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暴君(精校)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90

  只是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猜测偏偏就是事实。
  刘轩在打量了一阵黄承彦之后,突然问了句:“可有儿女了?”
  “嗯?”心中纳闷,怎么天子一开口就问了这么个话题?不过天子垂询,自然不能怠慢,连忙回答了一句:“有一女儿,今年六岁!”
  “哦!”
  刘轩一副了然地点了点头,反倒让黄承彦更加摸不到头脑,不明白天子那一副表情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当然不可能知道,刘轩这般表情,是因为他已经确定黄月英已经出生了,而眼下还只是个小丫头片子。
  “六岁,按照这时候的习俗,女子十五岁成年,而大家族的女孩都是成年后才会考虑婚配的问题,那么算算时间倒是差不多!”
  眼下按照公元纪念算是一九五年,十年后二零五年,而诸葛亮出山是在二零七年,时间刚好对的上。
  想到这一点,刘轩突然想看看黄月英,见见这号称一代奇女子的丫头究竟是不是如传言中的那般丑?同时她的才学是不是真的惊天地泣鬼神连诸葛亮都要甘拜下风?
  “这次来长安,没有将女儿一并带来吗?”
  黄承彦怔愣了好一阵才应了句:“并没有!”
  刘轩看了看他的表情,心中猜测这老头可能在暗地里寻思自己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吧?不过想想,自己那话也的确容易叫人误会,所以咳嗽了两声缓解尴尬,渐渐的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去。
  “听闻荆州黄氏擅长机关阵法之道,这一次着汉升请你来,就是想问问,可懂得机关之法?”
  “机关?”黄承彦没想到天子找自己居然是这个原因,不过这机关一道,他还真的颇为精擅,因此也没有过于谦虚,直接就说了句:“正是所长!”
  “哦?”
  黄承彦地回答让刘轩很是开心,随后与这老头谈论了起来,想他刘轩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用的许多东西,就算是机关一道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的世界,同时他自身又是对这一门知识颇有成就的仙人,脑中懂得的东西随便拿出来一点都足以秒杀黄承彦了。
  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太多高深的,反而选出一些基础中的基础来与黄承彦讨论。
  初时黄承彦还在惊奇天子竟然懂得这些东西,可是随着聊的时间越长,内容越多,渐渐感到天子在机关阵法上的成就怕是不在自己之下,惊奇的同时也颇有一种找到了知己之感。
  随着武帝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之外的派系都遭到了相当程度的打压,加上机关一道在做官上又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像法家学说那样依旧有着大量的传承。
  在如今这个时期,可以说传承了机关之术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少到了黄承彦都不知道除了自己这个天下还谁擅长此道。
  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懂,而且还颇为精通,心中渐渐突然有一种感觉:“莫非我黄家要就此平步青云?”
  正寻思着,只见天子突然一脸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说了句:“正好朝中工部尚书一职空缺,欲寻一合适人担任而不得,如今这个问题可算解决了!”
  这话一出,黄承彦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一股热血直冲脑门,嘴上哆嗦了两下想说什么,最后硬生生被自己忍了下去,然后起身来到殿中,恭恭敬敬对刘轩施礼:“陛下如此器重,微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望!”
  如今随着朝廷军马大败黄巾贼,剿灭了贼军并且杀死了贼首南华,朝廷的威望有所恢复,同时对于朝堂上的变化,各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尚书,在以前虽然是朝中重臣,但和现在的尚书绝对不能比。
  自新帝登基,设六部并以尚书主事后,尚书的地位比以往提高了几个等级,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九卿,位列三公之下。
  并且尚书成为了朝堂上真正掌握着实权的部门,与日渐被边缘化的九卿成为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朝堂上最有前途的就是六部,而九卿已经不再如当初那般引人注目了。
  黄承彦从荆州出发的时候,未尝没想过入朝仕官,那时候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进六部,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当今天子居然这么大方,一开口就许了工部尚书。
  若不是他年岁不小经历了许多事情,自身涵养功夫也不俗的话,可能这一惊之下就得失态。好在他忍住了,并且自觉表现的还算得体。
  可既便如此,坐回去后也觉得自己如在梦中,整个身子都轻飘飘的。
  “如今卿既然担任工部尚书,以后就得住在京中,最好尽快将家眷也接到长安,也好早些安定下来。”
  黄承彦听到这句话,突然一阵疑惑,瞧了刘轩几眼,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不过想到这点后,他的脸色变得更加苦涩,欲言又止了好一阵后,这才说了句:“这……陛下是否从哪里听闻过微臣有一女?”
  “是略有耳闻!”
  刘轩不晓得怎么问这事,但对此他倒是没有半点隐瞒,直接点头应了下来。至于从哪里听到的,他就不会多说了。
  黄承彦倒是也没问,反而道:“这……也许陛下听闻的传言有些谬误……”
  “嗯?什么意思?”
  黄承彦斟酌了下,似乎是在寻思应该怎么说比较合适,顿了顿才继续道:“微臣却是有一女,只是相貌并不漂亮,甚至就连小名都是阿丑……”
  只是一想起自家女儿这个小名的由来,黄承彦就觉得阵阵头疼,偏生他又无可奈何。
  “嗯?”刘轩愣了下,纳闷黄承彦和自己说这个干什么?瞧了瞧这老头那尴尬又有些焦急的脸色,这才恍然。
  “感情这老头以为我听了什么传言,以为他有个女儿长得甚是好看,想要纳为妃子!偏生自家女儿模样又不怎么样,怕惹来一个欺君之罪什么的,这才急着和我解释!”
  刘轩的猜测还真没错,黄承彦这时候脑袋里还纳闷是什么人说这样一个传言给天子知晓,莫非是想要暗中害自己?同时希望天子莫要因此事动怒。
  既然想明白了怎么回事,刘轩自然就知道应该如何应答了,好生安抚了一阵,不过他倒是没有直说:“我对你女儿没兴趣什么的!”而是说了句:“只是听闻黄尚书有一女甚奇,自小聪明伶俐通宵诸事,尤为擅长机关之道,所以感到好奇罢了!”
  “原来是这样!”
  黄承彦暗中出了一口气,若是这样的传言倒是没什么了,实际上在荆州还真就有类似的传说。
  没办法,他那女儿完全不像别人家的女孩,打小就和男孩一样调皮的很,这几年闯的祸可不少,让自己头疼万分——这样的女孩儿,以后如何嫁的出去?
  好在女儿脑子聪明,自己教的东西一教就会,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只可惜,不是个儿子,否则以后必然是出将入相的顶尖人物。
  不过,有个好头脑也能学来一身好才学,以后也许可以找个看重学识的年轻人?加上自己黄家也算有些地位,总不至于让女儿嫁不出去就是了。但是攀上皇帝?他还真不敢想……就自己女儿那性子,要真进了皇宫,不得把整个皇城给掀过来?
  同时,自家女儿那模样……估计天子也看不上眼。
  “好好一丫头,整日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把自己弄成那个模样……唉……”
  暗中叹了口气,黄承彦将这些事情丢一旁不提,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一番表情都落在了刘轩眼里,倒是让刘轩对那黄月英更加好奇了。
  “这丫头似乎让做爹的万分头疼,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想了想,突然冒出个念头:“这黄月英不会真是个穿的吧?”
第106章
几年下来的成果
  究竟如何,还得等真的见到了才能确定,眼下刘轩也只是在心理面嘀咕两句,然后就将这事情丢到了一边。
  就算真是穿的又能怎样?和刘轩这个‘穿’了两次的比起来,实在是弱爆了!
  封黄承彦为工部尚书的诏书在第二天就下达,因为黄承彦也是荆襄名士,在士人当中也极有声望,征辟其入朝为官倒也属于正常,唯一让众人有点犯嘀咕的就是这黄承彦一入朝就是一部尚书,这起步会不会太高了?
  刘轩对此也没说什么废话,直接就将工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对满朝文武说了句:“谁有自信能将这些事情全部做好,那朕便可以让他当那工部尚书!”
  众人见了天子列举的这些事情,都不禁感到一阵头大。
  如果只是一般的政事,朝廷中这些人任何一个都敢站出来一定将这些事情做的妥妥当当,可偏偏天子列举出来的这些都是一堆技术上的事情。
  其中就包括:将兵器作坊进行整合,设立朝廷专用军械司,专司负责武器的制造和维护——其实汉朝原本就有类似的部门存在,但是规模并不大,尤其是碰到大战的时候还需要大征辟民间铁匠。
  这些人的手艺参差不齐就不说了,这效率也让刘轩极为不满意。
  尤其是随着禁军不断的扩编,对军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长安周边的铁匠整天忙得团团转却依旧无法满足朝廷的需求。
  为此,刘轩准备对军械后勤等进行全面改革,而要做好这些事情,他需要一个真正懂得相关技术的人,从专业方面提出各种改进方式,而不是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然后靠不停的征辟更多的铁匠来完成工作量的普通文人。
  除了军械,还有一大堆工作,这些工作让众人看的一头雾水,只有刘轩最亲信的几个人明白,天子这是准备在普通军队中大肆推行修真技术了。
  在用了数年的时间,利用荀彧以及荀攸两个直接掌管官吏和民众的尚书将修真应用到民生上去之后,天子终于开始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军事方面。
  而且与以前不同的是,曾经天子只是重点培养几支精锐部队,如今则是真正的要普及到全军去,只要取得些许成果,那天下平靖之日几乎就在眼前。
  由此也可以得知,天子是准备让普通人也开始知晓玄功妙法的存在了,荀彧完全可以猜测的到,当朝堂中许多大臣发现自己熟悉的世界在一眨眼的光景里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后,会显得多么的手足无措。
  他们曾经骄傲的知识、能力,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中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这一点就算是荀彧也难以判断的出来,何况是那些人?
  总之,这个世界要变样了!
  的确要变样了,刘轩觉得自己积攒资本已经积攒的差不多了,也许朝堂上许多重臣还不清楚,实际上许多朝廷外派的官吏都已经接触到了最基础的修炼法诀。
  这些人平时很难入朝廷上这些大臣的眼,他们在各地做的也是最不起眼的工作,而就是这一批人,在一年又一年中改变了大汉朝最基础的地方。
  粮食一年又一年的丰收使得老百姓再也不用为吃饭而感到担心。
  水草肥美使得战马以及畜牧业大肆发展的同时,也有利的保护了土地使得这片土地不会出现戈壁化甚至沙漠化,进而导致黄河的情况变得越发恶劣从而一次又一次的决堤、改道,使得中原地区百姓屡受其害。
  在刘轩登基了这些年之后,不但风调雨顺,就连时不时都要出来闹腾一番的黄河都老实了下来,普通百姓会说是老天庇佑,而那些基层的官吏却知道,这些事情都在当今天子的计划当中。
  也许刘轩唯一没有进行大范围改革的就是冶炼技术,一旦冶炼技术也进行对应的改革,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彻底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而现在,刘轩做的就是这件事!
  黄承彦成为工部尚书让刘轩找到了合适的施行人,就和当初他选择让荀彧主管吏部,然后自上而下的开始掌控官吏,从最底层官吏开始替换掉符合自己要求的人。
  所以别看中层官吏依旧是旧人,高层中也有很多老臣,但实际上刘轩现在已经真正的掌控了自己的领地,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杀掉了孔融,而不怕自己手下那些真正在做事情的官吏因为不满而离去,使得政务全面荒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