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1398

  如果是两年前,这样的战果,侯君集一定会上报成二十余万。但现在是贞观八年,经过贞观五年以来的洗三关,豳州大混混已经彻底地从厚颜无耻进化到了唯利是图。
  范阳卢氏被玩,沧州薛大鼎作为地方势力崛起,南朝遗民分权于朝堂江湖……这一整套的六成,都是李董作为公司大老板的操作。而整个过程中,什么老董事长影响逐渐剥离,什么老董事长的老兄弟被弄死,什么老臣子被雪藏,什么建国功臣被扔去开发江南……
  等等等等,豳州大混混如今的唯一直观概念就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没钱怎么拉拢小伙伴一起抱团?没钱怎么让儿子去交厉害的小伙伴?没钱怎么让家族开枝散叶传承祖业?没钱……没钱就是个屁。
  但这是个充分条件,还有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这个有钱的效能,仅作用于权贵这个团体。
  理论上维瑟尔这种胡商也有钱,然而他连白手套都不算,就是个擦屁股纸。张德和他的小伙伴们,需要的时候,就拿他来擦腚拭秽。
  于是豳州大混混很容易就得出了一个全新的道理:先做官,做大官,然后捞。
  而且根据历史的一半经验,侯君集个人觉得,一个爱钱爱购置物业当祖产的军方骁将,活的比谁都滋润。
  这两年随着大唐越来越牛逼,公司的业务从漠北塞外开展到了辽东黑水黑土地,甚至有些公司的挂靠单位,把业务做到了东海之东。
  大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董事长的位子越来越牢固,天可汗二世想要换个名头,叫圣人可汗二世,而整个过程,可以称作“千古一帝”增强补丁。
  于是李孝恭这个跟着李靖蹭经验的宗室第一也是唯一能打将领,还没来得及让皇帝知道他其实非常的奢靡无脑而且喜欢大金链子,就被皇帝一巴掌扇过去,直接扇翻在地,差点半身不遂。
  根据历史的一般定律,李孝恭自己也很清楚,估计没几年,也该自己暴毙而亡。可能实在茅坑,也可能死于躲猫猫,也可能喝水呛死……总之,结果不会太好看。剧本的套路这么多,河间王也是没办法的。
  河间王没办法,李靖当然也没办法,所以李靖去吐谷浑薅羊毛的目的,就是让皇帝找个借口喷他薅羊毛的姿势不对……所以李靖是四大天王第五人,必须得低调。
  李靖的做法启发了李绩,然后李绩在去年就在作死,当然皇帝看他作死,就让他好好地享受了一把什么叫做“你们对朕的力量一无所知”,然后……李绩还是李绩,只是和左右骁卫左右武卫没什么关系了。
  左骁卫的军头们纷纷表示拥护李董作为帝国的核心,征讨全天下的“不臣”,总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桩桩一件件,侯君集不是傻逼,当他发现曾经羡慕嫉妒恨的人都在夹着尾巴,或者塞了尾巴,这就很不寻常。这说明,自家的老板在走着一条比杨广更加强横但是却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路。
  兵部尚书机智地反应过来:我特么要是让人民群众都知道能打,岂不是要被人民群众围观?
  而人民群众的主人,怎么会让下人们的目光放在自己的小弟走狗身上?所以,历史上发明“功高震主”这个词的人,必须给三十二个赞。
  于是当大朝会上各种兴奋各种激情各种说征辽大军一定能够打过鸭绿水活捉高丽王的时候,征辽唐军就开始围观各种负隅顽抗的高句丽死硬分子。
  顺便的,为了改善一下伙食,兵部尚书就地征发了一些民夫,帮他去东海筑紫岛挖点土特产。
  山高路远,侯尚书对这些民夫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可能地多挖。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鸭绿水什么时候过,这是董事长说了算。平壤城要不要围观,这是董事长来决断。整个帝国,在蒸蒸日上的同时,“千古一帝”剧情强化补丁的一个重要卖点就是,董事长李世民想要让整个帝国,只有一个声音!
  当老张听说辽东的战报,然后看着李董在玩弄帝王之术之后,工科狗默默地给暖男默哀了一刻钟。
  没办法,你爹这么强势,你做出啥成绩来,也是找虐啊。做不好,不像你英雄一样的爹,你废物,你无能,你弱;做得好,你爹春秋鼎盛正值当打之年,你现在就忙不迭地要捞名声赚人望,你这是要上天啊!你大胆,你放肆,你滚!
  英明神武的皇帝和呆傻蠢笨的皇帝,在维护权力的逻辑和本能,其实是一致的。
  不过这些对老张来说,毫无意义,反正跟他没有一根毛的关系。
  他现在要做的,除了围圩造田之外给应国公的革命事业添砖加瓦之外,还要应对一个比较头疼的难题,那就是:郑观音这个老娘们儿,居然在一场小聚会上,对他大加称赞。
  天地良心!他张某人要是跟李建成的老婆有纠缠,他出门被车撞!
  发完毒誓的张德,在春末桃花新谢菜花绽放的时节,于西郊农庄,接见了前来拜访的小伙伴们。
  其中有李奉诫、李毅、李震、尉迟环等等著名长安健儿。
  “哥哥,听闻哥哥被马车冲撞,小弟心急如焚,如今见哥哥安好,小弟这颗心,算是放了下来。”
  李奉诫看着双手拄拐的张德,一脸的欣慰。
  老张呵呵一笑:“前日来了一头貔貅,惊了马匹,这才撞了我。倒也是因祸得福,如今甚是清闲。”
  说着,工科狗装逼地开口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呐。”
  “哥哥,建巳文会皇后已经定了章程,宴请勋贵子弟品尝梅子,哥哥难道不曾听说?”
  兄弟,别在哥哥伤口上撒盐啊。
  老张这时候一脸的苦逼,上一回,就是因为皇后组织的那个什么狗屁宴会,让李建成的老婆,在宴会上全程冷面,结果突然就给张操之来了一下狠的,差点没把梁丰县男当场吓尿。
  这又要来一次,他浑身难受,浑身难受啊!好痛啊!
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
  建巳之月搞点文化宣传,也是国家应有的流程。毕竟,春季联考过后,新一届选拔出来的人才,就要等着奔赴祖国的千山万水,为自己谱写一段不老的青春。
  大体上应该是这么个意思,老张领会了皇帝他老婆的精神,所以当皇后说来参加文会一起搞宣传,老张没有拒绝,尽管他已经拄拐了。
  “哥哥,缘何郑观音偏来祸害哥哥?”
  李奉诫是张德的心腹手足,不比别人,等众人散了之后,他寻了个讨教学问的由头就留在了西郊庄园。
  “怕不是和太子有些干系,只这长安城,就没有一天清闲的!”
  坐在石凳上,凉亭四周栽着的柳树也开始抽芽,嫩绿泛黄一片。迎春的黄花也一撮撮地提着骨朵,一串串仿佛是山里红的糖渍果子,甚是有些韵味。只这美景,却也让张德打不起精神来。
  “哥哥,太子南巡,也是际遇。”
  和他老爸李大亮不同,李奉诫留守京城的最大好处在于,跟着张德的步调,尽管没有跟别家勋贵子弟一样招摇过市,也不曾能和朝中大佬立道问候,然而特殊的世界观,使得李奉诫的眼界眼光,都有别于同龄人。
  再者,李大亮这辈子就框死在边陲之地,想要荣归故里,基本无望。
  “际遇是不假,然则那位忧思子孙效仿玄武门之事,故而才有此次南巡。”
  这次南巡,和杨坚让杨广跑南方的性质不一样。天可汗一世三征高丽的后遗症就是中原大战人口凋敝,而这场数十年的动荡,用最残酷和血腥的方式,加速了南北混一,终结了隋炀帝时期也十分严重的南北对立。
  时值贞观八年,南北对立的情况还是有的,但程度已经非常低,完全不需要亲王级的人物去安抚。
  李承乾这个白痴暖男的角色,不过是承受着他爸爸的有权有钱外加任性。而房谋杜断和日天操地组合,不过是默默地给皇帝站街外加背书。
  总之,贞观朝的新贵们,暂时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实力势力都强横的储君。李承乾如履薄冰彬彬有礼,对全国人民都是喜闻乐见的。
  可是出于立场,东宫的幕僚们就算不想推动太子走上逆天道路,做人生的主角,也会情不自禁因为“潜龙在渊”这个客观原因,搞出一个又一个大新闻。
  有的大新闻很好,就跟一千五百年后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一样,八牛犁和曲辕犁,估计未来的几千年内,历史书怎么翻都会弄几张图片在上面。至于贞观朝那帮文人墨客,家里没背景的,注定就是个历史事件的背影,当然可能连背影都不算。
  “哥哥,郑观音身份有别,以吾观之,只怕是逼迫之举。”李奉诫眼明心亮,前头皇帝谋算的事情很是嚣张,内帑改制皇银,想要让华润号来做账,甚至还要张德亲自操刀,为的就是让皇族资本走出长安走出关洛,在河北河南站稳脚跟。
  此事又涉及到了皇帝跟山东士族的龃龉,范阳卢氏的遭遇,背后龌龊不堪的手段,怕是连房玄龄都懒得吐槽,当然房乔的老婆有没有事后把他按在地上摩擦,那都已经不重要了。
  “这等伎俩,毫无意义。”
  张德拿起茶壶,给李奉诫倒了一杯,兄弟二人饮了一会儿,张德才道,“此事,当是皇后所为。”
  他其实想说的是,让郑观音出来攀扯他这条江南土狗,格局太小,完全不像是李董的手笔。
  但他也得承认,李建成的老婆,这种人碰上了,那真是一碰一个坑。搞不好魏征还会亲自操刀来砍你,都不带解释的。
  事后皇后还不给你撇清,那就是嫌疑满满,很显然是拿郑观音当棋子用。虚虚实实之间,老张要是应对不当,还真是比太子南巡还难应付。
  恐吓震慑张德是虚,说白了就是诈唬,老张要是没反应过来,情急之下乱搞,那外朝一帮吃饱了撑的年轻俊才,该喷的喷该咬的咬。就算不把老张弄死在太极宫,起码也能在大理寺刮二两肥油下来。
  何乐而不为呢?
  假使张德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长孙无垢固然没办法让郑观音说“其实梁丰县男长得很像我老公”,但正义的青年才俊喷他一个“建成余孽”,搞不好还能顺带从张公谨和李渊那里敲点油水出来。
  一个家族式企业的运转,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少赚当亏本。开源节流的方式也和别家公司不太一样,比如说公司为了节流,家族式企业可能就会用上“扣工资”“扣奖金”“扣全勤”等妙招。
  于是乎,比城北徐公还帅的张叔叔,搞不好高句丽农牧有限公司并购案的奖金,就会被李董合理合法合情地克扣下来。
  而克扣下来的原因,很科学,毕竟家里面有人涉嫌勾结曾经的董事长竞争者……
  然后,和大多数家族式企业一样,唱红脸的是老板,也就是李董自己。而唱白脸的,其实是老板娘。
  这就很尴尬了,如果没有老张这条工科狗,就不会有忠义社,就不会有小伙伴们的友情捐助,就不会有太子的门路,就不会有灰糖变白糖,就不会有大河工坊,就不会有华润号,就不会有连续三年的皇家盈利翻番……
  如果没有工科狗,李董财政上捉襟见肘,他在贞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年,都得带着笑和五姓七望说话,然后要跟李靖李绩谈理想谈未来,要和李渊柴绍谈亲情谈家族,要和房谋杜断谈历史定位,要和日天操地谈年终奖和职称。
  那么,没有工科狗的时间线上,李董可能不会因为财大气粗有钱任性而搞七搞八,甚至偶尔还会有一点点低三下四,甚至偶尔还会忍气吞声,还会把李承乾骂成傻逼,然后挑个合理合情的时间,把李承乾给废了。
  对老张来说,这就跟一千五百年后的一个伟大历史假设一样:假如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
  另外一个伟大历史假设则是:如果当年潘金莲没有开窗……
  “哥哥,莫非甚么也不做?”
  李奉诫一看张德的神情,眉头微皱,小声说道,“哥哥,小弟资质愚钝,不过却也明白,倘使皇银成功,怕是无人能制。”
  “不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