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281

  “你、你在做什么!”李琮见他烧毁密旨,赫然一惊,忍不住大吼起来。
  吉温淡淡一笑道:“既然王爷不肯再往前走,那吉温只好替王爷将覆水收回。”
  “什么!你还能抹平此事?”李琮狂喜。自从安禄山没有按原计划造反,他便后悔了,可覆水难收,眼看着假传圣旨一事已暴露,他更加害怕,忽然听见吉温可以抹平此事,怎让他不欣喜若狂。
  “办法很简单,不过殿下还是得将李亨杀了,不能让他明日去见皇上,要争取时间,这是必须要做的前提。”
  李琮听他还要杀人,心中微微又有些不安起来,但为了了却此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那然后呢?”
  吉温望着灯光,阴毒地笑道:“然后就是立刻杀掉鱼朝恩,掐断中间这根线。”
  ……
  李琮匆忙走了,他要安排除去李亨之事,吉温坐在书房里依然沉思着,他在考虑其中的漏洞究竟出在哪里?
  或许这就是见识上的差异,作为计策本身,吉温是成功的,以李豫的身份出使大秦很自然。若是在天宝九年,李豫就一定会出行,但他看不到大势,看不到现在以大唐的局势是不能与大食作战,他并不知道大食的实力,他不知道,李隆基根本就不会发这样的旨意。
  所以,他的计策从出发点就错了。
  想了半天,吉温不得要领,他的思路又回到眼前,既然广平王没有上当,那假传圣旨之事就早晚会被揭穿,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掐断鱼朝恩这条线,就算李隆基想到了是李琮,但他也没了有证据,最多是将其软禁,这样的话,李隆基就更想不到会是自己出的主意。
  现在的关键就是李琮能不能顺利除掉李亨,还有,吉温隐隐有点担心嗣宁王,他究竟知不知道此事?如果知道的话,明日一旦李亨的死讯传出,他一定会立刻去见李隆基。如果他不知道此事,仅仅是牵一条线,那李清派来的人究竟是谁?忽然,吉温心里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该不会是李清本人亲自来了吧!他越想越有可能,若不是他本人来了,那李琳就应该和李亨一直呆在一起,李亨也就不会喝得酪酊大醉。
  “天啊!这个时候他还敢来长安。”连吉温都佩服他的勇气,不过正因为这样,恐怕他李清就不会让李琳去见李隆基了,他不会去做自掘坟墓的蠢事。
  想到这里,吉温的心里渐渐平静了下来,这时,门敲了敲,管家在外面道:“老爷,府门外有一人在找你,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吉温一惊,“谁?庆王殿下吗?”
  “不是庆王殿下,来人陌生,我不认识。”
  吉温沉吟了一下道:“请他稍等片刻,我立刻就来。”
  吉温匆匆走出大门,只见门口果然站了一人,他站在暗处,面目看不清楚,而在街对面的墙角处,似乎还有十几个随从牵着马等候在那里。
  “你是谁?找我有何事?”
  那人没有说话,而是从衣囊忠掏出一张薄薄的名刺,递了过来。
  吉温疑惑地接过,只见名刺上面似乎写着一行字,借着门口灯笼的亮光,吉温斜着头将名刺上的字念了一遍。忽然,他的身体变得僵直,表情似五雷轰顶一般,手一松,那张名刺飘落在地,上面赫然写着一句话:‘我叫崔乾佑,从河北来,安帅向你问好!’
  
  第十二卷
返京述职
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
  
  李静忠刚刚回到府里,几个侍卫一拥而上,将它摁倒在地,七手八脚将他绑了起来,堵上嘴,拎进了李亨的房内。
  “王爷,他身上有这个。”一名侍卫搜遍了李静忠的全身,发现了他身上的密旨。
  李亨接过打开看一看,里面的内容已经改变,而且字迹更相差甚远,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的东西被你拿到哪里去了?说!”
  李亨的脸色异常铁青,目光中闪着阵阵杀意,李静忠走了没多久他便醒了,却发现东西已经丢失,一惊之下,他立刻猜到是被李静忠拿走了。
  “我一直怀疑当年就是你告的密,现在看来果然就是你!”李亨愤怒已去,他的目光冰冷得可怕。
  一名侍卫上前将李静忠嘴里的破布掏掉,李静忠脸色煞白,象一团肉泥摊倒在地,浑身战栗,恐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命将不保。
  “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拿到旁边那府里去了,见我势倒,你便投了新主子。这次他奖赏你什么,是将来的内侍监还是大内总管?”李亨一阵冷笑,便不再理会他,快步走进了内室,内室门边站着几个彪形大汉,房间里坐着一人,正悠闲地喝茶,却正是李清。原来李亨发现事变,立刻派人去嗣宁王府将李清请来。李清劝他不要急,密旨虽然丢了,但事情却没有变,况且,这样一来,反而将庆王逼上绝路,也未必是坏事。
  见李亨进来,李清微微一笑问道:“是他拿走的吗?”
  “你看看这个!”李亨将密旨递给了李清。
  “看来这才是皇上真正的旨意。封小王爷为楚王,命即刻进京。”李清欣然站起。向李亨深施一礼,笑道:“恭喜殿下了,小王爷为储已经十拿九稳。”
  听了李清的话,李亨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皆有,他从太子被废为庶人,在人生到了底谷之时,命运又似乎给他开了一个辛酸的玩笑,他的儿子竟然要被立储了。
  他急摆了摆手,感激地说道:“以后豫儿还得靠大将军支持,本王这里拜托了!”说完他竟要跪下来,李清连忙将他扶住。“王爷不必这样。折杀李清了。”
  李亨渐渐平静下来。他看了看桌上的密旨,心又乱了起来。“大将军,那现在该怎么办?”
  他最担心证据没了,李琮会矢口否认。
  李清背着手在房间里慢慢踱步,似自言自语,又似在说给李亨知晓,“假传圣旨虽是大事,但总有揭穿的一天,他们岂能没有下着,我怀疑……”
  李清忽然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盯着李亨,“我一直怀疑他们的下着便是对皇上下手!”
  李亨一惊,“大将军是说他们要逼宫吗?”
  “逼宫有可能,暗害也有可能,若不是如此,他们怎么可能夺到皇位?”李清走到门边,从帘缝里瞥了一眼外间摊软在地的李静忠,回头又笑道:“这个人留着,我正担心这封密旨不能证明是李琮所为,现在多个证人倒也不错。”
  这时,从外面跑来一名家人,对李亨低声禀报道:“王爷,大门外有一人,说要找李静忠。”
  李亨一怔,急回头问李清道:“大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李清忽然想到一件事,脸色突变,他仰着头半天不语,最后他慢慢回头,深深地瞥了李亨一眼,淡淡一笑道:“现在他们最急之事,自然就是阻止殿下明日去华清宫。”
  “李琮要杀我吗?”李亨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我现在就去华清宫。”
  他一回头,只见李清正静静地看着他,目光里带着一丝怜悯,不由微微一怔,“怎么?你觉得不妥吗?”
  “殿下,小王爷大局已定,李琮几个跳梁小丑能成何气候?事情既然败露,他们必然会内部自乱,可以不用再管他们,倒是你……”
  说到此,李清轻轻摇了摇头,叹一口气道:“我也是刚刚才想到,我劝殿下还是趁机死一次吧!否则,李豫立储,皇上一样会将你赐死。”
  府门外之人等了片刻,李静忠走出大门,他脸色平静,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远远地看了半天,问道:“你是什么人,找咱家什么事?”对面之人他不认识,不敢靠得太近。
  “李公公放心,我不会伤害你。”
  那人见李静忠身后无人,便上前一步,低声道:“借个僻静处说话,庆王有事吩咐你!”
  “你随我来!”
  李静忠回头看了看,便走下台阶,穿过大街,拐进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庆王有什么事?”
  那人看了看李静忠,忽然问道:“你回来后没事吧!”
  李静忠摇了摇头道:“现在王爷还未醒来,暂时没事,醒来以后就难说了。”
  那人点了点头,“没醒来最好。”他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瓷瓶,塞给李静忠道:“他醒后要喝茶,倒一滴在他茶杯里便可。”
  “要我杀王爷!这怎么行!”李静忠大惊,慌忙将瓶子塞还给那人,“此事我不能做!”
  那人脸一沉,负着手冷冷道:“庆王的话你居然敢不听,不想活了吗?”他见李静忠低头不再说话,又取出一张柜票,一撕两半,递给他半张笑道:“这是一万贯的柜票,事成之后,庆王会给你另一半。”
  “我不要钱!”
  “那你要什么?”
  李静忠迟疑一下,忽然鼓足勇气道:“我要庆王答应将来封我为内侍监一职。”
  那人嘿嘿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钱你要收下!而且你也可以放心,这药要二个时辰后才会发作,你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至于将来的官职,庆王绝不会亏待于你。”
  李静忠默默地点了点头,紧捏着小瓶离开了拐角,小跑着快速向府门奔去。那人一直看他的背影消失,才冷冷一笑,斜靠在墙边观察李亨府上的动静。约半个时辰后,李亨府内忽然一阵大乱。吼声、哭声嚷成一团,但李静忠却始终没有出来。
  “这个笨蛋,还要王爷再费事!”那人低低骂了一声,转身消失在夜幕之中。
  ……
  次日一早,李亨忽然暴亡的消息顿时传遍了长安,人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位前太子之死,紧接着一条小道消息在市坊中流传,李亨是中毒而死,有人看见他浑身溃烂,腥臭无比,他的贴身内侍也仰药而亡,估计是畏罪自杀。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华清宫,李隆基震怒,责令杨国忠三日内破除此案,否则罢他右相。他随即摆驾回京,召临哥舒翰觐见。
  且说杨国忠心急火燎地赶到了长安,他一直留在华清宫,并不知道昨晚发生之事。但他隐隐猜到,此事极可能和李豫之事有关,只是李隆基不准他再和庆王往来,他便以察探案情的名义,亲自带着京兆尹鲜于仲通以及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等一帮高官,驻进了李亨的府第,并请住在周围的诸王来谈话,其中就包括庆王李琮。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亨的旧书房内,杨国忠气极败坏地责问李琮,“此事可是你干的?”
  “不错,是本王所干,那又怎样?”
  杨国忠责备的口气让李琮心中极为不满。昨晚他漂亮地干掉了李亨,而且李静忠也凑趣的自杀了,省了他不少的力。他心中正得意,却被杨国忠迎头痛斥,他脸一沉,冷冷地道:“杨相国,准确地说,这件事是我们干的,你也有参与,你忘了吗?”
  “你胡说!”杨国忠怒极,手指着李琮,气得浑身发抖,“我昨夜根本就不在长安,此事与我何干?”
  “哼!你忘了咱们那晚的盟誓吗?”
  杨国忠一呆,他忽然想起自己还有签名在他手上,只得强忍怒气低声道:“这件事你应该和我商量,你怎能擅自作主,你知道你捅了多大的漏子吗?”
  “你?我昨晚是来找过你,可是你不在?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才杀李亨吗?告诉你,那封假圣旨之事败露了,李亨已经知道了此事,若不杀他,他今日向皇上禀报,皇上再逼问鱼朝恩,我们就完了。”
  “什么?败露了!”
  杨国忠大吃一惊,那这样的话,李豫必然进京,那不是一样完了吗?他见李琮眼中闪过一道得意,似乎胸有成竹,又慌忙问道:“殿下可有对策?”
  “杀了李亨,我们已经有了时间,再把鱼朝恩干掉,那我们真的就高枕无忧了。”
  杨国忠听他一口一个‘我们’,心中着实恼火,但也无可奈何,时间不容他和李琮多呆,便敷衍道:“此事你们就看着办吧!我无意见。”李琮深深地盯了他一眼,转身出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