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6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1398

  “这是甚么话,辽地来的就叫辽,她还是瀚海公主呢,怎么不给儿子取名瀚海?她还是突厥人,是不是还能叫张突厥啊。”
  “好,你说的,就叫张突厥。”
  “别,还是叫张辽吧,听着霸气。听着就能打,名辽挺好,挺好的。”
  银楚一看这男人如此无聊,顿时将了他一军,果然效果斐然,江南土狗当场认怂毫无风范可言。
  “那女娃呢?女娃名个甚么?定了么?”
  “你把云梦泽都填了一半,所以取名云梦,以做纪念。”
  “填云梦泽就叫云梦,我还让人在洞庭湖围湖造田了呢,难不成还能叫张洞庭……好好好,算我没说,就叫云梦,叫云梦还不行吗?”
  一看银楚又要顺他话头,老张顿时认怂,反正名儿也不算糟糕,总归比他的名字强三条街。
  回想当年取字,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然了,银楚也是多方打听之后,才决定找武汉的“姐妹”一起商量。实在是某条土狗给后代取名字实在是太随便了,第一个因为出生在沧州,于是叫张沧;第二个出生在沔州,于是叫张沔;在洛水之畔的叫张洛水,在鄂州出生的叫张鄂……
  一开始都没注意,要不是后来崔珏回过味来,某条土狗还要这样继续下去。
  突厥悍妞显然不乐意这种结果,更不想将来子女问她这个当娘的,为啥他们叫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的回答充满着令人浑身不适的恶意。
  “阿耶,妹妹是叫云梦了么?”
  张洛水歪着脑袋,抬头问他爹。
  “没错,雪娘以后就多了个妹妹,叫云梦。”
  “妹妹的名真好听……”
  张洛水一脸的羡慕。
  “阿妹的也好听,古代有人专门写了《洛神赋》,就是专门写来夸阿妹的。”
  一旁张沔立刻给张洛水加了buff,老张差点想飞起一脚。
  “古人还写文章夸我么?”
  “那当然!”
  张沔一脸正色,全然没有任何破绽,这让崔珏也是掩嘴一笑,看着张德那复杂的眉眼,轻声道:“倒是有你风范。”
  “甚么话!”
  老脸一红,张德便假装哄孩子,遮掩了过去。
  不过双胞胎的姓名一事,也就算是就此揭过,对阿史德银楚而言,她能够掌握这么一个小小的权力,十分的高兴。
  作为一个突厥女子,她觉得眼前这个一脸窘迫的汉人,终究还是宠爱她的,只是方式有些别致,有些难以明言。
  正月,为了给双胞胎庆生,观察使府稍微有些忙,而在洛阳城,同样无比忙碌,只是忙的有些不同,官僚和阉人都在等着最后的消息。
第八十七章
巡狩辽东
  “众卿,封禅泰山,当用何礼?”
  大朝会上,李董丝毫没有掩盖自己要装逼的心思。以前还有人想要阻挠一下,自从……忘了自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约是李董开了无敌之后,就没什么敢去作死。想当年,清河崔氏还是敢伸伸爪子的,也有不少清崔背后的小动物还能呲牙咧嘴。
  现在呲牙咧嘴的也不少,不过那都是因为被李董虐的缘故。
  学士们憋了一肚子的周礼,还琢磨着是不是把南北朝跑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列个表,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六部之首的某个毛糙汉子,跳出来就说道:“陛下功高盖世,不拘于礼,亦通上帝!”
  说起来,侯君集是个妙人,当然了,是不是被李董关进小黑屋做了什么不可名状之事,这就不得而知。
  但总归在贞观十八年的年头,侯君集的亮相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一帮学士一看特么的你个流氓居然让老板不尊礼仪,实在是该死,看老子怎么喷死你。
  “臣以为侯尚书所言甚是!”
  晚上睡觉门也不关的某个李姓胖子,突然冒了出来,猛地让兵部的好汉们纷纷表示李天王你节操何在?
  作为四大天王最佳第五人,李靖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能够把李氏家族好好收拾收拾,开枝散叶并且稳稳当当,就是最好。
  现在什么最省力?拍皇帝马屁最省力啊。那末,皇帝现在愿不愿意假惺惺地和世家大族们摆什么亲民姿态?很显然不愿意啊。
  那还要啥自行车!
  李天王打仗向来效率高,既然跟着皇帝混有肉吃,又何必费那么多力气?
  而且李天王也琢磨过来,就这行情,世家门阀死翘翘,横竖就是这二十年。二十年后,还妄想浮现汉末以来的“死灰复燃”盛况,那是绝无可能的。曾经清河崔氏倒下了,然后过了一代人,又站了起来。
  现在,不可能的,李董说打死你就是打死你,而且还不是斩草除根的打死你,是让你为边疆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消耗最后一点点光和热。
  哪怕是死了,尸体也得炼油。
  万民之主不配一点尸油,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然了,李天王第二个跳出来说“老板你随便浪”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某个侄儿在扬子县当县长。虽然这个县很小,可是潜力非凡,最重要的一点,它来钱快。
  汉时窦氏、田氏作为外戚,尚且要疯狂捞钱,更何况是即将到来的世家门阀最后光辉?
  李靖是拎得清的,所以他虽然睡觉不关门,可到底还是受了李董的赏赐,专门拄着一根御赐拐杖上朝。
  身份的象征。
  学士们一看一个管官帽子的,一个军方的精神代表,居然都放了这样的话出来,顿时心中忐忑惶恐不安。虽然恨不得咬死侯君集和李靖,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枪杆子刀把子够硬,就是天理在彼。
  不服?不服憋着。
  “文人雅士”这时候终于感觉问题有点不妙,于是寄希望于某个老喷子,目光锁定魏徵的时候,江淮行省的总督老大人居然一副我在思考的模样。
  很好,很强大。
  紧接着,以许敬宗为首的马屁军团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阿谀奉承之力,分分钟就拍的李董浑身舒爽,觉得不管是日用还是夜用,许敬宗都是首屈一指啊。
  李董于是在“勉为其难”的情况下,决定带着精锐兵部跑去泰山溜一圈,跟昊天上帝打完招呼之后,立刻“代天巡查”,一路北上,直扑辽东。并且要在“太白山”勒石刻字,以表其功。
  讲白了,李董就是要武装游行,而且这次武装游行的范围,差不多跟始皇帝有得一拼。只是始皇帝是东巡,李董是要做一会“北漂”,然后跑去东北唱个二人转啥的。
  毕竟李董也没见过什么大城市,想去铁岭看看,人之常情。
  “辽东巡狩”一事,以一种非常“草率”非常“不成熟”的方式,在目瞪狗呆中,就这么定了下来。
  和杨广的玩法不同,这一回李董的“辽东巡狩”,开创了许多先河。
  尤为突出的,就是皇帝出行居然可以“招标”。
  当然了,安保问题肯定不用招标,但是人吃马嚼一应用度,拿来招标没什么不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这符合精神文明建设啊。
  煤饼、煤球、木炭、棉、麻、丝、乐器、工具、饲料……林林总总几百项,倘若交由内府集中包揽,或者让朝廷全盘组织,浪费是肯定的,组织是松散的,行程是缓慢的。
  而李董这一次是“武装游行”,说到底,效率还是第一位。什么封禅泰山什么祭告上帝,都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纯粹的用来装逼。
  正兵军需交由兵部民部解决,而辅兵辎兵的用度,则可以进行外包。朝廷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个领域某个部分进行招标。
  比如运输队伍的骡马,可以不必动用民部兵部的储备,直接交由民间运输,所要付出的,不过是开元通宝。至于期限之类,军令如山,谁误事谁负责。商人要搏一把,把性命押上又算得了什么稀奇的事情?
  皇帝要怎么玩,都是可以的,哪怕不合理不科学,但他玩得起。
  “看来是要清除高句丽余孽了,没想到是辽东。”
  “外朝已经放了消息出来,皇帝欲‘巡狩辽东’,命各部共筑辽阳城,以待天子。”
  “看来是要榨干辽东蛮子的最后一点气力,到这个份上,这些杂七杂八的胡人,是半天退路都没有的。这是阳谋,摆明了要耗死你。”
  “万一契丹人降而复叛呢?”
  “御驾在前,幽冀辽东,谁敢放肆不成?”
  “听闻已经决定,要勒石大青山,树碑鸭绿水。太白山南北,皆为臣妾!”
  纷纷扰扰的猜测议论,在洛阳的街头巷尾,时不时地听到。然而和当年杨广的情况不同,别说是发动民夫百万,怕是十万都没有,兵部及“军器监”旧时作坊,连半点铁料都没有动用。
  这一次的“辽东巡狩”,举凡兵器铁料钢锭,全部由石城钢铁厂供应,并且石城钢铁厂所在地,还能提供规模高达三万人的工程队伍,以助筑城辽阳。
  “依诸君之见,朝廷当真只是为了高句丽余孽?”
  “怎么不论封禅,反倒是去盯着‘巡狩辽东’?”
  “皇帝功业,不须禀告上帝,天下早已知晓。封禅虽重,于你我太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