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281

  盐铁司的一个小院内,李清正负手欣赏满树洁白的梨花,梨花灿烂绽放,朵朵娇嫩得让人心驰神往,此刻,李清正如这勃勃生机的梨花一般,浑身洋溢着飞扬的神采,但他的目光却宁静安详,凝视白鸽子般的梨花,久久不语。
  扬州城内在纷纷扬扬传着他受重伤的消息,如果能就此骗过杀手,以为他会留在扬州养伤,甚至身死,那他返京的路上就会少很多麻烦。
  今天是他在扬州的最后一天,六十万贯钱已经凑足,明天便押解进京,至于整顿漕运的辛苦和功劳就留给第五琦,凭他的经验和能力,他做得未必比自己差,还有刘晏,这也是一个有前程的官员,自己已经给他们铺好了路,后面就应该由他们自己去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
  暖烘烘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份外舒服,李清背着手在院子里慢慢地散步,一边思考下一步的计划,一边享受这春意盎然的阳光。
  在他不远处,李惊雁正坐在窗前,托着腮含情脉脉地望着院中的爱郎,她心中为自己缝制的内甲能够救李郎一命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明天他们就要返回长安了,回到她久盼的那个家中,她将成为其中一员,永远和自己所爱的人厮守在一起,虽然和亲吐蕃的风波并没有过去,虽然二李相亲的后果还没有来临,但她的心中却对爱郎充满了信心,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品尝到被保护的快乐。
  忽然,外面隐约传来了脚步声,随时是荔非元礼粗莽的声音,“我要见都督,难道还要向你们禀报不成?”
  “荔非大哥不要生气,都督正在休息,现在不好打扰。”
  “可我有急事!”
  小院短暂的宁静被打断了,李清回身慢慢走到院门前,见荔非元礼被几个亲兵阻拦,急得猛抓头皮,他一见到李清,便立刻大嚷:“都督,那个年轻人就是李俅,他们刚刚走了,看样子是回长安。”
  这些天,荔非元礼召集了一批扬州街头的泼皮,出高价向他们买取情报,替他传播假消息之类,其中有两个泼皮向他卖了一个情报,发现一批从京城来的人,为首是个年轻公子,还去过刺史府,荔非元礼便命他们一直跟踪这批人,就在一个时辰前,他得知那批人要离开扬州,便亲自赶去,却蓦然发现那个年轻公子他竟然认识,就是曾经在宗室比武大会上与他对过阵的李俅,事关重大,他不敢耽误,立即跑来报告。
  李清闻言不由微微笑道:“哦!李俅竟然在扬州?”
  这个消息既在李清的意料之中,又使他略略有些惊讶,据那个抓住的女刺客交代,他们一直潜伏在扬州,这次行动是京中来的大人物所派,有庆王的金牌,但这个大人物具体是谁他们也不知道,可李清却猜到了一、二,既然连庆王的小舅子都没有资格叫这帮刺客,那这个大人物很有可能就是庆王的独子李俅,也就是几天前拜会过李成式的那个年轻人。
  ‘看来,他真相信了自己受重伤之事,所以这么快就急着离开,’李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恶作剧般的笑意,他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第九卷
利益争斗
第223章
借刀杀人
  
  长安,夜幕降临,空气中流荡着暖意,暗浮着缕缕桃红香,街头沉寂了一冬的狗儿们开始活跃起来,争食呜咽之声不绝于耳。现时辰尚早,街人大多赶回,今天是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禁烟火,以冷饭冷菜就食,而明日便是清明,主妇们连夜操劳,包裹青团子、做冥钱,以备明日扫墓之用。
  李清的卧房内灯火通明,帘儿盘腿坐在床上,一针一线替孩儿缝补小褂,不时怜爱地看一看身旁熟睡的孩奴仆无数。李清在奉先县也有永业田,算起来还是一个小小的农庄,更不用说李清庞大的绢绸生意,但帘儿依然保持她厚道朴素的本下人、亲力亲为,府中家人至今也没有一人离去。
  “帘儿姐,要不然明日咱们回一趟仪陇县,给你爷爷扫墓。”小雨正坐在桌前心不在焉地练明,府中老奴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能上几年私塾,她自幼聪颖,也随兄长上了几年学,识了几千个字在肚中,自跟李清帐簿,便又捡起了书本。
  明日便是清明节,眼看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扫墓的物什,而李清的祖坟也不知在何处,从未听他讲过,小雨便起了去仪陇的念头,若有可能,再去阆中看看自己的父母。
  帘儿小心的将线头咬断,瞥了一眼无精打采的小雨笑道:“明日便是清明了,到了仪陇扫墓的时节早过了,再说我不是请有专人替我照顾吗?李郎既然叫我们不要出门,总有他的道理,就老老实实呆在家中吧!”
  小雨伸了个懒腰,托着腮望着窗外,眉目里含着笑意,眼中充满了憧憬,自言自语道:“春暖花开,真想出去踏踏青啊!”
  “要不然,我后日就带你们去踏青!”
  门忽然开了,一个戴竹笠的男子大步走入,帘儿先是一惊,可那熟悉的感觉,让她不禁惊喜交集,“李郎!是你吗?”
  那男子哈哈大笑,取下头上的竹笠,正是帘儿日思夜想的李清,他五日前从扬州走陆路,赶在漕运船的前面秘密回了到长安。帘儿和小雨同时一声娇呼,扑进了丈,李清一手搂住一个,见她们都平安无事,心中欢喜得似要炸开,感慨道:“我只去了一个多月,却感觉似乎过了几年一般。”
  他在二女脸上各亲了一口,目光落在熟睡的孩子身上,不禁笑道:“我的乖宝宝怎么不起来迎接爹爹。”
  帘儿忽然想起一事,朝后望了望,问道:“惊雁呢?她去扬州找你,你们不在一起吗?”
  李清笑了笑,回手招了招手,“快进来吧!你的帘儿姐在问了。”
  片刻,只见门外磨磨蹭蹭走进一个面覆纱巾的黑衣女子,取下面纱,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面容,正是李惊雁。
  虽然她们三人平日在一起熟悉得无话不说,可此刻李惊雁心中又紧张又羞涩,仿佛第一天过门的新媳妇,怯生生的上前向帘儿施了个大礼。帘儿诧异之极,她看了看李清,又瞧了瞧李惊雁,心中忽然明白过来,慢慢坐回到床上,表情严肃地接受了她这一大礼。
  李清见帘儿肯受李惊雁之礼,他心也放了下来,向三人摆摆手,呵呵笑道:“大家且坐下,我们商量一下,后日到哪里去踏青。”
  不料帘儿却不理他,一手拉着李惊雁,又向小雨招了招手,“走!咱们到隔壁商量去,这里留给李侍郎思考朝中之事。”李清见三女走远,他苦着脸摸了摸鼻子,目光落在尚在熟睡中的女儿身上,便慢慢走上来,侧躺在她的身边,伸嘴亲了亲她红扑扑的小脸蛋,闻着她身上的奶味,舐犊之情沛然而生。他心中充满了温馨与喜悦,心神松弛,很快便长长地打了个哈欠,眼皮渐渐沉重,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便是清明节,朝中放假一日,让百官各自去祭扫祖坟,连着的三天,也是传统的踏青之日,长安城中几乎倾城而出,无论市民百姓、官僚宗亲都会举家而出,借扫墓之机,体验春日的暖意盎然,曲江池、乐游原人潮涌堵,远的甚至连终南山都会有长安市民的足迹。
  这一天西市内各店铺的生意明显比平日冷清,只有一些从远方赶来的商人在一家一家耐心地挑选货物,心肠忒狠地讨价还价,李清的蜀锦店生意也比较冷已经好一阵了,才做成一笔生意,大掌柜张奕溟索性利用这一天来盘点货物、清算帐目,此刻他正站在院子的石凳上指挥伙计们搬运货物。
  “小心点,别将成色混淆了,你们看看清楚,这些都是不一样的。”
  他见两个伙计各扛几匹蜀锦向仓库走去,不由大急道:“你们两个等一等,那些蜀锦都受潮了,且放在外面晒一晒。”
  忽然,他的两只招风耳动了动,他似乎听见有马蹄声远远传来,很快马蹄声越来越近,靠近大门口停了下来,随即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张奕溟,你看见骷髅没有?”
  李清的大管家张旺冲进大门,他眼睛飞快地四处扫了一圈,问道:“他不在酒铺,不知在不在你这里?”
  “或许我能找到他,你可有什么急事?”
  张旺扬了扬手中的一封信,急道:“这是老爷刚刚发来的急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吩咐他去做,你快去将他找来!”
  “我知道了,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红菱院叫他!”
  ……
  约中午时分,长安各酒楼便开始传出两个小道消息,一个是永王未登上太子位,最后功亏于溃的原因是庆王在皇上面前进了谗言,说永王的家人口出狂言,使皇上震怒,最后取消了已经做出的决定。
  而另一个是消息是:庆王遣子李俅到扬州刺杀户部侍郎李清。
  这两个消息不知是何人发布,但它仿佛感冒病毒一般,迅速在长安街头巷尾蔓延,越说越活灵活现,甚至有人出来佐证,此事千真万确,在京兆署衙内还有此事的备案。
  消息终于在黄昏时分传进了永王的府中,此事李璘从不知晓,他立刻将信将疑地派儿子李伸前往京兆署衙查证此事。
  此刻,李璘正背着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儿子的回音。事情已经将近过了三个多月,但他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太子最后没有被废,虽然公认的说法是太子遇刺,搏得父皇的同情,最后废东宫一事便不了了之。但是,李璘压根就不相信这个说法,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就从来没有什么同情心可言,太子被刺顶多延迟被废的时间,而决不会改变这个根本性的决定。
  “难道真是庆王在背后使了绊子不成?”
  他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庆王此人愚蠢而又自负,且容易采用极端手段。七天前他派儿子在扬州将李清刺成重伤,至今生死未卜。他又是自己争夺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难保他不会采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自己得不到也不容许别人坐上太子之位。
  “父王,我回来了。”儿子的声音老远便传来,永王之子年纪尚轻,不到弱冠之年,行事风风火火,只去了半个时辰便查到了答案。
  “如何?查到什么了吗?”不等李伸坐下,李璘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问道。
  “父王,那消息确实属实。”
  李伸附在父亲耳边低声道:“孩儿在京兆署的卷宗里确实查到此事,又问了鲜于叔明,他向孩儿证实,上元夜的前一天夜里,在春明大街我们府上有三个家人对李俅言,父王明天是太子,后日便是皇上,可惜那三个家人趁乱跑脱,没有抓到。”
  “什么!”李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竟会从自己的家人口中说出。
  “不可能,自己一向低调,约束家人极严,不可能有什么三个家人跑到大街上口出逆言。”
  李璘紧紧地捏着桌上的茶杯,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难道是?”
  他不由一阵呵呵冷笑:“我明白了,这哪里是我的三个家人,这分明就是庆王设的局,不然那三个家人怎么跑得掉,还这么巧,偏偏对那李俅去说。李琮啊!李琮!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不是这个消息走露,我被你卖了还在替你数钱。”
  “父王,此事该如何对应?”李伸望着父亲越来越阴沉的脸问道。
  “有仇不报非君子!”
  李璘一阵咬牙切齿,太子之位都丢了,此事难道还是小事一桩吗?他将茶杯重重在桌上一顿,道:“我明日便禀报皇上,庆王遣子到扬州刺杀朝廷大臣,我有证据在手!”
  
  第九卷
利益争斗
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
  
  次日,一轮朝阳东升,紫红色的万条瑞气霞光铺射在长亮灰色的狭长形云条矮矮地浮在空中,不断变幻成各种狭长形的物品,而在它身后,数行散云如鱼鳞一般片片排列。
  “今日必然下雨!不如明日再去踏青。”
  李清站在院子里,打手帘望着天空,回头对已经换好一身盛装的帘儿和小雨干笑一声,象哄孩子一般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个我从小便知道,再者今天下了雨,说不定明日还能长出蘑菇来,我明日带你们去采蘑菇,好不好?”
  倒不是他真忧虑下雨,而是前晚心情一时激动,忘了假如被人发现刺成重伤的李侍郎又出现在长安,那他放出的流言岂不是不攻而破了吗?
  眼微微一斜,他迅速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妻妾的脸色,一个嘴巴高高翘起,一个也在打手帘诧异地望着天色。
  “可是,今天出门游玩的人比昨日还多,我看不一定会下雨。”
  帘儿收回手,看了一眼丈夫,忽然笑道:“李郎,你有事就直说好了,对我们你没有必要找借口来搪塞。”
  她回头又对小雨笑笑道:“你说是不是这样,小雨?”
  小雨盼出去踏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好容易等到今天,衣服都换好了,可临出门李清却改变了主意,她心中实在是失望透顶,可大姐的话已经替他说满了,心中的火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她瞥了李清一眼,恨声道:“那要看是什么事了?若只是瞌睡未醒之类,我可不答应。”
  “其实和你们说实话也无妨。”
  李清上前一步,对二女低声道:“我不是偷偷跑回来的吗?我怕被人发现,便坏了我的计划。”
  帘儿向李清白了一眼,“那好吧!今天就饶你这一次,下次要说实话,你那样一笑,我就知道你心里在编借口。”说完,她莞儿一笑,便拉着小雨回屋去了。
  李清临时改变了踏青的计划,可对于李隆基而言,既然定好了踏青的日子,就风雨无阻。但和百姓不同,他有专门供他游玩之地,皇室园林延绵十数里,里面丘陵缓、林木茂密,河流湖泊蜿蜒清澈,水边又有大片的丰美的草地,一群群羚羊、肥鹿逐水而行,它们没有天敌,唯一的敌人便是执弓挽箭的大唐天子和皇家侍卫。
  号角冲天,数队凶神恶煞的羽林军将一群可怜的鹿群追赶得东奔西窜、亡命而逃,鹿群逃出丛林,前方一条碧绿的小河横亘,河面宽阔、无法逾越,而左面和后面挡,鹿群自然掉头向右逃去,可就在前面不到百步,大唐天子李隆基顶盔贯甲,手持宝雕弓,他拉弓满圆、狭目微张,瞄准了当头跑来的一只雄鹿,一旁高力士掌声已经伺候,另一旁杨贵妃眼波横盼,只待三郎箭下立功,她也好献上崇拜之情。
  ‘嗖!’一支箭射出,箭势有些疲软,但依然射中了筋疲力尽的雄鹿,仿佛惊弓之鸟,雄鹿带着箭伤跑了几步,四周侍卫环围,它已经无路可走,终于颓然倒地,凑趣地躺在杨贵妃的马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