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6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1398

  说着,胡女指了指屋子内土炕上的毛毯,“他不懒。”
  “成,俺去跟安校尉讨个人情,到时候,让俺这兄弟来碛西做事,在老家,也就是个放羊的命。你爹开个价,俺把他买过来,堂堂做人,不做牛马。”
  “嗯。”
  胡女依然只会点头,只是她很高兴,高兴的眼泪只在眼眶里打转,然后情不自禁地一把抱住韩五郎,只是哭,却也不说话了。
  韩五郎见状,愣了一下,但到底也只是个粗糙汉子,哪懂安慰女人,只是一个劲地拍着背说道:“哭个甚,俺就不信了,俺就不能杀出个功名来。到时候,俺看谁还对俺说三道四!”
  说着说着,这个已经有了姓的詹姓胡女,竟是抱着韩五郎狂啃起来。虽说天气热得不少汉子连想女人的心思都没有,但韩五郎却不在此列,一见自家婆娘居然感动的想要“犒劳”,顿时也来了感觉,猛地将衣服一脱,光着膀子开门冲外面吼道:“老子要办点私事,哥哥们莫要打搅——”
  咣的一声巨响,门栓反插,韩五郎哈哈一笑,直接将自家婆娘剥了个干净,扔到土炕上半点废话没有,直接开干。
  不多时,房前屋后,蹲着一群大兵,都是一言不发眉眼猥琐地听起了墙根……
第七十三章
变化无常
  “姚书记,姚书记,姚大人,姚相公……”
  “哎呀,都说了不成。你当这是甚么吃喝拉撒的小事?旧年,旧年在且末,本官有个肃州来的同僚,未跟郭长史知会,便去给几个马帮头子作保。你猜怎地?眼下只能跑去勃律山口做队正!”
  “书记,书记大人呀,小的是良民,是良民呐!”
  “好,你说你是良民,怎么证明?要是之前疏勒……不是,要是碛西之前没遭灾,倒是能有人给你证明。可如今呢?连疏勒王族都被迁到关内去了,入娘的你现在跟本官说良民?良民个龟儿子哟。”
  “这……这要是再不入籍,小的指不定就死在去北天竺的路上啊。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好些个马贼,专门盯着天竺过来的。还有那些个天竺土王公,那是不要脸皮又心黑猥琐,不喂饱他们,连在天竺摆个摊都不成啊。”
  “你跟本官说这个作甚?你跟本官说这个有用?本官是什么人?本官的官身那是碛南都督府赏的,朝廷认账不认账还两说呢。今天给你作保,你要是出了岔子,别人还能去勃律山口,老子指不定得去筑城啊!筑城!”
  说到筑城,这小官嘴角一抽,仿佛是想起什么来,然后神色坚定道:“今年如何是不行的,明年再说。本官手头拢共五个作保名额,岂敢随便用?”
  “不成啊不成,小的今年有了儿子,是真不敢再出去跑商。姚书记,要不这样,书记觉得我那三女长的如何?”
  “本官又没见过,你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姚大人,只要你愿意娶小的女儿为妻,我……”
  “放屁!我堂堂姚氏之后,岂能娶你……什么意思?”
  “这个数,这个数!”一咬牙,伸出五根手指,这疏勒人盯着姚书记,“五万贯!五万贯!娶我女儿为妻,五万贯,就是姚大人你的了。还有碛西州城新设朱雀大街以东的铺面两间!”
  “……”
  “姚大人,你想想,有了五万贯,将来你回了中国,哪怕是长安的房子,也能买一个大院子,是不是?你是江南姚氏之后不假,可说句不好听的,你要是姚氏看重的,岂能放你来碛西吃沙子?”
  “对……”
  “姚大人,小的也是……”
  “嗳!可当不得这般称呼,本官娶妻之后,内人之父,也是大人啊。来,大人,旁边‘悦泉楼’,咱们细细详谈……”
  “……”
  舍得的人多,豁出去的人少。但在西域,豁出去的人,不拘汉胡,那是越来越多。
  不是世道艰难,而是世道变化太快。
  目不暇接啊。
  砰!
  “这都是甚么狗屁东西,李淳风到底也就是个道士,懂个甚么打仗!”
  程处弼叫骂了几声,“一帮乌合之众跑去打另外一帮乌合之众,入娘的居然还开了十几万贯的钱粮。有这点钱,还不如给老子,老子点五百骑兵过去,都比他们二十几万废物强。”
  “将军,话不能这么说。这光景,各路眼线多不胜数,将军要是真这么干了,别说敦煌,就是郭长史,都要来寻你谈心。再一个,碛西碛南,哪里没有‘羽林军’的窝点?除了‘羽林军’,还有头顶左右监门卫帽子的阉人,有这些人在,将军打突厥人还则罢了,要是过了葱岭,却去寻杂胡的晦气,怕不是一个月后,洛阳的公文就到了。”
  一番安慰的话,安菩也是搜刮了一番才说出来的。
  不过程处弼也不领情,哼了一声:“朝廷有恁快?你当是华润号的铺面,传消息只要三五天?”
  “将军!”
  “咳嗯,老子就是说说!”
  怕的就是隔墙有耳,虽说朝廷中也不是没人知道华润号通信手段高超,传递消息极快,但也就是个小范围内的“人尽皆知秘密”,反正内廷是不知道的。内廷一直以为是兵部舍了老本的“加急”,从未想过还有别的路数。
  “李淳风这装神弄鬼的本事,着实有点厉害。如今连吐谷浑故地那些个党项人,都在说甚么‘太昊天子’。真是日了鬼,这些个蛮子,难道是木头脑袋?”
  “这哪有甚么好说的。将军你又不是没见过那些个部族豪帅土邦王公,这些货色,只要能有富贵,甚么不舍得?区区‘贱民’,卖谁不是卖?只是以前卖给别家开庙的,如今是卖给黄冠子真人。”
  “娘的,也不知道这勃律联军,打那么一撮穷乡僻壤,能打出个甚么局面来。唉,长孙冲那个畜生,入娘的赖在波斯故地不走了是怎地?入秋之前,又要借二百兵力。他是要作甚?”
  “总不能在外自立门户,自成一国吧。”
  “他疯了才干这等蠢事。”
  程处弼言罢,叉着腰来回走动,络腮胡子抖了抖,“眼下还是要保证‘以工代赈’,除了关隘城池之外,我看,可以开垦田地。敦煌让老子在碛西折冲府最少要屯田五万亩,五万亩,老子有这本事,老子早他娘的灭了突厥,还等着窝在这里跟人计较这么些个破碎东西!”
  “将军,五万亩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眼下得看如何开垦,反正,不能让疏勒人突厥人闲着。”
  “这是自然,这些个杂胡一闲下来,就要生事。老子前日去城西,十七八岁的后生,他娘的就躺在墙上晒太阳哼小曲,这等货色,别说长安城,扔河东都得被人打死。这样,你让崔经那个老东西过来,就说我说的,得写封公文给敦煌。”
  “将军是有打算?”
  “朝廷设了农事院,老子求几个农学博士,不算过分吧。再要两千陇右老农,很合理吧。”
  “……”
  程处弼想法很简单,“以工代赈”最少要持续到明年春耕,等于朝廷下血本养着一帮“废物”小一年。
  这种亏本买卖,程处弼头一回做,索性就做的大一点。而且他也没打算屯田就种粮食,跟张德又是几封信下来,程处弼也有了一点想法,打算一半新垦田地,都得用来种棉花等经济作物。
  当然这玩意儿不能成为他的私人钱袋子,得给敦煌以及兵部和民部甜头,搞不好还得给礼部鸿胪寺甚至羽林军和警察卫。
  关系不打通,别人一个“意图谋反”,那本钱全都喂狗,连听个叮当响都是没有。
  开垦再多的田地,对现在的西域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地广人稀到了极点。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全在唐朝的掌控之下,而离开人口稠密区,不是荒郊野岭就是草原沙漠。
  出了城,那就是狼比人多的世界,不能用中原的一贯思维去琢磨。
  这是他哥哥教的。
第七十四章
常态
  “阿娘,我回转了。”
  脑袋上顶着个包巾的童子甩开两条腿,到家之后,猛地把书包一甩,就见麻布书包稳稳当当地落在了院子里的躺椅上。
  接着童子急不可耐地冲到水缸前,正要拿个瓢儿舀水,却见一个妇人搓着手,上去就一把扯住耳朵:“你这细佬,不知道不能喝生水么?屋里有凉开水,偏要做个牛马牲口?”
  “痛痛痛,阿娘,莫扯,莫扯……”
  妇人松了手,就见童子冲到屋中,拿了个竹筒杯子,赶紧倒了早就凉好的茶叶水,猛灌了一气,这童子才长长地舒缓过来,然后在门槛上站着,冲妇人道:“阿娘,下个月有个运动会,先生说可以让家里大人去观看,阿娘要去么?”
  “甚么运动会?”
  “有射箭、骑马、持球、跑步……反正挺多的,还有跳高。”
  “这有甚么用场?不过张江汉说过,强身健体,利国利民。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得了名次,有奖品。”
  “还有奖品?是文房器物么?”
  “不是,给钱。先生说了,第一名能拿一贯钱,让我们着力一点。这事关先生的奖金……”
  “……”
  一听儿子的话,妇人总觉得事情不靠谱,哪有盯着奖金的先生?但一想,横竖连私塾都要束修,没钱也不让识字不是?于是便想通了。
  “那你可有厉害的?”
  “我跑的快,跳得高。不过有个汉阳佬,跑的也快。我最厉害的,还是跳,跳的高,跳的远。要是能两个都拿第一名,这就是两贯钱,我得买个花脸的猴子面具,整个江夏只有十个,我要是……”
  啪!
  妇人听了,上去就是一巴掌,糊的熊孩子一脸懵逼:“阿娘,作甚打我?”
  “你得了钱,不说买纸笔,偏想着猴子面具,老娘不打你,难不成还夸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