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881

  而没有任何雄心,只知道守户的三桓,则想顺着这惯性,和鲁侯一起过去服软了。
  “等等……”
  ……
  孔子有些不甘心,他也在思索对策,今日的外交之权是他从三桓手里强行要来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和谈的成败,乃至于鲁国的利益。
  赵无恤眯着眼孰视对面的齐人,突然说道:“我听闻,三卿打算向齐人卑躬屈膝,割地、纳币也在所不惜,夫子认为如何?”
  孔子看着赵无恤,却不答,而是反问道:“子泰将欲如何?”
  赵无恤道:“我听过说一件弭兵时代的往事,第二次宋之盟时,季武子派人以襄公的名义对叔孙昭子说:‘会盟时将我国比作和邾国、滕国小国一样即可,那样可以减少付出的贡献。’”
  孔子了然,接口道:“我知之,但就在宋之盟上,齐侯请求把邾国作为属国,宋公请求把滕国作为属国,晋、楚许之,故邾、滕地位骤降,都不得参与结盟。叔孙穆子便说:‘邾、滕,齐宋之私属也;鲁国则是东方之长,吾羞于与之相等同,于是就参与结盟。’”
  “夫子认为,叔孙穆子做的对么?”
  “史书上记述这段事时,不记载叔孙穆子的族名,正是因为他违背了执政命令的缘故,于礼法上,自然是不对的……但其举动使鲁国不用受辱于诸侯,这一点,我则认为是对的,忤逆执政,这是失小礼,维护国威,则是守大礼。”
  赵无恤道:“在对齐的战争里,鲁国是获胜一方,但夫子说民众疲惫,急需和平,这一点小子能够理解。但小子觉得,切不能像先前三位执政所说的,要无原则地对齐人让步,尤其是这接洽之事,更不能轻易低头!”
  孔子看了他一眼:“此亦君之愿,我之愿也。”
  当政者,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孔丘此次来,不是为三桓的利益,而是为了鲁国的民众,为了他忠于的君上之威,为了能匡复周礼!
  若是与齐国的和谈以鲁国卑躬屈膝告终,作为第一次执掌外交之权的孔子和鲁侯,威望必然大跌。
  无恤戴上了自己的胄,野雉尾高高扬起:“如此一来,我便放心了,所幸我早有准备,小子今日愿学叔孙穆子,不辱鲁国之威!”
  众人皆胆寒,唯独此子越发勇锐,这让孔子眼皮直跳,没想到最后还是得仰仗赵无恤,真是让他无奈。
  他连忙补充道:“若是能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则小司寇可以为国士矣。但切记不要做的太过分,不要让两国和谈不欢而散!”
  无恤笑道:“这是自然,小子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绝不擅动刀兵。”
  他心里却暗暗想道:我不会主动发难,但要是齐侯受不了激先撕破了脸,那我可概不负责……
  赵无恤一挥手中小旗,后方在两翼护卫的四十名赵氏骑从立刻打马上前,在鲁国戎车前方摆开了四排整齐的阵列。
  赵氏之骑,第一排尽是白马,骑士穿素衣,如天边的白云涌动。
  第二排尽是青駹马,骑士穿青衣,像是济水河的滚滚碧涛。
  第三排尽是乌骊马,全身俱黑,骑士披黑甲,像是提前降临的浓郁黑夜。
  第四排尽是骍马,骑士赤色披风飘飘,与马儿火红的鬃毛共舞,如同炽烈的火焰。
  在骑从们娴熟的操纵下,这四排肩膀等高的马儿们迈步齐齐快走,朝齐人的车阵奔去,他们甲胄鲜明,个个神采奕奕,不卑不亢。
  骑兵之后,还有一些赵无恤从西鲁带来的乐师,他们衣着鲜艳而不失庄重,手持鼓、角、箫(排箫)等乐器,乘于车上,一边前进一边奏乐,奏的是一首《兔罝》。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随着军乐响起,一股赫赫威仪顿时从鲁人那被齐人一吓,有些慌乱的队伍里升起,引得后方众人探头不已,忐忑的情绪顿时稳定了下来。而对面等着看鲁人出丑的齐人则面面相觑,感觉自己的打算落空了。
  “这是……”先前这些骑从混杂,孔子还没看出什么,这会一瞧,才发觉大不一样。
  赵无恤神秘一笑:“无他,仪仗队而已。”
  ……
  用仪仗队来显示军威,是他半年前赵鞅离开前夕,巡视骑兵营时想到的主意,反正随着马技越来越娴熟,出身圉人的虞喜等人总喜欢炫技,将马训练得和人一样齐步走……
  所以赵无恤就让他们要玩,就玩十马并排的齐步走……
  而骑从里那些身材高大英俊的人,赵无恤也将他们挑出来,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训练眼神,规定时间内不能眨眼,不能流泪。现下透过他们的目光,体现出的是武卒、轻骑兵的精、气、神。
  不过因为赵鞅走得急,这支临时仪仗队没派上用场,孰料半年后竟然遇到齐国人想玩仪仗大比拼。于是又一次轮到他们出场了,还顺便加上了因为没有战争而清闲下来的军乐师。
  军乐师是武卒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简陋的腰鼓敲击着兵卒的脚步节奏,随着赵无恤势力越来越大,他们也开始鸟枪换炮,有了新的装备。
  除了腰鼓外,圉、牧出身的骑从们经常用的号角也被引入,最初是用兽角制作的,后改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此外还有管乐器如排箫、横笛等,有时也加入大嗓门的歌唱,于是便构成了一曲嘹亮雄壮的军乐。
  武卒中的军乐师多数来自乡间里闾,他们不会奏复杂的雅乐,却能敲击吹奏出有力的节奏感!一首“赳赳武夫,国之干城”练了几百遍,一出场颇能技惊四座。
  然而这还不算结束。
  在向前整整齐齐地行了半里地,逼到了齐人跟前后,四排颜色不同的骑兵横队突然朝两侧移动,动若脱兔,吓得驾车的齐国马匹有些惊动。
  之后,伴随着越发高昂的赵氏鼓吹声,一车两骑从他们后方奔驰而出,分持三旗。
  当看到三面旗帜时,对面被仪仗队震撼得有些失神的齐人顿时哗然!
  车是柚木大车,上面有着代表鲁侯的旌旗,这是周成王在周公旦死后,赐予鲁侯的姬周大旗,是鲁国的骄傲和标志。可惜只是一个复制品,原旗被鲁昭公带去齐国,最后留在了那儿。
  这辆车是孔子急中生智从后面调来的,今日可是张扬君威的良机,哪能错过,所以他的弟子闵子骞为御者,子路持旗,好不威风!
  但引发齐人骚动的却不是他们,而是稍后的两骑。
  马是黑色大马,上面的两名骑兵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他们甲胄更加精致,手里还持有大旗,正是虞喜和另一名骑吏甲季。
  第一面旗自然是代表赵无恤的炎日玄鸟,今日在场的齐国人不少是经历过上次战争的老卒,此旗一出,雪原的恐怖回忆再度降临……
  见玄鸟旗,必避!这已经是齐人败逃时达成的共识了,想起如狼似虎的赵氏甲兵,刚才还趾高气扬的齐卒已经有不少人双腿战战了。
  他们都是从赵氏强弩下逃生的惊弓之鸟。
  而第二面,更是让高居车舆上的齐侯脸色发烧,让侍候在旁的卿士高张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差点从高车上跌倒。
  因为那面在阳光下无比刺眼的旗帜,竟是卿士高张得到齐侯特赐,绘着交龙之旂的“灵姑”旗……
  它在雪原大战的溃败中遗失,谁料是和“龙九”大旗一样,被赵无恤俘获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此刻,鼓吹停了,持旗的虞喜大吼大叫,他声音尖锐高亢,直钻在场数千人之耳:
  “齐侯军中已无龙九之旗,不可再无灵姑,今日齐鲁和解,外臣赵无恤特意送归,还望齐侯纳之!”
第486章
螳臂当车!
  随着灵姑旗的出现,齐侯和高张的遮羞布被一把扯下,齐国今天摆出的架势仿佛成了笑柄:你说你一个战败者,在这摆花花架子,嚣张如此有何用处?
  雪原之战的狼狈溃逃,冻彻骨髓的恐惧,还有那声差点把他魂儿惊飞的怒吼,一一浮现眼前。
  “赵氏孺子欺我太甚!”
  果不其然,齐侯杵臼当场发飙,他将手里迎客用的玉圭狠狠砸在车舆的铜构件上,顿时摔得四分五裂,仿佛齐鲁之间脆弱的和平荡然无存。
  他勃然大怒之下,忘了长远的考虑,忘了这些和谈里隐含的阴谋,不顾诸位大夫劝解,竟然直接下令攻之。
  “汝等休要拦我,寡人事先便想好了,顺则请平,逆则劫盟,楚成王劫持宋襄公之事,孤亦可为之!赵氏子以为,寡人今日只带了这区区一师的人来!?”
  君侯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今日是也!
  “唯唯!”
  随着齐侯震怒,卿大夫们只能苦着脸执行命令,宝贵的和平就这样从手边滑落,像是他们怀里抱着作为迎客礼物的羔、鹅、雉失去了用处,四处乱跑。
  齐侯大旗招展,会盟地点周围的小山谷和丘陵间忽然涌出了更多齐人兵卒,个个手持利刃,夹谷顿时喧嚣一片。
  而统帅他们的,正是陈氏的世子陈恒!
  齐国这边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和平,加上陈氏父子的怂恿,怎么可能没有后手准备?
  陈恒浑身甲胄,手持斧钺,站在车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得到齐侯的信号后,他的战车便从泰山岩岩的阴影里缓缓开出。他心里只想开怀大笑,齐国和鲁国的和谈若是告吹,那齐国便依然会两面对敌,对陈氏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他由衷地感谢赵无恤的所作所为,并且不介意今天以众凌寡,将赵无恤杀死在混战之中,为此,他可没少带善射者……
  人的性命是如此脆弱,只需要在乱军里轻轻一拉弓弦,伴随着一朵血花溅起,一个心腹大患就能永远闭上眼了!
  ……
  灵姑旗出现的瞬间,孔子便后悔了。
  礼之用,和为贵,齐人想要借势压制鲁国不假,但赵无恤的针锋相对却实在是有些过火。
  龙九旗、灵姑旗,连带上被俘的齐国公子阳生,这是齐人去年战败的三大标志,今天的和谈本来是为了摈弃前嫌,恢复齐鲁和平,但赵无恤却公然亮出旧物。这是在公开打齐国人的脸,揭齐人战败的短了,他之所以来夹谷,恐怕不是为了和谈,而是为了让和谈中道而阻的!
  难怪当初派颜回去邀请时,赵小司寇会答应的那么爽快。
  但孔子却又无法责难一脸无辜的赵无恤,因为正是鲁国本身的疲弱,才不得不仰仗于他,方才也是自己应允,他才得以派出所谓的“仪仗队”的。
  谁想这里面暗藏杀机。
  也怪自己,一时间竟没有认出那面属于高氏的旗帜,亏自己还在高氏做过几年家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