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99

  胡人摇摇头道:“你们这些汉人,一个个口是心非,我不会信你。”
  虽这样说,他也慢慢放开了独孤明珠,任她姐姐把她抱过去,但匕首却始终抵在她的身上。
  独孤明珠胸口上的血已经凝住了,但脖子上却又渗出了血珠,明月连忙取出手巾,小心地给妹妹包扎起来。
  独孤明珠脸色苍白,浑身虚弱无力,呆呆地注视着李庆安。
  李庆安目光在胡人手中匕首上一闪,又笑道:“在下千牛卫中郎将李七郎,请问胡兄贵姓,我也好称呼。”
  “你叫我巴穆尔好了。”
  “哦!巴穆尔老兄,其实你精明能干,很有急智,是个不错的人才,又何必做什么人口贩子,真是可惜了!”
  “什么人口贩子,我原本也是康国的军官,军队被大食人击败,我便做了商人,专门买卖银器丝绸,我就是看不惯康国的少女都去了大唐,所以才捉一些长安女子去康国卖酒。”
  旁边的独孤明月怒道:“你这个胡人好不讲道理,胡娘东来是她们自愿的,你却把长安女子抓去异国,让她们与父母离散,凄凉一生,难道你就没有女儿吗?”
  “我女儿也被拐来大唐了,至今下落不明。”巴穆尔黯然道。
  独孤明月一呆,半晌,她轻轻叹了口气道:“对不起!”
  “巴穆尔老兄,把你女儿的名字告诉我,我会让弟兄们帮你查到她。”
  “算了吧!已经十五年了,你们去哪里查去,估计她早已嫁人了。”
  “巴穆尔老兄今年多少岁了?”
  ……
  马车在官道上不急不缓地走着,车内的气氛已经没有最初的紧张和敌视了,巴穆尔的匕首已经偏离明珠的脖子一尺远,他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三人是自己的人质。
  就在这时,马车搁在一块大石上,马车剧烈的颠簸了一下,车内四个人都颠了起来,独孤明珠胸口一阵疼痛,痛苦地呻吟起来。
  “明珠,你不要紧吧!”
  李庆安连忙上前探视,就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他一侧身将巴穆尔扑倒,左手紧紧地抓住了他握匕首的手腕,随即用右手掐住他的脖子,将他死死地压在自己身下,他如铁钳般地大手狠狠掐住他的脖子,越收越紧。
  突来的变故使独孤姐妹惊呆了,半天她们才反应过来,独孤明月惊叫一声,吓得抱住妹妹紧紧地躲在门边上。
  巴穆尔在拼命挣扎,求生的欲望使他的气力变得异常强大,他仿佛一头野兽,低声咆哮着,左手尽全力要掰开李庆安的铁钳,而他的匕首则一寸一寸地向上抬起。
  汗珠从李庆安的脸上冒出,座位的阻隔使他无法用上全力,他大吼道:“快跳下马车!”
  独孤明月紧咬嘴唇,她猛地推开了车门,抱着妹妹翻滚下了马车,人质的逃跑使巴穆尔异常愤怒,他闷吼一声,竭尽全力向李庆安的脸刺去,可他手腕上的力量却突然消失,他的手腕被李庆安的手牵引着刺向自己的胸膛,一声惨叫,冰冷的匕首狠狠插进了巴穆尔的胸膛。
  巴穆尔浑身僵直了,力量迅速消失,两眼无神地望着马车顶,握匕首的手松了,李庆安慢慢放开了他的手。
  就在这时,远处响起了骑兵们激烈的马蹄声。
  ……
  黄昏时分,李庆安护送独孤姐妹回到了府上,由于失血的缘故,明珠脸色惨白,说话也没有什么力气。
  独孤明月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只是李庆安要告辞时,她才轻咬一下嘴唇,低声道:“李将军……谢谢!”
  李庆安拱手笑了笑道:“我是九门巡查使,无论是谁我都会救,这是我的本份,明月姑娘请不要放在心上。”
  他翻身上马,对明珠挥挥手笑道:“明珠,好好休息养伤,过几天我来看看你的血晕妆。”
  “李大哥,你一定要来看我。”
  “我会的!”
  李庆安又向明月笑着点点头,催马而走,很快便消失在远方。
  “姐姐,他人不错吧?”明珠见李庆安走远了,这才悄悄地笑问道。
  独孤明月看了一眼李庆安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第八十五章
细水长流
  随着新年越来越近,长安城内的过年气氛也开始浓了起来,处处可以听见爆竹的响声,爆竹并不是今天的鞭炮,而是把一根根短竹节扔进火里,听它燃烧发出的爆裂声,以驱鬼去邪,而家家户户开始换窗纸、扫污秽,贴桃符、捣年糕,挂风鸡、熏腊肉,整个长安城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
  这天上午,从长安金光门外走来了一队人马,这也是一支军队,约一百余人,个个盔明甲亮,身材魁梧,他们中间的主将年约四十余岁,面目清瘦,颌下留有三缕长须,虽身着盔甲,却带着几分儒气,他便是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
  王忠嗣在后世被誉为大唐军神,他统兵二十年,百战百胜,为大唐开元盛世的安宁立下了不世之功。
  去年他的军旅生涯到达了顶峰,同时兼任朔方、河东、陇右、河西四大节度使,大唐几乎一半边军都掌握在他手中,在唐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物极必反,他的军权过盛开始使李隆基感觉到了不安。
  年初,他被免去了朔方、河东节度使之位,七月,李隆基命他拿下石堡城,但被他婉拒了,李隆基遂命大将董延光攻打石堡城,却惨遭失败,董延光便将责任推给了王忠嗣,李隆基盛怒之下,将王忠嗣召入京中。
  在王忠嗣的身后跟着他的幕僚杜颜宾,和王忠嗣的坦然自若相反,杜颜宾却是忧心忡忡,他不止一次劝说过王忠嗣,不能抗拒皇帝的旨意,但王忠嗣却始终认为,‘石堡城艰险,吐蕃以举国之兵守之,唐军强攻,必死伤数万而未必能取,实在得不偿失,不如从长计议,等候机会。’
  杜颜宾最终没有能劝服王忠嗣,更让他忧心的是,听说董延光几天前给圣上发了一封密信,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会让王忠嗣凶多吉少。
  “大帅,不如立刻就去向圣上请罪,或许能有转机。”杜颜宾低声劝王忠嗣道。
  王忠嗣摇了摇头,道:“他若有心除我,请罪又有何用?”
  他话音刚落,前面忽然驶来了大队人马,足有数百羽林飞骑,在前面为首两人,一名为文官,另一名则是宦官,宦官飞奔上前,厉声问道:“来人可是陇右节度使王忠嗣?”
  王忠嗣拱手道:“在下便是!”
  宦官冷笑一声,举起手中的白麻圣旨,道:“陛下旨意在此,王忠嗣接旨。”
  王忠嗣慌忙翻身下马,跪在地上道:“臣王忠嗣,接陛下圣旨。”
  宦官刷地打开了圣旨,朗声道:“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深蒙圣恩,却不思报君,拥兵以自重,有谋反之嫌,特拿下大理寺狱,命三司会审,钦此!”
  宦官收了圣旨,向左右一挥手,喝令道:“给我拿下!”
  冲上大群羽林军,左右摁住了王忠嗣,王忠嗣的亲兵大惊,连忙上前要救,王忠嗣回头大喝一声,“你们不得放肆!”
  亲兵们纷纷停住脚步,不敢妄动,这时,那文官翻身下马,向王忠嗣拱拱手道:“王使君,在下大理寺少卿吉温,委屈王使君跟我走一趟了。”
  王忠嗣心中一阵悲凉,他叹息一声道:“希望吉少卿能够秉公执法,给王某人一个公道。”
  吉温却冷笑一声道:“公道自在圣上的心中。”
  ……
  只一个上午,王忠嗣在长安街头被抓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城,这个曾掌握大唐一半边军的大将居然落到被抓捕的下场,令人无数人扼腕叹息,但也有明眼人认为这是迟早之事,王忠嗣军权太盛,已经引起圣上的猜忌,一时众说纷纭,流言遍布长安。
  这两天正好是祭灶连着旬休,朝廷休息两天,高力士也得了半日休闲,没有去兴庆宫伺候圣上。
  和平时一样,高力士来到马球场看球手们练习,但今天他有点心不在焉,他已经得知了王忠嗣被抓的消息,尽管他知道王忠嗣已经陷入危境,但他还是低估的圣上的决心,很明显,圣上已经不想听王忠嗣的解释了。
  高力士轻轻叹息了一声,王忠嗣已经成铁案,谁也救不了他,关键是太子,太子在这个案中会涉入多深,这才是他关心的事情。
  这时,马球场上传来一阵欢呼,练习比赛结束了,由李庆安领衔的甲队以大比分战胜了乙队。
  马球手们纷纷上前请赏,高力士笑了笑,对旁边的管家道:“难得今天兴致好,每人赏钱百贯。”
  “谢阿翁赏赐!”
  马球手们大喜,纷纷谢过去领钱,这时高力士对李庆安道:“七郎,请留步!”
  “高翁有什么事吗?”
  “你陪我去后花园走走吧!”
  李庆安点点头,自从他担任九门巡查使后,便很少有时间练习马球了,今天他也特地抽出半天时间,来和高力士的马球队一起练球。
  高力士府上的后花园很大,有一块天然的湖泊,湖水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湖面光滑镜亮,几名下人正在修葺湖边的小道,见高力士走来,纷纷起身见礼。
  高力士笑着摆摆手,让他们继续忙碌,两人走过一个弯,高力士这才缓缓说道:“七郎,今天上午发生的事,你听说了吗?”
  “卑职一上午都在高翁府上,不知发生了何事?”
  高力士叹口气道:“今天上午,王忠嗣下狱了。”
  李庆安一怔,王忠嗣不是河西、陇右节度使吗?怎么会被抓了?他脑海里念头一转,便问道:“他是在陇右被抓,还是在长安被抓?”
  高力士瞥了他一眼,道:“他是回京述职,今天一早刚进城就接了圣旨,七郎,你怎么看这件事?”
  李庆安低头沉思,他只知道历史上王忠嗣是因为和太子的关系太密切而被抓,但具体的细节他却不是太清楚,没想到这件事就发生在眼前。
  “高翁,你有什么事情吩咐我,请尽管说。”
  高力士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很聪明,一下子便猜到了我的意思,我是想让你替我去做一件事。”
  “高翁请说!”
  高力士背着手又走了几步,才缓缓道:“你替我带个口信给李相国,告诉他,细水才能长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