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1398

  老张一脸憋屈,半晌,拿起筷子,蹦跶出来一个字:“有……”
  “有道理,你还烦恼个甚么?”
  “我……我自寻烦恼。”
  老张仰天叹息,内心暗暗地说了一句:妈的智障。
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
  张德并没有天真的以为李董就是为了环保,才准备在“老家”搞事。于是老张就跟老前辈打问一下过去的消息,到了曹夫子家中,开门见山说了自己的疑惑,曹宪一边给李善批卷,一边回忆着往事。
  “旧年……容老夫想一想,这大概还是建德三年时候,也就是太建六年。”
  我去……老前辈你在说什么啊,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建德三年?什么时候?不是,夫子,你直接说哪个皇帝在朝。”
  “陈宣帝、周武帝、齐后主在位时。”
  “……”
  啊,知道了知道了,那时候老子还没非法穿越呢。嗯,老子的便宜老子连小蝌蚪都不是呢。
  这特么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一脸懵逼的老张陡然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老夫子要是来个“想当年”,连找个能聊天的都找不到。
  老阴货长孙无忌怎么样?他爸爸长孙晟要是还活着,跟曹夫子聊天估摸着也得开口来个“老哥喝两盅”。
  “噢?夫子,夫子你看皇帝如此禁绝关中滥伐林木,是个甚么意思?跟当年又有甚么干系?”
  “这自然是有干系的。”
  曹宪将批改好的卷子递给了李善,然后将老花镜拿了下来,拂须看着张德,“当今世人都不曾见过关陇军头的厉害,不拘周武帝隋文帝,若无关陇军头,岂能成大事?至大业年,才算有了变数。”
  听老夫子这么一说,老张也细细琢磨起来,李董搞环保,还跟关陇军头有关系?
  “操之,老夫也实话和你说,当今皇帝能迁都成功,着实让老夫震惊。当年杨坚欲行此事,阻力甚巨者,非是止山东士族而已,关陇军头,同样如此。”
  言罢,老夫子直截了当地说,“如今皇帝占据洛阳,以为中国,东都乃成唐朝腹心。长安便不必如往昔经营,加之丝路重开,要恁多田亩作甚?举凡庄户,不拘长安、咸阳、渭南,多是军头最喜之兵。旧年周武帝开府兵之制,至今大成,乃是成了大势。”
  老张听得一愣一愣的,总觉得老夫子目光如炬,简直就是在点评历史一般。
  然后就见曹宪拂须淡然地说道:“禁绝伐木,便是禁绝开垦,多半是要清算关陇老兄弟最后那点家当。”
  “……”
  双杀三杀四杀五杀大杀特杀……李董果然是神操作玩家。
  老张心想老子当年去长安的时候,果然还是有前隋老臣子装逼啥的,甚至还能看到姓慕容的鲜卑狗在长安城装逼,当然装逼失败是多数情况,可备不住频率高就有成功率啊。
  讲到底,还是李董谁都不信,他就信他自己。
  关陇巨头自周武帝以来,都是逐渐被削弱,到杨广到处开Party,就是彻底上了正规。然后百几十万老哥就特么被连带着一起坑,再到杨广跑扬州看烟花玩脱,整个关陇集团的最后巅峰,就是老董事长本身。
  然后万万没想到的是,老董事长作为帝王,居然被大臣给干趴了。只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大臣是他儿子。
  李董上位之后,三下五除二,连消带打,不管是金元攻势还是官位收买,总之严格算起来,李渊统一天下用五年,李世民摆平天下也就三年。
  这三年特么还把蝗虫都吃上了。
  整个过程中,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又给大唐帝国主义添了砖加了瓦,李董整个人脸都是红的。
  精神焕发!
  至于工科狗自己为什么脸是黄的?
  大约是防冷涂的蜡……
  “夫子,我看不至于吧。说不定就是皇帝见钱眼开,想要拿东北木料抬高三州木料仓的价钱呢?”
  “这都是顺带。”
  老夫子笑了笑,轻飘飘地说道,“老夫虽不懂军事,可旧年诸朝,只抓兵丁粮秣。长安若依旧为都城,自不必多说,诸卫吃喝拉撒,皆从关中出,田亩只可多不可少。可如今既然迁都洛阳又有丝路畅通,长安城内这几年地里刨食的还有几个?”
  什么地方都去过的老夫子见得多了,虽然跑的没有以前快,可是作为“人瑞”谈笑风生还是很轻松的。
  猛地老张虎躯一震,看着曹宪道:“夫子,我突然想起来,太子还在长安呢。”
  “是哩,储君是在长安啊,便是真有人要闹事,不过是两条路,要么裹挟太子造反,或是借口成事;要么就是杀了太子,同李唐不共戴天。”
  “……”
  横竖都是死暖男么?
  “操之啊,你且放心好了。如今关中,造反根基不在。老夫不但不通军事,连农事都不通,可是,关中这几年重整农田,储君亲力操持庄园,一般人不敢阳奉阴违。事情一旦成了气候,便是大势,很难阻挠。旧时山东乌堡,亦是庄园,然此一时彼一时,二者不可相比,相去更是千里万里。”
  “这个我自是明白的,关中新式庄园,用人不多。如今长安在籍之人,多是附庸工商,非是农事。”
  “是了,这等大势,那些个关陇老世族,哪来的底气跟李唐决裂?纵使有一二个雄壮之人,投入经济之道,掌握长安半壁,可又能如何?”
  老夫子笑呵呵道,“老夫不通军事,不懂农事,也不知商事。可老夫在武汉见惯风浪,红烧肉好歹也是吃了几碗的,这如今的商事非是旧时商事,不是简单买东买西。只说白面,便要借了诸多势力,种麦的、贩运的、磨面的、制作磨面机的……种种联系,动荡一行便能牵扯十行八行,这原本不过是得罪三五百人,最后得罪三五千人,岂能成甚大事?”
  “……”
  要不我们聊聊艺术吧?你看我拉个二胡怎么样?吹箫也行啊。
  一脸懵逼的某条土狗回望汉阳书院,然后一声叹息:“妈的,莫非李董真的是搞环保?”
  大约整一整关陇老兄弟的残羹冷炙,就是个顺手呼一巴掌?
  话又说回来,李董在东北卖个木头怎么了?他又没有拿去长安城让人给车个珠子。
  环保工作做好了就两个字:干净。
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
  自从跟曹夫子聊了天,张德感觉身心健康十分愉悦,吃个大肠刺身好像也没什么难度。大约是因为跟命数悠长的老前辈在一起,也能觉得自己长寿安康吧。
  “大父,这是阿耶从辽东发来的‘加急’。”
  暖男把信笺递给了老董事长,正在练习“卧推”的李渊把杠铃轻轻放下,起身接过一个内侍的毛巾,擦了汗之后,冲银镜亮了一下自己的肌肉,还不错。
  虽然皮肤松弛,但整体上变结实了不少。
  老董事长感觉自己还能再活个几十年……
  “说个甚么?”
  “说是要打击关中滥砍滥伐。”
  “唵?!”
  满头问号的老董事长一脸懵逼,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儿子想要干啥。甚么时候砍个树还要上“加急”了?
  李渊顿时觉得儿子那条忠犬马周就特么是个废物!
  不过看完“加急”之后,老董事长整个人就不好了,脸皮抽搐了一下,仰天长叹:“如之奈何啊。”
  “大父?”
  “没甚要紧的,只是略有感慨罢了。”
  想了想,李渊便道,“承乾,你若得空,托人给武士彟带个话吧。”
  “大父有甚么想要同应国公说的?”
  “把长安的家宅,换个小的。城外要是有个甚么田产,变卖了了账。”
  “是,大父,待出宫后,便去知会一声。”
  暖男虽然不太懂,可也知道,自己老子肯定是要做什么。不然,不至于自己祖父一脸的落寞。
  属于某些人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当年的定远郡公府送给张德之后,普宁坊就彻底没了“贵气”。当然硬要挑个厉害的角色,想来也只有梁丰县子这号人物。
  至于现在住着的,那是梁丰县子“照顾”的人家。
  “阿姊,是你先行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