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1398

  经历太多的曹宪就不打算甩李董或者谁谁谁,九十五岁的人了,又不像陆德明那样背后还有整个苏州的士族盯着。贞观十年的江都,依稀还能看到曾经的破败,还没有从废墟的破落记忆中恢复过来。
  “这样,汉阳学社呢,官学经义还是要教授的。也不是老夫吹嘘,我要开馆,汉阳名士都要前来。”
  “何谈吹嘘?只是这事体总不是老前辈的,平白担了骂名。”
  “聒噪。”
  曹宪摆摆手,喝了一口武夷山的茶,摸着胡须接着说道,“也算是为汝佯攻,这开馆教授,也是做给别人开的。学社开馆之后,老夫再建议新开分社,知你在小别山有置业,不若就设小别山分社。”
  “临漳山。”
  “皆可,反正和老夫无关。”
  说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半步人瑞挠了挠头,“但有一事,临漳山分社,绝不能让汉阳江夏士族子弟入内。对外,老夫会以‘扶持贫弱’之名,含混过去。”
  “有劳老前辈。”
  “其余之事,就看汝之谋划。卢七言汝步步为营,也好让老夫睁眼一观。”
  做到这个份上,曹宪绝对是仁至义尽。
  其实他本不必如此做,但曾经繁华如滚油的江都,隋末大战被宇文氏付之一炬,皇帝都死在了那里。人生在世不称意,桑梓残破,当真是心酸过往。
  九十五岁的曹宪是看着自己的晚辈学生弟子一个个死在了自己的前面,不仅是晚辈弟子,连那个统一天下的隋朝,都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卑微过、祈求过、放肆过、恐惧过、忿怒过、欢喜过……最后剩下的,只是不悲不喜不惊不怒,略有所求,略有所想。
  无欲则刚的是曹宪的个人需求,而半步人瑞却还有那么一点点理想。只是他没有二十岁的张德那么敢想,他不奢望有一天无人写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甚至也从不奢望“令天下寒士竞开颜”。
  如果说每个英雄每个人杰都要给自己的人生先定一个小目标,那么九十五岁的曹宪,从他六岁能写诗开始至今的八十九年间,应该有三万两千四百八十五个小目标。
  正如李世民遇到生僻字要找人询问大家都想起曹宪一样,曹宪的人生小目标,就是和文字打交道。
  他是一个文字学家,杨广让他参与编撰《桂苑珠丛》,后来又注《广雅》,闲暇之余又写有一卷《古今字图杂录》。
  论“说文解字”,这个时代曹宪是绕不过去的。
  可惜他年轻时有弟子数十人,结果战争、政治斗争、族权斗争让他的弟子死了一大半,剩下来的一些,又天不假年,活的最久的,居然还差一年才算甲子。
  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坦然地回望自己残酷的过去,连续送几十次黑发人,这样的人,他的心肠,又会如何呢?
  “楚地多麟才,老前辈何必看我,还是再寻个弟子吧。”
  “有卢七就行了。”
  张德没有多劝,这样的老人,除非自己愿意,没有人可以说动他去收弟子。卢照邻是老天垂青,才让他拜入曹宪门下。
  “虽说老夫不过问分社之事,不过老夫心中有个疑虑,还望解惑。”
  “老前辈请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若是分社除去汉阳江夏士族,本地农户匠户商户之子,若是招来,只怕早晚引来猜忌攻讦。没有童子,一切皆休。再者,便是不缺门徒,若不能同心一体,终因科举反目,此乃定数。”
  半步人瑞想的并不少,基本都在点上。就算开办了分社,但名义上是不能招士族子弟过来的,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行。而如果找本地的农民子弟猎户子弟工匠子弟,一两年还好,久而久之,因为具备知识而产生的自我意识,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冲突。
  而这种冲突,是建立在两个阶层实力天壤之别基础上的。
  那么,或许有人会抗争,但更多的,恐怕是为了获得对等的实力,转而投靠朝廷,从科举中获取国家赋予的权力来提升话语权。
  死循环。
  “分社学子,没有沔鄂土人。”
  张德的回答很简单,但曹宪却有些讶异,很显然,这个回答很怪诞,如果不用沔州鄂州的人,你哪来的人?
  半晌,张德似乎还有些犹豫,但还是压低了声音,说出了一句让曹宪这个九十五岁老江湖都身躯一震的话。
  “不瞒老前辈,某一言而决百万人生死,还是做得到的。”
  帝王一怒能不能真的伏尸百万张德不知道,但一个权贵资本家要想做到伏尸百万,却很简单,把矿场一关,然后断粮,然后走人……接下来,就是上演人吃人大戏。百万性命,只是一眨眼的事情,甚至对操作这一件事的主谋而言,可能还没有什么残酷感。
  因为距离太遥远了。
  临漳山的分社生源,是从华润系中内部调剂,这件事情,说起来同样很残酷。不过对那些要尽快脱离苦海的奴工、奴隶们而言,这并不算什么。但这些奴隶对张德而言并没有那么美好,真正会成为分社学生的,只会是河东河北失地农民的子孙,江南织户子弟,登莱船工水手后代……
  硬要有奴工的后代,那他的父亲也必须是管不住裤裆的大兵。
  契丹奴突厥奴诸类,张德是给了他们希望,但这个希望中,没有叫“知识”的东西。
  曹宪良久没说话,看张德的眼神极其复杂,大约是没曾想到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怪物。
  复杂的心情在几天后,却因为一个人一扫而空。
  那一天,江夏城外柳絮飞扬,春汛如约而至,却因新修了江堤,最终没有水漫二州,只是咆哮了一声,往下游去了。
  洪水奔赴下游,但曹宪却很高兴地带来了一个六岁的童子,对张德道:“这是老夫新收的弟子。大郎,过来拜见员外郎。”
  “李善见过张水部。”
  “……”
  哎哟卧槽,之前不是说有卢七就行了吗?怎么一转眼,说过的话当放屁啊。
第五十八章
羡慕嫉妒恨
  九十五岁的曹宪笑的合不拢嘴:“小张可知老夫这弟子有何惊人之才?”
  “……”
  我不想知道,而且我还想向你扔一只狗。
  明明说好的有卢七就行了,怎么又冒出来一只六岁的小朋友?而且卢照邻还不够牛逼吗?初唐四杰啊,你还想怎样?
  之所以老张有些心理扭曲,实在是自己的老弟张大安跟卢照邻关系很铁。和张大象跟薛仁贵的关系差不多。
  不管是从心理需要还是现实需要,曹宪关门弟子是卢照邻那该多完美?
  人形书橱活字典曹宪啊!
  结果半步人瑞关门弟子的巨大光环,就落这小子头上?
  羡慕!嫉妒!恨!
  不过曹宪也不理会张德的扭曲心理,依然笑得合不拢嘴,然后让人拿了一套画板和一支炭笔。
  张德一愣:什么鬼?!
  因为华润号到处挖坑的缘故,炭笔也是不经意间被推广开来,实在是配合宣纸来用非常的方便。对工匠和行脚商来说,这是尤为重要的。
  只是让张德讶异的是,居然一个六岁儿童就能用炭笔和画板了?画板在汉阳这里多是土工作业才会看到,或者就是临时规划图,这些一目了然的东西,都是给县级主官看的。
  目前来说,只要是“王学”活跃的地方,掌握算术能力的县令和主薄,都会学习这种轻便省力的方法。同时又进一步让当地的工匠获得好处。
  “少待。”
  就像是迫不及待要炫耀自己的杰出作品,九十五岁的曹宪搓着手,将宣纸用卡钉钉在画板上,然后眼睛放着光:“大郎,让小张员外郎见识一下。”
  “是,先生。”
  李善施礼之后,就拿起了炭笔,然后站在画板前,先是闭上了眼睛,接着,睁开眼睛直接在画板上涂抹起来。
  手速极快,张德一眼看去,就发现这是一个室内结构图。接着是室内布局,有桌椅板凳八仙桌……轮廓非常熟悉,最重要的是,有透视。
  到这里时,老张已经嘴角抽搐了:卧槽,曹老汉从哪儿找来的宝宝,人才啊。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很快,室内图中的人物出现了。比例分割非常合理,头身比看上去也很眼熟,似曾相识,最重要的是,符合人体结构。
  到这里时,老张眼珠子已经鼓在那里了:卧槽,曹老汉从哪儿找来的天才?!
  当然这一切依然没有结束,很快,人物的形象清晰了,其中一个是青年,高大威猛卓尔不群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丰神卓悦;另外一个是老年,是曹宪。
  到这里时,老张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出窍:卧槽,曹老汉从哪儿找来的妖孽?!
  六岁的李善,居然把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直接用炭笔画了出来!
  “如何?”
  “……”
  看着一脸炫耀的曹宪,张德盯着李善的目光已经变异了,他连忙蹲下来扶着李善和蔼地说道:“大郎啊,曹大夫已经九十五了,没几年活头了。找他这样的先生,是没有前途的啊。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呢,今年二十岁,就已经身兼工部二职,还是梁丰县男,并且叔父是邹国公,婶婶是太皇之女琅琊公主。同时我还是‘忠义社’社长,天下算学之魁首……”
  “哆!”
  曹宪一看这节奏不对啊,顿时抄起桃木杖,一棍子就捅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