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30

  “我估计是!”储独眼揉了揉兴奋得已经发了红的眼睛,咧着嘴回应。“你注意到没?伏兵的旗子都掉色了。往少了说,他们至少比咱们早来了一年多。啧啧,钦差大人这谋略,真叫老成。跟他比,咱们这些人年纪真的活到了狗身上!”
  “是啊,是啊。人不可貌相啊!”附近的刀客们连连点头。无论先前对年青的钦差大人多不看好,此刻,大伙全都当此战之前的那些怪话不是出于自己之口。“最好钦差大人先别忙着公干,带着咱们一路横扫过去。哼哼,我看这条道上,哪支马贼再敢嚣张!”
  真的会这样么?别做梦了吧!齐大嘴和储独眼两人互相对着摇头。以他们二人做刀客这么多年的经历,官军主动为商贩提供保护的情况,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往大唐在西域的威名固然赫赫,安西军实力固然藐视群豪,但是,这份威仪却从没跟普通百姓分享过。在大部分平头百姓眼里,官军在西域打输打赢,好像都是朝廷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也给他们带不来半点儿利益!
  可今天这位带着大伙杀马贼的钦差大人,说话做事,真的和其他大官不一样?莫非他除了钦差身份之外,还有别的背景?这样想着,齐大嘴和储独眼两个,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向远方的战场望去。
  那面金黄色的大唐战旗还笔直地树立在风中,骄傲且华贵。真的不同了,以往的大唐战旗,从没让人感觉到如此亲近。真希望他走得更远些,挑得更高些。齐大嘴等人默默想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腰杆挺得笔直,笔直。
  
  第二章
砺锋
(四
下)
  
  他们几个对王洵佩服得五体投地,却不知此刻战旗下的王洵,在指挥作战方面,其实是个如假包换的半桶水。非但临阵倒戈的两伙马贼与他半点儿关系也没有,就连拿来对付阿尔斯兰、塞吉拉胡等人的手段,也是参考了几个月前安西军大破大食军的招数,照着葫芦画了个瓢而已。
  按照王洵原来照搬照抄来的部署,整个战斗应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步,长槊手列队冲阵,打敌方将士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步,轻甲骑兵把握住战机,从长槊手撕开的缺口冲进去,搅乱敌阵。第三步,当敌军阵型彻底出现两翼与中央不能相顾之态时,他事先安排下的疑兵,数百名由齐大嘴和储独眼带领的刀客要一齐杀出,干扰敌方主将的判断。然后,才是真正的杀招,由他带着一百五十名陌刀手靠上前去,给敌方以致命一击。
  几个杀招环环相扣,也算抄得了封常清当日几分精髓。谁成想第一招还没使全,马贼们居然全军崩溃了。后面几式“巧妙”安排,除了两支疑兵在追杀敌军的过程中起到了些许作用外,其余全落到了空处。这让王洵心里感觉非常难受,就像抡着上百斤的大铁锤去砸石头,不小心却砸到了一泡狗屎上面。虽然目标的结果同样是四分五裂,持锤的人却被自家弄得气血翻涌,一时半会儿根本缓不过精神来!
  被从天而降的胜利弄得头晕脑胀,王洵接下来的指挥就像突然间换了一个人一般,半点儿也没有可称道之处。好在阿尔斯兰等人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根本没有勇气回头。而宇文至、宋武、方子陵等人好歹也都是白马堡大营正规培训出来的军官,纵使从中军传来的将令前言不搭后语,也懂得如何按部就班地收容俘虏,打扫战场。同时,大伙还不忘了分出一部分兵马,监督来历不明的“友军”。以免整个战斗功亏一篑。
  待王洵的心智终于又回到正常水平,战斗的收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斥候们事先探听清楚的两千五七百多名马贼,除了阿尔斯兰、塞吉拉乎等匪首和一名叫做穆阳仁的狗头军师,各自带着几十名嫡系成功逃走外,剩下几乎被全歼于此。不过被阵斩的马贼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两成,剩下的全都主动缴械做了俘虏。
  这可让王洵感到有些为难了。他身边只有六百多名唐军,还不及俘虏的三分之一。若是被对方缓过神来,就很难再控制住局面。然而,将俘虏尽数诛杀,在此刻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一则与安西军的军规不符;二来他此番出使的目的是为了合纵群雄,也不宜表现的过于血腥。
  “不如将处置俘虏的事情暂且搁到一边。先跟对面的人打个招呼去!”见王洵满脸迟疑之色,宇文至走上前,低声提醒。“如果他们所打的旗号为真的话,恐怕是当年在怛罗斯之战中被杀散了的。若是能拉到咱们队伍当中来,可成为你我今后的一个大助力!”
  “他们?”王洵先是迟疑,然后狠狠地拍了自己脑袋一下,“亏得你提醒,否则我真的太对不起人了。走,一起过去。无论是不是当年失散的弟兄,至少人家今天帮了咱们大忙!”
  说着话,他策动坐骑,缓缓走向对面已经按兵不动多时的友军。远远地挺直身躯,拱手致谢:“多谢对面的弟兄出手相助。大唐河中安抚使,中郎将王洵在此有礼了!”
  帮了忙却被当贼看,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早就都憋了一肚子火,见王洵年纪轻轻就穿了正四品武将服色,身后还披着一件赤红色披风,心中愈发觉得憋屈。当即,由沙千里拱了拱手,冷冷地回应道:“几个怛罗斯河畔的孤魂野鬼,能不拖大人的后腿就不错了,怎配提‘帮忙’二字。刚才即便没有我等凑热闹,想必马贼们也难逃出大人的手掌心。若有添乱之处,还望大人不要见怪才好!”
  “是啊,是啊。还请钦差大人不要见怪才好。否则我等还真担当不起!”其他几名原安西军将领纷纷附和,看向王洵的目光充满了挑衅。
  “强敌环伺,所以在没弄清楚诸位身份之前,王某不得不小心些。得罪之处,在此赔礼了!”王洵在马上再度拱手,大声向众人致歉。
  “不敢,不敢!”沙千里等人纷纷闪避,脸上的阴云却没有半点儿消散迹象。
  周围这些人果真为怛罗斯之战失散的安西军弟兄的话,这几年来,所吃的苦头可想而知。而从这些人匆匆套在身上的标识上看,其中官职最高者,也不过是个校尉。也难怪他们心中不舒坦。猜到敌意的起源,王洵笑了笑,非常平和地说道:“今天如果不是你等出现,王某纵然能取胜,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作为答谢,所有缴获之物,便全归诸位好了。除此之外,王某还能给诸位挤出大约够吃两个月的干粮和一批铠甲、兵器。如果诸位不嫌弃的话,立刻就可以派人跟我去取!”
  “你?”沙千里等人先是一愣,然后怒形于色,“你这话什么意思!拿我等当叫花子打发么?”
  “几位兄弟误会了!”王洵非常礼貌地再度拱手,心平气和地解释,“王某此番奉命出使,有重任在身,不敢于路上耽搁太久。而诸位与王某又互不统属,无论是上报功劳,还是指挥调度,王某都不便干涉。所以才准备挤一些干粮和兵器出来,让诸位自行返回安西。安西军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从这里往东,应该没人敢难为一支打着大唐旗号的兵马!”
  说着话,他自管抬着眼皮往对方那面破旧的战旗上看,压根不在意沙千里等的愤怒。众人被气得几欲吐血,却从王洵的话头里挑不出半分毛病来。半晌,黄万山轻轻叹了口气,带头向王洵拱手,“我等日日盼着,就是重新站在大唐的旗帜下。却不敢作为一哨残兵,灰溜溜地爬回安西去。钦差大人如此年少有为,还是请给我等再指一条明路为好!”
  “是啊,是啊。钦差大人既然能一路毫发无伤走到这里,想必见识要高人一等。我们这些人都是莽夫,还请大人不吝指点!”沙千里也强忍住心头恶气,顺坡下驴。
  他与黄万山两个本来就有再度为国出力之意,否则也不会看到王洵这边的旗号之后,立刻打出同样大唐战旗。但先是因为宇文至等人的刻意提防,让他们几个觉得热脸贴了冷屁股。后来又因为把王洵当成了借助祖宗余荫捞功名的纨绔子弟,心生轻慢。所以才故意冷言冷语一番,免得表现得过于急切,合兵一处之后反而被王洵呼来喝去。
  谁料想王洵根本没有收编他们这支队伍的打算。并且还主动提供粮草辎重,送他们东归。这种大度且毫不在意的姿态,登时让沙、黄两人的盘算落了空。若是灰溜溜地逃回安西,这两年来,他们原本就有很多机会,又何必等到现在?况且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回去了,又怎可能得到封常清的关注?若是得不到封常清的关注,不能于安西军下一次东征时斩将杀敌,日后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当年战死在怛罗斯河畔的袍泽?
  想到那些死不瞑目的袍泽,众人心里先前对王洵的一点不满也变得微不足道了。相继拱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两年多来,我等将河中各地的山山水水,大路小径,摸得烂熟。若是钦差大人有需要我等效力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我等不敢推辞!”
  “是啊!都是为大唐而战。分那么清楚干什么?钦差大人做事仗义,我等也不能太被人小瞧了去!”
  早在听到对方自报身份为‘怛罗斯河畔的孤魂野鬼’的时候,王洵心里就已经开始打这支队伍的主意。只是他这两年所受磨砺颇多,心中早就被磨出了无数沟壑,所以才使出了一招以退为进,逼着对方先行表态。
  如果沙千里和黄万山等人不肯上当,王洵自然还有很多从高力士、陈玄礼、封常清等仇人或者恩人身上偷师来的手段,一招招施展开来,逼着对方就范。总之,这支在敌人背后忍辱负重多年的队伍他已经看到眼里了,绝对不会任由它从嘴边溜走。
  此刻已经渐渐接近目标,王洵叹了口气,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道:“不瞒诸位,此刻等在王某面前的,几乎步步都是陷阱。今天的这伙马贼,不过是别人丢出来的探路石子而已。你等如果拿了干粮现在就向东返的话,十有八九能平安回到大唐境内。如果跟王某一道向西,前路恐怕是九死一生……”
  “有什么可怕的。我等这条命原本就是捡回来的!”
  “就是!若是没有风险,我能还没兴趣呢!”
  不待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人做决断,附近的将士们纷纷表态。王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即将双手一抱,四下做了个罗圈揖,“如此,王某就多谢诸位弟兄了。都是军中弟兄,咱们就直来直去。请诸位先在我帐下委屈些日子,待回到安西后,所有功劳苦劳,无论是这几年王某没亲眼看见的,还是今后王某亲眼看见的,将一一上报,绝对不会让诸位的血白流半滴!诸位,可愿意相信王某!”
  “愿意,愿意!”众将士听王洵突然满口都是大实话,愈发觉得此人可靠可亲。纷纷围拢过来,大声回应。
  “两位大哥,可愿意助王某一臂之力!”得到了众人的支持,王洵才又回过头来,向沙千里、黄万山两个头领发出邀请。
  “我们……”沙千里不禁有些气结,弟兄们跃跃欲试了,做头领的哪还有阻挠的道理?“我们二人,愿意唯大人马首是瞻!”
  
  第二章
砺锋
(五
上)
  
  见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的气焰已经不像先前那样高,王洵迅速换了副面孔,笑着建议:“那就赶紧带着弟兄们过来换身齐整铠甲,捎带着把兵器也补充一下。我这次带得辎重虽然不多,给大伙每人挤出一套来,还是绰绰有余!”
  两支孤军被困在河中一带已经将近三年,大多数弟兄们此刻非但身上的铠甲早已破得没法再修补,就连手中的兵器也豁牙露齿,令士气和战斗力俱大打折扣。而对于将士们而言,有一整套优质的铠甲和兵器,无异于多出了半条命。因此,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再度齐齐拱了拱手,带着几分感激的口吻说道:“如此,就多谢钦差大人了!”
  “别叫我钦差,我听着别扭。”王洵笑着摇了摇头,伸出胳膊,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请两位前辈带着弟兄们跟我来。在下姓王,单名一个洵字,乃是封节度帐下的一个厮杀汉。封节度需要试探河中地区群雄对大唐的态度,为来年的西征做准备,一时半会儿却找不出合适人选来,才临时赶我这个笨鸭子上了架。若依王某本心,这合纵连横之举,乃文人玩的勾当,根本不该有王某一介武夫什么事情,也远不如真刀真枪拼得痛快!”
  这番话有真有假,意在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听在耳朵里,却觉得非常亲近。“在下沙千里!见过将军大人!”“在下黄万山!见过王将军!”
  正客套间,二人突然觉得王洵这个名字有点儿耳熟。仔细一看,又看到了他挂在马鞍桥下的兵器,同时愣了愣,将两双眼睛圆圆地瞪了起来。
  宇文至一直在警惕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发觉气氛有异,立刻提了提马缰绳,与王洵并在了一处,“两位前辈怎么了?还有什么特别要求,尽管提出来让我家将军知晓?”
  “你是王洵?”沙千里根本不理睬宇文至举动,目光上上下下地扫视,颤抖着双唇追问。
  “是啊!”王洵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拨开宇文至,笑着回应。
  “你真的是王洵!”黄万山也好像受到了什么惊吓般,盯着王洵的脸,上上下下看了个没完,“你真的是王洵!那个两军阵前,将大食第一好汉萨尔格拉在两军阵前一锤子砸死那个?!老天爷,没想到竟然是你!”
  “我……?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啊!”王洵瞠目结舌,如坠云雾。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稀里糊涂地居然已经闯下了这么大名头。两军阵前一招斩杀敌将,对方还是大食第一好汉?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啊?自己的确斩杀过一名大食莽夫,却也是费了好大力气的,并且最后用的也是刀而不是锤,怎么传来传去全变了模样?!
  此刻,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才没心思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他们两人能带着一伙残兵,在强敌环伺之下坚持到现在,所凭得全是心中一股信念。几乎有关大唐的一切,都会被拿来放大、加工、激励士气。而唐军数月前以少胜多,大破二十万大食联军的喜讯,早就被二人添油加醋对属下弟兄重复了无数遍。几个关键人物,更是浓墨重彩地反复描绘,并且加入了无数个人想象在里边。
  况且西域各地交通简陋,信息传播完全靠旅人的嘴巴。安西唐军与大食之战的经历,传到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的耳朵里时,已经承受过了无数道加工,与事实相去甚远。
  在民间的想象里,能被大食军主帅派出来挑敌骂阵者,肯定是军中第一好手。大食军之所以败得那么狼狈,也肯定是因为第一好手输得太快,影响了全军的士气。而杀死了大食第一好手的唐将,肯定是身高过丈,眼似铜铃。说不定还是什么古代神明转世,专门来对付残暴野蛮的大食人的。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王洵形象在传说中已经非常高大。即便是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也不止一次地设想过,如果有朝一日能与此人并肩而战,将会是何等的荣耀。二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后,他们的愿望就能实现了。更没想到的是,当自己第一眼看到心目中的英雄时,居然会把对方当成个混军功的纨绔子弟!
  想到这儿,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不觉面红过耳。先冲着王洵深施一礼,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各自的部属大声介绍,“弟兄们,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铁锤王,阵斩大食第一勇将的王洵王将军。还赶紧不过来一道拜见!”
  刚才听到两位头领跟对方的交谈,弟兄们已经激动得跃跃欲试。此刻得到许可,谁还能再保持镇静。纷纷策马上前,冲着王洵用力拱手,“见过王将军!”“见过铁锤将!”
  “大伙免礼。免礼,都是自家弟兄,千万不要客气。不要客气。”被热情的人群包围起来的王洵额头见汗,不断拱手相还,“再客气我就头晕了!赶紧跟着我领铠甲兵器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大伙做呢!”
  听王洵说得直爽,众人更觉得这位年青的将军对脾气。齐声答应着,让开一条路,然后簇拥在王洵身后朝骆驼队方向走。经过刚才带队监督自己的方子陵等人面前时,却还念念不忘瞪上几眼,以泄心头怨气。
  “都是人啊。运道咋就差这么多呢!”方子陵气得直翻白眼。刚才王洵只带着宇文至一人过去跟来历不明的队伍打招呼,他其实心里暗中捏了一把汗。毕竟对面的那支残军除了一面千疮百孔的大唐战旗之外,拿不出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一旦他们怀着某种不良企图,王洵就等于自己把自己往刀尖上送。
  谁料王洵走过去后,三言两语便折服了对方的两名头领。随即,虎躯一震,再震,再再震,居然转眼就成了那支残军的主心骨。
  单看脸上的表情,此刻即便王洵拿大棒子往外赶,那伙来历不明的残军也要死乞白赖追随他了。这情形,没法让人不嫉妒。可是嫉妒之余,方子陵却又由衷地替王洵感到高兴。如果残军的来历真的像他们自己所说,是当年怛罗斯河畔失散的弟兄。收服了他们,就等于大伙身边又多出了两个团老兵。与原来的两个团加在一起,甭看只有区区千把人,却都是实打实的精锐。此后西行路上再遇到任何规模的对手,勉强都有一拼之力了。
  王洵的好运气显然不止这么一点儿。很快,令方子陵更为嫉妒的事情就发生了。走过俘虏们身边的时候,沙千里迟疑了一下,低声向王洵问道:“怎么他们还都站在这儿。将军是不是很头疼怎么处理这帮家伙?”
  “的确如此!”一旦拿对方当了自己人,王洵就不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咧了咧嘴,坦然承认。“王某此番前来,是替大军探路的。不宜杀戮太重。可轻易地放他们走的话,王某又怕他们以为我唐人迂腐可欺,回过头在丝绸之路上变本加厉地祸害咱们的人!”
  “放他们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沙千里有心在王洵面前表现,笑了笑,主动请缨,“末将想跟大人讨一支令,收编了这伙土匪。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收编他们?”王洵脸上的表情很是迟疑。类似的主意他也想过,然而一则难以保证马贼们的忠心,二来对方的战斗力也实在太差了些。用来摇旗呐喊则浪费粮食,驱使起作战的话,恐怕没等敌人靠上前,他们反倒把自家阵脚给冲散了。
  “这片土地上,向来是强者为尊。以大人目前的名头,不愁他们不忠心耿耿。”仿佛猜到了王洵的担忧,沙千里笑着补充,“至于打仗,这边和咱大唐不一样。向来是凭着少数精锐决胜负,其他人能起的作用都很有限!”
  王洵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还奇怪呢,怎么刚一交手,半天云就溃不成军了!那就烦劳沙将军收编了他们,能借着他们的人数,沿途壮壮声势也好!”
  “得令!”沙千里兴奋一拱手,纵马朝俘虏们奔去。马贼们将今天的战败的原因十中八九归咎到了他的头上。因此个个满脸愤恨,若不是兵器已经被收走,旁边还有几十名唐军虎视眈眈的话,真恨不能一起扑上前,将此人碎尸万段。
  沙千里却不怕招人恨。先是策马围着俘虏队伍兜了几个圈子,然后带住坐骑,冲着俘虏们大声喊道:“你们知道今天输给了谁么?两军阵前一招砸扁了大食第一勇将的铁锤王。也就是他老人家懒得跟你等一般见识,没有亲自动手。否则,甭说阿尔斯兰那厮跑不了,你们这些个家伙,也得一半儿都变成肉酱!”
  唯恐有人听不明白,他先用汉语说了一遍,紧跟着又用突厥语大声重复。众俘虏们听第一遍时,还把敌意写了个满脸。待听了第二遍,猛然间就把王洵的模样跟传说中的人物对上了号。脸上的敌意立刻消失不见,代之是由衷的钦佩和尊敬。
  河中地区百姓多为突厥遗族,虽然近年来已经渐渐被大食人同化,但骨子里信奉的依旧是狼群法则。服从强者而鄙视弱者,并且没有什么持久的忠诚概念。先前阿尔斯兰实力强,大伙纷纷聚集于阿尔斯兰旗帜下。如今来了一个比阿尔斯兰强大百倍的豪杰,大伙便立刻恨不得扑将过去,借托他的威名,像周围弱小者亮出白森森的獠牙。
  “听清楚没有?我再说一遍。”把俘虏们的表情看在了眼里,沙千里继续用两种语言重复,“你们今天,输给了铁锤王。一点儿也不冤!他老人家说了,哪个要是还不服,尽管向他单挑。只要打赢了他,就可以带着兵器和战马离开,此外,还赠送十斤茶砖!有不服的没有?有想赚茶砖的没有?”
  众俘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讪讪而笑。据说能空手搏杀虎豹的大食第一勇士萨尔格拉都被铁锤王一锤子砸扁了。自己上去,不是纯粹活得不耐烦了么?
  “好,既然没人有胆子跟铁锤王单挑,我就再给你们另外一个机会!”看看火候已经差不多,沙千里笑了笑,突然将腰间横刀抽出来,高高地举在了手中。“铁锤王需要有人替他杀人放火,愿意去的,自己列队,跟我到铁锤王面前,向他发誓效忠。不愿意的,自己割了两根大拇指,滚到柘拆城中做叫花子吧!”
  铁锤王招募喽啰?俘虏们喜出望外,立刻骚动起来,推推搡搡地在沙千里的背后列队。一些原本就是小头目者则出动出面维持秩序,唯恐表现得晚了,日后不会受到铁锤王的重视。而个别不愿意继续过刀头舔血日子的马贼,却舍不得两根大拇指,犹豫再三,趔趄着跟到了队伍末尾。
  转眼间,队伍已经收拾整齐。在沙千里的带领下,走到王洵面前,齐刷刷拜倒,大声地说道:“我等没长眼睛,得罪了您老人家,该死,该死。请英雄饶恕我等。我等从今以后,愿意供英雄驱使。您让我杀谁我杀谁,您让我打谁我打谁。即便让我自己抹脖子,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这些人有的说突厥语,有的说粟特语,有的说汉语,各种语言汇集在一起,比数百只鸭子的叫声还要乱。王洵根本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却知道沙千里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高兴之余,又想着收拢这些人的心,清了清嗓子,大声回应:“诸位免礼!都站起来吧!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既然你们愿意跟着王某,王某也不会亏待你们。从今以后,有功同赏,有过同罚……”
  “谢大人!”俘虏们乱轰轰的站起身,东倒西歪,完全是一伙乌合之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