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881

  队伍站定了,只有南子和公孙纠扶着棺椁继续往上,乐氏、皇氏、赵无恤、司马耕等地位较高的人紧随其后,而今日仪式的真正主祭人早已到来,在山岗上等着他们。
  一位穿着鞠衣,姿容不减当年的中年妇人立于穴前,她穿了一身广袖长裾的鞠衣,上面唯有玄白二色,简约又透着神秘。
  她是宋国的大巫,是能与鬼神沟通的神人。
  殷人尚鬼神,繁琐的周礼对他们来说只是舶来品,迫于宗周的压力裱糊在外。但只有巫者才是土生土长,扎根于宋地的东西,上至国君卿大夫,下到黎民百姓无不信奉。
  所有宋人都肃然起敬地看着她,包括深受孔子影响,相信“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司马耕也恭敬地朝她行礼,赵无恤亦然。
  大巫的眼影用染料涂成了诡异的深紫色,她指甲修长,将一左一右两只手放到了南子和公孙纠的肩上,尤其是多看了南子一眼,这才淡淡地说道:“吉时已到,孝子孝女随我招死者魂灵。”
  ……
  “帝乃下诏曰:魂兮归来!
  君无上天些,九关八极。
  君无下地些,黄泉深幽。
  东方不可以往兮,十日炎炎。
  南方不可以去兮,毒虫丛莽。
  西方不可以向兮,流沙万里。
  北方不可以游兮,冰雪峨峨。
  魂兮归来!归来魂兮!”
  切切的瑟音,悠悠的钟吟,咚咚的鼓响,呜呜的管乐,叮叮的磬鸣,更有大巫那彷佛可以穿透九天黄泉,遍及六极八荒的飘渺歌声。这是一首春秋时期简约版的《招魂》,在中夏和楚地流行,后世屈原的《楚辞·大招》由此改编而来。
  这宏大诸侯祭乐笼盖了整个景山的送殡仪式,和艾草燃烧的白色烟雾萦绕在一起,味道刺鼻,熏得人晕乎乎的,眼里忍不住想流泪,再看向烟雾中,似乎能窥见鬼神降临纷飞。
  白雾笼罩的圜丘之上,是披头散发跳着诡异舞蹈的大巫,她面容抽搐,显然是通了神灵。作为公室近支仅剩的两人,南子和公孙纠在大巫的指点下作为助祭人侍候在侧,公孙纠依然懵懂无知,捧着白色的羔羊,自己也像头待宰的羊般面色怯懦恐惧。手持祭器的南子则处处表现完美,她双目垂泪,加入了大巫的吟唱,声音清澈高亢,引来众人连连点头。
  除了圜丘上的三人外,其余人都跪在周围。
  “南子真是可怜啊。”也经历过丧父之痛的乐灵子在赵无恤身旁轻轻叹息。
  无恤抚了抚她的手,心里生出一阵惭愧,他答道:“是啊,这半个时辰对她的确很难熬……灵子,你相信世上有鬼魂么?”
  乐灵子一愣,轻声答道:“我的夫子医扁鹊是不相信鬼神存在的,他坚持医者要与巫师分离,寻找病因要与鬼神迷信分离,我亦从其所言……”
  “扁鹊一派的思想,真是够进步的。”
  扁鹊大概是这时代最唯物的学者吧,其余贤人大多不敢否定鬼神的存在,连孔子也只是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赵无恤在许多想法上与孔门相悖,但在鬼神观上,却觉得这才是最合适的。
  敬重鬼神有其社会存在价值,而且这世间的事情谁说得准?
  至少大多数宋国人对鬼神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后世的墨子就大受影响,疾呼明鬼之论。
  属于唯物派的乐灵子偏头反问道:“君子觉得,世间有无鬼神呢?”
  赵无恤道:“我从前也是如你这么想的,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些事情……”若世间没有魂魄,如何解释他跨越千年来到赵襄子身上?
  他目光上视苍天,云层密布,只有景山上空有一洞蓝天,仿佛一只巨大的眼睛在注视着下界,让赵无恤感到一阵心悸。
  子产曾阐述过自己的鬼神观,他认为一般人比如庶民死后不会作祟,因为他们“精气”不足,会直接进入黄泉,不可能再在凡世“为淫厉”。只有那些平时食物丰厚,脑满肠肥并且暴死的贵族才可能成为厉鬼恶鬼,他们从领地领民处吸纳了大量精气,通过依附、凭借等方式危害人间。
  “若真有鬼魂存在,宋公现在肯定正围着圜丘飞舞,据说大巫是通灵之人,能劝说鬼魂归来,能听到他们的诉讼……”
  所以在赵无恤想来,南子现在肯定害怕极了。
  冤魂报仇的传闻在这时代颇为流行,最出名的莫过于周宣王死于杜伯鬼魂箭下的故事:杜伯冤死三年,于黄泉下复苏,当时周宣王会合诸侯在圃田打猎,猎车数百辆,随从数干人,人群布满山野。太阳正中时,杜伯之魂乘坐白马素车,穿着朱衣,拿着彤弓,追赶周宣王,一箭射中宣王的心脏,使他折断了脊骨,倒伏在弓袋之上死了。
  据说这件事情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无人不见,无人不闻,并记载在周朝的《春秋》上。做君上的以此教导臣下,做父亲的以此警戒儿子,说:“警戒呀!谨慎呀!凡是杀害无罪的人,他必得到不祥后果。鬼神的惩罚就是这样的迅速痛苦啊。”
  宋公若有灵,会怎样对待将他推落高台的女儿呢?也唯有南子这种性情坚韧的奇女子,方能在这种场合下还能面不改色,演技如常。
  望着高声应和大巫唱诵的南子,赵无恤猜测:“其实她心里一定在狂呼,想让宋公的魂魄不要归来,不要归来罢?”
  赵无恤突然很期待她的未来。
  结果,半个时辰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大巫没有听到冤魂的诉讼,没有当场揭穿南子,反而欣慰地扶着她颔首不已。当日也没有天降奇异,让宋公驾车乘马前来复仇,出殡顺利结束,整个下午风和日丽。
  唯有那个云层里的天眼还在默默注视大地。
  事后,赵无恤在棺椁前行礼时对身侧跪拜答谢的南子轻声说道:“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只要公女能在待民方面比宋公做得好,我想世上即便真有鬼魂,也无法与民愿作对……”
  史官都是选择性失明的人,后世只见黑杨广杀父淫后母的,谁会揪着李二杀兄逼父不放?
  南子微微一愣,随即稽首拜谢。
  ……
  这次出殡,向氏兄弟未至,为此司马耕大为恼怒,直骂两个哥哥不为人臣,连最基本的忠孝都没了。
  其实,这又是赵无恤坑向氏兄弟的一个陷阱,在道德上,他们将为此遭到举国谴责,想入主商丘那是不可能了。当然,他们的缺席不是没原因的,赵无恤故意让使者在路上拖延是其一,兄弟两不敢孤身靠近商丘是其二,而夫差带着他们去攻下了萧邑,则是其三……
  夫差虽然情商不行,但攻城略地倒是一把好手,高大坚固的萧邑竟然只坚持了五天不到……
  随着萧邑被拔除,宋国叛党被彻底扫清,尽管郑军余部还盘踞着西面的六个邑,尽管卫国仍然叫嚣着要约同齐国出兵伐宋,但持续两个多月的宋国内战基本宣告结束。报丧的使者从商丘出发,前往周、楚、晋、秦、吴、鲁等近邻友邦。
  诸侯五日而殡,在稳妥的地方停棺,等五个月后陵墓建好才正式下葬。此外诸侯丧日之后每隔七天,子女和群臣都要举行祭拜仪式,直到第二个头七时,夫差和向氏兄弟才姗姗来迟……
第536章
求婚
  吴国位处偏僻的海滨之地,经济文化落后,一直以来都只有简陋的小邑,吴王阖闾就曾抱怨说吴国“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直到十多年前,在伍子胥监督下才建立了第一个意义上的都城:吴城。
  吴城又名姑苏,或是子胥城,它城高以厚,池广以深,郛郭周匝,重城结隅,颇有几分军国首都应有的坚固严密。
  但伍子胥造城更多是着眼于军事防御方面,与其说是都邑,不如说是要塞。因为人口所限,它也仅仅是一座地势低缓的泽国水城,方不过数里,在繁荣上尚不及商丘的三分之一。
  对于爱慕虚荣的夫差来说,他还是更喜欢后者多一些。
  商丘是夫差进入的第一个中原都城,十天前他被阻隔在扬门外不得入内,本来羞怒难当,在九十九牢的高规格重礼下方才满意的撤兵。但他也没有按照宋国的建议的去鸿口驻扎,而是返身奇袭萧邑,五天就破城而入,将乐大心余党剿灭,随后大掠三日,这才志得意满地挟大胜之威归来。
  这一回,他终于能一窥城内景致了,虽然商丘方面坚持夫差和向氏兄弟只能带五百人入城,且沿途防备严密,无数双眼睛在牢牢盯着他们。但夫差犹然不惧,他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一人能抵百万兵!别说还有有专鲫这种万夫莫当的勇士护卫。
  扬门高三丈,宽五丈,可以容纳两辆驷马戎车并行进入,还能留出一半多的空隙。跟着夫差鱼贯而入的数百吴兵尚未从城门下的昏暗缓过神来,无数的嘈杂热闹的声响已喧嚷入耳,他们像进入梦中一般,好奇的目光打量四周。
  虽然才遭逢大乱,但商丘已经恢复了过来,商贾再度云集,从陶丘、西鲁运来的支援物资源源不断进入。那拥挤的人潮,横七竖八的通途大街,错落有致的外郭民居,人流密集的市肆狗屠,都叫吴国人大开眼界。
  只有去过陶丘,去过洛阳、新郑、新田的专伯鱼有些不屑。
  “中夏比商丘更大更繁华的城池多得是!”
  他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在夫差心中激起了一片涟漪,吴国太子的野心在发芽,对伍子胥和孙武极力主张的灭越国策产生了怀疑。
  “中原如此富庶,而兵卒又羸弱,若吴国全力北上,能得到的利益百倍于南下!”
  上街的禁令既已解除,商丘国人们听闻吴人入城,有不少人便出来围观,但对这些跣足蛮人态度十分冷淡。随着吴人越走越深入,街上的气氛凝滞起来,宋人想到前些日子吴兵在城外大肆奸淫掳掠,都敢怒不敢言,一些小孩甚至被吓得哭了起来。
  宋人还是有点畏惧吴国的,不敢骂夫差,他们便骂起引狼入室的向巢、向魋来。等众兵卒停在外郭门前,夫差与二卿继续进入时,便能听到身后响起了宋言的民谣。
  “一株五桠,四枝结枳,一枝结橘……”这是在讽刺向氏五兄弟里,唯独司马子牛是个好人,其余都是不合格的枳果。
  “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引贼入室,弃甲复来。”这是在嘲讽向氏二卿在商丘外大败后弃甲而逃,引了吴国这些劫匪再度杀回来,却只是来祸害民众的,结果还瞪大眼睛,挺着肚子,以为自己是立了功劳归来的将军哩!
  夫差等人听不懂,向氏兄弟则满脸羞红,好在他们也是老政客,无耻惯了,没有向当年华元一样被民谣喷得落荒而逃。
  内城墙垣上,赵无恤将一切都看在眼中,听在耳朵里,他拍了拍乐溷的肩膀道:“大兄这下放心了罢,因为乐氏运粮入城开设粥棚,灵子带领灵鹊在城内延医问药的缘故,商丘国人的心已经向着司城乐氏了,向氏惹了众怒,他们是没机会在朝堂立足的,执政之位,非大兄莫属!”
  乐溷重重地点了点头,但脸上又闪过一丝忧色:“依仗着吴人的支持,向氏控制了偪阳、萧邑等城邑,实力虽然略逊乐氏,却依然割据着泗水下游啊……”
  “吴国是晋国盟友,实力尚强,暂时不可与之交兵,为今之计,只能从内政上挤压向氏兄弟的空间,在民心上孤立他们,何况只要彭城还在公室手中,彼辈不足虑也。”
  彭城是宋国东部的大邑,赵无恤记得宋国到了战国时期甚至迁都彭城,在那里撑起了一个五千乘巨宋的局面,邑宰只向宋公效忠,但乐氏必须想办法牢牢控制住。
  望着夫差等人入了内城,靠近巍峨的宋国宫室,赵无恤对乐溷说道:“走罢,夫差是无利不起早之辈,此番入宋恐怕不会白来,一会肯定会张口索要点什么,还得想想该如何摆平他……”
  ……
  随着公孙纠被乐氏、皇氏、公女南子立为宋公,大巫也认可了他的合法性,有了新主人的商丘丧葬气氛稍少了些,但宫室里却依然挂满素缟。
  或许是因为大乱初弥的缘故,宫中甲卫甚严,各处均有甲士站岗。远处的楼上台中,近处的路边廊间,时见披麻之奴、戴孝美婢经捧物趋行经过。宫中掘土凿池,种木为林,秋风掠过池林,拂人面目,极是清凉。只可惜在内乱洗礼下花苑中菊花已残,兽室中的兽鸣凄凉,不复往日清雅。
  透过那些惨白的装饰,夫差依旧能看出其中高台美榭,雕梁画柱,极尽古韵之美,奢华而又不失雍容大气,没有几百年的财富积累是做不到的。那些宫女也有吴越女子没有的婉约和修长,惹得吴国将领指指点点,嬉笑不已,但夫差却没将她们放在眼里,他按剑前行,目不斜视地跟在引路的司马耕身后。
  但他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我父王还是太简朴了,既然吴国国力强盛,就应该有对应的巍峨都邑,楼台池沼,这也是大国实力的一部分。要我说,大丈夫应该白天领兵三万甲威服中原,夜晚在这些宫廷台榭里歇息,由各国召来的美女服侍起居,这才不枉此生……”
  一干人等入了大殿,赵无恤和乐溷、皇瑗等人早已齐聚一堂等候在此。
  见到赵无恤后夫差面沉如水:“半月前在孟诸分兵两路,小司寇果然比我早到,事后也不知道出城迎接友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