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99

  ……
  兴庆宫,李林甫站在大同殿外等候李隆基的召见,他也是今天上午才得到王忠嗣被抓的确切消息,是由吉温派家人紧急向他通报,很快,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而来,王忠嗣在金光门内被羽林军抓捕,下了大理寺狱。
  这件事来得非常突然,李林甫事先也没有半点消息,而且圣上的圣旨也不是通过中书省下发,而是由翰林学士所下,但他心里很清楚,不管圣上怎么安排抓捕王忠嗣,但最后的审理还是得通过他李林甫来完成。
  “圣上有旨,宣李相国觐见!”
  高高的台阶上传来了一名宦官的声音,李林甫连忙端正了一下帽子,拾起袍襕,沿着台阶向上而去。
  李隆基是三天前搬到兴庆宫,兴庆宫是他最早当王爷时的府邸,几次大规模改造后,已经成为勘和大明宫、太极宫媲美的第三大宫殿群了,他在封杨玉环为贵妃后,也经常带她来此小住,但这一次是他正式搬来兴庆宫常住。
  李隆基的御书房设在大同殿,这是一座小型议事宫殿,不能举行大朝,但可以召集重臣来此讨论军国大事。
  李隆基刚刚听完主事宦官的回禀,王忠嗣已经被拿下大理寺狱,等待大三司会审,所谓三司会审便是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个司法机构共同对重大案件进行审议,根据参审官员的级别不同分为大三司和小三司两种。
  实际上除掉王忠嗣,是李隆基一系列的部署之一,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除去所有支持太子的边关大将,先是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天宝五年,韦坚案爆发后,皇甫惟明被人告发与韦坚有勾结,他便由此成功地除掉了皇甫惟明。
  下一个目标便是王忠嗣了,王忠嗣从小在宫中长大,和太子亨的关系极好,如果太子发动逼宫,那王忠嗣无疑就是马前卒,李隆基怎么可能容忍他久掌兵权。
  但王忠嗣任河东、朔方节度使已久,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为了成功将他调离朔方、河东,李隆基便走了一步险棋,同时任命他为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掌大唐精兵二十余万。
  当王忠嗣的重心转到陇右后,李隆基便顺理成章地解除了他朔方和河东两个节度使之职,下一步就是如何拿他下狱了,李隆基需要一个光面堂皇的理由,而王忠嗣拒不进攻石堡城,便给了李隆基一个最好的借口。
  “陛下,李相国已在外等候了。”
  李隆基一摆手,“宣他觐见!”
  李林甫是他养的一条狗,现在是需要用狗的时候了。
  片刻,李林甫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施礼道:“臣李林甫参见皇帝陛下。”
  “相国免礼!”
  李隆基轻轻摆了摆手笑道:“今天本是休息之日,朕因为临时有事将相国召来,着实有些抱歉。”
  “陛下,相国无休日。”
  “说得好!”
  李隆基微微一笑,便从一堆奏折中取出其中一本,道:“席尚书请求致仕的事情你已知晓了吧!”
  李林甫点点头,也是凑巧,工部尚书陆景融刚死,礼部尚书席豫便也跟着病重了,昨天已正式提出辞去礼部尚书和中书门下之职。
  “陛下,臣昨日已去看过席尚书,他确实病重,不宜再任朝职,望陛下恩准其致仕。”
  李隆基翻了翻奏折,随手将它扔在御案上,有些漫不经心道:“朕已经批准了,可这样一来,礼部尚书之位空出来了,相国不妨替朕考虑考虑,这个位子可由谁来补填?”
  李林甫心中默然,实际上应该是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位子空出来了,而圣上只提礼部尚书,这就说明工部尚书的位子圣上已经定下来了,这会是谁?杨慎矜,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李林甫心中一阵叹息,看来圣上是铁下心要给自己安一个对头了。
  “陛下,太子太师、徐国公萧嵩德高望重,才干出众,臣推荐其为礼部尚书。”
  李隆基摇了摇头,“萧嵩清誉不嘉,朕绝不用他,相国可另推选别人。”
  李林甫又沉思片刻,苦笑道:“臣也一时想不出合适人选,请陛下容臣三思。”
  “好吧!此事不急,待新年后再决定。”
  说到这,李隆基又取出一本奏折放在御案上,轻描淡写地说道:“左卫大将军董延光告发王忠嗣拥兵自重,现王忠嗣已下大理寺待审,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请陛下放心,臣会慎重处理此案!”
  ……
  从兴庆宫出来,李林甫的心情有些沉重,圣上一方面在继续用他,而另一方面,对他又有防备之心,通过竖立杨慎衿来告诉所有的朝臣,背叛他李林甫也一样有好果子吃,这种一手拉一手打的驭臣之道着实令他胆寒心颤。
  李林甫暗暗叹息一声,思路不由又转到了王忠嗣的身上,他当然很清楚圣上为什么要对付王忠嗣,这一次,太子还能逃得过去吗?
  马车进入了平康坊,又行了片刻便在府门前停了下来,他见门口的栓马桩上有一匹马,眉头一皱问道:“是谁来了?”
  门房跑下来禀报道:“老爷,是中郎将李庆安来了,他说有要事求见老爷。”
  ‘李庆安?’李林甫不由有些奇怪,他会有什么要事,难道是……
  “他现在在哪里?”
  “回禀老爷,他在客房等候。”
  “立刻带他到书房来见我。”
  李林甫走下了马车,快步向府内走去,今天在圣上那里没有看见高力士,如果自己猜得没错的话,李庆安应该带来了高力士的消息。
  很快,李庆安便被带进了李林甫的书房,书房里很温暖,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李林甫已经换了一件宽身禅衣,正坐在案后看书。
  “属下参见相国!”
  李林甫放下书,和蔼地笑道:“七郎,好久没见到你了,最近在忙什么?”
  “回禀相国,属下最近一直在巡查。”
  “我知道,我是说你闲暇时在做什么?”
  “属下最近在买宅子。”
  “哦!有没有买到?”
  李庆安摇摇头笑道:“昨天在宣阳坊看了一处宅子,觉得有些旧了,而且隔壁就是坊市,吵闹得厉害,我不喜欢。”
  李林甫微微一笑道:“我手中倒有好几处宅子,反正也空在那里,你拣一处喜欢的去住,随便你住多久。”
  “多谢相国厚爱,属下还是想买一处属于自己的宅子,将来也好成家立业。”
  李林甫笑了笑,不再勉强他,他话题一转便问道:“下人说你有要事找我,是什么?”
  “回禀相国,我是从高翁的府上过来。”
  “等一等!”
  李林甫一摆手止住了他,他拉了一下绳子,进来一名侍卫,“请相国吩咐!”
  “我有重要事情,不准任何人来打扰!”
  待侍卫退了下去,李林甫斜睨了一眼李庆安,心中微微有些不爽。
  “你说吧!高大将军让你带了什么口信?”
  “高翁让我带一句话给相国。”
  “什么话?”
  “高翁说,细水才能长流。”
  李林甫背着手在房间里慢慢踱步,他明白高力士的意思,狡兔死,走狗烹,他李林甫就是圣上的一条狗,如果把圣上所有的眼中钉都除掉了,那也就是他的烹煮之日,可是如果不把太子干掉,一旦太子即位,他李林甫不也一样难逃一死吗?
  让他两难啊!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局,他该怎么样才能破这个局呢?李林甫叹了一口气,其实关键还是得看李隆基,看他有没有这个心真的废掉太子。
  李林甫走到窗前,注视着窗外他这座占地广大的宅子,这座宅子里住满了他的妻妾儿女,他已经快七十岁了,留年不多,他得在有生之年,给子孙们留点什么,至少能让自己的子孙能够繁衍下去。
  他不由又想起了长子对他的劝告,‘父亲固然杀伐果断,但做事也太绝,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以至于仇家遍布天下。’
  可是权力斗争,真的可以容情吗?李林甫苦笑一声,他回头对李庆安道:“你可告诉高大将军,我会慎重考虑他的劝告。”
  “属下遵命!”
  李庆安答应一声,却没有告辞,李林甫瞥了他一眼,便笑道:“你还有什么事吗?”
  “上次相国告诉我,让我做一件事,可现在已经近一个月了,相国还是没有告诉我这件事是什么?”
  李林甫呵呵地笑了,很好,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话,他坐了下来,便道:“事实上,你已经在做了。”
  李庆安一怔,“相国是指九门巡查使?”
  “不错,我说的就是九门巡查使,不过这只是开始。”
  “请相国明言。”
  李林甫深深看了他一眼,便压低声音道:“这段时间,你给我好好留意一个人。”
  “谁?”
  “庆王李琮!”
  ‘庆王李琮……’李庆安心中默默念了两遍,躬身道:“属下明白了,一定会亲自做好此事。”
  李林甫见他慷慨应允,心中很满意,便走上前拍了拍李庆安的肩膀,笑眯眯道:“七郎,我知道你父母双亡,这样吧!除夕之夜,你到我府上来,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