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398

  更糟糕的是,一般人还能通气回转,但在长乐公主这里,你通气通哪儿去?能说上话的会是谁?
  而且公主殿下给的理由多么的充分!
  这群胡商不知礼数……
  倒了霉的胡商心想这特么也算理由?太任性了吧。
  可众所周知的一个普世价值,那就是公主得“公主病”是很正常的,不任性,那还叫公主吗?
  再说了,长安令论辈分,还得喊江汉观察使一声“前辈老大人”。为何?因为当年在长安厮混的老前辈源坤罡,时来运转就是多亏了这位“老大人”。
  秃发鲜卑原本日子就不好过,但源坤罡凭借识相有眼力外加运气好,如今虽然退了休,可整个家族,顺利从秃发鲜卑变成了“长安袁氏”。
  没错,源坤罡改了姓,而且还准备跟炎汉四世三公的某一家攀个亲戚,具体运作的方式是如何,倒也没人计较。
  鲜卑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杂胡?
  对李丽质来说,办学是目的,只是恰好操作的过程中,磕碰到了几只外地来的小动物。至于这群小动物大多数都是“肥羊”这个类别,不过是意外之喜。
  “公主,觉明寺中抄没的金银细软有七八十万贯,光金粉金条金箔就有五十斤,怎么处置?”
  “给大父送过去就是,若是禁苑有甚要求,或是要打制个首饰,送去保利号。”
  如今保利营造开了金工行,收拢的手艺人来自世界各地,乡籍最远的金匠来自弗林国和希木叶尔。尽管是奴籍,但这些手艺人对现在的生活,还是相当满意的。工作热情和曾经在故土比较,热烈了不知多少倍。
  “眼下崇贤坊内四大寺庙去了一个,另外三家都派出了高僧,要来给殿下祈福。”
  “祈福就算了,命彼等各自捐献米面粮油就是。”
  “是。”
  男装女婢神色有些担忧,公主这么搞,已经鸡飞狗跳,早晚会弄出大事情来。长安礼佛人家极多,比如西域诸国遗民,迁徙长安之后,大多都是礼佛,哪怕是祆教教众,也改头换面,只因礼佛多少能逃避一些事情,还能赚点名声。
  李皇帝的一个主要“德政”,就是没有把西域诸国遗民杀个干净,当然除了“王”和一两个“王子”,该杀的程处弼、郭孝恪之辈,早就帮忙过了刀,手尾干净不留痕迹,可以说挑不出刺。
  现在李皇帝的亲闺女搞的鸡飞狗跳,这帮人要是哭上两声,怎么地也算是有辱皇上老子的“威名”。
  一想到这个,作为长乐公主府里做事的,就为公主殿下感到揪心。
  “殿下,若是彼等闹将开来,为陛下所知,怕是有些不妥?”
  “不妥甚么?”
  李丽质伸手又借了一片雪花,在手套上化作些微水渍无影无形之后,她才把手收回了保暖的斗篷中,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予要做点事情,做了,也就是做了,何须理会甚么不妥。若有不妥,也是彼辈的不妥,同予何干?”
第五十八章
年兽
  “阿耶阿耶,‘萤火虫’是怎么唱来着的?”
  江汉观察使府内灯火通明,白天捏好的咸甜团子都被放在了洒了面粉的竹制盘篮中,这不是荆楚大地的习俗,而是苏州江阴一带的风气。自吴王修了刊沟之后,各种奇怪的团子就出现在了吴国所在。
  实际上张德自来不爱吃这个,那种粘牙难嚼的古怪口感,反倒是屋内的女郎们极为欢喜。
  大约是知道他不爱吃这个,除了团子之外,还有各种造型各种吃法的饺子,甚至还有一卷馄饨皮。
  张洛水正帮忙裹着“簸箕”馄饨,这是小孩子也能裹的玩意,极为简单。满脸的面粉,却还是兴致勃勃地裹着馄饨,裹着裹着,唱了几个歌儿,就央着她爹爹叫她喜欢的曲子。
  “大冬天的,唱甚‘萤火虫’?”
  “阿耶,那唱个甚么?”
  “我教你一个‘好运来’,再教你一个‘恭喜发财’,少待去曹老太公那里磕个头,求他给个大红包。”
  “阿哥说,曹夫子谱了一首《吾身无涯》,他爱听这个。”
  “……”
  你个人瑞怎么不说爱听《向天再借五百年》呢?吾身无涯?这是真要修仙?
  内心默默地吐槽,忽然又想起来,曹夫子的关门弟子从来都是喜欢“齐天大圣”的,各种大圣套装手办存了不知道多少。论起来,李善跟人求学问,要是来一句“可得长生么”,乃拜在曹宪门下,当真是拜对了。
  心中想着,老张打算正月里问李善把钢铁侠套装给要回来……
  “阿郎也是的,竟是琢磨一些乡野俚曲,逗趣谁不好,逗自家孩子。如今临漳山内外,连学生都是跟着雪娘唱甚么‘太阳当空照’……”
  正裹着饺子的郑琬嘴上虽然这般说,可心里是美滋滋的,以前还有些忐忑,但这几年她在郑氏中的地位,可以说举足轻重。就是新任“掌门”郑穗本,大部分时候有什么打算,都要先来探探她这个“长老”的意思。
  “旧时长安少年,都是这般跟着他胡来。跟着孙公学习律令的秦大郎,还在襁褓中时,只要是哭了,便让他去秦府抚琴。你们当是甚么雅趣之物么?不过是‘两只老虎跑得快’……结果后来长安城内风靡一时,也是怪诞。”
  “咦?还有这等旧事?”
  “此事我也听说过,却不知晓原来出自阿郎这里,也没见他提起过。”
  “这有甚好提的?‘孔融让梨’是美谈,‘张德唱歌’算甚雅趣?”
  “倒是有个‘程立雪门’。”
  “哈哈……”
  一群女郎说着说着,突然说到了这个,顿时大笑。程处弼大冬天的脱光了背着柴禾跪雪地里求老张,这事情当年有人揶揄程处弼是“少年廉颇”,本来么,是个笑谈。可谁曾想程三郎叱咤风云扭转乾坤?
  除了毫无风骨的“程立雪门”,还有个杀气凛然的“程门立雪”,到“程门立雪”时,原先那“程立雪门”自然是变了样,自然是程将军“少时练达”“自幼刚直”,各种美名当时就不要钱了。
  “嗳,阿郎,当年你哄长乐公主,可是唱了甚么?”
  “问他作甚,问阿奴啊。”
  女郎们转着头寻阿奴,却见庭柱旁阿奴正蹲着,看着娃娃车中的儿子,一手端着盘子,一手捻了一颗饺子:“樱桃,来,啊……你不吃啊,那为娘吃了啊。啊呜!”
  “……”
  “……”
  “……”
  阿奴不知道有人看她,又捻了一颗饺子:“哎呀,刚才的娇耳真好吃,鲜肉的,樱桃你居然不吃。为娘再拿一个,来,啊……还不吃?那为娘又吃了啊。啊呜!”
  “……”
  “……”
  “……”
  老张一时无语,隔着老远吼道:“一边去,作弄畜生呢!”
  “……”
  “……”
  “……”
  忽地自己反应过来,这不是骂自个儿吗?阿奴作弄的是畜生,那他自己不成了老畜生?
  见他脸皮一阵红一阵白,武二娘子笑道:“阿郎倒是豁达。”
  “他自来就是这样没心没肺的,也不知道一副心肝脾肺肾给谁掏过。”
  老张一听顿时大怒,什么意思?老子就是没良心的喽?可仔细一想,好像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顿时兴致缺缺,从椅子里站了起来:“老夫出去走动走动。”
  “啧,这般年纪,倒是知道了廉耻。”
  “说起廉耻,旧年长孙无忌来时,说起过一个趣事。”
  崔娘子裹了一个饺子,放在案桌上,然后笑道,“说是十四岁光景时,长孙无忌寻了他在马车里说话,当时长孙无忌就骂他‘无耻’。他便回了一个,说是出了这马车,便是‘忠信孝悌礼仪廉’又如何。”
  “甚么意思?”
  一头雾水的银楚好奇地问道。
  素来聪慧的武顺粉面微红,轻声道:“本该是‘忠信孝悌礼仪廉耻’,去了一个‘耻’,岂不是‘无耻’?”
  “啊?!”
  银楚眼睛都瞪圆了:“他小小年纪,怎地是这般心思。”
  “便是了么,旧时长安少年,大多都是被他一个江南来的带坏了。入秋吃饼那时,长乐公主不也是说过,皇帝十年前就念叨‘南人诡诈’,总不能说是虞公陆师吧。”
  “哈哈,偏还是被他偷了一窝公主。”
  武媚娘爽快大笑,揶揄地看着在场的三个公主,饶是银楚素来泼辣,这时候也觉得脸皮羞臊,更不要说李葭和李月,一张粉面红的仿佛是要滴出血来。
  “他也是胆大包天……”
  几个女郎不管是当事的还是旁观的,都是吐槽了这么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