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1398

  张德瞪大了一双狗眼,很是不可思议地盯着李董……的腰带,盯着皇帝看是不行的,会被旁边那些近侍吐槽,而且有可能被喷甚至被打。
  “臣恭听圣训。”
  “……”
  这就很尴尬了,一般这时候电话回答,不是“臣愿效犬马”或者“臣甘为驱策”,凶残的直接就是“愿肝脑涂地”。恭听圣训?圣训个屁啊圣训!
  入娘的。
  李董内心骂了一声,又再次肯定了一个事实:南方人真坏。
  “朕欲扩建太极宫。”
  “堂皇尊严,方显大唐气度,陛下圣明。”
  “……”
  这个马屁毫无技术含量,甚至有点馊,然而李董要的就是这个。
  当然了,李董不会让张德去督造太极宫扩建。毕竟太极宫是他的地盘,至于他爹那间大概几年之内都看不到工期完结的烂尾大明宫,他完全不放在心上。
  “执戟士甲胄鄙陋,朕要你检校武器监丞,受将作监少府节制,如何?”
  正七品上,可以的。当然了,老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识时务。公司老板把自己叫到办公室,给自己一个集团总公司安保子公司装备开发部主管的职位,情绪上来说,升职加薪总归是预约的。
  尽管这个主管的位子是暂时的,而且很有可能老板用完他之后,就会吃干抹净不承认今天在办公室说过的话。
  老张四处偷瞄了几年,没看见提笔写字记录当下之事的阴阳人死阉党,顿时心中暗暗叹息:妈的,这又是玩的哪一出?
  原本张德在自己狗腿瘸了的时候,是想着狗腿一好,就跑去南方给太子站街。怎么说他也是南方土豪,跟萧氏有各种不能说的秘密,别说萧氏,光麦铁杖这块招牌,他起码还能用上一百年。
  心中转过几个念头,老张暗自琢磨:莫非是李二不想让老子去给他儿子做技术支持?这不能啊,老子刚被人喷的差点生活不能自理,贸贸然又出来做官,还是正七品上,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于是他又琢磨:莫非是叔叔那里有什么风声?
  狐疑之间,却见李董面无表情道:“张德,有人奏报,言汝同息王旧人多有往来。汝乃功臣子弟,莫要自误。”
  去你大爷的……这黑锅扣起来为什么你这么熟练啊,你到底扣过多少次啊。
  现如今的老张,当然不怕李董给他扣黑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石城钢铁厂,大河工坊,东海贸易,筑紫岛开发,江南丝绸,河东麻料……老张的朋友遍布五湖四海,有的甚至已经打入到了敌人的内部。
  同时,老张在山东弄死李董的一个飞骑时候,就已经显示了他的决心。
  当然了,如果李董要是知道高手高手高高手的“飞骑”,居然被一帮土鳖弄死,他大概现在就会下令,把张德的狗头迅速剁下来。至于后续华润体系崩解产生的大贵族瓜分狂欢,接着生活资料价格动荡,物流运转难以为继,债务账目一片混乱,甚至是数十万奴隶突然就暴走……也管不了那么许多了。
  敢把“飞骑”直接剁了,这足够说明剁了“飞骑”的人,对皇权不仅没有敬畏之心,是赤裸裸的藐视鄙视。
  “臣惶恐。”
  老张低着头,心中暗道:莫非真是因为王老爷子的动静太大,让李二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工科狗之魂?
  随后,在天可汗陛下为大光明正确的指引下,江南土鳖诚惶诚恐地接受了皇帝的又一次征辟,同时皇帝语重心长地告诫他:怀远郡王很想他。
  尼玛……老疯狗!
  张德终于知道,原来是老疯狗把王祖贤摊煎饼的铁板,送到了将作监。然后将作监的废物们,彻底懵逼了。
  不过还好,这块摊煎饼的铁板,并没有引发血案。最重要的是,摊煎饼的铁板终究是炊具,虽然它的确有两个耳朵,然后绑身上也能当甲具。
  总之,老疯狗这个人,老张想和他绝交。但看在阿史德银楚的份上,他也就不和一条疯狗一般见识。
  最重要的是,老张发现,自己居然有了一个合理合法利用国家资金搞自己私活的途径。
  毕竟,他是官儿嘛。
  “什么?!又起复了?!”
  “不是说才除职没多久吗?”
  “听说是陛下中旨。”
  “简在帝心啊。”
  “简在帝心。”
  “简在帝心。”
  封建集权社会衡量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就是简在帝心!
  尽管武器监经常裁撤重建,在短短的大唐十几年间,就已经开了关关了开好几次,但总的来说,说明武器装备很重要。
  老张没有赶着去上任,毕竟武器监现在跟摆设也差不多。主管领导其实是工部将作监,偶尔内府也能管管,反正这不是个独立自主权高的部门。
  但是,部门牛不牛,主要看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长官带了头,下官有劲头。下官没领导,肯定干不好。不是捞得少,就是吃不饱……
  于是,作为武器监丞,为了彰显自己的霸气,老张上任是有护送的。正所谓看一个干部的江湖地位,从任命时候下达委任状的领导层级就能看出来。比如说梁丰县男张操之,他上任的时候,将作大匠就来了,将作少匠也来了,武器监令也来了。
  阎立本阎立德兄弟外加姜行本,护送老张上位的时候,表情就像是万年痔疮犯了差不多。
  至于工科狗,将从城西庄园拖出来的大型水力锻锤安装在了渭水河畔。那里的导流渠都是现成的,好用。
  抚摸着又粗又硬的锻锤,老张不由得高兴起来:“唉,铁罐头有什么好的,比排队枪毙的成本高太多了。”
  不论是贞观年的工科大佬还是武器监的学徒工,都是表情木然内心惨然气氛戚然。因为不管他们怎么想,或者怎么想把十八岁的张操之按在地上摩擦,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放在面前。
  在这个小小的工寨门墙外,挂着一块摊煎饼的铁板。
第三十八章
功劳
  “这是何物?”
  阎立本同样极为善于工器营造,不过术业有专攻,比起姜行本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画画的话,十个姜行本也不够他打的。
  “仿佛是杜南阳所制水排。”
  水排也就是水力鼓风机,不过老张没搞皮囊压缩装置。而是用铁轴加装木制叶轮,然后通过管道强制鼓风。
  瞬间收发装置,用的是钓鱼台那里水力锻锤上同款缩小版。
  至于姜行本说的杜南阳,是汉朝南阳太守杜诗,极善水利,属于为数不多能够利用水力来改善民生的名臣。
  “略有不同。”
  作为将作少匠,阎立德除了同样擅长绘画之外,营造师法宇文恺,工器有类何稠,是一等一的高手。去掉数学上的先天不足,阎立德在营造经验上,非同一般。
  热锻、修形、抛光,大块胸甲在水力锻锤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只是要做全身铁罐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肘肩关节需要匠人堆砌时间。不过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人力,也因为人力资源过于富余的缘故,很多时候不选择高大上的机械,仅仅是因为用人成本更低。
  除开大工,一般匠人尽管官方没有歧视对待,但普通阶层之中,终究还是瞧不上的。
  哪怕是寒门,倘使追逐工器营造奇技淫巧,大约可以直接扫入历史垃圾堆了。
  能够以营造身份站在名利场而不倒,往往都是有极强的后台。最次,本身就是高门出身。
  阎立德的外公是宇文邕,显赫之处,不必多说。至于姜行本,他爹姜謩是跟着李渊太原起兵的。以功得封长道县公,较之玄武门事变之后的张公谨,那定远郡公的含金量,也就那么回事。
  也就是说,能够在厚厚的一本中国史中,以工匠的身份名留史册,这样的人,不可能是泥腿子土鳖,甚至连寒门都不能算。
  以贞观年的眼光来看,像老张这种江阴土豪,祖上略有家底,前期朝中无人,后期有类商贾,那是寒的不能再寒的寒门。
  即便是祖师爷鲁班,他其实是姬姓……
  总之,这是一个让很多泥腿子很傻很天真的残酷事实。
  水力锻锤和水力鼓风机未必就比人力鼓风强到哪里去,或许瞬时输出功率也就三到五倍人工。但水力的特典在于,它能够持续输出,而且相对于人力,它更加稳定均衡。尽管这个稳定均衡相较于张德所期望的相去甚远,但也比工匠一锤子一锤子的砸强了不知道多少。
  当当。
  张德拿起一块胸甲,唐军的作战风格并不需要全身甲这种罐头。因为此时的唐军,即便不像侯君集那样结硬寨打呆仗,在处于下风的时候,照样可以爆种一波万岁冲锋取得战场胜利。
  持续性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在灭亡突厥王庭之后,全国二十万战兵,随便哪一支拿出来,即便领军将领实力有些不济,照样可以与敌相持。
  最典型的就是张公谨,论带兵打仗,他远不如薛万彻薛万钧,但他和李靖尉迟恭关系好,又在左骁卫做过扛把子,手底下悍将精兵多不胜数,于是只要不出现致命的战略错误,基本就是刷怪一样刷边疆蛮夷。
  “诸公请看,这是新制胸甲。”
  皇帝要罐头,但罐头归罐头,正经大规模作战,中土的军团往往规模庞大。大一统王朝的正兵数量鲜有低于十万的,军力总规模普遍在五十万朝上。作战的主力当然是正兵,但要让正兵全部披甲,即便是人口数量五千万农耕技术极其强大的大一统王朝也无法维持。
  财政会破产。
  姜行本家学渊源,加上又是太原元谋功臣之后,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拿起一件胸甲,见肩口处内衬棉绸,愣了一下:“十斤总是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