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1398

  张德背着手,一边走一边道,“洛阳的事情,我去皇后宴上再打听打听。再一个,史公是个劳碌命,康德既然是他引荐的,也得让史公再跑跑腿,去洛阳督造。”
  主要还是怕出事,来个宫建舞弊案,他自然是不怕,但保利营造那么多人,牵连几个进去,搞不好就是要糟。
  万恶的旧社会,靠法制是没有乱用的。连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状元都要学会妥协,还有什么好说的。
  出了酱菜房,又让人切了火腿和腊鸡腿,还有一些香肠,还有熏牛肉。这才一群奴婢们捧着食盒,去了正厅。
  长桌摆开,多的是女子在那里说笑,瓦锅里面是熬的粥。除了八宝粥,还有小米粥白粥咸菜粥,当然还有一砂锅,冒着热气,里面是皮蛋瘦肉粥。
  “兄长。”
  武顺微微颔首,张德点点头,随意道:“等我作甚?只管先吃了。坦叔,把泡菜都分了吧。”
  于是泡萝卜酸黄瓜都分成了一个个小瓷碟,切好的,一片片很有卖相。
  “操之哥哥!”
  武二娘脆生生地叫唤了一声,吓的张德一哆嗦,差点手中的瓷勺摔落在地。
  “媚娘有甚么事情?食不……”
  “甚么食不言寝不语的。”武二娘瞪了他一眼,嚷嚷道,“公主府上的那些木头脑袋,要教到甚么时候?耶耶来了信,说是哥哥要去南方呢。什么时候动身?!”
  “这……”
  老张嘴角一抽,心说老子现在随便乱跑的话,皇后把老子吊起来打。可实话实说显得自己太怂逼,老张轻咳一声,将勺子放会瓦罐,正色道:“监中诸事,哪有那般请便,说放就放?再者,辞官南行,也要跟陛下……”
  他话未说完,武二娘眼睛一亮:“哥哥,那我们回家的时候,能不能把武家那两个不孝子的狗腿打断?!”
  “……”
  最近,武媚娘跟着琅琊公主在学习怎么使用狼牙棒……对付罐头很有效果的兵器。
  至于武家兄弟,老张真没打算为难他们。武士彟这还没死呢。不是,就算武士彟死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打断国公之后的狗腿是吧?也不是,怎么能说是狗腿呢?你武媚娘不也是姓武吗?
  “对了,操之哥哥,那个甚么郡主,叫李婉顺的那个,哥哥早先相识?”
  “……”
  思维啊思维,有的人就是跳脱敏捷,你根本跟不上啊。
  老张八宝粥没打算吃,跟皮蛋瘦肉粥较劲了。
  然而武媚娘没打算放过他,老张也明白,这小妞的鬼机灵多的是。琢磨着给他弄点不尴不尬的小风波来,然后么……把柄落她手上,到时候,就能予取予求……
  老张又不是傻逼,要不是看她年纪小,早就报警了。
  “风容秀美,博览群书,掖庭宫中一枝寒梅,实在是我见犹怜。操之哥哥,可有为美人心碎?”
  武小娘子眨着眼睛,那睫毛跟刷子似的,小眼神简直了。
  她跟李婉顺是见过的,理论上,十年之内李建成的妻女都别想走出掖庭宫。如果不出意外,这辈子就是跟太监宫女打交道去了。
  然而世界变化太快啊。以前还琢磨着皇位稳固不稳固的李董,现在根本不担心这件事情。
  皇位的合法性,只要他没把李渊直接勒死在禁苑,传承上没问题。至于民心,贞观这八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武功堪比汉武,文治远胜魏晋。只这科举新开的一条路,就足够让李董笑傲江湖。
  但给文治武功背书的重要原因,是钱,是财政,是经济。
  贞观三年之后,每年的财政收入都是翻番,而且毫无压力。而且边境外患清除之后,统军府改制也放在了议程上,中原地区的新一波婴儿潮带动的是边境地区的人口提升。
  像河北道汉胡混居的地方,汉人人口随着朝廷的扶持政策和地方州府的补贴,加上华润号的幕后推手,出现了大规模的增长。
  在这个大环境下,李世民根本不担心李建成的人卷土重来。真要是有人兴风作浪,他李董就一句话:你有钱吗?你有钱吗?你有钱吗?
  造反,没钱造屁个饭。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那位,砍了竹竿木杆之后,不也是要琢磨着怎么弄到粮仓里的粮食么?
  李靖当年去干吐谷浑的时候,原本跟着吐谷浑瞎混的党项人,为什么一看李董的旗帜,立刻就跪舔自动改制成“党项义从”?然后跟鲜卑人战个痛快?因为智力正常的都知道,李董的筹码能把青海湖都填平。
  所以,长孙无垢让郑观音出来卖笑接客,绝不是因为李董宽宏大量,实在是对手的战斗力连五都没有,而自己已经是超级赛亚人第四阶,就问怎么输?
  “媚娘,拿些酸胡瓜,给李宗女送去,算是帮我一个忙,可好?”
  张德笑眯眯地看着武媚娘,没有回应这小娘子的挑逗。
  有阴谋!
  武二娘不傻,她精明的很,本能地觉得操之哥哥没按好心。心中暗道:操之哥哥一向面善心眼多,这厢定是有算计,我却不吃他这套。
  正要开口,却听张德又道:“媚娘,李宗女与你熟络,你又教她算学,情谊好比姊妹。我乃男儿,寻常女子尚不能随意亲近,遑论宗女。前些辰光,皇后宴会上,多有她照拂,不曾出丑。你就帮了这个忙,可好?”
  老张可温柔了!
  换做武顺,大概就是从了,然而武小娘子心说操之哥哥真是坏极了,她要是真去专门给李婉顺送温暖,怕不是皇帝知道了,不会惦记她,反倒是琢磨她耶耶是不是跟李婉顺她爹有什么交情……
  “哼!”
  脑子一转,武媚娘皱了皱鼻子,哼了一声,然后一把将张德的皮蛋瘦肉粥抱走,“这粥没见过,我吃了!”
  说罢,她抱着瓦罐,气鼓鼓地往外走了。
  等她走了,老张才毫无节操地嘻嘻哈哈笑了起来:“看你还戏弄于我。”
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
  “玻璃的不可能!别想了!”
  老疯狗最近天天过来磨,他准备给李世民做黑活,下手的对象是金山以西那些杂七杂八的战五渣。可是,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战略上是综合国力,战术上是后勤保障。
  死多少人怎么死,他李思摩压根不在意。如今的怀远郡王,追求的东西别的蛮子不一样。他琢磨的就是将来给贞观一朝修史的时候,他李思摩必须在上面有一笔。
  这样一来,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只要他的后人还活着,翻开史书,也能傲然而立,指着上面祖宗的名讳,豪情万丈。那时候,不拘是富贵还是落魄甚至穷困潦倒,但有风云际会的辰光,时人一看是李思摩的后人,终究还是要高看一些。
  “琉璃轻便,比瓦罐强啊操之。”
  李思摩想要拿玻璃罐头,尤其是肉制品的。一些腌制的肉罐头,玻璃罐装的能放置很久。只是运输上来说,很不方便。张公谨在征辽之时,用的也是陶罐,哪有那么金贵。
  “这是打仗!”
  张德白了他一眼。
  “操之,战事之外,尚有商贾之事啊。”老疯狗情急之下,拉了拉张德的衣袖,“契苾何力现在站稳了脚跟,这光景要是不下手,更待何时?那些个孱弱小邦,西突厥这等废物尚能镇压,我王师一到,必是旋即而定。”
  老张眉头一皱:卧槽……你特么还想直接弄死西突厥?你的心有点大啊。
  不过很显然这不是老疯狗的心大,而是他主子的心比谁都大。
  守长安必守关中,守关中必守陇右,守陇右必守河西,守河西……那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了。
  当然,西出阳关无故人对李董来说,那就是个屁。他要的是西出阳关无敌人,放任契苾何力和“党项义从”撒野,这也是谋于长远的智慧。
  张德当然没这个能耐玩这个,他也没办法站在李董的高度去看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如何如何。
  周围一圈瘪三吊起来打,这只是历史进程,而老张作为一条活跃在历史时间上的工科狗,不求打断这个历史进程,稍微给个狂暴buff也就差不多了。
  李思摩被老张一双狗眼看的发毛,于是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刘师立那里,忠义社已经谋划妥当?”
  “有事说事!”
  不耐烦地将茶碗往桌上一磕,张德很是烦躁,这老疯狗怎么越来越像朝中大臣了?
  李思摩嘿嘿一笑,轻咳一声,对张德道:“明年,河西丝路,一定会开。”
  嗯?!
  一双狗眼瞪圆了,老张有些吃不消。瞧这尿性,李董这是上瘾了啊。
  河西丝路一定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吐谷浑必须死。伏允完蛋了。
  当然伏允完蛋是肯定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痛下杀手,而且李董显然给陇右方面的期限,也就是明年。但光把吐谷浑余孽弄死,不算本事,接下来就是西出阳关全无敌。
  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只要大唐想要在丝路上闷声发大财,那必须弄死西突厥啊。
  卧槽……
  老张总觉得李董某个人性上的开关,被打开了。
  按照张叔叔在辽东写过来的信,加上王孝通老爷子的消息,还有薛大鼎的渠道,老张很清楚宗室力量在这场征辽战争中的角色。
  不仅仅是为王前驱的问题,更多的是,山东士族为了下海捞,跟皇族的“边缘”人物勾结,然后又从江南世家搭线,组团做丧尽天良的买卖。
  至于老张,无非就是给这个面子给那个面子,然后让单道真和王万岁守好筑紫岛那一亩三分地。
  皇帝的触手无处不在,范阳卢氏很清楚,两个崔氏也很清楚。但以前虽然有触手,那是因为“大义”,所以可以合理合法下乡搞破坏。然而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世家和那些耕读传家的人渣们,对土霸王这个词,用了非常好的一个词汇来描述——乡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