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1398

  更何况,贾飞不是没有想过,就凭岁数,张德才三十,皇帝呢?
  退一步讲,除非百分之一百确定下一任皇帝不是李承乾,那么贾飞才有机会。就李承乾对张德的心态,贾飞又不是没有见过。
  “朕欲开农事司,为弘文阁直属衙门,贾卿可愿为司令?”
  “陛下但有差遣,臣自全力以赴。”
  “好。”
  李董语气平淡,瞄了一眼贾飞,随后目光看着鸭绿水上狭窄的水面,冬雪冰封了两岸好大的一块水面,但还是有船只在艰难地前行。
  南岸纤夫的队伍,多是一些扶余叛逆,还有不服王化四处劫掠的靺鞨人。
  啪!
  一声激烈的响鞭,倒伏在雪地中的纤夫连单薄的帽子都滚到了一旁,露出了里面极为丑陋的髡发发型,头皮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让倒伏的虚弱纤夫竟是迅速地挣扎抓起帽子,要戴在头上。
  然而这时候监工的鞭子已经抽了过来,只两三下,这个纤夫立刻再也不能动弹,片刻,两个骑马大兵过来,用套索绑住了纤夫的腿脚,策马前行,被拖走的纤夫,在雪地中划出了一条长长的沟壑……
  皇帝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一切,那些纤夫连躁动都没有,竟是麻木一般,继续低头拉着鸭绿水中的航船。
  “都说靺鞨野种难以驯化,朕观之,有类驯鹿嘛。”
  一旁贾君鹏脸皮抖动,只敢唯唯诺诺,却是半句话都不敢多说。
  余光看去,贾飞看到那些纤夫,哪里不晓得是冬月时,出来抢劫的靺鞨部族。只是靺鞨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唐朝皇帝居然就在辽东,他们的抢劫行为简直就是以头撞柱一般。
  当今皇帝上台后的第一个大业绩,就是吞并突厥牧业,要知道,劫掠这种事情,贞观皇帝真的见得多了。正因为见得多,但凡有人敢效仿突厥的,他都是雷霆手段,不施恩德。
第七十九章
不归兵部管
  贞观十九年的正月,唐军在辽东的堡垒、军寨政策,基本达成了既定目标。大股的扶余种残党,陆续从山林乡野中出来投降,哪怕明知道会成为苦力奴工,但总比成为山中野人要好。
  步入文明易,回归自然难。
  “涢水南北皆有露天石炭,若能修路至涢水宽阔处,运出来就便当。”
  牛秀进驻平壤城之后,总管府幕僚中,自然也有“奇技淫巧”之辈。哪怕牛进达内心瞧不起,可这些人泰半跟张德有干系,他便不能无视。
  两次升官,都仰赖张氏叔侄,牛进达心中是有数的。
  “四郎还懂这个?”牛进达笑着问张礼寿。
  “平壤城现在晒煤饼的铺子,就是我那浑家的兄弟,原先在扬州做,可行市激烈,哪弄得上他那点产量。”
  调来朝鲜道没多久的张礼寿说吧,又道,“总管,兄弟们营帐如今也用了煤炉,但也得有个营生,不若让人挖煤修路,然后把这些个物事卖去登莱。走海路的话,一天能有个来回。”
  听到张礼寿的话,牛进达要说不心动怎可能?他瞧不起这些摆弄机巧的,可开元通宝挣得多,也眼热啊。
  给皇帝卖命,指望的是将来。眼门前的当口,明知道能落袋暴富,却又施展不出手段,这才让人着急。
  “这哪来的门路?”
  “总管,总管跟邹国公是兄弟,兄弟们又和小张公颇有义气。就说之前来劳军的黑齿部少族长,那也是自己人。这海里岸上的,还怕没门路吗?”
  “黑齿秀是个机灵人。”
  “那是,不激灵早死了。”
  说着,张礼寿又道,“如今文登县、蓬莱县也都用煤的多。木炭虽好,可是贵啊。石炭差了些,可是便宜啊。东牟那里捕鲸的汉子多,可山东的煤都指着给莱州齐州不是?就算明知道掖县南边有煤,可也得有人去挖啊。这年头,人工多费钱。”
  提到了人工,牛进达顿时眼睛一亮,山东人有钱不愿意挖煤,可朝鲜人不是啊。眼下平壤城虽说是女多男少,可到底也要养家糊口,爷们儿还得出去折腾不是?
  “四郎的意思,老夫不是不懂。”
  牛进达有些犹疑道,“可是,眼下朝鲜大政,一是修路,二是平乱。高句丽余孽虽说大股的尽数消灭,可还是有残党。老夫要是让人去挖煤,这修路的劳力从何而来?坏了陛下大事,老夫丢官事小啊。”
  “总管,这事情,又不要咱们去干。咱们让黑齿部的少族长去干,不就没事儿了?到时候他是抓扶余人也好,靺鞨人也罢,乃至跟自己人过不去,这跟我们有甚么干系?到时候上头问起来,总管照实说就是了。”
  好歹当年也是给张德做过保镖的,长安城梁丰县男四大保镖之一,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眼珠子转了一圈,摩挲了一下胡须,牛进达已然是心动了。张礼寿说的不差,横竖都是黑齿部的人背黑锅,赚了钱,他这么个朝鲜道行军总管,总不能说就看看吧。
  好,他牛秀可以高风亮节,黑齿秀当真能视而不见?
  还要不要混社会了?
  朝廷是很在意边军伸手经济的,军队有了财源,那还能乖乖听话?这不是闹么。
  所以牛进达是很小心的,他只能说自己小赚一笔,顶天就是带着幕府中的小伙伴们一起发点小财。
  真要是像中原勋贵那样,动不动就是几万张织机几万头牲口,那他坟头上的草,应该也是“一岁一枯荣”的节奏。
  “这涢水的石炭,能做多大?”
  “露田的也做不了多大,再说了,咱们还要运到登莱去。少不得还得先做成了煤球煤饼,否则就石炭块,那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说实话,老夫心动了。咱们这些厮杀汉,还能杀几年?东南西北,该杀的都杀的差不多了,听说如今楚地平獠,连府兵都用不上。早晚要有人马放南山,可厮杀汉就算回家,能做个甚?真去种地,也就是糊口。”
  如今的田地行情,牛进达好歹也是“大地主”,哪里不知道种粮食就根本不挣钱,想要活得体面,桑麻田、棉花田甚至甘蔗田,才是道理。
  可这道理,又不是给大头兵的,给大头兵三百亩永业田,他真敢随便糊弄?朝廷有硬性指标,税赋是不会说你糊弄就少了。该是粮税就是粮税,该是豆赋就是豆赋,你种棉花也得交啊。
  大户可以掏钱买粮食去抵税,因为大户底子厚,有钱任性。大头兵就几百亩地攥着,哪敢放肆?一季亏本就是欠几年的债,搞不好这辈子就搭进去,成了别人家的长工。
  没有别的出路,或者说没有新的进项,现在不先攒点,卸甲归田的厮杀汉,早晚都要破产。
  权贵不玩土地兼并,大户光靠“利差”,就能把小户绑死在种粮食上。即便真的出现农业技术升级,这技术二字,不管大小难易,都是以“工业品”的形式出现的。而谁能产出“工业品”?
  牛进达不通经济归不通,但是本身作为大户,什么能趁钱,什么不能,他还是知道一点的。
  至于眼下,固然主要是因为自己眼热心热,可多少也有点想给部下攒点家底后路。
  “若是总管怕有后患,倒不如直接奏请皇帝,看看皇帝的意思。”
  “此事能给陛下说?”
  牛进达一愣,觉得张礼寿就是在胡扯,可是他马上就冷静了一下,琢磨着张礼寿的提议,忽地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见牛进达真有这打算,张礼寿自己慌了神,连忙道:“总管,我可是就这么一说啊,要是皇帝震怒,别说石炭,连石头都赚不到啊。”
  “不,四郎你没说错,此事跟皇帝讲清楚,倒也不是坏事。”
  “呃……”
  “就这么定了。”
  牛进达拍了板,而且他也没打算写奏疏,准备直接去一趟鸭绿水,跟皇帝谈一谈这个事情。
  过了几日,牛进达到了鸭绿水大营,拜见皇帝之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李世民没有说答应,也没有说不答应,只是嘉奖了几句,便让牛进达返回平壤城。
  到二月时,牛进达以为这事情算是黄了,心里也后悔为什么那么傻逼跑去皇帝那里说这个。现在再去搞涢水露田煤矿,这不是自找苦吃,被人骂成狗么?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牛进达唉声叹气的当口,皇帝派了天使出来,冲牛进达宣了个旨。
  “上使,这‘兵部厚生司’,不归兵部管?”
  “这和农事司一样,是弘文阁直属衙门,兵部无权过问。”
  “噢,多谢上使解惑。”
  牛进达揣着圣旨,有些惴惴不安:老子这是不是摊上什么事了?
第八十章
想开点
  辽东皇帝行在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京城弘文阁内顿时洋溢着快活的气息,纷纷表示牛秀这个人他非常秀。
  然后诸卫将军大将军就怒了:就你牛进达会逼逼?
  连帅到掉渣的张叔叔也有些不痛快,特么皇帝本来就肆无忌惮了,你这还给皇帝递刀子,往后队伍还要不要带了?
  “牛秀这是甚么意思?就他爱兵如子?入娘的!”
  “也未必就是牛秀的意思,兴许皇帝早有筹谋,正好借题起事罢了。”
  “狗屁!这贴补要是兵部民部来管,倒也无妨。让弘文阁那帮老货过手,信不信还要克扣截留?到时候闹出事端,信不信还是兵部背黑锅?”
  “怎地就兵部背黑锅?”
  “豚犬脑子!你想想,当兵的少了钱,他寻个屁的弘文阁,弘文阁大门朝哪儿开他们知道?还不是寻兵头。兵头寻谁?还不是寻将校?到时候闹起来,不去兵部去哪里?去承天门朱雀大街静坐不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