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885

  刘备长长叹息一声,又对刘璟道:“孝道为上,趁现在曹军尚未围城,你们马上就出发,我去给你安排一下。”
  刘备匆匆去了,邓武走上前低声道:“会不会是州牧担心你有危险,所以让你离开新野。”
  刘璟暗暗思忖,“自己昨晚离开荆州军大营,现在不过是下午,送信兵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从这种急切程度来看,应该不是忌讳自己和刘备在一起,只能是担心自己出危险,影响到荆州大局,毕竟自己是他侄子,抗击曹军出事,他不可能袖手不管。”
  其实刘璟并不想走,心中有些犹豫,邓武看出了他的心思,苦笑道:“文帅军令如山,我们不能违抗,而且,刘皇叔好像也不希望我们留下。”
  事实上刘备已经在赶他走了。
  一名刘备的亲兵匆匆跑来,行一礼,“缴获的军资都已准备好,战俘不便上路,我家主公说,以后会送去襄阳,时辰已不早,请公子尽快率军上路。”
  刘璟沉思不语,他还是觉得这里面有点蹊跷,伯父不可能生病让他回去,这里面到底藏有什么隐情?
  邓武苦笑一声,对刘璟道:“既然主人已经下逐客令了,就让弟兄们收拾一下,趁曹军未到,我们赶紧走吧!”
  就在这时,刘璟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念头,难道刘表是想借曹军之手干掉刘备,而自己在新野,文聘就不得不来援助,从而影响了刘表的计划。
  所以才不惜用孝道来压自己,逼自己离开。
  刘璟隐隐感觉到自己已经接近真相了,为什么文聘军驻兵三十里外,不肯到新野来,为什么刘表不准刘备南撤?
  种种的迹象,不就是刘表在借刀杀人吗?刘表心里很清楚,知道曹操这个时候不会进攻荆州。
  刘表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派援军,他派援军前来,只有一个用意,不准刘表南撤。
  至于自己押粮前来,完全是因为文聘没有领会刘表的真实用意,所以刘表才会这么急切逼自己离开。
  那么以刘备的老谋深算,他会看不出刘表的用意?他应该留下自己才对。
  既然如此,为什么刘备又急切催自己走,他又在打什么如意算盘?
  但已经没有时间让刘璟再继续考虑下去了,他连忙叫住邓武,“等一等!”
  “公子,出什么事了?”邓武看出了刘璟的忧虑,关心地问道。
  “我担心我们会遭到曹军伏击。”刘璟忧心忡忡道。
  邓武愕然,“不会吧!曹军还未过来,怎么会?”
  “只是一种直觉。”
  刘璟心中叹了口气,他这种直觉是来自于禁,于禁在战场上认出了他,他们会不会趁机对付自己?
  “你们留下新野,我一个人回去。”
  邓武一脸为难,“可是军令如山,文帅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违抗军令可是要斩首。”
  刘璟咬一下嘴唇,“我去给文帅说明情况,总之弟兄们必须留下。”
  “但如果公子被曹军拦截怎么办?”
  刘璟沉吟一下,又道:“有办法解决,我带一百骑兵离开,这样速度快,曹军就算发现我离开,也来不及拦截,最多半个时辰,我便可以赶回大营。”
  邓武想了半天也无计可施,只能这样了。
  一刻钟后,刘璟率领一百荆州骑兵,在夕阳的映照下,离开新野县城,向南疾速奔去。
  就在刘璟率军刚刚出门,十几名曹军探子立刻向北疾驰而去。
  刘备负手站在城墙上,望着刘璟骑兵远去,他冷笑一声,自言自语道:“刘景升,你以为我刘备是傻子吗?”
第88章
偶遇曹军
  襄阳,刘表背着手在房间里焦急地来回踱步,他心中十分恼火,大军临走时,他再三嘱咐文聘要注意刘璟的安全,其实就是暗示他,不要把刘璟派去前线。
  他其实可以不让刘璟北上,可是为了做个姿态,让人认为他抵抗曹军的坚决,他还是让刘璟、刘虎两个侄儿北上抗曹。
  不料文聘竟然没有领会他的用意,居然派刘璟送粮去刘备军营,这让刘表憋了一肚子怒火。
  好容易等到这次机会,借曹军之手干掉刘备,铲除这个荆州之患,可文聘的节外生枝极可能破坏这次计划。
  刘表心急如焚,已经派人火速去给刘备送信,不惜用自己生病来施压,之所以给刘备送信而不给刘璟,是因为刘表了解自己的侄子,刘璟极可能会抗命不遵,不管自己是否生病。
  但刘备就不会,他一定会逼刘璟离开,否则他担不起这个名声上的损失。
  现在刘表很担心时间上是否来得及。
  “该死的文聘!”刘表低低骂了一声,竟然不懂自己的意图,还当什么主将。
  “父亲!”
  门外传来刘琦的声音,“孩儿可以进来吗?”
  “进来!”刘表稳住心神,回自己位子坐下,他不想让儿子看出自己的失态,当然,也不想让儿子明白自己的心思。
  刘琦快步走进,跪下行一拜礼,“拜见父亲!”
  “嗯!吾儿有什么事吗?”
  “孩儿是特来探望父亲,不知父亲的病势可好一点?”
  刘表确实有点感恙,但很轻微,远远不足以将刘璟召回来的程度,刘琦心里也明白。
  不过刘琦的想法却不深,他认为父亲是不愿意让璟弟在战场冒险,一旦璟弟出事,父亲没法向死去的叔父交代。
  所以刘琦主动替父亲代笔,写信给刘备,务必让刘璟返回襄阳。
  刘表点点头,“还稍微有点头疼,不过好多了,吾儿不必担心。”
  “父亲,璟弟虽然练武,但他临敌经验都远远不足,仓促让他上阵,孩儿很担心他的安危。”
  “我不是写信了吗?”
  刘表有些不悦道:“让他回来就没有关系了,你还担心什么?”
  “父亲,孩儿不是这个意思。”
  刘表一怔,“那你是什么意思?”
  刘琦咬了一下嘴唇,一时没有回答,刘表心中更加奇怪,他感觉长子有点反常,而且这种反常不是今天才有,这段时间长子一直都有点反常。
  刘表只是事务繁忙而一时顾不上询问,现在长子欲言又止,心事重重,让刘表感觉有必要和长子谈一谈了。
  刘表的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微微笑道:“你说吧!我听着。”
  在父亲和善目光的注视下,刘琦鼓足了勇气道:“孩儿希望父亲能安排璟弟去镇守江夏。”
  刘表愣住了,他没想到长子竟然提出这个方案,让侄子去守江夏,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夏,而不是别处?
  刘表没有立刻质疑,沉吟一下问道:“你这几天就一直在想这件事?”
  刘琦这两天心事重重,他其实是在考虑自己的势力,自从父亲和蔡瑁同意暂时把联姻之事搁置,刘琦便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蔡家联姻事情上让步了。
  从母亲蔡夫人这段时间表现得很安静来看,极有可能最后是兄弟刘琮迎娶蔡少妤,如果是那样,那他就要娶蒯家之女为妻,争取蒯家支持。
  在文官上,刘琦并不担心,以蒯家和庞家的势力,他完全可以和蔡氏和黄氏抗衡,但在军队势力上便弱了一筹。
  荆州的军方势力,主要掌握在蔡、黄之手,蒯家虽然有个文聘,但文聘此人其实比较中立,不偏不倚,未必靠得住。
  刘琦便想到了刘璟,刘璟肯定是支持自己,这段时间,父亲已经开始考虑用刘氏族人掌权,那么能不能把刘璟放到江夏,替自己夺取江夏的二万五千军,替代黄祖,蒯越告诉他,父亲下一步必然是对黄祖下手。
  刘琦已经意识到,这一步棋对于他最后成为荆州之主至关重要。
  不过刘琦虽然是这样想,他却不敢明说,只得含糊道:“孩儿这些天一直在考虑,璟弟和我有血缘之亲,我们都是同一祖父,为何不让自己的兄弟来控制军权,这才是让我们刘家控制荆州的关键。
  说实话,荆州四大世家都各有心思,一旦曹军来临,他们究竟有多少抵抗意志,孩儿非常清楚。”
  刘琦这番话倒说到刘表的心坎上去了,这次曹军南下使他触动很大,就像喊狼来了一样,喊了很久,他都快麻木,忽然间,曹军杀到新野。
  狼真的来了,刺痛了刘表,他开始意识到,曹操大军迟早会南下,那么谁来替他抵挡曹军?
  他不会指望刘备,蔡、蒯、庞、黄这些荆州世家也各为家族利益,也靠不住,他还得依靠自己刘氏家族。
  长子的一席话,让刘表深为赞同,他笑眯眯道:“我不想让璟儿和虎儿出征,就是这个道理,刘家子弟本来就偏少,我可不希望再雪上加霜,所以要召他们回来。”
  “那么父亲,江夏之事……”
  “这个,再过两年考虑吧!他毕竟还年少,让他多学一点武艺韬略,对他有好处。”
  说到学武,刘琦又建议道:“孩儿推荐老将黄忠为璟弟的师父。”
  刘表点点头,这个问题他考虑过,他肯定不会允许侄儿再跟赵云学艺了,黄忠不仅武艺高强,带兵韬略也不错。
  “等他回来后再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