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8/1398

  柳奭一愣,“听闻武汉那位素好幼女,这光景……寻甚地小娘去?”
  说到这里,柳奭自己犹豫了一下,想起了一个事情来,郑氏有个小娘,正准备介绍给晋王李治。他知道这件事情,自然是外甥女说的。
  于是乎,柳奭心中暗道:不若我坏了这桩好事,既让玉娘正妃位子牢靠,还让郑氏有个择选,一举多得啊。
  当下大喜,连连给“游侠”敬了几杯,笑呵呵道:“来,某家敬老兄一杯!”
第十三章
娘舅亲
  在温州结的善缘,给柳奭提了个醒,他也没有冒冒失失地就去郑氏那里拜会。虽说河东柳氏和荥阳郑氏也能说得上话,但郑氏现在是彻头彻尾“皇帝的人”,柳奭要注意的地方多了去了。
  “白日里怎地一身酒气回转,堂堂柳氏郎君,怎地跟个醉鬼游侠儿厮混。”
  柳奭回到京城的家宅中,家主婆对他自然又是一通爱惜责备,让他这个河东老爷们儿很是享受。
  笑呵呵地傻看着老婆,柳奭半躺在椅子中,任由婆娘给他擦面,闭着眼睛开口道:“旧年在温州救过一个小哥,是个地方小族的嫡系子弟,后来拜在李奉诫门下,只是那李狂人素来不计较穿衣打扮,他作为门下子弟,作个游侠儿打扮,也不妨甚么。”
  “原来是‘李江北’的弟子?我说怎地有这般知书达理的游侠儿,适才送你回转,他便在门口站着,送人到家,见我扶了你,这才离开。”
  “李奉诫是李狂人,不是李狂犬。”
  睁开眼睛,趁着老婆给面巾搓洗,柳奭提高了音量说道。
  “你能吃酒这般尽兴,想来是有甚么好事,可是去晋王府成了事?玉娘如何说的?”
  “她说个屁啊说!”
  提到晋王妃,柳奭一肚子的气,“让她跟晋王提一提,她便是装了死狗,小时候在王氏女郎中,也不曾是个闷葫芦啊。这等女子,在天家厮混,岂不是早晚被人吃得死死的?太原又无甚狠角色发迹,若非王二郎运势好,居然跟张武汉成了弟兄,如今怕不是就有人踩到王氏脸上去。”
  这些年地方做大的世家,日子都不算太好过。唐朝的中央军越来越逆天,地方老世族就算要搞事,也就是三五百人一拥而上的事情。任你几十万丁口,都不及这三五百骑士扫荡一遍的。
  再者,皇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皇庄表面上是皇庄,实际上皇帝偷偷地从皇庄产出出掏了一部分出来,贴补给了大兵。然后内帑还有一份“赏银”,是给吏员的。
  帝国的打手和统治中层都得了好处,虽说不能直接从皇庄伸手,但多少还是要维护个几十年一百年的,谁搞坏皇庄,就打烂谁的狗头。
  而且管理皇庄的稼穑令也不是寻常人物,最出名的,自然是张德身旁带出来好些年的四个本家子弟,老大张乾现在就是拿了几分工资给皇帝当差。
  除此之外,漠南漠北各有牧场,似张松白这一家小支的兄弟,便在这里厮混,皇帝也偷偷设置了皇庄,只是名头放在“牧马监”之下,而“牧马监”是只有名没有实的衙门,不设大监不说,连监丞都没有。
  最大的事业单位,就是和皇庄稼穑令一样的“畜牧令”,而张松白的几个兄弟,不管是厮杀汉还是账房先生,都转行做了这“畜牧令”。
  要不是种种原因不能让张氏疯狂,比照当年魏晋的路数,怎么地也要算个上品之家。
  皇帝对张德又爱又恨的地方,这也算是其中之一。
  因为大多数稼穑令和畜牧令都没有张氏子弟那么好用,毕竟对张乾来说,他可以轻松地把陈粮加工成别的产品,然后投放到销售市场,不但能变现,还能缓解皇帝家的库存压力。
  张乾有这样的渠道,也有这样的门路,最重要的是,不管多大的消费市场,张乾自己没办法,他宗长总归有办法。
  这几年江西疯狂吃米粉,固然有米粉机越来越高效先进的缘故,但要是没有张德的推动,去消耗粮食,大概也是不成的。
  除了江西,关内道逐渐流行起来的“米皮”,也是张德暗中推动,李思摩和杨师道跟着敲边鼓,直接挤压了糜子、麦饭的生存空间。但凡有点小钱的市民阶层,一大早摸一碗咸口米皮总归是要的。
  难以下咽的麦饭团,已经很少再从关内道的城市早点摊出现,别说麦饭团,就是做得略微精致的麦饭,也是不成了,得磨成白花花的白面,才能入眼。
  贞观朝是为数不多能够轻松解决吃饭问题的朝代,膨胀的土地规模,先进的农业技术水平,养活三千万人可以说相当轻松。
  固然局部地区还是会吃饭困难,但总体而言,算是“盛世”。
  正因为这个“盛世”的“含张量”太高,李皇帝才会各种纠结,李世民不是没有尝试过拉拢张德之外的张氏子弟,然而让他惊诧的是,张德由得李世民去给张氏子弟高官厚禄,全然不在意。
  而跟让李世民无语的是,那些超过二十岁的张氏子弟,从来没有纳头便拜过,为数不多对帝国官场未来进行憧憬的张氏子弟,往往都是二十岁以下……李董以为张德掌握着某种秘法,可以催眠洗脑。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加上张德一系列的操作,也的确不是王莽那一套,李董虽说依旧不放心,但看在“治世”变“盛世”,“雄主”变“圣君”的份上,该忍的也都忍了。
  张德的朝野地位空前膨胀,就是在这个当口,因为皇帝的默认。
  太原王氏在老王珪去世之后,算是进入了一种“蛰伏期”,而王二郎居然跟张德交情还不错,在中国文化圈厮混,还很有地位,绝非是太原王氏的名头加成。如今中国对太原王氏的尊敬是有的,但要说还有那么多人买账,那是绝无可能。
  洛阳僧多肉少,哪里够分的。
  柳奭是眼见着王二郎跟散仙似的在中国厮混,别人还特别客气,总不能说老王珪的面子死了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大吧。
  吐槽了一通自家外甥女,柳奭又道:“这几日,我要去郑氏那里走动走动,你也去郑氏那里看看。”
  “久不往来的,去了作甚?”
  “我打听到一个事体,郑氏原本想送个女郎到晋王那里,玉娘久不生产的,大约是天家有甚想法,郑氏又是皇家鹰犬,有甚体贴小娘,送过去也是顺理成章。”
  “这郑氏当真是越混越回去了,早年还想着送郑大娘子给皇帝,结果却被张操之截胡,还让柴二郎灰头土脸,两边得罪不说,郑大娘子连个妾都不算。”
  “你知道甚么,张操之那是一般人吗?当年皇帝有心招他为驸马,若非邹国公顺来徐孝德之女,怕是如今也是皇家一条狗。郑大娘子固然无甚名分,可你看看张洛水这小娘,不敢说天下第一第二富婆,第三第四总计是的。”
  言罢,柳奭砸吧了一下嘴,“你可知道,为了这张洛水,皇帝盯着诸亲王,凡是岁数合适的男丁,都好生养着。”
  “还有这主意么?”
  “他张操之又不造反,怕甚?”
  说到这里,柳奭来了精神,“跟你说话,忘了正经的事体。让你跟着去郑氏拜访,也不是让你过去闲聊,你去后宅方便,便去打听探望一番,看看那将要送给晋王的小娘,长甚么模样,若是个可人儿,咱们便截下来。”
  “作甚?你还有这心思?”
  见老婆柳眉倒竖,柳奭嘴角一抽,“我有心也无力啊,连你都降不住,还想外间雌雄?”
  玩笑了一声,柳奭便道:“这小娘要是可人儿,我便做个说客,让郑氏把这小娘送给张操之算了。一来呢,算是巴结张操之;二来呢,我这个做娘舅的,还是得让外甥女过得舒服些……”
第十四章
筵席
  “守约,甚地辰光回转的京城?”
  “昨日才到,在新南市睡了一宿,喝得差点醉死过去。”膀大腰圆的汉子戴着一顶双翅撲头,一身青袍很是干净,皂靴厚底踩着积水也不怕弄潮了脚。入秋之后,洛阳那是一阵热一阵冷,穿多了不行,穿少了也不行。
  已经有些老态的张乾拉着裴行俭的手,笑呵呵道,“宗长在京城给你留了宅子,你也没住上几回,倒是便宜那些个租客了。”
  “还能趁些钱,总计也要好一些。我自在惯了,住恁大屋子,还不舒服哩。”
  “哈哈哈哈……”
  张乾大笑,连忙道,“这光景正好搓一顿,柳给事请客,郑氏掏钱。”
  “昨夜就是跟郑二郎喝的,他大概还是没有醒酒呢。”
  从汊川县出去后,有了张德的扶持,裴行俭来回在军方和地方倒腾,官运亨通十分惊人,连拍马小大人王中的也寻思着,这裴行俭莫非是认了爹?不然凭什么这般好运?
  “这次回转,是为了何事?”
  “东宣政院的事体,还有辽东诸事。横竖就是述职,倒也无甚大要紧的,上头说是要调动去西域,有人要从西域调走。”
  “昆仑海好些将校都回了长安洛阳,怕不是程将军也要返转中国啦。”
  名将在外不能太长久,要不然早晚都会形成尾大不掉。只是国朝蒸蒸日上,加上体制有些特殊,然后西域、河中多菜鸡,也就无所谓大还是不大。
  这年头的西域,填多少人进去也看不见影子,连西突厥都不爱落脚,偏要去河中盘亘,也是有原因的。
  气候地理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一些。
  “昨日在‘天上人间’,听兵部的人说,程将军应该不会返转。”
  “噢?”
  这回轮到张乾惊诧了,兴说这程处弼莫非是皇帝的私生子,要不然怎么这么宠?更何况,他也是知道程处弼和自家宗长之间的勾当,打一个反贼钢印可能差点意思,但要说程处弼对皇帝的忠诚度不够,那毫无疑问啊。
  “对了大哥,这回柳给事还请了谁?”
  裴行俭有些好奇地问张乾。
  “白氏的人也请了几个,还有薛河北的几个在京子侄,萧二公子的学生……”
  掰扯着手指头,张乾把请来的人都数了数,忽地,他和裴行俭都愣住了,猛地反应过来,这些人貌似都跟张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啊。
  “这柳奭打得甚么主意?”
  眉头微皱,裴行俭觉得这里头水有点深,只是掏钱的是郑氏,怕不是跟郑氏也脱离不了干系。
  按理说郑氏也不至于吧,有女郎在武汉坐着吃饭,日子绝对好,应该不会是要打算掀翻武汉。
  “管他甚么主意,吃一顿管饱再说。”
  “大哥爽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