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8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0/907

  贵客堂内,王君廓正负手来回踱步,显得有点心事忡忡,王君廓是石艾县人,少年时因杀人而逃入太行山落草为寇,他天赋异禀,身高近七尺,膀大腰圆,力大无穷,在太行山得异人传授,练了一手凌厉绝伦的刀法。
  瓦岗军崛起时,王君廓率两千部众欣然去投靠,不料上山第一天他便当众击败了翟弘,虽然也得到单雄信赏识,但顶不住翟弘在翟让面前不断进谗言,使他在瓦岗寨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李建成冒充李密上了瓦岗,王君廓才找到了归属,他一直跟随李建成回唐,屡立战功,为唐朝建立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但立功虽多,但他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尤其他参与和突厥军队大战,付出了惨重代价,可最后的结果却非但没有功劳,反而被李神符罢免了一切军职,爵位也被剥夺,罪责是他跟随张铉作战时表现不当,没有独立建军营,而是和北隋军建营一处,有失大唐体统。
  那一次罢免让王君廓彻底寒了心,虽然李世民又再次用他,屈突通也待他不错,但他现在在朝廷中的官职依旧是中郎将,只比谢映登高一级,李世民承诺恢复他爵位,但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
  其实王君廓心里清楚,他是太子建成的人,李世民用他只是为了对外显示他的虚怀若谷,但实际上,李世民依旧在骨子里不信任他,以李世民的权势,兵部不可能故意为难自己,只能说明李世民并没有真正用他的诚意,除非太子登基,否则他王君廓不会有出头之日。
  还有一个原因是李神符曾当众辱骂他为山贼,屈突通也承认,他曾经落草为寇的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的仕途,这让王君廓很苦恼,他在官场呆了这些年,他也知道自己没有背景后台,就算空有一身武艺也不会得到真正的重用。
  想来想去,王君廓只想到了一条路,那就是太原王氏接受自己,父亲去世前曾经给他说过,他的曾祖父是太原王氏偏枝,因为在家族没有地位而迁去了石艾县,从此太原王氏便将他们遗忘了,如果自己能重回太原王氏,有了这个世家背景,便足以掩盖他那段落草为寇的不光彩经历。
  王君廓已经是第三次来找家主王寿了,尽管他诚恳地提出了重返家族的希望,但家主始终态度含糊,说到底就是因为自己军职不高的缘故,要是当初自己是将军时提出来,他不相信王寿会不答应?
  想到这,王君廓不由惆怅地叹了口气,这时,门外侍女提醒他道:“老爷来了!”
  王君廓一回头,只见四名健妇抬着一架木舆走了进来,舆台上盘腿坐着之人,正是家主王寿。
  王君廓连忙走上前,躬身行礼,“晚辈参见家主!”
  “让君廓久等了,请坐下说吧!”
  王君廓听家主称呼自己君廓,而不是像上两次那样称呼自己王将军,他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线希望。
第1181章
天下大战(三十九)
  两人分宾主落座,王寿摆摆手,让府堂上的丫鬟仆妇都下去。
  王寿笑道:“我很高兴屈突将军终于结束了鼓声大战,说实话,那几晚睡得真不好,做梦都在敲鼓。”
  王君廓歉然道:“我们也意识到鼓声很军民都带来很大的惊扰,所以大家都建议停止敲鼓,现在改为模拟演练,应该好一点吧!”
  “夜深人静时虽然会有一点鼓声和喊杀声,不过相对于鼓声大战却又好得多,毕竟是战时,也不能苛求太多。”
  “感谢家主理解,不知四公子科举考得怎么样?”
  王寿笑了笑,“当然没有考中,进中都太学了,不过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那小子整天足不出户却妄议天下事,整个儿闭门造车,他能考上才是怪事,他后来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遇到了天子微服私访,天子评价他的策论太浅,从来没有去过井陉,却对井陉评头论足。”
  “四公子居然遇到天子微服私访,这倒真巧了。”
  王寿看了王君廓一眼,淡淡道:“确实是在酒楼巧遇,不是刻意召见。”
  王君廓脸一红,连忙道:“晚辈没有别的意思……”
  王寿摆摆手笑道:“不用解释,我王寿看好周王朝太原人皆知,我的四个儿子都在周朝,我压根就没有想过把儿子送去长安,押唐朝的宝,最后只会害了儿子。”
  王寿这句话如一根针戳在王君廓心中,他一时沉默不语,王寿又缓缓道:“君廓或许还不知道,李神符已经撤出巴蜀,退到汉中了。”
  王君廓浑身一震,惊讶地望着王寿,“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是我兄弟王善写信告诉我,我今天上午才知道。”
  王君廓心中顿时乱了起来,巨大的震惊使他一时顾不上去追究王寿和王善是怎么进行暗中联系,其实他也知道徐世绩率十万大军攻入巴蜀之事,他也知道李神符这种无用之人是守不住巴蜀,巴蜀迟早会丢掉,可当巴蜀失守的消息真的传来之时,他还是被震惊到了,巴蜀丢失对唐朝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
  “如果让君廓守巴蜀,只有两万五千军队,君廓能守得住吗?”王寿笑问道。
  王君廓半晌才从震惊中平静下来,他想了想道:“两万五千军队确实不多,如果是我守巴蜀,我会将所有军队戍守在三峡道和清江道的险关要隘上,本来失去了夷陵郡,就应该立刻在三峡道上修筑险关,加强水上拦截,宁可断了航运也不能给敌军战船可乘之机,其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分散兵力,偏偏李神符却把最后一点点兵力都分散掉了,我真不懂只派五千人守巴县和成都又有什么意义?”
  “君廓说得很好,我也相信君廓的才能要远远强过李神符之流,但为什么唐朝天子宁可用李神符这种平庸之人,却不肯用君廓这种有真才实学的大将?”
  王君廓苦笑一声,“当今天子只相信宗室,我不是,太子殿下也曾经指出这是唐朝屡战不胜的根源之一,相信太子登基后,他一定任人唯才,而不再任人唯亲。”
  王寿摇了摇头,“或许太子会好一点,但我要提醒君廓,不要对太子抱的希望太大。”
  王君廓愕然,“这是为什么?”
  王寿从身旁箱子里取出一封信,递给王君廓,“这是太子建成一个月前写给我信,你看看就明白了。”
  王君廓接过信,他不敢细看,只是略略看了一遍,但他越看越困惑,李建成在信中说了很多堪用的大将,诸如王伯当、刘甚农、张年、赵无病等等。这些都是当初和跟随李建成离开瓦岗的大将,没有提到谢映登,是因为谢映登已经投降了周军,可为什么没有提到自己?
  “君廓想过吗?为什么太子殿下在信中没有提到君廓?”
  王君廓摇摇头,“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提到我,难道我不是他的人?”
  王寿淡淡道:“或许君廓自己没有感觉,但我们都认为已经君廓背叛了太子,投靠了秦王殿下,太子殿下也是这样认为。”
  “什么!”
  王君廓腾地站起身,惊怒交集道:“我哪里背叛太子了?我是被秦王调去上郡作战,又被秦王推荐到太原跟随屈突通,我根本身不由己,怎么能把‘背叛’两个字安在我头上?”
  王寿同情地看着他,摇了摇头道:“听说当年君廓就是不懂得让翟弘一刀才一直在瓦岗军不得志,今天又出现这个局面,只能说君廓真不懂官场,当初秦王也是调王伯当去上郡,王伯当说自己有病在身,怎么也不肯去,谢映登也是一样,秦王也写信让他去上郡,他问我要不要去,我说你若去了,太子就不会再用你了,君廓真的不懂秦王为什么要调你去上郡吗?”
  王君廓心中乱成一团,他呆呆地望王寿,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王寿叹了口气道:“秦王和太子之间的暗斗已经很久了,他调君廓去上郡并不是看中了君廓的才华,而是他在挖掉太子殿下在军中的根基,若他是欣赏你的才华,那为什么不给你官复原职,难道一个将军之职对他这个堂堂的秦王很难吗?
  他挖走你,却又不信任你,而太子殿下也认为你背叛了他,你最终将一无所有,我的儿子也是一样,我把四个儿子都送去周朝,一个也不去唐朝,这就是站队,在王朝交替的关键之时,走错一步就毁了孩子的前途。”
  “那我该怎么办?”王君廓颓然坐下,他心中快要绝望了。
  王寿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了,他示意王君廓平静下来,这才语重心长对他道:“你得罪了太子殿下,又未能取信于秦王殿下,只能说你在唐朝的前途已经完了,但并不是说你在别处就没有机会了。”
  王君廓默默点头,他明白王寿的意思,是劝自己投降周朝,其实当谢映登投降周朝的消息传来后,他也曾动过心,只是他没有勇气走出这一步。
  王寿又缓缓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我很清楚你的处境,你在唐朝得不到重用,是因为你曾落草太行山为寇,唐朝天子不喜欢这样的人,但在周朝你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歧视,我说三个人,一个是长安情报署头子吕平,跟随杜伏威的乱贼,现在他已升职为虎贲郎将,还有一个单雄信,现在是东郡太守,他被歧视了吗?再有一人你更熟悉,雄阔海,还记得此人吗?”
  王君廓点点头,“我和他争夺地盘打过不止一次。”
  “他抓住卢明月献给张铉,现在也升为虎贲郎将,当初在打突厥时,张铉是多么欣赏你,不止一次暗示你留在北隋,如果你当时答应了,我相信你现在应该是周王朝的将军,而不是一个小小唐朝中郎将。”
  王寿的话句句诛心,王君廓慨然长叹,“当年我也是不想背叛太子殿下啊!我的忠诚却换来今天这个下场,我王君廓已经寒心了。”
  “现在是你最后一次机会,君廓愿意抓住它吗?”
  王君廓叹口气道:“我心里很乱,家主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再考虑一下。”
  王寿点点头,“我给时间考虑,不过让我再说最后一句,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肯接受你为王氏族人了吧?因为你是唐将,我不想站错队,可如果你愿意效忠大周,那么我答应把你父亲和祖父的灵位放在王氏宗祠的正堂。”
  王君廓心神剧震,正堂可是王氏嫡系的灵位才有资格摆放,这个条件简直让他无法抗拒,他努力平静一下内心的激动,缓缓道:“明天晚上之前,我一定会给家主一个明确答复。”
第1182章
天下大战(四十)
  王元济没有辜负家主的期望,当天晚上,唐朝发生的三件大事便在军营内开始迅速传播,周军已完全占领了河西,唐军从巴蜀彻底撤出,关中发生了关陇贵族的叛乱,两万大军正在进攻长安,这些消息匪夷所思,但又是那么真实,令人心思混乱。
  夜幕刚降临时,这些消息还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可到熄灯睡觉时,军营内每间营房内都在谈论这些消息了,数万士兵都无法入睡,都在讨论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和将来的严重后果,如果说次日天亮后,居然还有士兵不知道这三件事,那么只能说这个士兵实在蠢得不可救药了。
  王君廓也同样心烦意乱,难以入睡,独自一人在军营内漫无目标地走着,虽然他答应王寿明天天黑前给一个正式答复,但实际上他在离开王寿府宅时就已经做出决定,他要让父亲和祖父的灵位摆放在王氏宗祠的正堂上,这是他们三代人的梦想,是他父亲和祖父一辈子的心愿。
  王君廓思想比较单纯,不懂官场黑暗,也不会为人处世,更不懂人情世故,今天如果没有王寿给他看的那封信,给他说的那些话令他幡然醒悟,他就算死也不会明白秦王殿下为什么会招揽自己,也不会知道自己在太子心中已成了背主之人,而现在他明白了,他不过是秦王和太子夺嫡中的牺牲品罢了。
  想到自己的忠心耿耿,甚至拒绝了张铉的拉拢,却换来这样一个下场,着实让王君廓寒透了心,虽然屈突通待他不错,很信任他,令他心怀感激,但这种将帅间的感恩已经无法弥补他所遭受到的巨大伤害。
  当他走过东南大营时,他却意外地发现士兵们都没有睡,都在谈论着什么事,情绪十分激动,他一连走过十几间营房,几乎每间营房都在谈论事情,他心中有点奇怪,便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两名亲兵道:“你们去听听,他们都在说什么事?”
  两名亲兵对望一眼,吞吞吐吐道:“将军,不用去听,我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你们也知道!”
  王君廓大为惊讶,连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将军,有消息说周军已经攻占了河西和巴蜀,唐军皆全军覆灭。”
  另一名亲兵也道:“还有消息说,关陇贵族在关中发生叛乱,唐军已经退出河东郡去长安平乱,我们太原已成了并州孤城。”
  王君廓倒吸一口冷气,这种重要的消息怎么会传出来,他急问道:“消息从哪里传来的?”
  “我们也不知道,反正整个军队都在说。”
  “我们军营也在说吗?”
  “当然都在传,否则我们怎么会知道。”
  屈突通实行一帅四将制,也就是主帅屈突通统帅中央大营,然后四名副将,分别统领西北大营、东北大营、西南大营和东南大营,王君廓是西北大营主将。
  现在西北大营和东南大营都知道这几个消息了,那么东北和西南两座大营也必然已知晓。
  王君廓感觉事态有点严重了,尽管他已经决定投降周军,而本身具有的责任感让他觉得自己应该立刻报告主帅,正好前面便是东南大营主将潘唯胜的营房,他连忙走上前问门口的亲兵道:“潘将军在吗?”
  “启禀王将军,大帅派人来请,潘将军刚刚去帅帐了。”
  估计屈突通也在派人找自己了,王君廓连忙转身向中央大营而去,走出一百余步,迎面跑来一名屈突通的亲兵,他单膝跪下行一礼,举令箭道:“启禀王将军,大帅有紧急事情召见,请王将军立刻去帅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0/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