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1398

  “不错。”
  李芷儿微微一笑,笑得和风喜气,只是让张沔毛骨悚然,他巴不得这一刻没有去咸宁市搓澡,更没有一路搓澡搓到京城来。
  这光景,京城有一家华润号的铺面内,几十个朴实憨厚的汉子正在等着训话,看似一群老弱苦力的汉子,却站的极为有章法。
  横平竖直纹丝不动,较之城内城外天天训练的驻军,还要犀利一些。
  “地图都看过了吗?”
  “看过了。”
  “去过弘农的班长,稍后对照地图,跟自己班里的伙计讲一讲。”
  “是。”
  “夜里七点钟出发,凌晨一点钟干活。弘农的城墙不用管,我们走水门。有没有问题?”
  “没有。”
  “好。先议一议,少待吃过饭,就抓紧时间睡觉。干完活之后,还要连夜返回京城。”
  “是。”
  京城此刻还是一片热闹,没了皇帝皇后镇压,整个京城内外,都跟脱了缰的野狗,几近狂欢的状态。连一向要维持街容体面的洛阳令,都对此睁一眼闭一眼。
  等到夜里,和往常一样,京城多得是晚上出发的马队、车队前往关中。
  这些马队、车队,往往都是大户,护卫相当齐备,而且跟关洛道上讨生活的瘪三们关系也不错,买路钱大抵上也不要出的。而且晚上赶路有一个好,免得跟官吏们打交道,这年头行商,不怕盗来不怕匪,一怕吏来二怕官。
  论吃相,官吏连府兵都不如,盖因府兵保不齐万一抢了自己的老乡,那就是名声臭了。
  而且府兵本身就有田产,对军功更感兴趣。真要是抢劫,也是外派番邦去抢劫,白捞功劳不说,抢得还多,金银财帛除了上缴一部分,抢来的人都能卖钱。
  在中原抢劫,风险太大,万一碰上铁板,那就是死全家的路数。
  “五哥,怎么七点钟就走?不先消消食?”
  “又不走远,就是去一趟弘农,运货到了地就回来。”
  “弘农夜里宵禁啊,难不成就在外面猫一宿?”
  “嗨,别人进不去,华润号还能进不去?”
  “也是啊。那好,五哥一路好走。”
  “好说,那就先行告辞,明日回转京城,去‘天上人间’喝一杯。”
  “那就说定了啊五哥。”
  “一定一定。”
  别了一路车队,华润号的马队就这么慢悠悠地朝着西面去了。
  七点钟黑灯瞎火,也就只能走京洛弛道,新秀的弛道别人不敢跑快,但华润号的这支马队,进入京洛弛道之后,便是一路飞奔。
  弛道沿途原本留有临时的照明灯,居然一路被点燃。
  一路向西,仿佛点点繁星连成的星河,在这贞观二十五年的夜空之下,着实有些壮观。
  “都有!一人三马,两队进城,一队殿后。”
  “是!”
  急促的马蹄声直接惊扰到了沿途驿站的差役,有年轻差役问前辈:“这不像是府兵啊?莫不是马贼?大佬,要不要通禀上差……”
  “我通你娘啊通!”
  一巴掌呼过去的老差役恨不得砍死问话的白痴,“如此嚣张跋扈,除了两京权贵,还有谁?!这光景圣人都在西京,真要有事,还用你去琢磨?!你莫要害死我们站!”
  捂着脸的年轻差役一脸懵逼,都没搞清楚状况,委委屈屈的,却又听更加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过。
  这一刻,老差役这才勃然变色:“听听这声音,怕不是一人双马,这等松快急促的马蹄声……不,这是一人三马!我的天!”
  一刹那,老差役想着是不是西京发生了大事,然后皇帝派了羽林卫的“便衣”出来秘密行动。
  而此时,弘农县内,有个小黄门还在一家大厅中说着话:“贵妃特意交代过,最好明日就离开弘农,或是去西京,或是去东京。”
  “有劳中官提醒,多谢,多谢……”
  “无妨,明日圣人会调派羽林卫前来护送,放心就是。”
  “让陛下费心了。”
  有人一声感慨,道:“想我杨氏行事从来堂堂正正,如今竟是做了这等小人之事,这杨氏的声名,难道就不要了吗?”
  “事到如今说个甚么?某便不信能乃我杨氏如何。哼,便是真有不利,尚有观王一脉……”
  “哈……事到临头,便认杨隋人家是我家了?”
  “你待怎地!”
  “莫要吵了,安分点吧。”
  有人一声无奈,对一脸错愕的小黄门道,“让中官见笑了。”
  “无妨。”
  小黄门一脸坦然,内心却道:想这杨氏乃是累世的贵气,怎地如今连家中也不甚齐心的?如此这般,岂能成甚么大事,偏偏还闹出恁大的事端来。
  他又看了一眼此刻一脸灰白的杨政本,这个范阳县令,本该前途无量,如今却是失了魂魄,着实有些可怜。
  不过小黄门却又想起一事:听闻杨政本其父为陛下所诛,莫不是此人素有悖逆之心,这才寻机搅动纷争?
第五十章
家生子
  嘀嗒嘀嗒嘀嗒……
  何坦之摸出一只怀表,看了看之后,又揣到了怀里。
  此时跟在何坦之周围的人都是一身特殊装扮,衣服收的很窄,中原的夏夜很不好过,蚊虫多不说,闷热又没有风,只有睡过去,才能把这晚上抗过去。倘若醒着,简直就是躺在蒸笼中一般。
  所以一到夏天,百姓人家的女主人,夜里睡觉也是穿得极为清凉,袒胸露乳的妇女比比皆是,略微讲究的,可能自己织个小衣套着,或是用最近流行的肚兜,大约也是仿着“安利号”的款式在做。
  “老叔,怎么办?老板娘这是要下死手……”
  出洛阳一段路,顺着谷水逆流而上,两京新修的弛道,也就是在谷水北岸。
  大概是在新安县以西的关卡高地上,刚过七点半,疾驰的马蹄声就是震天响。恨不得能传到渑池去,早早到了关卡的何坦之一行人,便是等着看安平公主的决断。
  只是让何坦之没有料到的是,李芷儿刚到洛阳,情报消息汇总之后,立刻就派出了四海沉浮的厮杀汉。
  这些个形貌朴素的骑士,少年时多是江南剑客,吃的本就是江湖饭。后来收心之后,就老老实实地做工干活,站过码头上过船,押过皇粮守过仓,经验之丰富,一般人很难想象。
  最重要的是,这些看似老弱的剑士,还当过府兵,在青海和北襄州两地换过防。
  他们并非没有见过大阵仗的游侠儿,而且即便只论江湖经验,这些在海船上和人火并不知道多少回,还能存活下来老江湖,比二十万唐军的绝大多数都要厉害的多。
  “这些个老倌既然都派了出来,自然是不死不休。”
  何坦之自己也是神色凛然,这些个“老家伙”少年时,也是受他调教。但真正功力大成,反而不是混迹江湖或者当兵的时候,而是重新回归社会,开始“老老实实”上班之后的事情。
  “都是家生子啊。”
  一声感慨,何坦之目光极为复杂,“江阴老板娘”的赫赫威名,跟这些“老家伙”不无关系。
  但“江阴老板娘”威名之外,还有“侠名”,因为“江阴老板娘”出手极为阔绰。对亲善同盟阔绰,对自己人更阔绰。
  按照这些家生子的资历,张公谨安排他们进入左骁卫做低级军官,或者早年定襄都督府做个小军头,根本不成问题。
  典型就是张绿水,退休之后,还混了个假假的“校尉”,虽然不适实职,而是散官,但也说明凭借这一身本领,真心到哪儿都有饭吃。
  李芷儿能够指挥这帮家生子如使臂指,靠公主头衔是无用的,靠宗长夫人,也只不过是口服心不服。
  没有本身的人格魅力以及实力,骄兵悍将真要这么容易收拢,也就不会汉末乱战数十年,一直要到杨坚,才重新回归统一。
  “这个长公主,倒真是历练了出来,李渊老儿生了几个好女儿啊。”
  何坦之言罢,转身道,“走,岘山。”
  “老叔,既然要去岘山,两步路就到虢州,何不跟着去弘农?”
  “老夫这一把老骨头,能经得起那般折腾?”
  何坦之横了一眼,“一旦那几个老倌得手,怕不是就要撤离弘农。这光景,杨氏、韦氏本就小心翼翼,再如何神不知鬼不觉,想要等到明日才会发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虢州热闹起来,我们走脱了还好,一旦走不脱,你们年纪轻轻的跑得快,老夫老胳膊老腿……你是盼着老夫死在鸿胪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7/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