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6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1398

  “芷娘母族,这点事情,我还讲甚么内外道理。”
  这点东西还要思量太多,抛开关系讲利益,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王团一愣,暗道还是小瞧了张德,便拱手道:“缺马,缺向导,还却熟悉山林的镖师,还要借一些人工,好在黔中修些山路。”
  茶马古道往来贸易的时间,比海贸要快,但效率要低。赚不赚钱,全看有多少马有多少粮秣有多少人。
  而茶马古道最北的,就是王团之前所说的“蹚道”,这是汉朝就经营起来的边地商道。王氏能在蹚道找到亲信,也足以看到王氏底蕴之深厚。
  “要多少,拟个章程过来就是,我一应允之。倘若王氏在六诏还要赎买奴隶,或是在骠国劫掠,效仿李思摩,兵器口粮,一应俱全。”
  听到张德的话,王团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知道张德宠李芷儿这个太皇所出的庶出公主,可是万万没想到宠到这个程度。本来到了武汉,他还以为张德跟李芷儿之间,也就是一个张沧的关系……
  “这……”
  王团一把年纪,居然苦笑了起来,他来武汉时,和王鼒商量过各种结果,就是没想到张德会答应的这么爽快。而且已经不是爽快的问题了,是要大力扶持的意思。
  “惭愧,来时未料想使君竟是一口答应,便连个章程都不曾准备。”
  张德摆摆手,正色道:“不但要做,还要大张旗鼓,须记得在洛阳使些力气,上表请功。若是能从此道入蕃地,于朝廷而言,堪称神兵利器。青海至东女国,可省百几十万贯。”
第二十五章
筹谋
  因为张德爽快地答应了要求,王团不得不正月里就回转江东。眼下他们手头掌握的资源,还是只能仰仗大唐的威仪,而不是自身的实力。早先为琅琊王氏谋利的白手套商号,多是在东海,想要调转西南通过六诏进入大秦泥婆罗和小泥婆罗国,难度不小。
  不过正月初五初六的时候,王团就已经到了郁洲,此时王弘直也在,便和他一起跟王鼒碰了头。
  “阿耶,六诏瘴痢之所,便是獠人也不愿去,怎地咱们要去冒险?”
  王弘直觉得奇怪,非常不解地看着王鼒。
  “诸葛武侯平南蛮,汉末去得,如今去不得?”王鼒摇摇头,“老夫是不信的。”
  言罢,他微微地向后靠了靠,接着道:“从成都,可以绕路去东女国。可如今东女国已得封校尉,乃朝廷经营的地界,又有蜀地大豪盯着,还是作罢。从成都一路南下,若是能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那就好了。”
  可惜也就是想想,王鼒觉得这世上大约是不可能有人能做到的。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那该是何等的惊天伟力,才能有这等雄心壮志?
  不过,从黔中出发,穿越六诏,进入六诏诸部诸洞寨,王鼒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个信心来源是因为他相信大唐还会强盛百几十年,最不济,五十年总归有的。五十年,借着大唐的虎威,从六诏以西淘金,获利何止是丰厚。
  “我等兴茶马商道,只茶叶一项,便能大赚……”
  王鼒笃定地说着,“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六诏诸地,头人寨主酋长,亦同北地胡虏么?若用江右粗茶做成茶砖,效仿北地故智,难不成我等门下都是嘴笨废物,连说动蛮夷用茶都做不到?”
  吃肉,吃油腻,没有茶,简直是浑身难受。
  “阿耶,六诏真有黄金?”
  王弘直有些不信。
  “贤侄,可不是只有黄金。”
  言罢,王团有些神神秘秘地从怀中摸出一枚冰清玉洁的石头,这石头宛若玻璃一般,在灯光之下,散发着惊人的迷彩。亦真亦幻的模样,让王团自己都觉得美不胜收:“较之和田暖玉,自是不济,不过张梁丰说了,此物于女子,倒是欢喜。”
  “说来你们不信,那府上几个公……几个娘子,都是欢喜无比。”
  王团手中的是块翡翠,还是极好的翡翠。当然了,就表现来说,肯定不是“老冰种起胶放强光满苹果绿飘正阳绿翡翠a货”。
  “有多少?”
  “不好说。”见王弘直眼睛都直了,王团却是摇摇头,“季汉故道至丽水,有个山城,不大,和胡逗洲的寨子仿佛,不过人不少,有万人上下。往西是个支流,路不好走,名叫龙泉水,上溯西北六七十里,便有金沙,极为丰富。”
  顿了顿,王团接着道:“便是这里,除了金沙,多是此等玉石。张梁丰称之为翡翠,倒也贴切。”
  然后王团严肃道:“此地蛮夷风俗怪诞,要几经小心,方能放你西行。再有半个月的路程,便是小婆罗门国,至此地,才是真正有了坦途。之前全然都是山地,沟壑丛生,豺狼虎豹,不计其数。”
  “较之黔中如何?”
  “黔中虽是艰苦,还能种陵稻,还能垒梯田。那地方,人烟稀少,多是密林。蚊虫硕大毒辣,巨蟒逢洞皆有,旬日出没。更有虎豹熊罴,说到虎豹,此地猛虎个头较之辽东之虎要小一些,却暴烈无比,不死不休。”
  说到这些向导的笔记,王团每次回想都觉得蛋疼,浑身不舒服。
  “也是多亏了黄蒿汤,不然瘴痢就要带走不少人性命。”说着,王团又道,“北地大马在此处,毫无用处,不过是一块肉。唯有川马还有滇马,方能前行。”
  “这等细小马儿,驴一般大,居然有这等用场?”
  王弘直有些不可思议。
  而王鼒却道:“天南海北,各有不同。北地大马适合驰骋,却难走山道,更遑论做个驮马。你当养骡子是作甚么用处的?”
  “总之,虽然只是毛利,但组一次马队,走季汉故道入六诏,赚头不小。”
  “只是这等消息,至多瞒个一二年……”
  王鼒有些不甘,按照手头上的情报,从六诏各头人手上交易来的黄金,就已经超过了三百斤。
  而这三百斤黄金,不过是各部的积蓄,连九牛之一毛都谈不上。
  时下最出名的黄金,就是“靺鞨金”,是皇帝的私产。甚至皇帝还专门用登莱水军以及鸿胪寺做掩护,这几年皇帝正月打赏,已经不再是用开元通宝和丝绢,而是真金白银。
  皇帝掌握“靺鞨金”,皇后掌握“丰州银”,加上伊予铜山,这夫妻二人的实力,堪称史上最强夫妻档。
  张德让王团准备上表,并非是指当下,而是琅琊王氏赚了一笔头汤之后,赶紧把六诏金银玉石木材的消息,递给外朝交给内廷,换取皇帝的扶持。
  想要在这个帝国中站稳脚跟,暂时还只能和皇帝做交易。
  至于张德的存在,不过是将那些想要过来分一杯羹的阿猫阿狗统统轰走。
  “兄长,张梁丰所言上表朝廷,此间功绩,仿佛事涉青海军?”
  这里面王团不太理解,反而王鼒和王弘直懂门道。
  于是王弘直便道:“叔父有所不知,青海军修建乌堡,开辟山道,一年投入少则二十万贯,多则五十余万贯。算起来,至今有三四百万贯的投入。蕃地诸部被统率混一,也是因为此等投入。再有东女国归附,亦是这个道理。”
  讲到这里,王团也明白过来:“怪不得张梁丰言此乃大功,若是能辟泥婆罗官道,岂非大军入蕃地轻而易举?”
  理论上来说,剑南和黔中两地的边军,如果发现了一条可以顺利进入蕃地的道路,那么走茶马道,远比从青海杀入要容易的多,甚至成本上来说,比西军绕道勃律进入蕃地还要低。
  因为西军主要目标,是针对大规模的兵团。而蕃地诸部,不拘是勃律、象雄、吐蕃等,土地分散但人口集中,唐军进入高原的非战斗减员太高,要抵达蕃地的核心地区,十不存一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青海军的堡垒进攻方式,既有唐朝实力强的原因,也有无奈选择的缘故。
  在这个基础上,西域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占领汉朝故土之后,不管是西进河中还是南下蕃地,难度都要低得多。
  倘使琅琊王氏给予李唐皇室一个新的选择,这个选择不但可以让五千左右精兵进入蕃地核心进行斩首,还能有一定的收益,自然是大大的功劳。
  “如此说来,倒是要先上表,谋几个黔中差事?”
  “若是能得鸿胪寺差遣,做个招抚大使,大有裨益啊。”
  想到这里,王团便道:“张梁丰同鸿胪寺有旧,当是举手之劳。”
第二十六章
有利
  “叶护!这么多的牛羊,这么多的奴隶,我们终于可以过一个肥年了啊!”
  喜极而泣的突厥大汉在马背上兴奋不已,身旁阿史那家族的亲卫们也是激动不已。因为唐军及诸多“民兵”的袭扰,西突厥的日子每况愈下。几次大动干戈,不但没有翻本,反而闹出了大内乱。
  当初丢了且末、于阗,不是没有想过寻找唐军主力决战。
  可惜,天寒地冻,远道而来的唐军,居然比他们还要抗冻……
  “是啊,终于可以过个肥年了。”
  阿史那薄布感慨万千,他已经放弃了“可汗”头衔,上表唐朝,去“可汗”号,愿为中国西疆爪牙。
  唐朝自然不会真的让他在西疆做爪牙,今时不同往日,财雄势大的李某人已经正式披着“圣人可汗”的大氅,不需要再要那些野狗来呲牙咧嘴。但想要经营西域,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此时唐朝的力量,也就是到此为止,再要想更进一步,就要继续砸钱。这不是青海军修建乌堡可以比拟的,想要维持两万精兵在西域,兵部基本不要想再搞别的事情。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去请史有忠前来。”
  “是,叶护!”
  还是特勤那会儿,阿史那薄布的胡须还不长,如今么,已经虎须倒张,颇为威猛的模样。
  不多时,一骑前来,来者翻身下马,行了一个突厥礼,然后才道:“特勤,不知道有什么吩咐小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