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1398

  同时……这畜生吃素,相对来说便宜。
  “他娘的,广州佬催命鬼一样的催,老子都安排妥当准备入京,现在来这么一出。真他娘的不想去交州!万一老子死路上了呢?”
  李景仁正在骂娘,可骂娘归骂娘,冯氏给的价钱着实不低。而且李景仁这几年攒下来的丝绸,好些已经泛黄,正好出脱给广州商行。武汉这里的岭南会馆,这几年主要的收益,就是倒腾二手货。
  “倒爷”来钱虽然快,但没关系也别想做。
  府库要清库存,一般来说都是要找靠谱的巨商。毕竟小单子做起来零碎,对府库而言就是浪费时间。只是现在不像以前,以前巨商少,而且胡人多,现在胡商虽然依旧富庶,可汉商逐渐可以“借壳”的形式行走,巨贾的真实实力甩胡商白手套三条街。
  冯氏、冼氏两家各种家长、洞主转型成功的不少,很有点江水张氏在贞观八年之前的模样。
  加上老冯盎跟中央军的将领关系也还好,左骁卫这里有人脉,当年因缘际会,凑着张德跟太子也攀扯了一点点小交情,怎么说也是东宫的“老朋友”。这也是为什么杜正伦这个秀才跑南海装逼,整个广州也没人说什么,原因就在这里。
  “现在广交两地又有甚可怕的?你去交州又不是一回两回,这一回冯氏虽然催的厉害,但实际上也是要厚报于你。你家大人这几年在交州经营的固若金汤,换做前朝,怎么地也是一方诸侯。”
  “嗳!不敢当此点评!”
  听了老张的话,李景仁吓了一跳,跟踩着尾巴的猫一样,赶紧否认。
  “你不去京城就不去好了,到时候赶着点直接去长安就是。杜相虽说不行了,怎么说也要挺到那时候的。”
  “唉……当真是难以抉择。这光景不去,等于少卖了一个人情出去。往后见了杜二郎,想要黑他那点开元通宝,也开不出口。”
  “想个甚么,此去交州,冯氏未必就不会贴补给你。”
  “杜氏甚么身份,冯氏也好意思跟杜氏比?真以为有人拿‘南霸天’当个甚么人物不成?”
  李景仁一脸的不屑,愤愤然的模样,然而老张只是笑而不语,也不去接他的话。
  见张德如此,李景仁脸皮一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咳……你给说说,冯氏会拿甚么贴补我的损失?”
  “‘苍龙道’设个卡口,给你几个码头,总归是要的。”
  “山高水远的,有个鸟意思。”
  “你家大人经营交州恁多年,给你铺好了路,能争个甚么爵位,三五年就见分销。”
  “我爵位还需要去争……嗯?”
  李景仁一愣,咂摸着张德的话,顿时反应过来,“你是说,交州会用兵?”
  “‘剿匪’不算本事,奉旨兴兵以讨不臣,这才是功勋。莫要以为真是那么好运气,从交州找到了一条前往剑南的茶马道。李交州虽说惫怠,这么多年下来,闲人也要养成恶汉。将来用兵‘西南夷’,功劳就算比不上征讨北虏,却也够你提上些许。”
  这番话算是比较推心置腹的,李景仁也心知肚明。虽说两家合作,更多的是为了分赃而不是因为志趣相投,但有共同利益就是有,横竖见着对方倒台笑哈哈是不可能的。
  一条绳上的蚂蚱,哪儿那么容易分道扬镳。
  “再一个,皇帝毕竟从辽东回转。如今尘埃落定,诸相皆罢,一家独大,重整中国是应有之意。这一番折腾,以皇帝能耐,有个一年半载,就差不多了。一年半载之后,你说皇帝会不会盯上那些番邦‘土贡’?”
  听老张这么一嘴,李景仁顿时觉得有点惊悚。
  为什么?因为到时候贞观皇帝假模假样的当朝来问一句,说是以前来朝贡的XX国怎么今年没有来啊?
  到时候大臣怎么回报,总不能说被李道兴或者冯智玳给灭了吧。
  既然不能说,那就不要说,可这不要说的代价……皇帝勾勾手指的事情。
  御前走狗混上来的,谁家没点底子?在中央的福利,不就是做狗可以合法咬人吗?咬人连皮带肉的,血淋淋咸丝丝,说不定主人说给吃呢?
  就算弄不死岭南冯氏、冼氏,怎么看一个外放宗室就是一只肥羊。
  倘若李道兴嗝屁了,那袭爵的李景仁,就是一只小肥羊。
  小肥羊当然要大家一起片了扔火锅里烫了吃啊,人多吃起来热闹。
  吃不到冯氏还吃不到“落拓”宗室?开什么玩笑!
  “入娘的……你说这皇帝怎么胃口恁般大!”
  “嗳!不敢当此点评!”
  老张蹦跶出来这么一句,把李景仁都弄愣住了。刚开始说话的时候,他还拿这话甩张德呢。
  没想到一会儿功夫,就被扔了回来。
  “你说皇帝都五十岁了,怎么还这么勤恳,好好享受不行吗?”
  偷瞄了一眼张德,然而老张什么反应都没有。
  这几年不知道多少阿猫阿狗想要试探老张,还想着你家大业大的,嗓门应该大一点,跟皇帝嚷嚷啊。
  然而老张都懒得搭理他们,老子想要玩的是小霸王学习机,不是想要玩小霸王角色扮演。
  固然他一条工科狗天然地跟李董不对付,可竞争对手多种多样,总有先来后到吧。你看还有好些个当年给李董添堵的家伙还活的好好的,凭什么他张某人就要先作死?
  他又不是杨玄感,吃饱了撑的给人强出头。
  反正大家都是比烂,都是耗血量,他堂堂工科血牛怕个鸟,血量耗光也是这帮一路转进的货色……
  “皇帝五十岁还这么勤勉,咱们不更应该勤奋一些?”
  老张呵呵一笑,看的李景仁心塞抑郁。
第二十三章
奇特画风
  这一次北上,老张并不需要前往洛阳,因为杜如晦决定“回家”之后,李皇帝也没打算“回朝”,而是直接去“探望”杜如晦。
  自古以来,“秀恩爱”不一定要是老夫老妻的……
  就像某条工科狗非法穿越之前,被人“撒狗粮”秀一脸恩爱一样。贞观朝的各种奇形怪状当朝重臣,也是心中幽怨十分酸楚,寻思着自己要是嗝屁了,大概是没有皇帝老子来“以示恩宠”。
  荣宠是可以换钱换江湖地位的,正常操作就算事涉谋反,也会保下来一支两支,全面扑街的概率不大。
  可以说比什么“丹书铁券”实惠多了。
  如今武汉前往洛阳,道路比以前强了许多。
  地方上“乡贤”路数也比较野,朝廷有“粮食换产本”,他们跟地方上的县太爷刺史老大人,就来一个“路桥换名声”。
  小地主修小路,大土豪修大路,总之,修就完事儿了。反正修完了县太爷得上表,说咱们XX县有“乡贤”如何如何,朝廷一般都会给表彰。
  “名声”到手,那么本县的土特产,包办发卖什么的,做起来也就容易了。以前是屯田放债吃卡拿要,现在这手段也不是说淘汰没有了,而是“利润”相比倒腾工商贸易,实在是不值一哂。
  当然了,穷一点的地方,那是蚊子腿也不放过,谁还嫌弃钱咬手不成?
  富余一点的,就要脸了,地方百姓的日子,尤其是小农,反而会好过一些。
  虽说在老张眼里,这些地方新修的道路没什么卵用,但对朝廷来说,能够往来交通骑个马开个车,那就是相当不错了。
  天下要都是京洛板轨这模样,不得百几十万里程?把大唐卖了也修不起啊。
  “姐夫……”
  “闭嘴。”
  没有坐船,反而坐的是马车。实际上一路北上,前往洛阳反而要近一些,只不过老张也有意看看“湖北”境况。张叔叔相约要在长安东南碰头,正好可以聊一聊这“湖北”该怎么折腾。
  李葭在马车中小心翼翼地看着张德,一旁李月不声不响,眼珠子盯着窗外,却又时不时地偷瞄一下。
  这俩公主就是二货,但“才女”形象居然还维持着,实属不易。
  不过和大多数公主相比,这俩的运气真心不错。虽说不能够经常抛头露面,但在报纸上写点文字舞文弄墨,也堪称开创贞观女流之风气。
  至今在洛阳遗存的影响力,也还能引导一下舆论风气,贞观朝“舔狗”生涯可见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姐夫你不要这样……”
  拉着老张的手,李葭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老张好久,才道,“皇兄这光景连洛阳都没到呢,咱们到了长安,我就看一眼阿耶,之后就当没去过。”
  “你以甚么身份进宫?”
  “婢女?”
  李葭瞄了一眼张德,“可好?”
  虽说她受封淮南公主,但以她出身,实际上是不够资格的。只是老董事长连续给加几次福利,多少都是她生母是太穆皇后的“自己人”。
  窦氏因为种种原因,在贞观朝可以说很难施展能力。尽管“大义”上来讲,李董上台之后,理应“厚赏”,但至今二十几年,也就是流于表面,吃点“低保”也就差不多了。
  更何况,李董开了无敌,正要大杀特杀呢。窦氏也就处境更加尴尬,只是天无绝人之路,万幸老董事长特能活,续命有方,八十二岁还不死,可以说很顽强。
  凭着老董事长的老本,窦氏怎么地也不能够混的太矬,吃香喝辣那是基本操作。比大多数太原老人那是强太多太多。
  长期以来,窦氏都认为自己没什么吸唱,直到发现李葭这么一个“销声匿迹”的“自己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