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398

  一般来说下属不能这么喷上司,但这上司完全就是个扶不起的死狗,成天想着混点年终奖就算了。严格说起来,像王中的这种不去祸害普通老百姓的官僚,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毕竟这样能生存下去的平民能更多一些。
  “吾要是有智,焉能沦落至此?”
  毫无志气,毫无志气啊。今年并州考察,毫无疑问又是垫底,王中的早就放弃治疗,等明年彻底评为下下之后,他就卷铺盖回家种地。
  反正这些年一年捞个百来贯,也不少了。
  “哎,明府。太谷贫弱,人尽皆知,然而明府可知,那豪商欲够何物?”
  “何物?”
  “麻丝。”
  “他们是做衣服的?”
  “不是。”
  “那他们头脑有恙,巴蜀火麻不要,偏来买太谷的次等货?”
  没这样埋汰自己治下的领导吧?
  主薄捡起草鞋重新穿上,然后抖了抖衣襟,认真道:“先说豪商来头,吾已打听过,乃是邹国公府上。打头的是左骁卫出身,姓张名礼红,端的一条厮杀汉。这回欲购麻丝,西河套有个用场,虽不知什么,却也要的多。”
  “本地麻料,倒是也能有些产出,比之粮食,要高不少。听说长安那里一斤米都只要八文了,如今种地,真是越种越卖不出去。”
  “什么八文,这是三月的价,如今一斤四文钱。斗米二十文上下,前几年屯粮赚黑心钱的,全血本无归。”
  坐在门槛上,毫无风度的柳主薄抖了抖下摆,把撲头拿下来吹着灰尘,“那豪商说了,一束丝五文钱。咱们这里一亩地怎么也有三四百斤麻丝,比种粮食赚多了。”
  听到这个,县令虎躯一震,正色道:“为百姓谋出路,是吾辈义之所在。本县决定了,去见见这位豪商。”
  当然了,一般来说当官的见商人那肯定是给面子,算折节下交。然而这年头,关内道河东道,全特么世家横行,当官的除非御史那边有靠山,不然真不敢装刚正不阿的逼。
  “哎呀,明府!”
  柳主薄一见上司这见钱眼开的样子就烦,“麻丝能产两季,三个月出一次麻,得先让百姓有个准备。否则,万一豪商不做这一铺,百姓又没有粮食,你我都得上吊!”
  摸了摸脖子,王县令哆嗦了一下,然后悻悻然道:“吾心急矣。”
  “再说,邹国公府上门人,是那么好说话的吗?还需备些人事,请人吃个饭。”
  “说的是,此乃正理,正理啊。”
  言罢,王县令突然看主薄盯着他:“乔君缘何这样看我?”
  柳主薄把手一伸,王县令愣了:“干嘛?”
  “钱啊!”
  王县令顿时往后一跳:“怎地还要吾出钱!此乃公事,让县衙出!”
  “县衙有个屁钱!”
  柳主薄彻底自爆,怒喷道,“王老六,老子和你从小长到大,你这小气抠搜的行径从未变过。你也不想想,就算县库有钱,动了县库,那是太谷县的功德。若是你县令自掏腰包,慢说百姓称颂,就是年内考举,你评个上中是最少的。再者,如今中书令乃是祁县温家堡人,你有这等义举,半个同乡与有荣焉?好歹也能攀附一二,懂了吗?”
  王中的顿时不满:“甚个同乡,吾又不是并州人。”
  “你在并州做官!”
  柳主薄大怒,“今年熬过去,再攒点钱,去长安走走门路,若是中书令提点门人运作一二,你换个富县做一回百里侯,又有何难?不比你每年搂个百几十贯当宝要好吗?”
  “我不信,哪有这等好事。”
  “……”
  柳主薄放弃治疗了,这货当年看到地上有一文钱,踩在鞋底下能站半个时辰,就为了等周围没有人看见。
  “你若出钱,我便以我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豪商,在这太谷县立个铺子。一年打些秋风,总是不少的,不会亏了你。”
  “好,我出钱,不过说好了,超过一贯,嗯……两贯,算了三贯,超过三贯我就不出了。”
  “呸!三贯?邹国公府上看门的一年都不止这个数!”
  “那你要多少?”
  “三十贯。”
  “三十贯——”
  王县令顿时跳脚,然后瘫在席上,“还是算了吧,我做完今年就不做了,这官反正没意思。”
  “……”
  “我找三娘去。”
  “哎哎哎,别,别这样。公事焉能牵扯妇人?三十贯,就三十贯,可不能再加!”
  “快去拿钱。”
  就这种货色,居然娶了自己的妹妹?柳明传长叹一口气,然后又觉得更耻辱:就这种货色,居然他做县令而自己只能做主薄?
  不过总算拿到钱了,有了钱,就能请邹国公门人吃饭,然后做成这笔生意。
第六十八章
开阔的思维
  关中主要还是吃糜子,最多穷点的吃粟米,也就是小米。大米还是淮南江南剑南吃的多,然而重点不是这个,张德吃什么都是吃,但稻米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就是稻草。
  且不说草木灰吧,很多草袋,用稻草来编织,最是划算。尤其是河道疏浚时候做临时坝体,这玩意儿很好用,而且抗洪抢险也是经久不衰,一千多年后照样还是最划算最牢靠。
  然而北方就麻烦了,剥桑树皮肯定要被殴打,杨柳虽好,奈何经不起三五天的水泡日晒,最终还是用麻丝制作成麻袋。
  就这么一项,少说也要几千贯来去。
  而这会儿,张礼红带来一个消息,说是太谷县的县太爷,居然说要搞汉麻青麻种植工作……
  “特么唐朝就有招商引资的概念了啊。”
  老张抄着手,看着滚滚黄河在脚下流淌,不远处几个大转轮正在嘎吱嘎吱的运行着。这里起了两个磨坊,小麦和硬糜子一个,小米和软糜子一个。
  碾磨量还算让张德满意,一天都在四千斤上下,就这效率,抵得上十个契丹奴不眠不休推磨推一天的。
  这还是水力磨坊设计的比较小,因为怀远城也没有大规模碾磨粮食的需要。若是在长安,光靠碾米,就是一大进项。
  程处弼也不是光长了肌肉没长脑子,见了水力磨坊,顿时大喜过望:“哥哥,这要是在长安,咱们就发了啊。”
  “赚这仨瓜俩枣,好意思?”
  瞥了他一眼,然后突然想起来他后妈是大地主是权贵是世家是望族,顿时道:“你若有心,回长安开个磨坊场好了。你我兄弟,对半分,怎么样?”
  “哥哥仁义,就这么定了!”
  一旁坦叔全程没说话,不过他还是小声地提醒了一下张德:“郎君,老家的地可不少呢。每年磨稻谷,都是一件大事。”
  “对哦。”
  老张突然想起来,他是江阴土豪啊,江阴东边一半的水田都是他家的,一到秋天,从芙蓉城东城脚下开始,蔓延到大江口,都是他家的地,极其壮观。
  “对对对,都忘了这事儿。坦叔,家里头来的人什么时候到?”
  “上回来信是二月底,几个族老派了机灵人去苏州市舶使手底下做了小吏,也算是通了气。”
  “唉,白糖。本来要是能独吞,这该是何等规模的利润。”
  怅然若失,怅然若失啊。
  坦叔有些无语:“郎君,咱们账面上的进项,已经不少了。”
  “谁还嫌钱多吗?”
  张德双手松开,然后后背,很有李白静夜思的姿势,四十五度朝天,认真道,“大唐国力蒸蒸日上,这时候不开捞,将来愧对我张氏子孙啊。”
  “郎君心系张氏,仁孝之至。”
  老张嘿嘿一笑,心说当初卖诗词差点被长孙无忌打靶,然而小爷我还是活过来啦。
  “对了坦叔,三哥留在太谷,没问题吧?”
  “那是个穷苦县,田地三五万亩,这还是把石头地都给算上。丰年只能吃饱两个月,多的是出去寻活路的,还有落草在太行厮混的。若是能让百姓有个进项,那县令只要不是贪得无厌,总是明事理的。”
  见多识广的坦叔什么没见过?当年麦铁杖得封宿国公,大小官僚有名没名的,什么德行都有。
  说起宿国公,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坦叔不待见程咬金的原因。因为之前程知节封的就是宿国公,和麦铁杖一个名头。
  在江湖上,山东河南虽说都卖程魔王的面子,然而淮南江南江右诸地,老程算个卵,大字不识一个的麦铁杖才是龙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