在这时候提出这种请求,当面拒绝又不妥当,便站出来接过了话。
  “曹君在时,敲诈剥夺曹国的骨髓,离散曹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还把这视作理所当然,并洋洋得意地对公孙疆说:这些都是曹叔振传给寡人的产业利息呀!汝把曹国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死,看成与老鼠的生死没有什么两样。既然这样,作为曹国最大的祸害,便是曹君你了!如今没有了君主,曹人却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大夫为政,百工兴业,商贾往来,农夫耕耘,女子事桑麻织造,人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故曹国非但可一日无君,纵然百世、万世无君,我看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
  “你你你……”
  曹伯阳气得半死,他不敢怨恨赵无恤,所以一直以来都把子贡看做窃取了自己君位的篡夺者,但口头上却被子贡那张利嘴打得一败涂地……
  他索性一跺脚,大声疾呼道:“子泰……上卿,诸位大夫,不杀此人,天下必乱,只怕人人都会宣扬这无君无父之言!”
  面对在场众人怪异的目光,子贡只感觉自己走到了悬崖边上,不但将被天下有国有家者视为洪水猛兽,更与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偏离,成了儒者中的异端。
  “无君无父之儒……”原宪等人似乎是这样称呼他的。
  他已经沿着当年师旷所说的“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国人可自行驱逐昏君的理论,一跃而上,到一种“小国寡民之邦,无君亦可自治”的新境界了。
  不过好在,殿堂正中,赵无恤的目光是支持和信任的。
  所以子贡也大着胆,宣扬自己的理论,他朝赵无恤的位置恭敬地一躬身:“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若有贤明如上卿的君主,自当如此。”
  随即挺起胸膛指着曹伯阳道:“然而如今曹国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汉奸’,被驱逐,甚至让曹叔振的社稷断绝,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
  眼看堂下曹伯已经一边倒地被子贡说得无地自容,看似中立的裁决者也差不多该出场了。
  赵无恤拍了拍手道:“既然汝二人争执不下,我也只能代替寡君加以裁断。按照旧例,当年卫献公被国人驱逐,鲁昭公被季氏驱逐,都来请求晋国裁决,晋国秉承的原则是,依照礼法来判断,但实际如何,还是要交由卫、鲁的大夫和国人自己决定。如今曹君见逐,也不能因为我的一句话就能归国复辟,还是得看曹人愿意与否,不然就算强行派兵将你送回,晋军前脚刚走,当年喋血曹宫的悲剧再度上演,反倒不美。”
  见曹伯果然面带犹豫,无恤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复辟得需要一种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气势,还得看好时机,否则可没那么容易啊。
  “等秋收农忙结束后,在曹国举行一场公议吧,让大夫、商贾、百工等有产者,有权议政者汇聚毫社,一起商量曹国的未来,曹国有君亦或是无君,就由这场公议来决定!”
  子贡当即下拜:“谨遵上卿之命!”
  曹伯阳也只能拱手感谢,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场争执过后,管弦笙箫继续,曹伯闷闷不乐地喝着酒吃着菜,已经无心欣赏舞乐,赵无恤也不再理会这个没用利用价值的出奔之君,接受众人贺喜后,便起身更衣。
  不过他却是走进了殿后的一间暗室中,方才还在殿上舌灿莲花的端木赐,也早已恭谨地等候在此。
  赵无恤一只手虚抬:“你今日做的不错,曹国的事情,也差不多该定下来了,秋收后陶丘的公议,你可有把握?”
  子贡胸有成竹:“这数年来,仆臣一直在宣扬曹伯、公孙疆之恶,他们做的错事在曹人心中不断被提及、放大,加上害怕报复,曹人绝不会接纳曹伯复辟。大夫、商贾,以及百工、豪长的代表过了四年自由的日子,也不愿意有国君再在头上掣肘,所以曹伯想让太子归国继位的想法也行不通,这场公议之后,曹叔振的社稷算是亡了!”
  “做的好,我也不打算让曹君一系回到曹国了。”
  赵无恤夸奖他道:“陶丘的共和行政做的不错,适合曹的国情,也适合以宽松自由的政策发展商业,这四年来源源不断地给赵氏提供钱帛,就像我的钱袋子一般。至少未来十年内,曹和陶丘就由你来操持,曹国之内,汝等大可放心自治。”
  子贡欣喜道谢,赵无恤却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上微微用力,声音也徒然变得低沉:“但其中分寸,你可得把握好了!这种政体,我是绝不会放任它流毒到曹国之外的!”
  端木赐凛然,连一手创造了曹国今日局面的上卿,也视共和为洪水猛兽么?他不敢多想,立刻下拜顿首道:“仆臣明白,等曹国无君之后,天下有国有家者,只怕都会杀我而后快,赐的生死,陶丘共和的兴废,都在主君一念之间。”
  现在的曹国名义上虽然仍然独立,但其实和赵氏控制的一个大县并无区别,有赵氏驻军,子贡每个月都会将所施之政,以及上计明细递交邺城,让赵无恤过目,碰上大的决策,也得赵卿点头才能做。
  但另一方面,曹国也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特区,是赵无恤心血来潮,也是策划已久的试验田。他很想看看,这颗不一样的种子会发出怎样的芽,当然,他也不会放任其自由生长,在根深蒂固的封建诸侯包围下,没了赵氏庇护,陶丘的“共和”一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赵无恤盯着子贡看了半晌,这才换上如沐春风的笑脸道:“你明白便好,起来罢。”
  子贡恭敬地起身,随着赵氏控制的势力越来越大,过去初识时两人亲密无间的朋友之谊,也渐渐被不可逾越的君臣关系取代,他也说不上这是好是坏。
  赵无恤本待回到筵席上,但见子贡欲言又止,便回头问道:“还有事?”
  “唯……仆臣有一个想法,也不知合不合适,故想请主君抉择。”子贡摊着笑脸,人是会变的,到了什么位置,就会自动去适应改变。他也不再说那个自由行走诸国的商贾了,他的一言一行,都牵涉到曹地十余万百姓的利益。
  “但说无妨。”
  子贡抬起眼睛,认真地说道:“陶丘想要效仿卫国,在泗水和济水之间,修一条运河……”
第837章
运河
  “运河?”
  赵无恤微微诧异,这是子贡第一次对他阐明此事。
  不过他略一细思,便明白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了。
  两年前,计然向赵无恤献上了整合晋鲁的“百年之计”,想在政治上让两国合并,首先要在文化经济上让两国融为一体,除了文化上的“书同文,行同伦”外,还得“车同轮”。
  但在这个时代,比起吱吱呀呀,随时可能会断掉车轴的陆运,水运无疑是连接两国更便捷的方式,一条运河能完美实现这一点。因为这条运河计划从澶渊开挖,途径帝丘郊外,到清丘汇入濮水,全程都在卫国境内,故称之为“卫渠”。
  卫渠全长近百里,开挖的人力物力是很惊人的,但赵无恤只是从赵氏、鲁国财政中划出小部分来,钱帛的大头却让卫国来承担,这是对那场六卿之乱里卫国站在齐、知一方的惩罚。卫国还要组织劳役,配合汶水一战的部分齐国俘虏来做工,故而卫国执政孔圉叫苦不堪,卫人也不满劳役,唱着“式微,式微!胡不归”……
  卫渠工期预计为三年,但目前看来,没有四五年只怕是完不成了,赵无恤也不急,反正他的战略重心暂时还不会放到东方。
  但他不急,有人却急了。
  ……
  作为长期在诸侯间行走,三至千金的商业巨子,子贡眼光非同一般。眼见卫渠工期近半,别人觉得这是能连接晋鲁的枢纽,在他看来,这条运河却也是让陶丘中原贸易中心地位转移、衰退的可怕对手!
  陶丘之所以能兴盛,正是由于它地处天下之中。自古以来,江、淮、河、济被称为‘四渎’,陶邑处于四渎所形成的河道交通网中央,陆路也四通八达。这里南通宋、吴,北适燕、晋,东接齐、鲁、泗上诸侯,西连郑、周。所以才能诸侯四通,商贾都愿意来此交易,加上关市几而不征,才能在新郑、商丘、朝歌、帝丘等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但若卫渠修起,晋国、郑国、鲁国的商贾和官方商队多半更乐意去有运河流经,水运方便的濮阳贸易,如此一来,陶丘的贸易量很可能会锐减一半!到时候陶丘商业衰弱,这座城池的繁荣也就走到头了。
  所以子贡在忧心之下,眼见不能也不可阻止卫渠挖开,便与陶蛊等人商量后,心生一计。
  你卫国可以挖运河,我陶丘也可以挖啊!
  “这条运河的规划,是陶丘一位名为‘鹏’的匠人设计的,他一生都在陶丘内外为人开挖沟渠,颇有心得。主君请看,若从陶丘以东的菏泽,向着地势较低的东南方开挖一条水道,过宋国缗邑,再引水到泗水之畔湖泽众多的鲁国棠邑,便能沟通济水、泗水……”
  天色渐渐黑了,赵无恤看着子贡献上的地图,心中乐得不行。
  若他没记错的话,这不就是历史上十年之后,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而开挖的运河么?那条运河因水源来自菏泽,故名菏水,菏水汇入泗水,再与南方的邗沟相连,这就是后世京杭大运河的雏形。
  不过这条历史线上,夫差只怕是没机会挖菏水了,因为赵无恤已经抢先一步,将曹、鲁以及泗上小国攒在手里,并与宋国结盟,提前十年形成了一道防止吴国北扩的防线,夫差若来,保准他啃到一根硬骨头!
  但他没想到的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由于种种原因,身在陶丘的子贡却也生出了挖开运河的想法,虽然目的不尽相同。
  如今,子贡正用他的口才,试图说服赵无恤支持这个计划。
  “此运河阙为深沟,通于宋、鲁之野,可连接济渎和泗水,全场百五十里,从陶丘坐船出发,顺着地势东南而下,快的话一天就能抵达棠邑!可以将原本僻居一隅的泗上小国邾、薛、滕都包络在赵氏的货殖圈中。在棠邑再往南行,便能顺着泗水直达宋国彭城!”
  虽然子贡每句话都是为赵氏经营泗上,操控宋国着想,但赵无恤也听得出来,子贡有私心,为陶丘商业考虑的私心。
  这条运河若是开通,军事上的便利是其一,让陶丘更大程度成为“扼河济之要,据淮、徐、宋、卫、燕、赵之脊”是其二,陶丘将维持中原地区经济都会、军事战略要地和水运交通中心的地位,“天下之中”的美誉至少五百年内牢不可破。
  “可以理解,人若无私,那就是圣人了……”这一点赵无恤自己也自问办不到,虽然想要求自己去掉过多的私欲,如对金玉珠宝等身外物的渴望,如对更多美色的贪得无厌,但那是为了他“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更大欲望!
  至少子贡不是为了自身的财货私利而考虑,无恤可不希望自己看中的王霸之才这么快就腐化了。
  端木赐不知道赵无恤的想法,依然在那滔滔不绝。
  “除了包络泗上诸侯,加强对宋国的控制外,这条运河更能让赵氏武卒继续往南方前进,抵达宋吴交界的邳国,兵临徐地!”
  只一瞬间,赵无恤的面色便沉了下来,随即巧妙地掩饰过去,笑道:“你的这个计划很不错,唯一的问题在于……挖掘运河的钱帛、粮食、人力畜力从何而来?”
  “陶丘可以自筹修筑曹国的部分……”子贡咽了下口水:“但仍有些不足,若能从宋国乐子明、鲁国张子处分摊一些钱帛和劳役的话……”
  “此事不妥。”
  赵无恤可不是夫差那个二愣子,拼着吴国那并不厚实的国力,硬是在一片荒莽的南国开挖了菏水、邗沟,导致民生凋敝,连军队粮食也供应不上,靠着以战养战硬撑,结果被勾践捅了后门,所谓的霸业牛皮立刻就戳破了,花费大力气开通的运河,反倒成为勾践继续北上争霸,以及楚惠王北扩至淮北海滨复兴楚国的通途,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夫差这种无私的精神倒是足以传颂千年,可惜后人只记住了郑旦、西施。
  赵氏组织开挖卫渠,是为了让晋鲁能够合为一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很有必要的工程。但子贡提出的这个计划,就目前看来,却有些鸡肋了……
  “从地图上看,菏水的距离比卫渠长,又是在宋国境内开工,涉及的问题极多。再说,赵氏集中精力保证卫渠完工就算不错了,没法同时供应两条运河。”
  “故此策不宜立刻实行,放在五年、十年之后,我倒是会考虑考虑,先回去将计划完善,递交一份给我罢。”
  子贡略微有些失望,但至少赵无恤没有断然否定他的整个计划,五年、十年之后,应该也来得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