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1398

  怕老头儿有闪失,老张不躲不闪,一把攥着桃木杖,然后继续说道:“只要你拜我为师,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电磁学动力学管理学……”
  “住口!”
  将张德和李善隔开,曹宪又一次笑的合不拢嘴,“小张,莫急莫急,大郎才能不止于此。”
  老张虎躯一震:纳尼?这不可能!除非他是恶魔果实能力者,否则都已经这么牛逼了,他难道想逆天?!
  却见曹宪呵呵一笑,从书架上摸了一本《曹冲定理》。这本书是委托王孝通老爷子的名义,然后老张为了教学,专门编的一节。其实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或者说浮力定律。
  然后曹老爷子递给李善,李善接过去,翻了一遍,然后合上,看着曹老爷子。
  “可记下了?”
  “记下了。”
  “写给小张看看。”
  然后画板上又多了一行行的小字,李善只是盏茶功夫,就把《曹冲定理》默写了一遍。
  “……”
  看到这一幕,老张知道为什么九十五岁的曹宪会笑的这么骚了。
  “入娘的……”
  半晌,张德只说了一句话,还是脏话。
  羡慕啊,嫉妒啊,恨啊!
  特么的这个李善居然还是江夏人?本地人!
  操操操操操操操……
  一江之隔啊,有这样的神童,居然自己当个屁给放了?自己实在是有些时候图样,思想被这长江搞的有点江化。
  这么个天才,结果被曹老爷子捷足先登?简直日了条野狗。
  跟曹宪有什么好的,能学啥,不就是说文解字么?不就是文字学么?那有个卵用!
  过目不忘外加天生的图片记忆,你不学数学你这是浪费天赋知道么你!
  不过看样子移动书橱曹宪也知道这种天才的优越性,而且不出意外,曹宪是打算把压箱底的东西留给这个关门弟子,搞不好还是未完成的某些卓越成就,直接打包当作遗产留给李善。
  如此一来,李善就算现在才六岁,可十年之后,拿着曹宪留给他的遗产,照样能一鸣惊人。
  就冲他现在的天赋,做移动书橱二代根本没问题。
  这大唐帝国的皇帝,不管是哪个,都需要移动书橱来解决一些需要加强解释的事物。
  当李董出现法统危机的时候,曹宪随时可以寻章摘句,从孤老的典籍中找到一条角落里的微妙解释,来给李董的法统加强合法性。
  而李善,很显然凭他的天赋加上曹宪的倾囊相授,绝对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张德眼中,眼前这位别的不敢说,几何学上是一定会有成就,只要他愿意却学习几何。
  “此来汉阳,无憾矣,无憾矣。”
  拂须大笑的曹宪,笑的越发骚气,让老张突然心头冒出一个非常不尊老爱幼的念头。
  要不是怕一拳打死半步人瑞,老张真想来一套组合拳啊。
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
  “大郎,你看,这个呢,只要在这里点灯,你等一下啊。”
  玻璃制作的斯特林发动机又一次转了起来,六岁的李善看到这机器的时候,整个人都瞪圆了眼珠子。
  然后……
  “张水部果然不愧是精于奇巧之人,可比公输子。”
  “……”
  操,老子要的不是这种回答啊!你个熊孩子关注点怎么这么扭曲!
  一旁曹宪正在校对一卷《昭明文选》,这是李奉诫在前年主持印刷的版本,是贞观八年新修。主修人是陆德明,眼下被称作《陆氏文选》。
  不过这一套没什么卵用,曹宪收集的资料和掌握的古典比陆德明多得多,不出意外曹宪会碾死张德的老师。
  “大郎,你再看这个。”
  拿出一枚三棱镜,张德放在进光处,然后指着白墙上的七彩图案,“这叫光的色散,我们所看到的阳光,其实就是多重色光组合而成。你看到的雨后长虹,还有水雾散漫出来的炫彩,都是这个原理。”
  “张水部博闻广记,远胜墨……”
  “好了大郎,我们先不要提公输班和墨子的事情。我就问你一句,难道你真的就想跟从这个糟老头子,埋头在字典之间,做这等不值一哂的业务?”
  啪!
  曹宪抄起一块竹简,就扔在了张德的脑袋上。
  瞪了一眼张德,曹宪面无表情地低头道:“大郎,把汉简《尔雅》给为师寻来。”
  “是,先生。”
  “……”
  看着屁颠屁颠跑去给曹宪做搬运工的熊孩子,老张出离的愤怒了。这样的天才,怎么可以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老前辈!曹大夫!你不要误人子弟!”
  张德咬牙切齿恶狠狠地看着曹宪,“这等天纵之才,有我亲自教授,以我穷究天地之学,足可令其名流千古!再者,若我不幸中年早亡,这等天才,正好持我衣钵旗帜,格物立派,称宗道祖!”
  不屑地冷哼一声,曹老爷子抬头瞄了一眼张德,然后摇摇头:“老夫观你非早夭之相。”
  你特么一个文字学家装什么算命的!
  “老前辈……你得为大郎前程所想啊。”
  一看威吓没卵用,老张立刻怂成狗,打感情牌。
  然而曹老爷子又瞄了一眼张德:“帮老夫磨墨。”
  “哎。”点点头,张德一边磨墨一边道,“大郎这等天才,而且才六岁,若是钻研数学一道,十八岁前即可远超祖刘。”
  曹宪誊抄了一篇在宣纸上,然后放下毛笔,看着张德:“张操之,你当老夫是愚昧村夫?”
  “大夫何出此言?”
  “汝之胸腹有何学问,几多深浅,老夫不知。不过,老夫却知格物一道,总是人多势众最好,区区一个少年天才,能抵百人?千人?万人?”曹老爷子有些腿脚酸软,用手捶了几下,老张见状,连忙过来帮着揉捏。
  曹宪瞥了一眼,接着说道:“老夫还能活多久?也多亏有汝所制宣纸,老夫毕生所想,兴许能提早完工。”
  说到这里,张德一愣,他其实压根不知道曹宪要干嘛来着。
  “还未请教大夫……”
  “行了,作此等姿态给老夫看,当真丑陋。”
  “……”
  老子真想给你一套组合拳啊。
  思索了一番,曹宪对张德道:“老夫自身功业,止注《文选》。老夫留给大郎的功业,却不止《文选》。”
  “洗耳恭听。”
  “此行汉阳,卢氏能说动老夫,并非是因为卢氏如何,老夫也不欠卢氏人情。其子弟开蒙,虽说因缘际会成了蒙师,不过也止于此。”曹宪是个思想极为独立的老学究,价值观遭受了几次天下大乱也没有放弃治疗随波逐流的结果,就是越发自强不息。
  “卢氏无意中说起了你张操之的来往过去,加上老夫也曾在京中了解过你。可还记得那年务本坊中同卢氏子弟群殴?你还将房乔次子打了个半死?”
  “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吧。”
  “说来倒也是有些交情,卢七同你族弟张大安,交往亲密。故而有些事情,老夫是从卢七那里知晓的。”
  “大夫是因我何事而意动?”
  “汝是寒门,又是南人。张公谨不过是魏州坐地户,能有甚出息,只你入京之后,却是越发利害。尚公主且先不计较得失,止统军一方比肩尉迟,便是非同凡响。”曹宪说的很是精准,如果不是张德,张叔叔可能贞观六年就要死翘翘,更不要说在幽州漠南时候用上炒面罐头之类……
  “老夫知你人脉广博,又不必受制于高门巨室,即是皇帝,亦不能随意处置你。那日你豪言能一言而决百万人生死,老夫就越发确信这一点。”
  曹宪摸着胡须,然后指了指左腿,“另一边。”
  “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