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359

  王朴道:“是不是镇海造船局的事?”
  孙传庭点了点头,皱眉道:“这才不到半年时间,户部已在镇海造船局投入了两百万两银子,可你说的铁甲舰却连影子都没见着,最近朝野的议论很大,虽说现在已经没有都察院和科道言官了,可老这样下去恐怕不是办法。”
  王朴道:“朝野有议论很正常,只要事态没有失去控制就行。”
  “这倒不会。”孙传庭道,“虽然朝野对此有议论,可事态还远远没有严重到失去控制的程度,爹只是担心填不饱这个无底洞,最后会拖垮财政。”
  “对了。”王朴忽然说道,“说起财政,我倒是忘了问了,拍卖官营产业和作坊之后,朝廷的税收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海关的税收又如何?”
  孙传庭道:“官营转私营之后,各行业的源头税比崇祯朝时略有增加,不过海关税收才是大头!据户部初步估算,自从设立海关之后,一年多时间里征收的关税税银足有一千余万两,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关税增长更是迅速!”
  王朴问道:“朝廷的收支情形呢?”
  孙传庭道:“略有盈余。”
  王朴微笑道:“爹,你一定没想到吧?”
  “的确没想到。”孙传庭老实点头道,“爹原以为官营转私营之后,至少五年之内税收收入上不可能有什么起色,却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更何况去年年初和年尾还经历了两场大战,光是军饷、赏银的支出就高达四五百万两之巨!还同时支持了蒸汽机研发、建德兵工厂建设、镇海造船局建设、阳明大学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实现收支平衡,的确不容易。当户部把帐目报上内阁时,钱谦益和吕大器可都不敢相信哪。”王朴能想象到钱谦益和吕大器当时的吃惊,可王朴心里却是一点也不吃惊。
  其实这一切早在王朴的意料之中。明代奉行的是藏富于民的国策,虽然国家财政极为拮据,可民间财富却相当可观!有资料表明,在明末数十年间,西方国家从各大洲攥取的白银有四分之三流入了大明!
  这些白银作为硬通货流入大明,虽然造成了银价一定幅度的下跌和物价的上涨,却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从嘉靖到崇祯这百余年间,大明的商品经济可以说是爆炸式增长!
  套用现在的术语,当时GDP的增速很可能高达30%以上!
  由此可见,海关关税收入千万两之巨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王朴制订的关税税率可是高达200%。也就是说只要大明卖出价值五百万两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就能获得千万两白银的关税收入,用现在的术语来说,这根本就是掠夺式贸易!
  但当时的大明就是有这样的资格!
  就算是征收200%的高额关税,西洋商人也只能从大明进口丝绸、茶叶、瓷器等奢侈品,因为他们本国生产的产品不但质次而且价钱比大明的出口商品价格还要高昂。从古至今,中华的物产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一直到了满清末年,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西方世界因为再也找不到足够的白银来交换中国人的商品,所以才想到了鸦片。先用鸦片换取中国人的白银,再用白银来购买中国人的商品,所以才有了两次鸦片战争,才有了火烧圆明园,才有了甲午海战……
  换句话说,如果满清政府足够强硬,能够挡住西方国家的鸦片攻势,完全可以凭借绝对强势的商品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也就是银本位贸易体系,那样的话,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今天的美国。
  可惜的是,奴性十足的满清统治者根本不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他们出卖了中国,把中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积攒了五百多年的海量白银一口气全部赔给了洋人,从而导致近代中国陷入了贫困的深渊,时至今日都没能恢复元气……
  身为一名穿越者,王朴当然不会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在这个时代,大明帝国仍然会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断地输出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奢侈品,鸦片贸易也许仍旧会出现,但是对象将发生变更。
  这个时代的鸦片贸易,只能是中国向西方倾销鸦片,而不是西方向中国倾销鸦片。
  王朴微笑道:“爹,这才一千多万的关税就把你乐成这样了?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你瞧着吧,要不了两年海关的关税就会翻翻!”
  “翻翻?”孙传庭吃声道,“你是说……两千万两?”
  “呵呵。”王朴微笑道,“两千万两算什么,将来大明朝的岁入还要上亿呢!”
  “上亿?”孙传庭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你就吹吧。”
  “好,那就不说这个了。”
  王朴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孙传庭做太多的探讨,孙传庭毕竟不是穿越人士,他是不可能看清当下整个世界的贸易版图的。王朴接着说道,“爹,现在跟你说说另外一件事,趁着现在天气不错,我想发兵收复辽东。”
  “发兵辽东?”孙传庭愕然道,“你不是一直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吗,现在李自成、张献忠和吴三桂可都还没有摆平呢。”
  “不,现在情形不同了。”王朴摆了摆手,说道,“现在的李自成、张献忠和吴三桂虽然还没有摆平,可他们已经是日薄西山没多大作为了,更不可能威胁到朝庭的安危,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先腾出手来收拾辽东的建奴。”
  孙传庭不解道:“这可是舍近求远啊?”
  “舍近求远也是迫不得已。”王朴道,“本来收复辽东还可以拖上几年,等先摆平了李自成、张献忠和吴三桂之后再来收拾建奴,可现在镇海造船局急需辽东的木材来打造水师,所以收拾建奴提前了。”
  “打造水师?”孙传庭道,“贵州云南也有上好的木材,为什么非要辽东呢?”
  王朴道:“贵州和云南道路险阻,运输成本太高,而且周期太长,而辽东的木材却可以从海路运输,极为便利。”
  “好吧。”孙传庭想了想,点头道,“军事上的事向来都是你说了算,既然你认为应该首先收复辽东,那就先收复辽东吧,后勤方面你完全不必担心,眼下国库充足,饷银和军粮都不是问题。”
  沉吟片刻,王朴又问道:“爹,儿子不在京城这段时间,朝中政局还平稳吧?”
  孙传庭笑道:“怎么,你还怕爹镇不住场面啊?”
  王朴忙道:“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好了,爹知道了。”孙传庭微笑道,“朝中政局很平稳,简直是平稳得不能再平稳了。自从裁撤了都察院和科道衙门之后,内阁、六部没有了掣肘,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各省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已经调整完毕,内阁的政令可以有效传达到各省,老夫入朝为官也已经几十年了,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好局面哪。”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讲课——向皇权宣战
  “这就好。”
  王朴点了点头,看上去有些神思不属。
  孙传庭皱眉问道:“小子,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王朴沉吟道,“明天我的去一趟阳明大学,给学员们讲一堂课。”
  “讲课?”孙传庭困惑的道,“你想讲课应该去陆军军官大学,去阳明大学做什么?”
  “不。”王朴摆了摆头,说道,“这堂课我必须的讲。”
  王朴是铁了心要改变大明帝国的政治体制。皇帝独裁的弊端实在是太大了,不管是延续朱家的皇脉,还是王朴篡权,谁也不能保证两家的子孙永远都是英明有为的人君,万一遇上个暴君怎么办?
  王朴是铁了心要把大明带进君主立宪的轨道,而要实现这个政治目标,阳明大学的学员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朴要以阳明大学的毕业学员为基础构成新的统治阶层,这个统治阶层必须和以前的士大夫阶层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王朴要讲这堂课,他必须亲自奠定阳明大学的政治思想基础,从而保证阳明大学培养出来的学员不是头脑迂腐,只知道三纲五常的保皇派酸儒。王朴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绝不迷信君权的群体。
  次日,阳明大学大礼堂。
  王朴衣冠楚楚高踞演讲台。台下,阳明大学的五百名学员以及五十名教习正襟危坐。这五百名学员都是从江南各省挑选出来的年轻秀才,当初孙传庭挑选学员时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的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受儒家思想影响不深。
  至于那五十名教习,却都是信奉心学的饱学之士。
  王朴目光灼灼地扫视礼堂里的师生一周,大声问道:“有没有人能够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三纲五常?”
  有学员当即起立应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好。”王朴点了点头,又道,“那么你能不能先给我解释一下,这三纲是什么意思?”
  学员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意思是说大臣要绝对服从于君王,儿子要绝对服从于父亲,妻子要绝对服从于丈夫。当然,这三纲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当君王、父王和丈夫的,也要对臣子、儿子、妻子做出表率。”
  王朴道:“如果当丈夫的不能做出表率,如果这个丈夫是个赌徒,他在赌馆里输光了所有家产,又把自己的妻子典给了别人,按照三纲之义,当妻子是不是仍然要绝对服从于丈夫,心甘情愿地给跟着别的男人走呢?”
  “这个……”学员犹豫了一下,应道,“按照三纲教义,应是如此。”
  王朴又道:“如果当父亲的不能做出表率,如果这个父亲是个恶棍,因为多喝了几杯酒狂性大发,要不分缘由把儿子给活活打死,按照三纲之义,当儿子的是不是仍然要绝对服从于父亲,不能反抗,任由父亲活活打死呢?”
  “这……”
  “如果当君王的不能做出表率,如果这个君王是个暴君,因为贪恋美色结果要把全天下的美女都收进宫中,按照三纲之义,当臣子的是不是仍然要绝对服从于君王,真的把全天下的美女都抢进宫里呢?”
  学员无言以对。
  有位教习终于忍不住了,起身反驳道:“王爷,在下虽然也反对三纲五常,不过对王爷的曲解却是不敢苟同。”
  “哦?”王朴淡然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见哪?”
  教员道:“朱子所提倡的三纲五常,其精髓在于教化,即提倡世人按照教义去做,而没有任何强制的意思。另外,三纲五常其教义是包含有两方面意思的,一方面教化臣子、儿子和妻子。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在教化君王、父亲和丈夫呢?”
  “不,先生你错了!”王朴肃然道,“三纲的原义也许正如先生所说,可现实的实际情形却绝非如此!现实的情形是三纲教义只对妻子、儿子和臣子有约束力,已经成了丈夫、父亲和君王维持其权威的工具!”
  教员急道:“话不能这么说……”
  “为什么不能这么说?”王朴抢白道,“妻子如果不从丈夫即为不义,儿子如果不从父亲即为不孝,臣子如果不从君王即为不忠。可如果是丈夫冤枉了妻子呢?如果是父亲冤枉了儿子呢?如果是君王冤枉了臣子呢?是不忠、不孝还是不义?不,都不是。即便是妻子、儿子、臣子屈死了,冤死了,按照三纲教义,当丈夫、父亲和君王的也不会落下任何骂名,更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这位先生,本王说的是事实吗?”
  教员皱眉道:“这的确是事实,可是……”
  “没什么可是!”王朴大手一挥,朗声道,“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子,不管是父亲还是儿子,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的就是对的,就应该的到支持。错的就是错的,就应该受到惩罚!所以,三纲教义完全就是扯蛋,它根本就不配成为世俗道德的评判标准。世俗道德的评判标准只有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大明律!”
  “不管是君王、父亲还是丈夫。谁要是触犯了大明律他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妻子没必要绝对服从于丈夫。儿子也不必绝对服从于父亲。臣子更不必绝对服从于君王。但是。所有人都必须绝对服从于大明律!”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大明律面前,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就算是当今万岁爷杀了人,他也的给别人偿命!”
  石破天惊!
  王朴这句话就像一块巨石投进了平静的湖水,霎时激起滔天巨浪。阳明大学的教员和学员霎时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吃惊吗?”王朴大声道,“完全不必吃惊,在这个世界上至高无上的权威只有一个,这个权威不是本王,不是内阁,也不是万岁爷,它就是大明律!大明律是神圣不容侵犯的,谁要是触犯了大明律,他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王朴这些话其实就是在向旧有的皇权宣战了!
  王朴说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要在阳明大学的学员心中确立大明律的神圣的位。当大明律在这些学员心中的地位超越了皇权之后,当这些学员逐渐成长为大明政坛的中坚力量之后,君主立宪才会变的水到渠成。那时候皇权就会被彻底架空,并且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大明律就是大明帝国的宪法,只有确定了宪法的神圣性,大明帝国的政治体制才不会在王朴死后出现反复,君主立宪的政体才可能延续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