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1398

  “蜀王改封吴王。”
  温彦博一愣,李恪是没什么机会的,不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搞不好还要被镇压。
  “这又何妨?”
  “你有所不知,张德在沔鄂早有布置,为侍中以来,我查阅过荆襄、登莱、河套、辽东各等典册。自石城铁厂投产以来,幽冀以此为生者,几近十万。你可知去年此地有新生丁口几何?”
  “几何?”
  “五千有余。”
  “什么?!”
  温彦博猛地坐起来,然后剧烈地咳嗽起来,温挺连忙给他抚背:“大人!大人慢些言语。”
  作为帝国宰辅,这样的数据脑子里过一遍就知道意味着什么。
  虽然不想去琢磨,可温彦博还是开口问道:“夭折几何?”
  “不足四百,三百六十又五。此详尽之数,乃是石城铁厂收录,为同仁堂特有学习之典册。”
  夭折率这个事情涉及到很多事情,有时候孩子夭折,而女子可能在这个孩子之后,就已经不能生育。还有怀胎成型流产的,也有算夭折的,这种情况,女子能活下来的其实很少,更多的是孕妇也随之而去。
  而一旦女子不能生产,其命运相当的悲惨。
  “汉阳去年新增丁口六百多,一地在籍之民不过三万不到,多余丁口,多是河工工地所出。如今荆襄有能工巧匠收入颇丰,于城中置办物业,屋中多有女婢服侍,皆为倭女新罗婢百济奴,三千奴女,若在寒门,只怕不得生产之机。工匠之流,何惧其礼?”
  寒门到底也是门第,他们是不敢让新罗婢添丁进口的,一旦生产,就是“卑贱”之名伴随,进而有辱门庭。
  但是工匠之流根本不怕,反正他们也不是纳妾,就是买来女奴为了爽,不行吗?至于女奴生了儿子女儿,对工匠之流而言,这又有什么关系?不都是自己的种?根本不存在什么有辱门庭,反而因为子孙兴旺,为同僚所羡慕。
  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工匠之流,能够这样日子爽利,是因为华润号这个奇葩的存在,当他们增加丁口的同时,会有同步跟进的奖励。
  这样的鼓励生产,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因为工匠们的这种做法,会和“礼法”发生剧烈的冲突,可又因为工匠近似游离在“礼法”之外,面对这种情况,当地士族根本不会去改正。
  因为,士族和工匠根本就天壤之别。
  可作为宰辅,居高临下的人物,魏征怎么可能装瞎?只可惜,他去找“房谋杜断”,只不过是自取其辱,两大天王不说推波助澜,乐见其成是肯定的。
  且不说房玄龄如何,杜如晦儿子杜构在登莱,就只会为此欢呼,怎可能去阻止?
  长孙无忌虽然也是天王,可他下岗待业,屁也不是,只能皇帝私人问对,公事上半点力也不可能出。李靖更不要说了,现在就在家里修仙。尉迟恭可以找,不过找上尉迟恭恐怕只会被老魔头一耳光抽出来。尉迟恭和张公谨是什么关系?
  思来想去,魏征只好寻这个快死的温彦博。
  毕竟,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死之前温大临咬一口,皇帝也不会怪罪吧?
  按照皇帝现在的政策,“世袭封建”是为了巩固李唐江山,加强了子孙的影响力,可特么的李恪那边有个沔州张德,那问题就大了。别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五年之后李恪治下的人口直接暴涨到让人菊花一紧。
  李董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万一临死之前都没废除这个政策,那么十年之后,李恪治下得多出多少适龄从军男丁?一想到这个,魏征就浑身难受。
第七十五章
崇道
  印绶到手,老张摇身一变,直接从过江龙变成了地头蛇。汉阳城中那些个大户,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前往长史府的队伍,排的老长。
  “二十岁长史,当真少见。”
  一听说张德混了这么个差事,不知深浅的萧姝与有荣焉,兴致高涨,拉着张德放肆了三五天,这才让老张有喘息之机。
  “后汉以来,至前隋,此等人物并不少,只是如我这等寒门出身的,才显得稀罕罢了。”
  五月,荆襄的樱桃如莲子般大小,甜中带酸,极为的可口。萧姝最喜樱桃,老张便让人用嫁接一些罗马来的品种。万里迢迢过来,原种死了有几百棵,最后也就活了七八棵。
  除了地中海樱桃,还有一种波斯商人为了巴结维瑟尔,从北方高地黑海更北弄来的原生种。这一种樱桃,死的更惨,前后苗种死了两千多棵,就活了一棵。
  多少也是为了取悦一下萧二娘子,这近三千棵樱桃原生种,差不多砸了有两万多贯。
  等长出来了,老张准备再嫁接出来,然后跑去沧州登莱种一些。
  “世间焉有张郎这般的寒门?”
  “你去长安洛阳问一问,可会高看我江水张氏一眼?”
  张德笑了笑,萧二娘子虽然聪明,可终究是个小女子,哪里晓得世家的深浅。便是萧氏,别人敬的也不是你萧梁萧齐皇族身份,而是汉朝萧何。
  “唉,天下若无门户之见,那该多好?”
  “只怕有那一日,你这小娘便瞧不上我了。”
  “去去去……”
  瞪了张德一眼,萧姝赤足晃荡,倚靠着张德坐在凉亭栏杆处,一边吃着樱桃一边看着池中的红鲤,“张郎。”
  “嗯?”
  老张伸手接住了她吐出来的樱桃核,然后又塞了一颗过去。
  许久没听见萧姝继续说话,张德不由得看了过去,却见这女子竟然有些失神,盯着红鲤发呆。
  “魔症了?”
  “嗯?呸呸呸,你才魔症。”
  萧二娘子吐着舌头,将那小小的樱桃核吐到了池水中,叮咚一下,一条鲤鱼翻了个身,将那樱桃核吞了下去。
  “是有心事?”
  “是有一事,只是……只是不知从何说起。”萧二娘子咬了咬嘴唇,面色微红,欲言又止,显然是难以启齿的事情。
  见她不好意思说,张德也没有追问,寻了个话题问道:“我在临漳山修了一个道观,挂的李淳风名字,你既然是他弟子,若是觉得天热,可以去那里修道。”
  说是修道,其实就是避暑。荆襄到了夏天,就是一个大蒸笼,北方人要是身体不那么强健,到了这等地方,一个不小心,送去半条命也不是没有。
  加上附近沼泽密布,毒蚊子一个赛一个的狠,能把最会养气的士大夫都气的暴跳如驴。
  临漳山除了学社书院之外,张德还布置了别墅之类,加上汉阳的造纸厂马上就要开工,竹纸的原材料当然需要大量的竹林,离临漳山太远的话,原材料供应也不方便。
  “阿姊这几日就要从江夏过来,不若一起去观里休沐采风?”
  萧姝突然眼珠子一转,如是说道。
  “大娘子不是在和崔娘子叙旧吗?这几日游山玩水,还写了不少诗,怎会去甚道观?”
  “我是她妹妹,怎会舍得弃了妹妹,去自行玩耍?”
  “这有什么?我十年都不曾返回江阴,两个弟弟长什么模样,都快不记得了。要不是坦叔把他们接来长安几次,我真是想不起还有两个弟弟。”
  “薄情寡义,活该为人所知‘有才无德’。”
  “你以为我取名德,是为何?”
  实际上张德和两个弟弟一直有联系,而且还让他们拜在了虞昶门下,十年来,信是不会断的,但是要让张德表演一下兄友弟恭,他哪来那个闲工夫。
  更何况,因为身负宗长之责,他也不可能对两个未成年弟弟耳提面命。长安的水有那么深,纵然是要锤炼,他也不会让两个兄弟跑来长安受那个操练。
  “那便说好日子,待张郎你休沐,这就去临漳山的别墅。”
  “是道观。”
  张德横了她一眼,“我乃安州都督府麾下沔州长史,哪能跑去甚么别墅。不过姝娘你也是知道的,我素来崇道,又和‘黄冠子’真人颇有交情,去他洞府拜访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你不但薄情寡义,更是寡廉鲜耻。”
  “吃你的樱桃吧。”
  抓起一把金黄色的樱桃,塞到了萧姝的樱桃小口里。
  五月初十,正好视察完临漳山以东的一片沼泽,这里靠近汉水,如果可以把沼泽地的水排到汉水,等于平白多了一片方圆二十里的良田。
  围圩造田之法已经推行了几年,如今荆襄地区的地方主官,都喜欢拿这个办法来刷政绩。
  没办法,好用。尽管全国来说是地多人少的状态,但楚地并非如此,耕地颇为碎片,因此能够让耕地连成一片,这对于减少粮食生产损耗,是相当有帮助的。
  同时围圩造田一般都在农忙之余操作,地方主官会额外支出一笔费用来运作。运作模式也是早有成例,一是拿未来造田成功后的田地作为抵押物,一个人头可以减税八十亩五十亩三十亩不等;二是地方大户直接出钱出力,然后拿到一批新田的白契,所有权还是朝廷的,但使用权可以定一个指定用户租赁。
  长江流域的土地,除了盐碱地,那么怎么种都不会亏本。黄州去年围圩造田规模不大,不过也排了一个沼泽地的水,当年环沼泽地区就亩产稻米三石半。地力之肥,相当惊人。
  也有下山的獠人向汉人学习,官府把人头点清,造了花名册,拿到地的獠人当年也要交四成的税。
  可即便交这么多税,獠人因为家庭关系不像汉人,更多时候是带有原始社会状态的集体性质或者奴隶制的一家独大,于是组织的劳力,反而要比普通汉人家庭要高得多。
  平摊到一个五百人的寨子上,一个男丁实际上承担的土地耕作在一百五十亩以上。也就是说,一个獠人山寨,下山之后开辟的新田,能有七八万亩。尽管这些新开田多是环沼泽或者就是排淤之后的沼泽地,但黄州当年农税新增九万多石。
  而这个成例,并不是朝廷的指导政策,更没有成条例,所以地方主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