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1398

  王万岁感慨一声,想起一事,便问:“前头用了杭州、广州货的,可查出来是哪家作梗?”
  “说出来怕是不信,几近查验,落在湖州徐氏身上。”
  “徐氏?”
  听到这个,王万岁都愣住了,论起来,湖州徐氏还是正牌“嫂嫂”娘家。这都是什么鬼?“嫂嫂”让娘家人专门跟“哥哥”对着干?
  “此事……回传中国吧。”
  “如今徐氏倒是势大,杭州、会稽多有身影。听闻徐氏当家又升了官,兴许越发嚣张了。”
  “无妨,任他千般手段,打不过也是枉然。”
  “那……前头逮住的几个探子……要不要……”
  手掌比划成了刀状,缓缓地向下一切。
  “也好。”
  王万岁点点头。
  扔出来江海沉浮的,似徐氏之流,大概也是死了不心疼。王万岁对湖州徐氏这等人家,那是见得多了。当年在河套漠北,也算是开了眼界。
  这光景,只等武汉传来消息,就知道接下来是不是要下死手。
  老张人在武汉,却好不容易收到了来自倭地的消息。
  只不过看完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感觉怪怪的。
  “徐氏这是在搞什么鬼?拆老子的台?”
  虽说不杀熟的亲戚不是好亲戚,可徐惠还没有过门呢,徐氏就膨胀到这个地步,心里没点逼数?
  “老丈人”徐孝德就在隔壁“湖南”,跑去兴师问罪也没什么卵用。不是老张小瞧了这个便宜“老丈人”,他对徐氏的掌控力度,估计还不如崔珏对崔氏徐州房来得厉害。
  原本的长兴徐氏变成湖州徐氏,里面窝藏多少“族老族少”可想而知。徐孝德当年流落长安甚至游荡河套,这些个万里之外的族人,怕不是连半点眼泪都不会滴落。
  如今风头一转,攀附过来吸血揩油的多不胜数,但要说谁真的就是为了壮大长兴徐氏,老张作为江南土著,那是半点都不信的。
  “宗长,这几年徐氏乱的厉害。孝德公又不是爱拿主意的,如今徐氏各项物业,多不在本家手中。加上孝德公的子女都还年幼,也不能为其分忧,怕是徐氏内里,有人想要借着孝德公的名头,好来从宗长身上割肉。”
  “老子又不是光头,做甚‘割肉饲虎’的勾当?他徐老头连自家族人都约束不住,老夫帮忙管教管教,也是应该的。横竖也是‘翁婿’不是?”
  老张冷笑一声,徐氏有人想要“碰瓷”,那碰好了。
  别说“忠义社”,也不提“华润号”,就是三大船团,那是阿猫阿狗都能“碰瓷”的吗?还是说想拿“翁婿”情谊来堵他张德的嘴?
  东海之上,“华润号”的家当都是天王大卡车,你敢玩“碰瓷”,老子就敢碾过去。
  “那……宗长可要招呼一声‘忠义社’诸君?”
  “也对,老夫亲自下场作甚?找几个兄弟料理一番就是。三郎你亲自安排人手,叫几个临近的过来,到时候,便让他们去寻徐氏晦气。”
  “王大郎那里呢?”
  “老夫这里有了决断,他只需要杀人就是,若是舍不得杀,拿去挖矿。劳力金贵,这光景死了可惜。”
  张利听罢,心里还是有点小震撼的,自家宗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冷血”。徐氏啊,那可是徐氏,“姻亲”同样是至亲之一,然而连“小惩大诫”似乎也不会用上。
  “怕是王大郎就等着宗长表态呢,他看会稽、杭州人不痛快,也不是三两天。明着对徐氏下手,背地里兴许就‘误伤’了会稽、杭州人。”
  “启年正盯着鲸海金矿,哪有那心思?”
  老张觉得王万岁跟徐氏较劲就差不多了,入冬之前的物资安排才是最要紧的,怎可能还去和杭州、会稽人斗心眼?
第十六章
猎杀
  “把舵——”
  “哔!”
  命令下达,立刻急促刺耳的哨声就响起。主桅的瞭望台上,信号手挥舞着手中的信号旗,一字排开的船队,立刻发生了变化。
  “左满舵——”
  “哔!”
  新式的大船相当的灵活,帆手、舵手不断地忙碌着。绳网上早就站着等待命令的水手,这些水手的特点很鲜明,都是一个个光头。即便有留头发的,也多是用头巾包扎起来。
  “旅座!旗舰发信号了!”
  “左满舵——”
  “哔!”
  整条船都沸腾了一般,海风激烈,却浑身都是燥热。仿佛热血随时都要喷涌而出,沉浮的舰船就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同时发生了巨大的转向。船体大角度地倾斜,隐藏的撞角也露了出来,水手们就像是鱼挂在网上一样,牢牢地定在那里。
  “对方打旗号了!”
  “团座,是越州人的船。”
  “等的就是越州人。”
  满脸虬髯的壮汉狞笑一声,“得罪了宗长还想跑?打!打他娘的!”
  “进攻——”
  嘭!
  一枚信号弹升空,在天空中炸开了绚烂的花火。只这一刹那,从一字排开阵型开始反切包围的舰队,就像是脱了缰的野狗,再也无法控制。
  浙水入海口的港湾海流相当复杂,但是风向在己方,舰船冲锋的速度并不慢。
  “糟了!入娘的‘东风贼’!”
  “老大还是撤吧!往海盐县撤!现在返回越州来不及了,‘东风贼’的船快!”
  “这群王八蛋!”
  “转向!转向!转向西北!”
  明明船要小一些,吃水还浅,可偏偏航速还不如“东风贼”的大船。
  这些从越州出发的船只,此时已经分别散开,十几条船散布在海面上,能跑几条是几条。
  甚至有的船只,已经有船长随时准备放下舢板。这些舢板不是靠人力的,而是装有相当巨大的风帆,航速是所有船只中最快的。唯一不足是,只能装载几人,属于逃命保命用的。
  “旅座,十一点方向那条离咱们最近!”
  “不急,这些家伙一个都跑不了。”
  冷笑一声,作为分舰队的一员船长,他是“旅帅”编制,朝廷给封的散官,也差不多就是这个级别。下级军官已经足够接触到战役层面的军情,更何况这根本也不算什么战役,只是拦路抢劫。
  为了干这帮越州人,前后筹备了一个多月,海上情报传递的效率极低,所以舰船之类,都是提前在附近的岛屿沙洲隐蔽。其中扬子江口新形成的巨大沙洲,就是舰队隐蔽的地方。
  而这个沙洲,江阴、常熟两地在上面种植了大量的豆类,其中蚕豆尤为多。蚕豆又叫胡豆,故而此地又称作“胡豆洲”,官方则是“豆”改“逗”,正式名称是“胡逗洲”。
  未曾置县,但已经设有一个鱼市。
  海上的战斗准备反而并不算太重要,真正要紧的,还是岸上的情报。杭州、会稽那些个“碰瓷”的什么时候出海,出海多少条船,有多少货有多少人,都需要商业探子在岸上活动。
  情报交叉情报汇总,一个月时间已经是相当的高效率。这还是杭州、越州的官商集团中,有“忠义社”扣子隐匿的情况。
  “十几条船!都他娘的别下海了!”
  按照编制,分舰队的长官起码也是“校尉”,虽然是临时性的,但也说明了重要性。没有带兵经验作战经验的军官,根本无法胜任。更加重要的是,海上的军官,对知识储备要求极高。
  哪怕形象再怎么粗暴糟糕,任何一条舰船的船长,都是精通两三门语言,并且具备一定的航海学、天文学、船舶制造、医疗卫生、数学等知识。这些人换上一身行头,在洛阳长安,就是典型的“饱学之士”。
  “团座!看样子,是想往海盐县跑?”
  “要么海盐县,要么盐官县,都他娘的自寻死路!为了干他们这十几条破船,船团准备了四十八条大船!小船二百多条!”
  此时已经到了追逐战,军情说出来不但不会泄密,反而会让旗舰官兵信心大增。
  “两百多条船——”
  “团座!杀鸡焉用宰牛刀啊。”
  “你不懂……”
  舰队指挥官笑了笑,如果真是为了抢劫,三五条船就够了,哪需要两百多条船。这一回玩的可不是打上一场,而是要做死敢胡乱伸手的白痴。
  偶尔玩一玩“敲山震虎”,也是必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