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1398

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
  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反正伏允直接逃过祁连山,然后躲鄯善就是不回家。连党项人闹事,他也不去管,反正就是不愿往青海跑。
  李靖很恐怖的,侯君集很恐怖的,李大亮很恐怖的……
  总的来说,因为李靖多弄了点军饷,然后多呆了三个月,接着多推进了一千余里,使得伏允身心上遭受了重创。他本来只是想默默地在青海装逼,结果这一任的大唐董事长和前任不一样啊。
  这和想的不一样啊!
  当年李渊允许吐谷浑装逼,那是因为重点在平天下上。
  轮到李世民当家做主,别说伏允,劼利还在跳胡旋舞呢。装了逼还想跑?因为那额外的几千贯,唐军大冬天裸奔都浑身发热。
  当年匈奴人怎么唱来着?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吐谷浑的情况比这个好点,处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阶段。嫁妇无颜色的是羌胡党项诸部,算是躺着也中枪。
  党项诸部人口十余万,牛羊数十万,绝对算得上很有威慑力的势力。然而李靖被调回长安,留在青海和陇右的是谁?
  豳州大混混啊!
  侯君集年纪轻轻就敢趴屋顶偷看寡妇洗澡,纵兵大掠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当兵的现在打了鸡血一样,一瞧见羔羊,就跟瞧见剥光了的娘们儿似的。嗷呜一声就扑了上去。
  “薅羊毛啊——”
  一斤二十文,河套瓜怂来者不拒啊!
  完了薅羊毛薅的双手都成了麒麟臂,顺手就摁倒一个党项娘们儿,往帐篷里一钻,世界就和平了。
  吐谷浑的统治者是鲜卑族,被统治者是党项诸羌,但因为鲜卑人少,所以慕容氏基本上都开始羌胡化。但奇怪的是,因为诸羌没有文字,他们用的是汉字……
  然后诸羌头领也都学会了汉字,能说奇怪关洛腔的诸羌头人并不少。当然,在知道有大唐之前,他们一直都以为这特么是大王家的特殊技巧。
  因为伏允怂了,唐军不可能就来青海转一圈,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朝廷需要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为什么?
  盐。
  河套也产盐,但大多有毒,不提纯吃了就是自杀。而青海这里的盐,质量好就不说他了,产量还特别高。
  不管是不是吐谷浑人傻逼,反正唐军占据青海之后,立马着手的就是组织马帮,赶紧先运一批盐回长安。
  马不够了?怎么办?
  豳州大混混灵机一动,找到了怀远郡王李思摩:“听闻郡王赎买苦力,不知还需几何?”
  “多多益善。”
  李思摩在参观了文宣王庙之后,受到了感召,开始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对孔夫子的思想语录,他进行了自我的理解和提炼,并且在发展出了很有怀远特色的新儒学。
  比如思摩读到了“穷则独善其身”,他觉得这话很有深意,很深刻。他对此进行了思考,并且认为,穷人果然很苦逼,连老婆都没有。所以,不能做穷人,一定要致富,富了,才不用独自一人,不仅不孤苦伶仃,而且家庭美满。
  于是,具有怀远特色的新儒学,有了全新的解读。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怀远郡王跟张德说,他也很想在草原盖几间夫子庙,让广大草原兄弟同胞都能够受到圣人的感召。
  老张觉得这货已经从反人类,进化到了创造邪教的道路上,而且是一去不复返的样子。
  果不其然,在侯君集问他还搞不搞贩卖人口生意的时候,李思摩表示多多益善。
  豳州大混混听了大喜,连忙吩咐麾下校尉旅帅,绝对不能拿党项诸部一针一线。
  校尉旅帅们都管着几百号人,责任重大,听到老大这么说,他们当然要约束薅羊毛快薅疯了的大兵。
  很快,党项诸部除了一针一线,基本上都被唐军拿走了。
  还抽了一万五千壮劳力,跑去背盐。背盐用的麻袋,特么还是怀远特产,李思摩友情特供。
  这一万五千壮劳力内心上来说是想反抗的,但豳州大混混说了,咱们唐军啊,他有良心。你们只要以工代罪,咱们唐军啊,他既往不咎。
  在这个年月的党项人,还是比较纯洁和老实的。然后刚出陇右,侯君集就跟李思摩说:“郡王,钱货两讫,咱们山水有相逢。”
  思摩咧嘴一笑:“潞国公真信人也。”
  然后怀远郡王看着饱经风霜的党项人,高兴地说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左手捧着论语,右手拎着突厥弯刀,然后让郡王府亲卫送党项朋友们去河套发家致富……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张德也不想的。如果李思摩不去长安,就不会看到文宣王庙;如果他不盖文宣王庙,思摩就不会被感召;如果思摩不被感召,他就不会拎着弯刀广施仁义,而且很有仁义扩大化的趋势。
  但不管怎么说,一万五千壮丁啊!放哪儿都是大手笔,种地得伺候多少田?当张德招工搞了三千不到,李董就愁的嘴上起泡。李思摩一口气弄了一万五,李董差点砍死看门的阿史那结社率。
  你们突厥人不老实!
  朝廷也很紧张,先是严厉抨击了侯君集败坏军纪纵兵大掠,接着抨击李思摩有不臣之心,随后抨击瀚海公主的大河工坊实乃与民争利……
  虽然不知道大臣们怎么把纵兵大掠和与民争利放在一块的,不过总的来说,大臣们喷的最后一件事情,让李董冷静了一下。
  毕竟,这特么涉及到每个月的进账。李思摩每个月上贡给他的几万贯,真要说扔了不要,李董还没那么阔气。
  但把一万五千壮丁塞怀远,太宗皇帝绝对不会答应。
  所以不管要怎么惩治侯君集,首先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一万五千壮丁,得分成几股,然后稀释掉。
  于是在一个春夏相交的白天,李董亲自去见了一万五千被骗的党项壮丁。
  然后就说,你们有现在的遭遇,其实都怪伏允,如果不是他和大唐作对,怎么会落到有家不能回的下场呢?过去你们是他的子民,自然要受他的连累。如今伏允不在,你们愿不愿意做我的子民呢?
  就像是开了脑残光环一样,这些党项人一个个跪地上磕头流泪:“愿意,卑贱的我们非常愿意,伟大的天可汗啊,我们愿意啊!”
  然后李董又说,现在你们已经到了这里,就算回家,或许家也不是原来的家。但是,我还是会送你们当中愿意回家的人归去,那些不愿意回去的,愿不愿意为我效命呢?
  大部分党项人又开始磕头流泪:“愿意,卑贱的我们非常愿意,伟大的天可汗啊,我们愿意为陛下去战斗,直到死!”
  全程围观的老张表示:你们特么第一次见到皇帝,就这个德行?你们特么逗我?
  然后择其优者成军,号曰“党项义从”,共计七千,归肃州都督府节制。
  从长孙无忌府上受到精神冲击的张德一听:肃州?你们都特么在逗我!
  他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第二十八章
一视同仁
  长孙操不知军事,让他去边疆,是为了做人形图章,然后主抓经济。外朝推举走完流程之后,阳翟郡公郭孝恪调任泾州做刺史,薛万彻薛万钧兄弟二人同样调往陇右,驻地分在肃州和沙洲。
  侯君集罚俸一年的同时,命其整肃军纪,严禁扰民。然后李勣受命西进陇右道,做了一回陇右道罢黜大使……
  朝廷一连串的人事任命,看的张德眼花缭乱,但心头却还是噗通噗通的乱跳。李董这是逮着个蛤蟆攥出泡尿,玩死吐谷浑也就罢了,恐怕还琢磨敲平诸羌。
  论起来,汉羌一体,祖宗源流相同。但汉羌互殴也是一直在搞。
  强汉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对手是匈奴,然而在匈奴体内消耗的精力,远不如诸羌。持续一两百年,就特么在诸羌体内时而大力抽插时而缓慢耸动,简直酸爽。
  然而羌胡在写历史的那帮人的笔下,无非就是某某年,某将军斩首多少多少,俘获牛羊多少少。或者就是某某年,某某太尉平羌,数月乃平。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汉朝,诸羌绝无可能像隋唐时期这么弱鸡。当然隋唐结束后,诸羌之一的党项部还是在历史长河中泛起了一点点涟漪。
  为什么李董老琢磨把公司搞的比大汉帝国有限公司更大?因为大汉是真牛逼……
  憋了几年把劼利这大傻逼搞的脱肛,李董离千古一帝就差两三步了。这时候,陡然发现朕口袋里的钱,和汉武帝的不一样,咱们经常有收入啊。
  然后李董就心里噼里啪啦打着小算盘,一个月两万贯,一年二十万贯,李靖不小心多走了几百里路,伏允现在躲鄯善不回来。朕投个二十万贯本钱,青海辣么多盐,年回报率百分之二十,这买卖不干不是傻逼么?
  于是李董跟五个四大天王沟通了一下,连尉迟日天都觉得,盐铁之利,国之根本也。
  青海食盐好!真的好!青海食盐劲!真的劲!他有白羊毛!白羊毛!我有大横刀!大横刀……
  连“老实人”冯盎都知道歌颂的事情,毫无疑问可以搞。
  于是皇帝下诏,反正就是青海东的诸羌部落,他们都是朕的子民,和中原百姓是一样的。他们现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朕贵为民主,当然义不容辞。
  在民主的感召下,唐军进驻青海的同时,著名义商华润号,带着工部那些职称比较高的老师傅,一同前往。
  汉羌双方,深刻交流了意见,并且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诸羌认可了民主这个概念,而且表示会为此而战。
  “操之,这水泥……太贵了吧。”
  李思摩前几天还在被皇帝骂,一万五千壮劳力也敢拐卖,你狗胆包天!然而今天已经开始琢磨带着怀远城突厥施工队前往青海修建邬堡……
  老张再三劝说,让他不要去,毕竟上了高原,很容易死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