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398

  她小手儿压着一叠雪白贡纸,上面都是老张默写下来的诗。这每一张纸,简直就是一张张支票,炫的张德笑得合不拢嘴。
  眉飞色舞地冲李震道:“大郎,哥哥代智障大师先行谢过。出家人布施行走,若是身上没点盘缠,只怕也要道一声行路难。谢了谢了。”
  “哥哥说的哪里话!”李震一脸正色,“大师慈悲为怀,功德无量……”
  而薛招奴嘴巴撅着,坚决不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什么智障大师。这些诗,分明都是自家郎君昨晚上写出来的,可是……薛招奴又仔细琢磨着,自家郎君如此粗鄙,也不像是又这等才气的。
  莫非这世上,真有如此神僧?
  薛招奴的小圆脸,充满了疑惑。
  然而老张收钱收到手软,银饼子好啊,一块银饼子能值十贯。虽然不能直接买东西,但携带方便用着趁手,要是哪天去打赏,银饼子剪成十块,一块银锞子就是一贯,砸人脑袋上多爽。
  哈哈哈哈哈……
  老张内心已经仰天长啸,这种敛财速度,果然无愧我大工科……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好诗啊!好诗好诗!绝胜烟柳满皇都,这等妙句,是如何想到的?妙妙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若是让崔莺莺舞箜篌而唱和,该是何等……”那人眼神一闪,然后赶紧咳嗽一声,轻声道,“会首,笑纳了。”
  “好说好说,二郎,你还真是会挑。”
  “屈突诠,你怎地将我看上的给挑了?”
  程处弼眼睛一横,看着屈突通的小儿子屈突诠。
  “三郎,何必如此,都有,都有,都是好诗。”张德呵呵一笑,“三郎乃是‘忠义社’的中流砥柱,我早为三郎备下上等佳作。绝不输给你看上的任何一首。”
  “噢?哥哥,是何等佳作?”
  “三郎请看,这首《春江花月夜》,一共三十六句,最为繁花似锦妙不可言。原本要二百五十二贯,哥哥做主,两贯帮你抹了。算二百五给你,三郎觉得二百五如何?”
  “什么?!竟是这般精贵!”
  程老三叫了起来,先头借给张德三百贯,已经跟挖心剖腹差不多。这会儿再掏二百五,这简直是精血都要放出来。
  “三郎可是觉得贵?一看便知。”
  说罢,张德伸手向薛招奴,“阿奴,诗卷拿来。”
  “郎君,不要给他好么?”
  不说还好,一说程处弼顿时大叫:“阿奴,你这是说什么话!我和哥哥情同手足,不分彼此,不过是一首诗,你何必如此抠搜。”
  “哼,像你这等不学无术之辈,拿了这诗,简直是辱没……”
  “住口!”
  张德突然喝道,“三郎堂堂国公之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就算现在不如十八学士满腹经纶,但阿奴,你须知道,欺老不欺少。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莫欺少年穷’这句话吗?”
  啊呀!哥哥真乃知己也!
  “哥哥……”程处弼顿时感动,极为动情。
  “一切尽在不言中,拿去看吧,若是合适,便拿走。”
  张德柔声道。
  程处弼不学无术不假,但不代表他连诗文好坏都不能分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好!好诗!开篇已经如此,值当值当,莫说二百五,三百贯也值当!”
  程老三念出这里两句,周遭有点墨水的熊孩子顿时惊呼,更有甚者暗暗痛心:如此佳作,竟落这厮手中,唉,可恨吾囊中羞涩……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这简直就是神人手笔。”
  程处弼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哥哥,不说了。小弟借给你的三百贯,一笔勾销吧。”
  “这如何使得,五十贯可不是小数目!”
  “嗳!哥哥,你我兄弟,彼此交心,莫要让铜臭伤了感情。”
  我特么就喜欢铜臭,快点伤感情吧!
  老张一脸慨然,然后抄着手,眼睛余光瞄了一下箱子中的开元通宝和银饼子,心里顿时狂喜:这买卖,哈哈,白捡的钱啊。
  这一叠还没全部派出去,就进账一千多贯。这些小王八蛋们目前还没下狠心,都特么才买一首。等回去他们回过味儿来,老张可以保证,半夜也会敲他院门,偷偷摸摸过来多买几首。
  无本万利,无本万利啊!
  唉……特么的老子堂堂工科博士,居然靠这种伎俩赚钱,不丢人!
  而此刻,尉迟三郎回了家,见到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便嚷嚷道:“大兄二兄,快点给我钱!”
  “三郎,你这火烧眉毛的样子,出了什么事儿?”
  “十万火急,哥哥他正在……嗯,哥哥在南里找到了一个书生,作了好诗,他买了几首,还剩几首,我得过去赶紧买下。”
  “真的假的?”
  “他骗我作甚?”
  “那一同去。”
  “不行,那里是‘忠义社’的地盘,你们不行。”
  “不让我们去,怎敢给钱与你。”
  “哼!你们不给,可别怪我没照顾过你们,我去找阿娘。”
  尉迟环撒开小短腿,赶紧溜后屋去,一边跑一边嚷:“阿娘,阿娘,曲江文会我要一鸣惊人啦!”
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会
  去年利州的李孝常发神经要造反,把长孙安业都脱下了水,搞的皇帝陛下的老婆里外不是人。
  大舅哥长孙无忌直接说让他去死,但一向不干涉政事的长孙皇后,还是向她老公求了情。说是父亲就仨子女,若是处死长孙安业,便真的只能和兄长二人相依为命,更何况长孙安业素来嗜酒如命,他又哪里来的胆子要造反呢?
  李董嗯了一声,就说不杀了,送巂州养老,名义上就说是流放好了。
  对李二来说,不要说你真的造反,你就是有点苗头,也是死路一条。然而因为这是小舅子,所以长孙安业没死成。
  大臣们纷纷表示造反了也不死,还是很符合法律法规以及道德修养的。
  其实重点不在长孙安业这万年废柴身上,而是利州都督的位置空出来,让武士彠带着他的女儿和续弦滚出长安。
  谁叫他,是李渊的人呢。
  正所谓要刷新气象,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一下新大唐的不同精神风貌。祭拜黄帝之后,曲江文会顿时让前年还差点饿死的普通百姓摩肩接踵地去看热闹。
  一拨拨的人,都各自分了士农工商圈子。
  对大唐首善之地的老百姓而言,整个大唐分两个地区,一是长安,二是长安以外。
  总的来说,长安以外地区都是土鳖,没有文化和底蕴,没有历史和传承。
  爱大唐,更爱长安。
  会舞刀弄枪,会吟诗作赋。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是长安人,我给自己代言。
  然后操着各种蹩脚长安雅音的外来人口纷纷和长安土著对喷,主要就是关于曲江文会才子哪家强的大讨论。
  长安百姓毫不犹豫地吼道:十八学士都在长安做官,我看你们谁敢放肆!
  外来百姓顿时惊呼: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在长安做官难道就算长安人吗?
  但不管怎么说,一拨拨的学社,一家家的书院,那些荷尔蒙疯狂四溢的年轻人都要假装自己淡泊名利的同时,肚子里的才学实在是跟中午吃撑了的娇耳一样,因为人挤人,都特么快吐出来了。
  “哇,这么多人,你们陛下在哪儿呢?”
  “陛下当然在芙蓉园,难道和你一起挤长堤?”
  “快看,那些勋贵子弟,好不威风。”
  “威风又如何?曲江文会比的又不是家世,而是才学。才学,懂吗?”
  程老三听到这些话,顿时不屑,眼神轻蔑,冷笑一声:“才学?哼。”
  芙蓉园内,终于没人添堵,同时又给黄帝老祖表达了崇敬之情的李董享受着明媚的阳光,然后对左右道:“朕看这曲江文会,着实热闹啊。”
  “陛下圣明,百姓尝闻天子驾临,皆是争先恐后。前年关中大旱,如今已是温饱有余,此乃陛下德行之功啊。”
  坐案几后面喝茶的魏征眼神顿时一斜,心说特么老孔这是怎么了?最近老是给皇帝拍马屁,以前不是不待见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