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0/1398

  李葭生母出身低微,但怎么说也是太穆皇后的人,窦氏自然也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至于是不是看得起,那就是话分两说。
  原本窦氏琢磨的,是通过“和亲”的方式,看外甥皇帝李世民是不是给帮着说一门富贵的。
  你看李蔻就很给力,结个婚当时就混了一个“富可敌国”,不但榻上把张公谨榨干,财富上也是榨干的所剩无几。
  当年定襄都督府都督也是日子过的憋屈,满肚子的火,就专门往大洛泊一带的蛮子身上撒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窦氏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结果背后的联系很复杂,居然还有皇后插手其中。
  没几年,李葭居然带着大侄女李月一起混成了洛阳才女?
  开什么玩笑,李葭玩个紫橨槽金碮琵琶取悦她老子李渊倒是令人信服。才女?这不是闹么。
  窦氏仔细一琢磨,发现事情不简单……
  后来吧,确实不简单,反正窦氏当时就怂了。
  长孙皇后作保,放话这俩女子是老娘的人,窦氏屁都不敢放。背地里只好念经一样吐槽:好你个观音婢,当年做二郎媳妇的时候一副“与世无争”白莲花的模样,没想到你现在翻脸不认人,连婆婆家的娘家人都打击。
  可不管怎么吐槽,长孙皇后的实力,一根手指摁死半个窦氏没问题,而且保证名声还不会太差,因为她老公也会伸出一根手指,摁死另外半个。
  于是有好几年,窦氏挺淡定的,就差学禅宗跟人聊天谈人生谈理想,就是不谈钱。只是日子太平淡,对太穆皇后的族人而言,实在是太憋屈了。好歹他们窦氏也算是几百年风流,又不是土鳖,抖擞一下精神怎么了?
  然后又开始琢磨了,嘿,淮南那小娘还没嫁人?搞什么啊。咱是“娘家人”,是“自己人”,得给淮南撑腰。
  本来想着说个给力一点中原世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不是没有窦氏小年轻准备告御状,说某条江南土狗乱搞公主,有损国朝威严,应当严惩不贷,当场查处,没收财产。
  想法是好的,可惜长孙皇后一巴掌呼过来:都说了是老娘的人,你们他妈的听不懂人话?!
  窦氏捂着脸,仔细一想,发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又好几年,窦氏在武汉也攒了个码头,开了十几个铺面,还有一个缫丝厂一个并线厂,在长安还有两个放债的钱铺,东西两市各有一家典当铺,除此之外,在隆庆坊还攒了一栋楼,今年刚加盖的。
  放飞自我就是这么容易,要啥自行车?
  至于老董事长说张德算半个自己人,窦氏一直以为是因为淮南,于是脑子一热,就差人跑去跟李葭说,你阿耶年纪大了,挺想你的。
  于是老张上路的时候,车里塞了一只淮南公主李葭,又因为“才女”要需要公开刷才学,某条土狗那里贡献了一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然后……古有“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今有“葭不离月,月不离葭”。
  美谈啊美谈,反正要死一块死,要上一起上,要脸还玩啥私奔二女共侍一夫?
  总之,李葭和李月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毕竟,一起撞破某条土狗拱公主的奸情,一起在洛阳“舞文弄墨”装逼,一起在武汉的闺房没羞没臊……
  要说老张要多硬心肠,也谈不上,只是一路行来,就这俩女郎的画风是跟“死皮赖脸”搭界的,有点让他蛋疼。
  “罢了,由得你去吧。”
  “谢谢姐夫!”
  李葭大喜,一把扑倒张德怀里。
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
  长安人口这几年变化较大,常驻人口的构成也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以前三朝贵种密布,各种人身依附在贵种上的奴婢数量超过三十万。正经的小市民、自由人数量,连长安城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但是自裴寂这个倒霉老江湖垮台,以其为代表的武德老臣连带着前隋旧勋,其各种权利都被削弱,连带着的社会反应,就是老世族大量清退“奴婢”。于是贞观五年之后,长安城内的小市民、自由人,就多了不少。
  当然了,明面上是李皇帝这个人要求高,说是要“禁绝蓄奴”,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总之,初心有问题,结果很美好。
  横竖老张也比较喜欢这种结果。
  之后以“白糖仓”为代表的新式大宗商品的诞生,在加速了这种进程的同时,也给李皇帝攒“迁都”老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董表示虽然朕是关陇世族出身,可不代表不会捅老乡两刀啊。
  “噗哧”一声,很响,很脆,李董表示这“瓜”保熟!
  要不是屈突诠运气好,莫名其妙就抱住了一条大腿,就屈突通那点“遗泽”,子孙给人暴菊都翻不了身。
  跟“狗蛮子”厮混多年,差点放弃治疗的屈突二郎怒吼一声:做狗有什么不好的!
  现如今,前隋老江湖还能咸鱼翻身的,屈突通这一家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而且是典型小日子越来越红火,前途越来越光明。
  屈突二郎跟自家老哥也没藏着掖着,千叮咛万嘱咐,要想生活好,大腿抱的牢;要是抱不牢,全家死的早……
  蒋国公2.0表示二弟说的对!
  “旧年故都,依是天下雄城!”
  老张一行人中,有不少人没见过长安。虽说课本里天天讲,可青少年心中就琢磨着,长安城还能比咱们武汉大?
  于是当看到长安城那外城郭的时候,这帮臭土鳖才知道:卧槽,原来武汉没有城墙才是不科学的!
  就像是拔地而起的巨大堡垒,那种厚重、堂皇、霸气,根本不需要言语,扑面而来压制着自以为是的楚地才俊。
  而此时,离着长安城,也不知道是十里二十里。
  别说是这群青少年,就算是老张自己,哪怕是见惯了“摩天大厦”,陡然看到长安城那一刹那,总有一种电力口老铁互相交流,然后头一回看到水电巨无霸三峡带来的精神冲击。
  那种感觉……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他妈是人造出来的?
  人类在“奇观”面前,当真是微不足道,渺小的让人无语凝噎。
  “姐夫……我给你弹一曲?”
  李葭收藏的琵琶极多,有一种很袖珍的小琵琶,可以搁在腿上横弹,声音清脆叮咚,很是欢快。
  “弹个屁,都到家了。”
  再次回到长安,老张心情又感慨又有点小激动。当年的定远郡公府,后来成了自己的狗窝,再后来,就给了武士彟全家老小拿去住。
  这光景,老张也挺纠结的,上了人家一双武氏女郎,这要不要去见见呢?
  见的话尴尬,不见的话……回去武媚娘能干死他。
  一时间,老张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来:我特么住哪儿?
  还是住城东算了,胜业坊里猫一宿也没事儿。李绩那府邸,腾挪出来住了也没关系。再说了,离杜如晦早先那宅子也近。
  就是离隆庆坊那大工地也不远,表妹现在心思很难猜,这要是不住隆庆坊,会不会也给自己来一发?
  我洪七不想活了!
  见老张一脸的纠结,李葭小声道:“姐夫可是有甚心事?”
  “老夫在想住何处……”
  “隆庆坊啊。”
  “嗯?”
  见李葭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老张问道:“作甚要住隆庆坊?”
  “姐夫恁多学生都在隆庆坊做事,你要是去住了,显得亲近。”
  “……”
  老子是“慈父”是“导师”啊,没错!
  盯着李葭看了好一会儿,看得李葭一阵脸红,柔声问道:“姐夫作甚这般看我?”
  “来,让姐夫抱抱。”
  “……”
  然而事情也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长安城还有一只暖男太子。
  李承乾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出城十里迎接,排场贼大,就差一窝小朋友出来献花。
  因为储君出迎,老张也没办法坐车,只好跨上一匹“黑风骝”的儿子,随便带了两个人,就跑李承乾那里飙演技。
  这年头就是这么个套路,明君贤臣的戏码,特受欢迎。
  好在暖男太子跟别的“君王”也不太一样,上去就紧紧地握住了老张的手,眼眶竟然湿润了起来,略带哽咽地看着张德,情绪很激动的样子。
  “大郎……也是蓄了须。”
  都是到了而立之年,时光荏苒,二十年前的青葱少年早已不见。饶是张德铁石心肠,可也不知怎么地,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居然是当年在长孙无忌府邸,第一次见到李承乾的画面。
  历历在目,居然极为的清晰,就像是昨日才发生的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