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655

  董祖常“扑通”跪下道:“儿子哪里会知道宗翼善会叛逃到张原那里去,儿子都是被张原陷害的。”
  董其昌舍不得再打儿子,只是叹气道:“为父的清誉都要让你给毁了。”
  董祖常跪着不敢作声。
  董其昌皱眉思索了半晌,说道:“张原那边得先缓一缓,目下情势于我董氏不利,不要惹他,让他骄妄一些才好,但宗翼善必须要他回来,绝不容他在外招摇。”
  董祖常问:“要孩儿派人去抓宗翼善回来吗?”
  松江打行的头领吴龙与董祖常是酒肉朋友,董祖常横行乡里,吴龙的打行青手是其帮凶,吴龙的打行也借董氏的势力不畏官府、欺凌百姓——
  董其昌道:“宗翼善现在托庇焦太史门下,想要我放他出奴籍,休想!”又道:“先不要莽撞行事,我先给焦、黄二人回信,拒绝让宗翼善出籍,命宗翼善回华亭,容留叛主之奴本就理亏,谅焦太史也不会再收留他,若他敢抗命不归,那时我再处置。”董其昌倒没觉得他董氏收留陆氏叛奴陈明有什么不对——
  董祖常道:“父亲说得是,宗翼善若敢不归,就把他父母关押起来。”
  董其昌当即提笔给焦竑、黄汝亨复信,派人即日启程送去杭州。
  临到月底,杭州知府殷廷枢的回信先到了,说陈明已解送青浦县,董其昌当即去拜会松江知府黄国鼎,黄国鼎是他门生,董其昌授意黄国鼎行文青浦县,让青浦县把陈明押解到松江府,由知府推官来审理此案——
  ……
  在杭州南屏居然草堂求学的张原在明师的指点下,《春秋》学业大进,早晚闲时则遍游西湖南路诸景,柳洲亭、灵芝寺、小蓬莱、南高峰,法相寺,无处不游,九月二十九日傍晚,焦氏仆人来请张原、宗翼善去雷峰塔下南园见焦太史,张原便对宗翼善道:“定是董翰林的回信到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长袖善舞
  与张原去包涵所南园的路上,宗翼善心下忐忑,这些日子宗翼善都有点提心吊胆,他是董其昌的抄誊书记,知道董府不少隐秘,此番董祖常在杭州狼狈而归,定会把他也恨上,虽有焦状元、黄进士为他说情,但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家仆,曾为董其昌书法代笔、又为董祖常代考了生员,只怕董氏很难容他出籍——
  南园大厅,黑脸阔口的黄汝亨和须发皆白的焦竑端坐其上,焦竑白眉微皱,对宗翼善道:“董公已有回复,说家中僮仆众多,不严家法无以御下,不肯让你出籍,奈何!”
  虽然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但现在听到确切答复,宗翼善还是心一沉,刹那间有浑身无力之感,同时,心中的不屈、愤懑、不平之气汹涌激荡,直欲仰天悲啸,他的父母是董家奴仆,他就注定也只能是董家奴仆吗,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没法改变吗?
  宗翼善双拳紧握,身子微微颤抖,躬身道:“两位老师提携的恩德,学生铭记,只是学生命该卑贱,虽有奋发之心,也——”宗翼善哽咽难言。
  焦竑与黄汝亨对视一眼,都觉恻然,宗翼善的好学敏悟他们心里有数,的确是难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屈为奴仆、执贱役,真让人扼腕痛惜。
  宗翼善道:“学生明日便归松江,在此先拜别两位先生。”就要下跪——
  张原扶住他道:“翼善兄若回松江,必遭董祖常辱骂甚至殴打,董祖常不学无术的名声已传遍杭州,其怨气会发泄到你头上——”对焦竑道:“老师,那董翰林虽不肯给宗翼善脱籍,也就是阻了宗翼善参加科举之路,但并不妨碍宗翼善求学问道,请老师留下宗翼善,莫让他回去遭受屈辱。”
  焦竑沉吟不答,张原心知焦竑虽然爱惜宗翼善人才,但却不会为了宗翼善而得罪董其昌,学问再高也在人间,种种人际关系必须权衡利弊,焦竑可以帮助宗翼善,那是他的高人雅量,但若是代价太大,焦竑是没有理由也没有义务非要帮助宗翼善不可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张原心思急转,又道:“老师,学生有个变通之计,老师在南京的澹园藏书楼号称江南第一藏书楼,不妨让宗翼善帮助老师整理书目,这算是向董翰林商借,并非容留叛主之人,老师以为可行否?”
  黄汝亨微笑,心道:“张原心智周密敏捷,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焦太史爱书如命,早年家境清贫,焦太史就爱抄书、集书,中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更是以搜罗善本书籍为务,对澹园收藏的珍稀古本,焦太史都是亲自校勘,并盖上‘澹园焦氏珍藏’、‘子子孙孙永保’、‘弱侯读书记’这三枚印章,张原提出让宗翼善帮助整理澹园藏书楼的书目,正是投焦太史所好,焦太史藏书十万卷,有意在有生之年编一本书目,宗生学识修养堪当此任。”
  果然,焦竑捻着白须点头道:“此言甚是,那老夫就腆颜再求董公一回,宗生暂留我处助我整理书籍,也免得这时回去遭受折辱。”
  这应该是目下最好的对策了,宗翼善对张原甚是感激难以言表,良朋佳惠,无以为报——
  张原呢,他起先并不知道宗翼善是董氏家仆,两次晤谈,佩服宗翼善之才,净慈寺山门痛殴董祖常之后,他决心助宗翼善脱籍,一是出于友情和惜才,二是为了打击董氏,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要借此事试探晚明江南缙绅蓄奴恶习是否难解,江南士绅多收容卖身投靠的民户为家奴,以至于国家无纳税之民,就连富民,为了躲避徭役,也把田产寄存于大官绅之家,那些大官绅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做好事,也要从中收取一定份额的田租,但比官府征的赋税要轻得多,这样,国家的赋税大量流失,肥了一部分江南缙绅——
  张原既有匡扶乱世之志,这一重大弊端他当然要考虑到,现在,他只是小小的试探。
  ……
  焦竑在杭州已经待了近两个月,十月十六这日带着儿子焦润生和弟子宗翼善回南京澹园,杭州知名士绅都来送行,钟太监自然也要来相送,知道焦状元清廉,没敢送钱物,只送了十册宋版书,其中有苏东坡《论语解》钞本四卷,焦竑笑纳了,钟太监心道:“咱家为购得这十册宋版书也花费了几百两银子,若送白花花的银子焦状元肯定板着脸拒绝,说不定还要呵责咱家,可送书就收了,同样值那么多银子,一件大俗事变成了风雅之举。”
  张原在运河码头看着焦竑的座船驶远,心想:“翼善兄的事情显然不会就这么善了,董其昌碍于焦状元的面子或许会暂时答应让宗翼善帮助焦状元整理书籍,但绝对长不了,必另起风波,拭目以待吧。”
  提学王编也来给焦太史送行,见到张原,说道:“张原,你为何不专心读书,惹那董翰林的儿子做甚!”王提学收到了董其昌的信,同时也听说了董祖常的笑柄,心想董玄宰才学傲世,怎么生的儿子如此不堪?
  张原恭恭敬敬道:“禀大宗师,学生就是在黄寓庸先生门下求学,与董翰林之子有些不快也是事出有因,学生不敢惹是生非。”
  王提学道:“凡事谦恭忍让为先,不然于你前程不利。”
  张原表面唯唯,心里当然不以为然,一团和气混日子谁不会呢,乱世将临,怎可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如果连董祖常这种人我都要忍让的话那我还能做得了什么事?
  王提学又询问了张原的学业,王提学也是治《春秋》的名家,问了张原关于《春秋》的经义,对张原的回答很满意,说道:“好生读书,明年四月我来考你,莫要懈怠。”
  ……
  张原在南屏山居然草堂求学直至十月二十五,钟太监派去松江买米的两艘官船也回来了,张原便向黄汝亨先生辞行,说了母亲寿诞必须赶回去,黄汝亨道:“汝母寿诞你当然要回去,这是你的孝道,若觉得此间读书还有进益,明年再来。”
  张原道:“明年学生与大兄张宗子一起来听先生教诲。”
  拜别了寓庸先生,张原又与居然草堂的同学一一道别,邀请同学有暇去山阴作客,黄汝亨门下的诸生对张原印象极佳,张原才华过人,却又毫无骄气,待人热情,从宗翼善之事来看张原也很乐于助人,这样的人值得一交。
  次日一早,张原、穆真真、武陵主仆三人乘那两艘运米的织造署官船回山阴,秦民屏带着两个土兵一齐跟去,秦民屏是特意留在这里等着为张原母亲祝寿的,钟太监也送了一份寿礼让张原带回去,钟太监在杭州织造署前后五年,还从没给哪位官员的父母祝过寿,可见张原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张原对上了他心思,他是真把张原当作信得过的朋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