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9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1398

  嘭!
  弓弦一声震动,只听一声惨叫,就见不远处的小小树丛中,一个浑身涂满颜料的土著吹箭手,直接被射爆了眼球。
  飞凫箭从左眼摄入,贯穿整个头颅。
  “冼老八好箭法!”
  “八郎这箭术,着实深得梁校尉真传!”
  “原来八郎当真去过北天竺?在李真人驾前混过?”
  “你以为有假?”
  原来,这个冼八郎,曾经去过天竺,东天竺内乱时,误打误撞,到了北地,然后进入了勃律国。
  到了李淳风驾前受保护一阵子,期间跟随梁猛彪学习箭术,一年多之后返转东天竺,随后在苍龙道混了半年,靠一手“神射”闯出了名堂。
  他手中的不是硬弓,弓弦用的是鲸须,故此类形制的南海弓,便称“鲸须弓”。而使唤“鲸须弓”的射手,也称“射鲸客”,在南海颇有一番名堂。
  “来人!把那边树丛砍了!”
  “是!”
  为数不多能够威胁到唐人的土著战士,大多都是这种吹箭手。只是吹箭手的攻击范围太近,三丈光景才能有把握,离开这个距离,就是玄学。
  只有极少数吹箭手,才能有机会伤害到唐人,大部分都是死路一条。
  整个真腊地区,真正能有组织抵挡唐人进攻的,大概也只有榻上的女人……只是,愿意拖了裤子猛干的唐人,也是少数。
  大部分地区的战士都是个位数,部落联盟的总兵力很少有超过两千。一个村寨,往往有一个队的兵力,就已经是相当的可观。
  要知道,想要养活五十个战士,需要的粮食、装备……光靠他们那点土地产出还有平日里的渔猎采集,基本就是极限。
  所以,唐人商队前去捕奴,遇到抵抗的次数是不多的。大多数愿意抵抗的,基本上都是祖上阔过,那些本就穷困潦倒的部落或者村寨,往往除了头人和那些掌管祭祀的“神职人员”,大多都会“望风而降”,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闻风而降”,极个别时候,还有“追风而降”的状况。
  “大人……”
  战斗开始的很快,结束的更快。姑且称之为战斗,“范氏”为了邀功,很熟练地把捕获的“奴隶”分门别类。
  有老年,倘若四十来岁算老年的话,那便是老年。整个地区能够活过六十岁的人很少,这种人,在真腊地区属于“闻名遐迩”的“宿老”。
  只是捕奴队对于本地区的“名声”,一向不看重,倘使年纪太大,又不愿意效力,大多都是一刀了账的事情。
  哭哭啼啼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也有孩童。
  分门别类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被一根根交州产的麻绳捆扎着。这模样,还是比较好的下场,换做六诏,大多都会把锁骨穿个洞,然后系起来……
  “这些女子肤白貌美,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范氏”的人堆着笑,整个地区的人皮肤大多黝黑,头发卷曲,但是这个部落联盟,不愧是嚤芭氏的“姻亲之国”,肤白的女子果然不少。
  “嗯……不错。”
  微微点头,连欢州披甲士都是眼睛一亮,这种肤白女子,瞧着就很有性欲。只是和裤裆里的快活比起来,还是开元通宝更加可爱。
  “一百五十贯!”
  “多……多谢大人——”
  如此高的价钱,是头一回,“范氏”一听,顿时大喜,竟是忙不迭地跪在地上,狠狠地磕头。
  看着他不停地磕头,那些在他身后的奴隶们,哭的更加大声了。
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
  辽东建安州,“环渤海高速公路”东段终于在这里合拢,石城钢铁厂的工人参与了建安州到乌湖海这一段的修建。
  并且在中段筑城“得利赢”,为积利州治所。因为工程缘故,南北工棚及一应房舍的瓦片,皆由“得利赢”县石城钢铁厂所属瓦窑供应,故“得利赢”县所属市镇,又称“瓦片市”。
  东段弛道贯通之后,整个辽东的一应物流供应,相较旧年,提高了十倍二十倍都不止。四轮大马车能够翻山越岭,十辆大车就抵得上以往民夫四百。而现在一辆大车,只需要一匹大型挽马,或者两匹滇马川马。
  所需人工更是少之又少,一个十辆大车的车队,民夫只需要三十人。押送所需府兵,也可以全部转为骑兵,只需二十骑,就能满足基本要求。
  “哥哥,这路修好之后,薛使君将来是不是要回河北?”
  “回河北?老弟,你可知道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回河北?倘若不回京城做官,哥哥俺这项上人头,便剁下来给你当个球踢。”
  “俺要哥哥人头作甚。”
  赶车的把式嘿嘿一笑,冲骑马的府兵又打问起来,“俺就想着,这地界,修路有个甚用?到了冬天,不还是大雪封山?”
  “你能想到的,圣上想不到?大雪封山,俺们难走,别人就好走了?俺们人马多,那些个丧胆的蛮子人少,都不好过,谁熬得过谁?再说了,只要开春,这路稍微翻修就能用,有一个团,便又是横扫一片。”
  言罢,府兵忽地一愣,“哟,这就到了‘得利赢’?真快。”
  “往东走,就能去烧炭厂。说来也是厉害,烧炭厂的炭,那是真好用。”
  “废话,那可是王太史调教出来的。”
  “王太史恁大岁数,还能骑马,也真是比烧炭厂的炭还厉害。”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那府兵拽了一句文,却又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挠挠头,“球,俺都忘了这是从何处听来的。”
  正说话间,忽地后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府兵回头一看,立刻喊道:“靠边!是加急!”
  不多时,就见几个骑士疾驰而过,最后的那个稍微慢一点,过路的时候,还回身抱拳喊道:“兄弟多谢,少待去‘瓦房店’吃一杯!”
  “好说!”
  见对方客气,府兵也是爽快,遥遥地抱拳行礼,算是打了个照面。
  “瓦房店里的酒可真是多,那些个靺鞨人,这几个月都来交易。”
  “不交易怎么办?等着过年冻死?有口烈酒,少不得寒冬腊月能救你一命。哎,跟你们说个府里才教的物事,跟这酒相干的,听不听?”
  “哥哥说来就是。”
  “哎……哪能白说?瓦房店里一坛老酒……哎哎哎,又不是烧酒,急个甚么。使不得你们几个大钱。”
  “哥哥先说。”
  那府兵嘿嘿一笑,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小声道:“告诉你们,这烧酒,能消毒。消毒懂么?往常咱们受了伤,用烧酒……”
  “噫!俺还当甚么哩,州里卫生课早就讲了,还等哥哥你来卖弄!”
  “甚?!这不可能!前头老子才在建安听的,怎么你们就知道了?甚么卫生课?怎地老子没听说过?莫不是诓骗老子?!”
  “骗你个作甚,那是薛使君的手笔。不过听说是从武汉抄来的,连小儿都有个‘饭前洗手’的说道,说是甚么病从口入……”
  “鸟鸟鸟,薛使君当真是管的宽,管天管地,还管拉屎放屁!”
  “哥哥只管说,小心薛使君不走了,留在辽东,看如何治你们这些当兵的。”
  “呸呸呸,老子嘴贱,莫要好的不灵坏的灵。”
  到了“得利赢”县,界碑先是看到了积利州,州城城墙不高,但规划的相当古怪,请的是安北都护府的工程队。那城墙看着不大,却是复杂的很,有棱有角的。俯瞰下去,当真是个符篆也似。
  报关入城之后,解送了此次押送的物资,清点过后,签字画押,领了赏钱花红,便去了城内唯一一家酒品齐全的地界。
  早先“得利赢”县还没有雏形,便只有一个市镇,其中有个贴补来的铺子,用了石城钢铁厂所属瓦窑烧制的瓦片,三间大瓦房的铺面,又无甚名字,于是就被叫做“瓦房店”。
  说来也是好笑,原本那些个突厥奴契丹奴也学会了偷奸耍滑,上工那是有模有样,干活却是偷工减料。岂料一碗烈酒出来,当真是开了窍,倘使不干活的,那就没酒喝。虽说酒也不多,可讯每日那点念想,就是这一点点一丢丢杯中之物。
  于是乎,监工的鞭子也不及这一碗酒,晃荡的各路草原男儿,竟是神魂颠倒。
  “咦?那些是个甚么人?瞧着不像本地的?”
  “去你娘的,这地界哪里有本地的?不都是外来户?”
  “老哥,那一桌,听口音,似是南人?”
  “洛下音说成鸟语,不是南人,还能是北人?”
  “哪家地头的?”
  “常州江阴人士,不过那领头的,似是武汉来的,此次是要帮着做个甚么,受薛使君所邀,特来相助。”
  “嗯?”
  一众“本地”老哥便竖起耳朵,远远地听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