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暴君(精校)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290

  “王太傅前来,是有何事?”
  王允是真真正正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日里几乎不会主动来找刘轩,只要来就是有正事,或者是举荐谁谁谁,或者是对某条政令有不同的看法来和陛下说道说道。
  那些时候,刘轩有的会驳斥掉,有的会采用,由这点来看,刘轩虽然不怎么喜欢王允,但也不排斥他的一些好的建议。
  也因此,王允也明白自己在天子心中是个什么位置了,越发的不会没事就跑来,有的时候就算有事也是拉上一群大臣一起来与皇帝商议。
  今天竟然独自前来……倒是满稀奇的。
  “陛下,孔文举之事,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处置?”
  刘轩看了看王允,这老头精神不大好,有非常明显的黑眼圈——话说王允岁数虽然不小了,但平时精神极佳,走起路来也是矫健如飞,据说前阵子又买了几个年幼的歌伎回府中,可见这老头精力多么旺盛了。今天这模样,倒好像是操劳了好几天没有好生休息似地。
  “孔融既然已经死了,还有什么事情要解决?至于孔融的家人,依旧在京师安顿,朝廷继续供养着……反正也不差他们这一家人的用度,不过那些旁亲之类的就不用照顾了!”
  虽然朝廷粮食够多,但也不是什么人都白养着的。孔融的家人照顾也就照顾了,好歹孔融也是给大汉朝做了那么久的官,多多少少也有些政绩。而那些孔融平时照顾着地跑来攀附的远亲……刘轩没有照顾的义务,而且只要自己稍微说要好好清算孔融的罪状,估计这些家伙自己就跑光了。
  这么想来,好像没什么值得头疼的吧?
  王允显得很是无奈,还当天子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杀了孔融后会造成什么影响。
  “陛下……孔融是当今儒士中极有名望的人,结果却被陛下随口一句就杀了,这天下儒生的心……”
  “一群儒生罢了,理会作甚?”刘轩对这群只会乱喊什么都不会做的儒生不感兴趣。
  说实话,汉末这个乱世虽然遗留了许多的问题,但却也将一些真正没有能耐的人给淘汰了个干净。
  而但凡有点真材实料的,基本都被挖掘了出来,刘轩又刚好知道这些人的名号,只要有了这些人他就不怕无人可用,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
  至于在儒生心中的形象?他才不怕!因为当今天下能用的文士又不只儒门一家。
  其中诸葛亮和曹操偏重法家,郭嘉也是法家的人才,可以说这是个百家齐鸣的时代,要想真正的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个时代是最合适的时代。
  同时,刘轩自己本人也倾向依法治国——甚至可以说,曹操愿意在刘轩手下做事,除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之外,理念上的接近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刘轩也不是真的放任不管,他打压儒家,但不会让儒家集体投靠到对手那里去。毕竟刘轩对儒家中的一些思想是抱着肯定的态度,所以他还会拉拢一些大儒。
  其实,即便王允今天不来找自己,他也有了解决的手段。
  这个办法,还是荀彧提出来的,重点就在荀彧的从兄荀悦身上——这是此时知名的大儒,名望极高,汉灵帝在位之时就征辟其入朝为官,但他看出汉灵帝非是明君,而且朝纲败坏,宦官当权,所以隐居不出。
  荀彧给出的主意就是由天子下诏请荀悦出山,同时他自己再给自己的从兄去一封信,将其劝出来,等荀悦进京入朝,天下儒生们就该头疼了:就近是反还是不反?
  不过不管怎么样,荀悦一入朝,儒生们就有个类似主心骨一样的存在,只要荀悦在朝中渐渐受到器重,孔融被杀的风波就会被平息下去不少。即便还会有人不爽,但刘轩只要他们无法齐心和自己做对就可以了,剩下那一小部分人,慢慢收拾也来得及。
  在王允来之前,刘轩已经拟好了诏令,就等过两日大朝与群臣一说,然后顺势将诏令发下去就好了。
  荀悦这种大儒,朝堂上估计没有什么人会反对,何况颍川荀氏名望极重,光当今朝堂上就有荀攸、荀彧两位尚书,还有前司空荀爽虽然身体不佳但还在长安住着,他们要反对荀悦入朝,荀家人得怎么看自己?
  正因为有了这诸多应对,刘轩才不急不忙的和吕布在这讨论他女儿的问题,王允初时不知道,还招集了一帮人在自家中商议,没想到天子不声不响的这都安排好了后招。
  一边感叹自己终究不为天子重用,同时也感叹天子身边能人的确无数,自己已经渐渐老了,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了。
  所以在接下来,王允虽然没有离去,但是听到天子和吕布在谈论让其女儿入太学的事情时,还是皱了一下眉头。
  说实话,王允是看不上吕布这个武夫的,哪怕他有大功,并且还是朝廷目前最为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
  但吕布这个人在他眼中太过粗鄙而且无脑,他自信自己略施手段就可以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听到吕布想送女儿入太学,心中颇不以为然,同时也担心天子因为亲近吕布而答应了下来,若那样的话,这号称天下精英才能进入的太学成了什么了?
  那甄宓虽然是一女子,但好歹真材实料是有的,毕竟刘轩下诏招甄宓入太学,却也明说太学中博士是可以考校此女的,而甄宓给出的结果也颇为让他们惊叹,这才能够顺利入学。
  王允当时也在场旁观,自然晓得甄家小女的才学,的确不俗,天子征其入太学倒也不算是太过荒唐。
  可吕布的女儿……
  好在天子接下来一句:“入太学倒也不是不行,不过须得过了博士们那一关才行!”
  听到这一句话,王允暗中松一口气,他晓得陛下这意思是吕布先送女儿入太学是可以的,但是得考试,能让博士们认可才可以进太学。
  若吕布的女儿能够考过去,才学自然不差,那么入太学精研学问自然没什么问题,反正太学中已经有了一个女学子,多一个也不算什么。但要没足够的学问,那自然不好意思了,还是另寻他处吧。
  从这点来看,当今天子虽然有时候做事情有点莫名其妙,但终究不是荒唐透顶,可见其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正思量着,只见天子摸了摸自己下巴,似乎因为吕布的这个请求想起了什么。
  “说到此事,当初朝廷曾特意建立羽林孤儿由朝廷供养教导,这种事情似乎可以扩大开来去做!何必非得战死的孤儿们?寻常文武的孩子不也一样需要教育吗?”
  这件事以前的确忽略了,刘轩只寻思要普及教育,想要一步到位,却忘了自己这群手下的子女们本身就有良好的基础,想要教育培养也更加容易一些。
  同时,从小培养的这群孩子也能保证忠诚度,以后用起来也更方便!
  王允听了,在旁说了一句:“陛下不知,其实以前一直有类似的书院、学堂的,只是近些年局势纷乱,这些书院以及学堂大多关闭了,所以满朝文武大多是自己请老师在家里教导子女!”
  “原来如此!”刘轩点了点头:“如今天下虽然还没完全平靖,但京师地方已经稳定了下来,这学堂须得尽快恢复过来!”
  对于这件事,王允自然是极为赞成,吕布自然没什么反对的意见。而刘轩认为,这书院除了教导文武大臣们的子孙外,也可以大肆招收长安周围的适龄孩童。
  “教育……可以一点点做起,先从长安开始吧!”
  而且以目前朝廷的财力,即便学堂中所有的学子都是免费教育,甚至提供住宿和伙食,也完全负担得起。
  既然如此,刘轩就更没有什么好踌躇的,直接和王允商量起开办一个大书院的构思。
  一开始倒是把名字定下了:长安学院。
  并且在这一次谈话中,基本确定了几件事。
  长安学院采取全免费制度,招生对象为长安以及周边县的所有适龄孩童,不论出身一概都可入学。
  长安学院提供住宿和伙食。
  长安学院是一所综合学院,除了教导文韬,还会教导武略!
  当然,这个武略,除了个人搏击能力,也包括了统兵打仗以及初期的修炼功法,只是这些话刘轩还没对王允说罢了。
  随即刘轩又说了什么开放式教育、学分制度,说了一大堆,莫说吕布听的是头昏脑涨,就连王允都有点迷迷糊糊,不过他倒是明白了一点,就是这长安学院要是建成,那么对整个汉朝的影响都将是非常巨大的。
第89章
教育雏形
  长安学院是第一个,而且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起码仅仅是还在筹划阶段,王允就已经向刘轩建议将雒阳学院也一并办起来。
  “雒阳学院?”
  刘轩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异常熟悉的感觉。
  “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想不起来,就把这事情丢到了一旁不去理会了,算上这辈子刘轩已经过了三世,上一辈子活的还那么长,哪怕他是个仙人也不能保证把所有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不见得是忘了,只不过一时想不起来罢了。
  “雒阳当初经过大乱,虽然这两年渐渐恢复了过来,但终究比不得当年,若这学院建立起来,也可以让雒阳早些恢复当年的繁荣!”
  王允考虑的可不仅仅是学院的建立能够大量的培养人才,而是这种朝廷建立的高等级学院的设立,会刺激一些人往雒阳聚集,带动雒阳的经济、民生等等,使得雒阳恢复当初作为京师的盛况。
  同时,王允一直觉得雒阳才是最合适的京师,而长安只不过是一暂时的居处罢了。
  对于这一点,他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是话里话外还是有所透露,刘轩对这一点倒也不反对。
  因为他心中也更青睐于定都雒阳,只是他考虑的事情与王允不一样。
  雒阳东西皆有险关这一点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雒阳的位置更好,同时交通也更加方便。
  相比起来长安就要稍弱一点,当初选择长安是因为更方便自己占据一方然后埋头发展,如今势力渐成,自然不必再那么小心翼翼。
  可惜的是雒阳皇宫在那场大乱中已经付之一炬,尽成焦土,刘轩就算想要将京师迁回雒阳,也得等雒阳重新修建一座皇宫才行。
  有了这些考虑,对于雒阳学院的事情刘轩也点头同意了,并且将长安学院以及雒阳学院建立的事情直接就交给了王允去做。
  这老头得了命令人也精神了许多,与刘轩又讨论了些事情后喜滋滋的离去了。
  等这老头走了,刘轩才转头继续与吕布讨论他女儿的事情:“奉先回去,带你女儿去太学参加考试,若能过了那一关,这太学自然入得!”
  吕布知道这一点绝对是天子的底线,对此他并无什么不满。毕竟那太学的地位就摆在那里,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的。
  加上吕布还是要送女儿进去,这样放在以前皇帝直接就下诏降罪了,如今还给他女儿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已经是莫大的恩赐,所以立刻谢恩退下,同样美滋滋地回去了。
  刘轩摇了摇头,其实他并不认为吕布的女儿能够进入太学。
  归根究底,家里缺乏那个环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