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398

  “……”
  趴着的张叔叔感觉到张沧的手指顿了一下,老帅哥又稍微缓和了一下气氛,“老夫没有说你勾女不好啊,那小娘子老夫呢也见过了,不错,是个有能力的。只是,不可为妻,记住,不可为妻!”
  “记下了。”
  “老夫不是让你记下,这是老夫作为一个长者……唉,算了,她母亲是公主,你母亲也是公主,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
  张姓搓背小哥的手指又顿了一下。
  此刻知道张沧和温柔勾搭在一起的人并不多,至少温氏内部并不清楚,温七娘和张大郎滚床单的时候,温五也累得不行,早早地睡了。等到日上三竿,张沧和温柔早早开溜,离开了金墉城,这就等于说成了个“悬案”。
  温五回转旌善坊,也不能够信口开河,他甚至不能说怀疑七姑娘跟野汉子滚了床单,有什么想法,都得压在心里。
  再说了,他收了钱。
  再说了,他还想去“女儿国”赎买一个女婢。
  再说了,主人家怎么浪,他温五只是负责打打杀杀的,又不负责安胎养身,当没看见就行了。
  何况张大郎又没有用强。
  “说起来,你这‘女儿国’的场面,还真是不小。”张公谨夸赞了一句,张沧还有点小得意,结果老帅哥又来了一句,“总算有点你家大人的道行了,虽然还差得远,不过比别家不成器的,那真是强了不少。”
  “……”
  “怎地?还不服?”
  感觉到张沧按摩背脊都不上心了,张公谨哪里不知道着小子的想法。趴在那里优哉游哉地说道:“你家大人当年一把火烧了十多万贯,那可是二十年前的十四万贯,十四万贯,呵……都够弄死伏允三回的。你这‘女儿国’,要是没李恽、李元庆,能成甚么大事?”
  “叔公……”
  “好好好,不说,不说。好好按。”
  老帅哥言罢,“夜里去老夫府上吃饭,不远,也在南城。认识路?”
  “认识。”
  “这阵子呢,只要不惹事,也没人来寻你晦气。二圣要去西京,你这种小虾米,也不会太过在意。再者真个确认你身份的,其实不多。”
  “是,沧记下了。”
  “还有,这几日老夫见‘女儿国’外头好些个青皮,似是在南市那边混的。怎么,有人来捉弄你,想要敲上一笔?”
  “倒是没有。”
  张沧摇摇头,犹豫要不要把自己收了南市青皮的事情说出来。
  却听张公谨道:“你有钱有势的,何不把附近的青皮都收了,免得跟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这些杂碎,也不是没有用场,当年攻打洛阳的时候,入城近战,要不是有熟门熟路的小畜生带路,这王世充也不是那么好杀的。”
  “呃……”
  原本张沧觉得这个档次有点低,没曾想张公谨的想法倒是别致。
  “叔公,街市上的青皮,大多不事生产,又无甚技能,要来何用?”
  “你当情报是天上掉下来的?当年‘千骑’再如何能耐,一个人还不是当一个人用,打探消息这种事情,就是个笨办法,全靠人。这些个街面废物,用来敲诈勒索,固然是太过不上台面,可要说打探消息,却是别有门道。”
  见多识广的张公谨跟张沧说起了两朝的故事,“北周以来,举凡重镇,大多都有皇帝亲信太监。这些‘内相’固然是神仙中人,可以不食烟火。但太监们下面,还有一堆的徒子徒孙,这个大使那个大使的,没有油水,谁给你卖命?”
  张叔叔悠哉悠哉地说道:“当年王世充称帝,宫中阉人,多有喜欢前往洛南耍钱的。那些个阉人乡党,便能时常从他们手中淘换来消息。这一条宫闱密文,兴许一钱不值,兴许价值千金,看你怎么用……”
  说到最后,老帅哥的语调,竟然颇有点意味深长。
  张沧嘴角抖了一下,顿时觉得这个英俊潇洒的叔公老大人,绝非是平日里人们所说的老好人一个。
  这“阴私”勾动的门路,都是阴损的角度啊。
  而且还非常安全,纵然当老板的查到了哪个地痞流氓,随手杀了就是。街市上的青皮,什么时候还少了仇家?说不定杀了青皮的人,可能就是因为祖传的宝刀被人调戏了呢?
  这很正常。
  老帅哥的话,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尤其是,现在老皇帝身体每况愈下,“四夷怀德碑”用来冲喜的痕迹太过明显,要是能掌握消息……
  “不过这些都是小道。你要学你家大人,宫中两任大监,跟他都是忘年交。现任大监康德,他翻修洛阳宫,还是你家大人帮的忙,这才上位成功。康德能够成为内臣之首,又因为前任史大忠的举荐,而史大忠在长安的宅子,还是你家大人帮着装修的。”
  至于长乐公主跑去幽会张德,史大忠就在旁边盯着,都不用多说。
  “……”
  刚起了点念头的张沧,顿时不想说话,他忽然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老子,好像一无所知。
  本以为在书房中看到学到的,就是自己老子的“真实”,然而此时此刻,张公谨的只言片语,竟是有点让他不能接受……
第二十五章
西京
  长安,因为皇帝皇后的到来,曾经的都城再度换发了“生机”,街市短暂爆发出来的繁荣,超出了很多“老长安”的想象。
  “那就是隆庆坊了吧。”
  “是隆庆宫。”
  “对对对,隆庆宫,当真是大气磅礴。”
  有人小声地吐槽僭越之类的话,可隆庆宫对外宣传你的主要属性是教育。
  认不认都是教育,教育这个事情多大啊。再说了,隆庆宫规模越大,影响力越强,朝中大佬们反而越欢喜。
  尤其是教育部总理大臣孔颖达,他巴不得多来几个公主亲王效仿长乐公主,这里那里天南海北地盖学宫。
  盖得越多,他教育部也就越强。
  哪怕没有凭借教育部的特权来敲诈勒索,其中的声望影响,就这么摆放在那里。
  “卢国公来了。”
  “收声。”
  “程将军跟卢国公……”
  “闭嘴!”
  程咬金和程处弼之间的关系,不敢说仇人,但父亲亲情肯定谈不上。
  此时,卢国公笑呵呵地走到了一个少年跟前:“尚贤,许久不见,倒是又长高了不少,快赶上大父啦。”
  “大父安康。”
  “好、好……”
  摸着少年的脑袋,程知节恨不得周围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孙子。
  一辆巨大的豪华马车中,有些疲惫的李世民看到了窗外的状况。笑了笑,转过头问老婆:“观音婢,那小郎可是程伯献?”
  “正是处弼长子。”
  “竟是这般大了,处弼付出很多啊。”
  “二郎当真要封他‘冠军侯’?”
  “有何不可?”
  李世民淡然自若,他虽然身体大不如前,可思维并没有衰退。封程处弼一个“冠军侯”,既能彰显武功,也顺势抬高了自己的地位。
  “汉皇”这个头衔,需要一圈又一圈的光辉光环来加持。这些光辉光环,可以是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是鹰犬爪牙们的功绩。
  “冠军侯”,足够了。
  “二郎的这个‘冠军侯’,可比武帝的‘冠军侯’嗜杀多了。”
  关于程处弼在西域干得勾当,中枢是一清二楚的,敦煌宫传过来的消息,还是裱糊过的,假是不假,但肯定要粉饰一下。
  攻打且末一事,程处弼手段之残酷,是唐军征讨四方不臣以来,最极端的一次。只是效果出奇的好,也让敦煌宫方面,坚定了“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的信念。
  敦煌宫上下在这个共有信念基础上,算是统一了共识。至于捞钱赚军功,都是顺带的事情。
  “观音婢,你须记住,鹰犬爪牙,不怕它们杀人吃人,就怕它们温文尔雅,宛若名士。”
  长孙皇后听了李皇帝的话,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她用人没有丈夫那么大开大合,很多时候都是“使过”的手段。虽然这也是李皇帝的基本操作,但实际上李皇帝并不介意爪牙鹰犬们的“功过”,“使功”还是“使过”都是表象,“用之以能”,才是内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