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699

  李庆安喃喃自言自语,这座举世无比的东方大城此时就在他的眼前,离他是如此之近,可他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入主这座大城呢?
  这时,他的心腹将领南霁云骑马缓缓来到李庆安身边,低声道:“大将军,卑职以为这是一个机会,关中空虚,我们安西军有雄兵数十万,只需五万人,便完全可以控制关中。”
  李庆安却摇了摇头,淡淡一笑道:“南八,这不是机会,而是一个陷阱,我若此时进驻长安,那我就和当年的董卓一样,迟早会身败名裂,死于非命。”
  “可是大将军,此时并非汉末,大将军也非董卓,安禄山才是,卑职认为这是千载难逢之机,大将军若白白放过它,真是可惜了。”
  “从安西调五万军过来,一来一去,至少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想过吗?”
  李庆安回头看了一眼南霁云,见他一脸遗憾,便指着渭河中的一条货船道:“你看那艘船,虽然它本身结实坚固,可如果没有河水运载,没有风帆引力,没有船员操作,它怎么可能逆水行舟,在我看来,河水就是天时,如同身世背景,虽然我是建成之后,但毕竟不是正统,要想得到朝野和舆论支持,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而风帆则是地利,这就俨如出兵的时机,你说因为现在关中空虚,我们就可以出兵,其实不然,得了关中又如何,顶多只是一个关中王,而且还背一个造反的名声,当年曹操之所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因为他抓住了时机,汉献帝被董卓所迫,曹操是去救驾,所以他才得到了天下人认可,而我算什么?最多只能是董卓,让安禄山成了曹操,号令天下,带领十八诸侯来攻打长安么?”
  说到这,李庆安见南霁云沉思不语,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关键还有安西将士,他们就像船工,是否能同心协力,是否会全力支持我,你是我的心腹,你当然会支持,但并不是每一个安西军将士都愿意拥立我,我还需要时间,才能完全控制住安西军,如果我操之过急,一旦内部有了分歧,就极容易被人所分化,从内部被人攻破,再想爬起来可就难了。”
  南霁云默默点了点头,良久,他也笑道:“我明白大将军的意思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以大将军现在的声望,做个安西王是没有问题,可要想取长安而代之,确实还不到时候,是我考虑问题太简单了,不过卑职还是有点不明白,大将军为何要带三千人赶来长安?”
  “很简单,你忘记我也是相国之一吗?”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新旧皇帝换位之际,我焉能置身度外,不过今天晚上,我要先去见一个人。”
  ……
  夜幕悄悄笼罩了关中大地,一轮明月升起,明月挂在中天,虽然只有半边,离团圆还远,但它一样地把柔和清澈的光辉洒遍了人间,山峰、竹木、田野、庙宇、篱笆和草垛,通通蒙在一望无际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飘渺、神秘而绮丽。
  长安以东数十里外便是骊山,骊山脚下有著名的华清宫,华清宫的军队也被李隆基带走了,只有百余名羽林军在护卫着这座大唐冬宫,李庆安在三百余名亲卫的护卫下,也来到了骊山,但他却不是来华清宫,十几名亲卫在山脚下照看马匹,李庆安和其他亲卫一起爬上了骊山,山路崎岖,林木茂密,泉水叮咚,风景十分秀丽,他们爬上了半山腰,远处是一挂瀑布,水声轰鸣,润湿的水汽扑面而来,在离瀑布不远的竹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屋檐,那里竟是一座寺院。
  就在这时,十几名黑影从四面出现,他们动作矫健,身手不凡,身上皆带着长剑或硬弓,为首者是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在所有人中,他的武艺最为高强,他快步上前,单膝给李庆安跪下,“卑职安西军斥候校尉余成俊参见大将军。”
  余成俊是李庆安的心腹亲兵之一,被他安排在长安为探子副首领,一个多月前,他接到了李庆安的鸽信,命他执行一个秘密任务。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自从去年汉唐会暴露后,李回春惨遭不幸,李庆安便借此机会着手重整汉唐会,所有李珰认识的人都统统撤回安西或者碎叶,而派大量新人去中原各地主持汉唐会分舵,这些新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安西军中抽调,李庆安就借此机会将汉唐会改造成了自己的情报机构,他们借各种产业为掩护,向安西密送大量情报。
  目前,长安的总负责人还是常进,副手就是眼前的余成俊,和他一起的十几个黑衣人,都是汉唐会中武艺高强的成员。
  李庆安点点头道:“她的情况如何?有人来骚扰她吗?”
  “暂时还没有,这里很隐蔽,一般人都不知道。”
  “那她知道你们存在吗?”
  余成俊迟疑一下道:“道院里的女道士们可能知道一点。”
  “你们继续在四周布防,不要惊扰了她的修行。”
  李庆安又对亲兵们道:“大家在四周防卫,只须几人跟我进去便可。”
  李庆安在几名心腹亲兵的护卫下,沿着一条小路走进了一片竹林中,穿过竹林,眼前豁然出现了一座道观,道观依山势而建,占地不大,但十分高大结实,看得出是一座修了没几年的新道观。
  李庆安走上了台阶,背着手看了一眼大门上的牌匾,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字,‘静心观。’
  他笑了笑,上前扣拍几下门环,片刻,里面传来脚步声,有个老女人的声音问道:“是谁啊!”
  “一名慕名而来的香客。”
  门吱嘎一声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苍老的脸,头戴道冠,身穿一件灰色道袍,是一名年迈的女道士。
  她见外面竟是几名军人,吓得连忙要关门,李庆安早有预料,一伸腿便将门顶住了。
  “无量天尊,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女道士异常紧张,结结巴巴问道。
  “我想见一见贵妃。”
  女道士脸上大变,急道:“这里……没有什么贵妃,施主一定是弄错了。”
  李庆安似笑非笑道:“真没有吗?”
  “没有!”
  门内又走来几名道姑,为首者是一名四十余岁的女道士,身材又高又胖,满脸警惕地望着李庆安,坚决地摇头道:“你弄错了,请走吧!”
  李庆安冷笑一声,拍了拍手掌,只见竹林边缘忽然出现了大批军士,个个身材彪悍,杀气腾腾,女道士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连连后退几步,颤声道:“你究竟是谁?”
  李庆安微微行了一礼,笑道:“请禀报贵妃,就说安西节度使李庆安特地来看望她。”
  “你原来就是李庆安!”
  几名女道士都惊得脱口而出,李庆安笑着点点头,“正是在下!”
  他取出一支金箭,递给了中年女道士,“把这个交给她,见不见由她。”
  中年女道士瞅了李庆安半晌,终于接过了金箭,“好吧!你请稍等,暂时不要进来。”
  “我就在这里等候。”
  门又关上了,脚步声远去,片刻,门内又响起了脚步声,门再次开了,刚才那名中年女道士合掌施礼道:“大将军,请随我来。”
  李庆安走进大门,几名亲兵也跟了进去,女道士却道:“真人说,只能大将军一人进去。”
  “你们就在这里等我,我不碍事。”
  李庆安吩咐了几句,便随女道士走进了道观深处,穿过三清殿,来到了一处院子,女道士带他走到一扇小门前,指了指门内低声道:“她就住在里面,你自己去吧!”
  李庆安默默点了点头,走进了小门,门内是一间小院子,院子正中是一蓬葡萄藤,绿叶爬满了老藤,嫩枝向四面八方蔓延而去,夜风轻拂,令人心旷神怡,李庆安见院子的一角还有一座小小的琴台,上面放有一张琴,不由摇了摇头,快步走到一间屋子前,不等他开口,房间里便传来了杨贵妃那轻柔的声音,“李将军,请进吧!”
第三百六十章
贵妃为客
  李庆安拉开了帘子,一片柔和的灯光从屋内射出,在灯光下,只见房间里,一名女子背对着他坐在一方蒲团上,正埋头写着什么,她穿着一件淡黄色道袍,头上没有戴道冠,只简单用发箍束起,一头乌黑的长发犹如瀑布一般披散在肩上。
  听见门帘响,她放下笔转过身来,双眸如一剪秋水,目光盈盈,微晕红潮一线,嫣然巧笑,正是大唐贵妃杨玉环。
  李庆安却有些愣住了,此时的杨玉环已经和他记忆中的贵妃娘娘完全不一样了,那时的杨贵妃琼姿花貌,华丽夺目,有倾国倾城之美,而这时的她略显清减,不施粉黛,没有钗环玉珮,没有六幅宽袖长裙,只穿一件略有些陈旧的道袍,华丽之气尽去,倒有一种小家碧玉般的清幽,有一种人间仙子的优雅,尽管如此,但她的肌肤依旧细润如脂,粉光若腻,这是她难以改变的天生丽质。
  “怎么,李将军不认识我了吗?”杨玉环浅浅一笑,灯光下,深潭般的双眸中充满了一种夺人魂魄的诱惑。
  “是有一点不认识了。”
  李庆安感觉自己也有些走神了,便歉然地笑了笑道:“贵妃娘娘不施粉黛,感觉变化很大。”
  “不是变化大,而是杨贵妃已经死了。”
  杨玉环淡淡一笑道:“我现在是玉环真人,你可以叫我真人,也可以称我玉环,但希望你不要再叫我贵妃,从现在开始。”
  李庆安默默点了点,他打量了一下房间,房间内的陈设异常简单,只有一榻一桌,和一个书橱以及一只大竹箱子,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李庆安略略有些感慨,昔日的杨贵妃生活之富丽奢侈,是常人难以想象,而此时她竟简陋如此,对比之强烈,使李庆安真的感觉到,她已经厌倦了从前的生活,她是真的出家了。
  杨玉环见他目光复杂,便一摆手笑道:“请坐下吧!”
  她盈盈起身,从箱子里取出一张座垫,亲自给李庆安铺在地上,李庆安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杨玉环虽然身着道袍,但道袍也难以掩饰她的丰姿冶丽,她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袅袅娜娜,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温婉柔顺,她的一双纤纤玉手,仿佛柔若无骨,令李庆安也忍不住怦然心动。
  杨玉环又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双手捧起,准备奉给他,一抬头,却见他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双颊不由一红,俨如朝霞映雪。
  “你喝茶!”
  杨玉环将热腾腾的茶杯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这才醒悟,他干咳两声,接过茶杯坐了下来。
  “你就一个人住吗?我是说,你没有侍女?”
  杨玉环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热茶,捧在手中细细地吮了一口,那樱桃般的小嘴微微撅起,红唇粉嫩,轻轻吹了吹茶杯冒出来的腾腾白气,竟有一丝少女般的调皮,这种少女般的神态虽然和她年纪不符,但没有丝毫矫揉,显得是那么自然,那么富有美感。
  “侍女是有一个,正巧我的琴坏了,雪奴便拿到长安替我修理,要明天才能回来。”
  杨玉环瞥了李庆安一眼,又笑道:“明月现在如何了,可曾做了娘?”
  李庆安摇摇头苦笑道:“没有,我还没有孩子。”
  “三十出头的人了,怎么能连孩子都没有,这可不行。”
  说到这,杨玉环也掩口低笑起来,那一低笑的神态竟是那般明媚妖娆,眼波如秋水,清眸流盼,这一笑,令李庆安心醉神迷,竟脱口而出:“回眸一笑百媚生!”
  杨玉环先是一怔,眼中立刻流露出一种半是嗔怪半是撒娇的媚态,微嗔道:“李将军!”
  李庆安俊脸一热,连忙低头喝茶,杨玉环凝视着他,半晌,她低低叹了口气,道:“你来找我做什么?”
  “只是想来看看你!”
  “真的只是来看我吗?”
  杨玉环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那么看完了,你可以走了。”
  李庆安也笑了起来,他连忙放下茶杯,举起双手道:“好吧!我承认还有别的事情。”
  “说吧!什么事?”
  “圣上的事情你听说了吗?”李庆安的目光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