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5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1398

  喊这种口号不犯什么本钱,但是,伴随着朝廷公开修建敦煌宫,那么这其中的意味,可想而知。
  至三月,且末都尉的游骑,已经可以随意越过于阗国土前往葱岭。
  四月,在于阗的西突厥吐屯阿史那俄真被杀,整个于阗地区,都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头戴恶鬼面具的唐朝骑士,时不时地饮马玉河。敦煌的驼队又一次忙碌了起来,骡马就像是万里长城,连绵不绝地缓缓前进。连马队中最瘦小的马奴,也知道唐人这是要打到葱岭去,打到徒多河去。
  与此同时,身在孽多城的李淳风,请出一卷太昊天子的圣旨,在斩龙台前盟誓,尽起信度河左右帝诰、法主,为太昊天子征讨叛逆。
  原本西突厥以为这次唐朝应该不会打的太大,毕竟四月的西域不比中原,加上物资运送困难,控制一下图伦碛,就差不多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初那个在勃律耀武扬威的神棍,居然纠结起来的部队数量,比唐军庞大的多。哪怕是乌合之众,十余万乌合之众也足够让西突厥本就不多的力量,被牵制在一侧。
  而依然在交结西域诸国贵族的长孙冲,更是直接表示:诸君迁往长安,尚可谋累世富贵;抗拒王师,不啻为以卵击石,一人作恶,连累三族,何其不智。
第九十九章
激烈
  整个长安城都充斥着雀跃的气息,还或者的人瑞,大约也只能回忆起杨皇帝在位时的兴奋,第一个杨皇帝上位时,每逢外战,京中也是这般快活的。只是后来,杨皇帝就迁都了。
  听说李皇帝也要迁都,大约久住长安不宜居吧。有些人瑞如是想着,便眼见着一个坊内小学的童子,手中攥着哪家学社私印的“私报”,一边跑一边喊:“先生,先生,‘西秦社’找随行文书,先生可要去谋个差事?”
  咄!
  城西的常安坊内,大约是不如城东的,也不如定远郡公曾窝着的地方。这里的教书匠,是城西工匠凑钱请来的,却和平康坊的选人大不一样。
  只见他拎着一把宽刃剔骨刀,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拎着一只死狗,腰间皮裙早染了狗血,跨步出来吼道:“吵嚷甚么!要知礼——”
  啪!
  说完,他便将死狗摔在案板上,手中尖刀一甩,这死狗被钉的纹丝不动。
  “今天是吃桃花狗肉么?”
  那童子小声地问道。
  “不吃肉哪来气力?”横了他童子一眼,伸出手,“拿来。”
  童子将手中的“私报”递给了他,粗莽的巨汉挠挠头:“啊吔!‘西秦社’这是做大了啊,底下居然有一国为私产,当真富庶。怪不得要招募恁多文书,怕不是要自建个‘小朝廷’。”
  这话当真是“谋大逆”,不过却也见怪不怪,眼下这四方,到处都是“谋大逆”的言语。李皇帝想要抓,大约也是抓不完的。
  “十五郎,你说俺一个扶余人,怎么就跑来长安了呢。这‘西秦社’怕不是不要番邦小国之人吧?”
  “先生说的甚么话,你自有本领,黑齿氏还攀上了琅琊公主的高枝,又有邹国公保举,还怕没个出路?有道是怀才不孕不算什么,怀才不遇才是难处。先生若是去了西域,定能脱颖而出,能入了西军,还怕不能乘势而起?到那是,先生发迹了,记得提携我们这些学生……”
  “滚!甚么浑话!怀才不孕是个甚么!谁教你的?”
  “都这么说,平康坊的女郎,时常拿这等话去堵穷酸措大的嘴。那些个无胆无能醉生梦死的选人,算个甚么怀才不遇。还不如那些风流卖笑的,若是嫁人,好歹还能怀个人才。”
  “滚滚滚!”
  嘴里叫骂着,却又自己去挖了一坛桃花酒出来,这狗肉做脆皮的虽然好吃,但孩童嚼起来费事,若用美酒,那自然是不一样。狗肉先炸后蒸,用酒细细糟入味。爱吃甜的,便是个红烧狗肉;爱吃咸的,一把梅干些许万年青的干货,那滋味,着实鲜美。
  最要紧的,便是口中只剩三颗蓝牙的老不死,也能嘬上几口,入口即化,堪称是极品。
  “西秦社”这般大的动作,自然瞒不过人,便有人知晓,这“西秦社”居然颇有手段,请了薛氏子弟的薛礼,托了他酒肉朋友的邹国公府上大公子张大象,然后又借张大象的关系,找上了梁丰县男沔州长史张德,而张德,再帮他们联系了且末都尉程处弼……
  九转十八弯,但是值得。
  搭上了程处弼,立刻又搭上了李淳风。
  李淳风大手一挥,当年佛门大国健陀罗,便成了“西秦社”的北天竺据点。至于“西秦社”要做甚么勾当,赚甚么好处,那就是另外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倒也让人大开眼界,京中豪商如今跃跃欲试,举凡背靠宰辅级人物的大商号,都要效仿“西秦社”,不说回报如何,只说这名头,拿出去便能诓骗一箩筐的怀才英杰。
  我“西秦社”,有物业若干,其间有一国,名曰健陀罗,缺一护国猛士,愿以年薪五百贯聘之……
  多牛逼!
  别的商号,底下物业不过是长安几间店面,洛阳几片地产。但“西秦社”呢?老子在西域北天竺有一个国家,缺人手管理!
  最重要的是,商号不需要承担国家义务。健陀罗遭灾还是人祸,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保证产出大于投入,那么就可以继续维持。超出这个基础的任何国家义务大众道德,都是和“西秦社”没有任何关系的。
  这是比直接抢劫还要爽的行为,因为抢劫是罪……而抢劫还没这样干赚的多,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在长安权贵们讨论着北天竺小邦如何如何残破,应该如何如何管理的时候,洛阳城中,“雅俗之争”已经越趋激烈,群情沸腾,不输给长安人对西征的讨论。
  “我们时常讲,勤恳辛苦,年年有余。洛阳城、直隶近畿、河南道,不分工农多是如此的。可是,我们时常讲的,它就对吗?去年‘大兴号’是靠着贩运米粮入东都,大概是赚了钱的。可这钱,一半被吃了、拿了、要了……是‘大兴号’的人吃了吗?他们的脚力、护卫,干得多,总是要吃的多吧。”
  “不是!”
  新坊市的一处茶肆,说唱伶人的戏台上,李奉诫大手一挥,“不是的!被谁吃了呢?又被谁拿了呢?想必你们在座的,不管是哪家哪户,都是清楚的。权贵之家,豪门之户,尚且还要打点,偶尔还要喂几口吃卡拿要的,何况‘大兴号’这等没跟脚的?它不过是楚州的土财主罢了!”
  茶肆内鸦雀无声,李奉诫挽着袖子,又朗声道:“我在长安时,也学《贞观律》,也学《开皇律》,《开皇律》和《贞观律》是没有太大差别的,硬要说差别,大概就是捧着《贞观律》的学生,时常说治国当以法度。想来,我那些同学同窗,一定是相信法度的。可法度告诉我们,吃卡拿要是犯了罪,是要治罪的,那么,有人治罪了吗?”
  依然是一片寂静,但是,在座的人都是微微动容。
  “既然这法度不能治罪,便不能服众。总不见得,这法度还看人,凡是吃卡拿要的便不治,莫非法度长了眼睛,还能分得清身上穿的是官袍还是短衫?”
  台下哄笑一声,李奉诫却双手下压,然后接着道:“杜总统管了事情,新坊市也有公推众议的差人。可是,杜总统大约是不能活五百年,不能活一千年的。倘使杜总统真能活那么久,那应该不是杜总统,是杜神仙,比终南山的孙神仙要厉害,孙神仙到底只是在山里活的久,杜总统不一样嘛。”
  又是一阵哄笑,编排杜如晦,这是常有的事情。不拘是白手套还是商人还是中小贵族还是退役军官,这时候虽然在哄笑,却也在琢磨着李奉诫的话。
  只是李奉诫的话,被杜如晦听到之后,杜天王哈哈一笑:“俗、俗不可耐啊。”
第八卷
驰名天下第一妖
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
  中书令南巡考察范围相当的大,到六月,天气越发炎热,长孙无忌也只是坎坎将州县走马观花一遍。主要范围就是淮南道西南和江南道西北,偶有山南道东南和黔中东北,这一大块地区,汉獠问题、农工问题、商贸问题、漕运问题、水力问题……一一摆放在了案头。
  面对前所未有的局面,中书省那点人力,根本不足以应付。长孙无忌也隐隐觉得,以往的执政经验,放在工贸发达的当下,是远远不够的。
  “紫微令所忧为何?”
  番语译书以前是个不上档次的位子,多是鸿胪寺那边来回流窜,在京中家底不甚丰厚,才需要靠这等技术岗位搏出位。
  但是,当今世上,掌握番语最出名的后起之秀,就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同样是鸿胪寺出身,身家显贵,可是长孙冲掌握室韦诸部方言、契丹语、扶余语、突厥语、塞种诸部语、波斯语、北天竺六国语……
  堪称惊才绝艳,且依靠掌握多国语言的能力,又有大唐帝国皇亲国戚的光环加持,在番邦简直是无往不利。任你王妃、公主还是深宅贵妇,自荐枕席者不计其数。虽说京中少年多有戏称“床笫外交”“榻上苏武”,但获得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不管是门下还是鸿胪寺,哪怕是尚书省,都认可长孙冲作出的贡献。
  仅靠长孙冲那条三寸不烂之舌,当年说动契丹二部投降及临海靺鞨归附,就足以比得上两万兵马。连精于纵横的唐俭,都十分难得地夸赞了长孙无忌的这个儿子。
  可以说,在长孙无忌因为时势变化而始终不得起复的时候,长孙氏的最大依靠,其实就是长孙冲的惊才绝艳,长孙皇后的撑腰,反而成了掣肘。
  因此,中书省举凡从事译书一职的年轻后辈,多和鸿胪寺的新丁一样,视长孙冲为偶像。
  “长江、汉水及诸流漕运,你们怎么看?”
  长孙无忌不答反问,跟着出来历练的几个年轻人微微低头,便有人抬头回道:“于国有利,于民亦有利。”
  正确的废话,但这个废话说出来就是态度。
  “钱谷在南运河、长江、淮水设卡,只八个月,就筹集到了敦煌宫修建所用经费,还有些微结余。你们又怎么看?”
  “令公,我等来时亦曾思量,又在荆襄两湖巡查数月,依我等拙见,当正式收取商税。”
  “陛下好名。”
  “这便是难处。”
  “世家好利。”
  “难上加难啊……”
  问题总归是要解决的,长孙无忌心中已经有了腹稿。他想起了杜如晦,暗道这厮居然还没死,当真是走运。
  到了黄州,拜访了一下禅宗的光头,看到寺院深深,僧侣鼎盛,长孙无忌冷笑一声,便就此别过。若是以前,他大约是不会的,但一看到身强体健的年轻僧人居然只是吃斋念佛,就觉得这是极大的浪费,这样的青壮,哪怕扔到码头扛包,那也是极好的……
  六月中旬,长孙无忌上疏,将几个月的考察、调查,汇总成了一目了然的列表,没有太多的废话,而是以宰辅的身份,建议划分淮南道、江南道、山南道、黔中道的一部分出来,然后新设一个衙门,由部堂级以上中枢大员担任主官。
  这个衙门,要承担对辖内州县的官僚考察,主要工作则是监督漕运、水利、农事、獠部。
  汉阳、江夏二城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周边地区的传统农商发达县城。长孙无忌的想法很简单,集中力量办事,在统一的政策下,对中央加强这片地区的管理,是有极大好处的。
  长孙无忌还举出了一个例子,沔州汊川县的诸乡镇、市镇,其乡镇非是以乡老乡贤为尊,而是由州县任命吏员,承担对乡镇的管理、规划。又因为汊川、汉阳二地的农业人口减少,使得依存土地的人口不足以左右沔州的政策,旧时大姓、大户,因此也没有左右地方主官意愿的能力,也无法涉及到地方政权的建设。
  大量的人口在工棚、城市外围、航道上生存,哪怕质量再怎么差,人口集中的好处就是管理集中。往往一个临河市镇,就具备以往十几个乡镇才有的人口。而这个时候,一个主政乡镇的吏员,只要他是县令直接任命的,那么,他就是地方县级政权的延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