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暴君(精校)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290

  谁让吕布本身就不是什么文采过人的人物?也许他培养出一个绝世女武将来的可能更大一些,至于培养一个女文人?还是算了吧……
  而吕布的妻子更是非常传统的女性,根本不可能去教导自家女儿诗词歌赋什么什么的。
  这种情况下,若说吕布的女儿拥有不俗的武艺,同时擅长统兵刘轩还相信,甚至愿意给其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相对而言更重视文学素养的太学……
  可偏偏事情就和刘轩想的大不一样,没过了几天,种辑在和刘轩例行禀报太学学馆改建的事情的时候,就将吕布的女儿过了考试的事情和他说了。
  “哦?通过了?”
  “嗯,由四名博士联合出题,然后王太傅、蔡司空、吕将军、微臣以及太学中所有博士共同监考,并共同判卷,最后认可了吕将军之女的入学资格!”
  先前那句还不算什么,倒是后面这句详细的介绍让刘轩都是一惊。
  王允、蔡邕都在?这样的话,那就绝对不可能是太学的博士们忌惮吕布的身份,卖了吕大将军一个面子应付一下就让他女儿入学。
  有王允和对学问极为看重的蔡邕在,那么吕布的女儿肯定是凭借自身的真正实力通过的考试。
  这样说来,吕布的女儿还真成了个才女?
  “没听说过啊?只晓得吕布的女儿颇有成为一代绝世女猛将的资质……”
  刘轩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吕布之女吕玲绮能够考进太学,多多少少还和刘轩有些关系。
  自打吕布开始修炼后不久,就得到了刘轩的准许,同意他将这些功法传授给自己的家人。
  妻子严氏是个很本分的女子,对于这些修炼的事情也缺乏热度,同时资质也不怎么样,因此进境缓慢,就目前来看,只能延缓其衰老,外貌上会显得比较年轻,但寿命恐怕不会增加多少。
  所以吕布就一心教导自己的女儿吕玲绮。
  经过几年的修炼,吕玲绮的进步速度并不比自己的父亲差多少,而在武力上欠缺的也就是真正的实战经验——虽然吕玲绮也没少和人交手,但始终只是练习一样的比试,少了那生死一线之间的体验,终究算不上是个真正的强者。
  当然,如果正常情况下,吕布早就将自己孩子带上战场了,偏偏吕玲绮年龄还不大——今年也才刚刚虚岁十六,所以就一直在家中待着,闲来无事就给请了老师教导。
  吕布本来的想法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多学点东西,而且学些诗词歌赋什么的也能修身养性,却没料到吕玲绮学的很快,居然一年的功夫就把老师一身能耐给学了个干净。
  随后又收集各种书籍在家自学,过了这一段时间,吕玲绮自身的才学早就把自己的父亲甩了几条街,吕布大感惊讶的同时自然也是万分开心,同时恰巧刘轩下诏让甄宓入太学,他这心思里就有了这么个想法。
  至于吕玲绮学东西这么快的原因,实际上归根究底还是刘轩的那个功法使然。
  他这功法虽然算不上真正高级的修炼法诀,但的确有刺激人体潜力,提升人体强度以及精神强度的能力。
  身体变强的同时也会让人耳聪目明,记忆力提升,加上吕玲绮也刚好是在长身体的年纪就已经有所成就,所以她的脑子也就更好一些,虽然不至于过目不忘,但也差不了多少。
  过目不忘对于读书有着多大的助益,只要读过几本书的人都会知晓,所以吕玲绮才思可能不见得多么敏捷,但仅十六岁就能背下那许多书的内容,足以让太学的博士们感到惊讶了,这才准许了吕玲绮进入太学。
  当然,这不见得就代表着吕玲绮以后会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全才,但若是男子的话恐怕也逃不了一个儒将的称呼了。
  对此刘轩并不知晓,倒是种辑详详细细地说了一番,甚至还将对于吕玲绮的评价都告诉了当今天子。
  刘轩听了后只是点了点头,吩咐下去:“好好教导就是……如今你身为博士祭酒,这太学以后能如何可就看你了。”
  种辑知道天子和太傅王允正在谋划着组建什么长安学院,当时他就觉得很紧张,只当天子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甚至对整个太学都不满意,准备另起炉灶了?
  如今看来,天子依旧看重太学,并且太学为汉王朝最高学府的地位不容动摇,即便以后长安学院建立起来了,太学依旧是所有学子向往的圣地。
  如果说这只是种辑的判断,还不是很摸的准的话,那么接下来刘轩就给他下了保证。
  “不必担心,太学肯定会是大汉最高学府,我设立长安学院只是为了方便将教育普及到天下,同时太学也可以就近挑选出色的俊杰!”
  种辑闻言大喜,原来天子建立学院还有这么一层意思,那不就是说这些学院不过是太学的下属部门吗?
  实际上也差不多,刘轩并不准备再单独开设个部门,而是直接将新的学院纳入现有的体系中,国子监就会慢慢变成一个类似后来教育部的存在。
  而博士祭酒自然就是那教育部长。
  当然真想做到那一步,职权上肯定会有变动,但有一点刘轩不准备改变,那就是博士祭酒负责管理太学十四名博士这一点。
  只有让博士祭酒更亲密的了解这些教育他人的博士,才能真正明白教育的难处,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才会更加符合实际。他可不希望以后自己的手下们总是提出一些莫名其妙,完全不切实际的脑残建议。
  虽然他身为皇帝可以否决,但终究让人厌烦不是?
  让种辑退了下去,刘轩长出一口气。
  这几个月里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本来预想的轻松日子似乎并没有到来,先是三公的人选,然后就是因为甄宓的缘由导致祢衡唆使学子们闹事,自己顺势杀了这一帮子人以及孔融后,又忙了一阵善后——哪怕到现在,善后的事情也没完全结束,刘轩的恶名反而因为时间的推移渐渐传遍了天下。
  尤其是在袁绍统治下的河北地区,刘轩简直成为了比秦皇、商纣还要荒唐残暴的昏君。
  对于这种情况,刘晔通过各个渠道收集来的情报上都有提及,并最终汇报到了天子耳中,对此刘轩是懒得理会的——反正过阵子就要和这家伙算账,也不急于一时。
  至于眼前,因为马腾与韩遂进京,他得好好安排安排这两个已经彻底投诚的两位诸侯。
第90章
马腾的心思
  看着面前坐着的这两位,刘轩似乎依稀能够看到西北严酷的环境。
  虽然如今的西北并不如后来那样遍地荒漠,满是黄沙,但复杂的民族结构以及位处边境、四面环伺强敌的战略位置,还是让任何一名驻守当地的官员心力交瘁。
  看看马腾再看看韩遂,两人应该正是壮年时节,但两人的鬓角都已经挂上了白霜,额头上也有数道如刀刻一般的皱纹。
  不过这两个汉子身材都极为壮硕,哪怕是坐在那里也自有一股如山岳般的气势,即便是不认得两人的见到了,也晓得这两个绝对是当今天下数得上名号的人物之一。
  在刘轩打量两人的时候,韩遂也在偷偷的打量天子。
  与马腾早早见过刘轩并且表示效忠不同,韩遂在当初选择了避而不见,然后退回凉州割据称雄。
  仅仅只是在名义上向朝廷表示了自己的忠诚,一直到后来朝廷的触手渐渐深入到了凉州,使得自己的实力日渐衰弱,眼见割据一方已经不可能了这才进京表示效忠。就因为这些原因,韩遂今天的心情是颇为紧张的,就怕天子和自己计较过去那些事情。
  毕竟眼下不比当初,当初自己是有足够的底气的,可是现在?马腾和朝廷的禁军就在自己家门口驻扎着,若自己真有异心,那些家伙立刻就能杀进金城郡中将自己的兵马屠戮一空。
  尤其是通过马腾知道了朝廷掌握着一些神奇的力量,而朝廷中的那些诸如吕布等大将都已经强的匪夷所思了之后,韩遂更加感到害怕。
  许是感觉到了韩遂的惊惧,刘轩暗自得意的同时也在安抚这名镇守边疆的大将。他虽然不会再用韩遂去镇守西凉了,但是即便留在朝内,那也是要继续用的,能拉拢到自己这边总归是件好事。
  相比起来,马腾倒是不用太过在意,自打马腾将马超送来了之后,就意味着马腾不会有什么异心了,何况眼下还自己亲自入京,交卸武威太守一职。
  马腾的武威太守以及韩遂的金城太守,都会交给其他人接任,这一次两人进京虽然没带家眷,但看这架势就知道,他们两个都不准备离开京城了,就看天子准备如何安排,若是安排的妥当就继续做官,要是不满意,可能顺势就回家当个富家翁去了,这些年两人在西北也没少积攒财物,下半辈子肯定是不用愁了。
  刘轩对两人也的确有足够的安排,首先就是光禄勋以及少府两个位置迟迟没有定下,刘轩见朝堂诸公也提不出合适人选,就准备用这两个位置来收买面前两位。
  在与三公以及六部尚书商讨了之后,因这两人也算是颇有名望,所以也没什么反对之声,因此在与韩遂以及马腾聊了聊琐碎事之后,大致确定了两人的想法刘轩就基本将这事情给定了下来。
  对此两个人自然没什么不满,从一位郡守升为九卿之一,那还有什么不满的?原本韩遂觉得能够在朝中谋个闲差就不错了,没想到天子倒是丝毫不计较自己过去那些事,还封自己为少府……无他,好好为天子效力就是了。
  至于马腾?得封光禄勋后心中也是万分高兴,而他的心思其实要比韩遂更加复杂一些。
  而归根究底,还是在他儿子马超那里。
  他儿子马超如今在禁军中干得不错,前些阵子还听闻天子将马超调进了羽林骑担任张辽的副手。
  对于这次凋零,马腾实际上有些想差了。
  对于张辽,马腾了解的不错,大致上的印象就是这名年轻人是天子的近卫,而其统帅的羽林骑是天子的近卫军,平时是不调动的,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驻扎京师,偶尔会往北面转一圈。
  而刘轩登基以来,由始至终羽林骑都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这么一支部队虽然地位足够,但想要建功立业的话明显不是一个好去处。
  马腾以为刘轩是不放心自己父子,毕竟父亲是一地太守,有兵有民还兼了个凉州都督,可谓是大权在握。
  若儿子再统兵在外,那父子一旦联合起来朝廷根本难以控制,所以天子将马超调入近卫军就近监视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举动。
  马腾思考了良久,觉得自己在外面也干不了几年,毕竟朝廷肯定会收回地方大权的。与其等到那时候被迫交出权力,还不如主动一点,然后给自己儿子争取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
  同时,自己若能入朝为官,天子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马超,同时自己还能给马超当个内援。
  相比起年轻人,马腾更明白朝堂上若没个熟悉之人,即便是有兵权在手也不会过的多么舒坦,所以他觉得自己父子一在内一在外,才可以保证马家的兴盛。
  对于这些小九九,刘轩虽然不知道,但他并不在乎,反正只要马家人不反自己并且好好做事,那么有点私心又能怎样?做人的哪个能没有私心?甚至有的人正是因为有私心,才能为他所用。
  “对了,寿成在西北之时,与羌族可有过冲突?”
  聊着聊着,刘轩突然想问问西北异族的事情,尤其是羌族的战力。马腾与羌族最是亲密,倒不知道有没有与羌族发生过武力冲突。
  马腾点了点头:“其实冲突不少,毕竟羌族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也时有纷争,微臣虽然与羌族交好,但也只是一部分羌人罢了!”
  “原来如此……”刘轩点了点头:“那寿成与羌族冲突时,与你交好的那些羌人,可会出兵相助?”
  马腾这才明白天子问这个是基于什么原因:“有时会,有时不会……主要还是看他们自家人内部当时是个什么状况,若正一团和气的时候,肯定是不会帮我的!”
  见到天子沉吟不语,马腾想了想,推测是天子莫非是想要动用羌兵帮助定鼎天下?觉得自己在这猜测也猜不出个答案,便顺势问道:“陛下莫非是想要动用羌人兵卒?”
  西北是有以羌人为兵的传统的,实际上朝廷的编制中也有专门的异族兵团,包括乌桓、匈奴、羌氐等族充斥其中,战力凶悍,但却难以管教。
  “若如此,微臣虽然不才,但帮陛下筹谋一万羌骑还是能做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