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1398

  漳河河口的码头,保利营造修建的交易所突然就沸腾了起来。
  “交货!交货!我的货你今天就要给我!苏州的船都靠岸了!你跟我说没有货!”
  “你们汉人太坏了!拿了我们的皮子,拿了我们的药材,拿了我们的珍珠,却半点白糖也没有!你们……你们是想逼死我们吗?!”
  “那是卢家!你个蛮子胡说什么!难道我们不是汉人?难道我们也拿了你们的好处不成?!”
  然后那个穿着鹿皮的草原汉子就把貂皮帽子一把抓了下来,眼睛血红地盯着卢家的管事:“你不给我货,我回去也要被俟斤剥皮,与其那样死,不如杀了你一起死!”
  “住手!这里不能动刀子!”
  “卢幼孙呢?!让卢幼孙出来!入娘的,老子走上千里路,五台山走到这里脚都快断了。他娘的连根毛都看不到!入娘的这也算人?!”
  “被躲着,叫卢幼孙出来!”
  交易所都快被掀翻了,打砸抢的胡人汉人到处都是,也不知道是谁又传出了风声,卢家别说白糖,手头连现钱都没多少。
  “退钱!退钱啊——”
  “我不要白糖了,这趟船老子空走,他娘的去新罗装一船女人都比来漳河强!”
  “我把平州的宅子都卖了,就为了收点白糖卖高句丽去,现在货没有,钱也没有,我不活了——”
  然后有人跑卢家在漳河河口码头的院子前自杀,有上吊的,有剖腹的,有撞墙的,有吞砒霜的,有抹脖子的……
  卢氏在漳河河口的话事人是卢幼孙,他是卢家嫡系子孙,此刻脸色发白,嘴唇发抖地问旁边的年轻子弟:“文渊,去都督府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吗?李德胜手里的白糖,愿不愿意先转给我们?”
  卢文渊同样脸色难看,道:“我父亲亲自去的,现在还没有消息。”
  “崔家那边……”
  “这不是崔家能支持的,我们敲定红白双契,是在长安。买糖人的货,都是在那里下的。而白糖,全天下只有张操之的工坊才有产,但现在却被朝廷查封,停工了。张操之自己都在怀远,恐怕……他自身难保吧?”
  卢文渊深吸一口气,然后道:“先筹钱!”
  “家主那边已言,如今范阳本宗也快见底,除非用粮食抵……”
  “粮食?”
  卢文渊突然笑了,然后吼道,“这年头粮食拿来喂狗吗——”
  粮价已经贱到不能再贱,屯粮有个屁用!谁会要粮食?蛮子吗?蛮子哪怕买山东的粮食都比他们的好啊!
  卢幼孙被吼的冷汗淋漓,然后道:“那……卖地?”
第九十二章
良心
  河北道紧挨着定襄都督府,蓟州往年是和奚人接壤的,在打下突厥人之前,奚人偶尔会过滦河,然后就是跟着契丹人一起抢劫。
  卢氏深知奚人奸猾鸡贼,所以也不在檀州蓟州平州布置产业,一般都是和草原部落做交易。哪怕是突厥覆灭,也没有动摇这个准则。直到张公谨把契丹两个部落直接抹杀,顺带将奚部直接推平。
  于是滦河两岸,就直接放空。张公谨上奏朝廷,请设猎场,李客师任幽州都督后,也同样上表。
  这块土地有多大呢?大概有二十四万顷,可惜是生地,不烧荒深耕两年,很难有产出。更多时候都是操场,契丹诸部也时常从东北入奚人地盘打猎,属于北地有名的围猎场所。琅琊公主打下奚王牙帐的时候,就地围猎青羊有三千之数。
  偌大的地盘,当然是趁着时间早就拿下。更何况卢氏在长安早就从将作监知道一些事情,徐孝德去怀远之后,东宫就开始推八牛犁和曲辕犁。别的地方不知道,但卢氏很清楚在辽西那地广人稀的地界,有八牛犁配合耧车,哪怕只种一季糜子,都不亏。
  耕读传家是其根本,卢氏扩张很快,区区一年有余,就从范阳蓟县一下子扩充田产到密云、渔阳、平州。直接掌握的耕地,直接破百万亩。
  然而购地也是需要钱的,且战而胜之得到的田地,都是公田。除开永业田要奖赏给将士,露田要按人头分,一丁八十亩计算,八十万亩也要一万人领这地。
  但卢氏还真就吃了下来,这才震惊了李客师,年也没过好,都是在那里搜罗消息。
  等到白糖膨胀,张德放弃回长安,李世民自然可以轻松加印河北道白糖牌票,所付出的,就是一堆废纸。
  而因为往来交通的制约,即便卢氏发现不对劲,却也来不及,除非有神仙襄助,否则绝无可能区区数日,就将长安囤积的钱财或者收购的名贵皮草珠宝转运至河北。
  “怎么说?”
  卢幼孙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盯着卢文渊。
  卢文渊摇摇头,沉声道:“蓟州的地,只肯出三百文一亩。平州的……两百五十文。”
  “什么?!那可都是上田!不是公田,都是私田,还种了枣树的!”卢幼孙大叫起来,“落井下石!趁火打劫,这些人不得好死——”
  “够了!”
  卢文渊目光深寒,突然压低了声音道,“表哥昨天刚到范阳,把长安的事情,说了一些。”
  “怎么了?”
  “三百文……卖吧。”闭了闭眼睛,按照这个价钱,平均都要亏七成。
  “才三百文,三百文能……”
  “我说够了!”
  卢文渊深吸一口气,“难道真要逼迫宗长拿出族银吗?”
  摇摇头,在长安见识过场面的卢文渊苦笑道:“幼孙啊,此事绝非买卖东西也。若是不交出范阳以外的田地,恐怕幽州都督就要出来给人主持公道了!”
  “主持公道?什么意思?”
  “皇帝还是天可汗,那些蛮子……也是他的子民。现在河北有卢氏,仗势欺人,诓骗蛮夷,你说,幽州都督给他们做主,难道不是主持公道吗?”
  “这……莫非……”
  卢幼孙脸色煞白,“这是个局!”
  “我等不过是笼中之鸟,这位陛下,厉害啊。”宗长将事体根脚说了之后,卢文渊就知道,若是不交出范阳之外的田地,恐怕就要来个剥皮抽骨。固然不会让卢氏动摇根基,但皇帝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打击卢氏的名声,甚至还能把卢氏绑在其他几家身上一起来唾骂。
  到时候,再拆解卢氏分家,分其田地,只怕卢氏真是要歇上几十年。
  四月末,卢氏嫡系来了几个人,走了一圈檀州蓟州平州营州,把去年吃下来的田地全吐了出来不说,还搭上了漳河河口三个码头和一个交易所。
  卖掉码头的第二天,朝廷就新设津口大使,毫无疑问,是要在北地设个市舶使。
  张德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默默地吐槽:别人刚卖码头,你第二天就说要搞海关局,简直贱格到极点……
  胸怀宽广的李董,恶意满满地干着缺德事,但不得不承认,卢氏这次被玩的很惨。
  原本檀州营州平州的地都是生地,需要烧荒。卢氏忙了一年,刚从长安运来八牛犁深耕,结果地就卖了。
  赎买那一方,特么还是朝廷。
  等于说卢氏累死累活开荒一年不说,白送优质土地数十万亩。
  老张心说李董真特么够损的。
  多的估计也不知道,但张德大概也能猜到,卢氏亏空就算没有百万贯级别,但也不会差多少。
  伸向辽西的爪子,肯定是要收敛了。
  李董也给卢氏划了一条线,范阳往北没他们什么事儿,至于卢氏是在河北道还是河东道发展,那是他们的事情。
  然后端午节还没到,幽州都督李客师上书,言北地艰苦,地广人稀,当鼓励生产利于农事。
  李客师建议,在幽州之地,添丁进口人家,有一丁永业田四十亩外,可赏羔羊一只。有一口则露田四十亩外,可赏小犬一只。
  然后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著名草原义商华润号,响应李都督倡议,在辽西大量购地,并且表示,此等私田所出,华润商号雇工皆享其利。若有华润号员工承包土地深耕广种,华润号承诺,多产一子女,华润商号承担一成税收之外,奖励羔羊一只。
  且华润商号更是表示,若子女超过三人,商号私有八牛犁免费使用。在此基础上每添丁进口一人,奖赏私田五十亩,包半税。
  良心啊,大大的良心。
  对于这样的社会良心,外朝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并且表示这样的商界楷模,当大大鼓励,要给予一定的帮扶措施。
  然后伟大光明正确的皇帝陛下,在群臣再三的建议下,作出了重要批示:关于渭南钓鱼台工坊查封一事,经有司明察暗访,此工坊并无不妥之处,故即日起解封。由长安令前往安抚慰问……
  老张被李董无耻的样子,感动的当时就哭了,这种人,合该他当皇帝啊。
第九十三章
爱的距离
  琅琊公主要生了,张叔叔有点小紧张,一个人回定襄都督府,连个女人也没带。但是公主人多体贴,让手下的巾帼旅,护送几个美妾前往大洛泊。张叔叔对天发誓,绝不做对不起公主的事情!
  “唉……”
  “叔父缘何叹息?”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